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美育历来相辅相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德育与美育的融合,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中汲取正能量,激发美术课堂活力。文章围绕美术教材、教学、教法三个层面,探讨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旨在构建“以德促美、以美育德”的崭新教学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育;融合渗透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更成为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上好一堂美术课,美术教师不但要传授相应的美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能片面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或做手工。实际上,美术课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培养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又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实现德育、美育、智育并重。
一、注重发掘美术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美术教材是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核心依据。从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设计来看,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呈现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融合了很多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渗透在美术知识、实践活动中,没有空洞的理论灌输,充分体现出与学生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相契合的特色。因此,美术教师上新课之前,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分析,力求吃透教材,明确渗透德育的着力点,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如小学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浩气长存》《烽火岁月》《和平年代》《我为奥运做贡献》等。这些教材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很明确,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还有些教材也隐藏丰富的德育内涵,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四年级下册《妈妈的好帮手》,表达对母亲要有感激之情,要爱母亲、爱家人的思想情感。又如《千姿百态的树》一课,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树木的多姿多彩,能够运用国画技法来表现树的形态和意境。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情感。五年级下册《做个胸卡送老人》这一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老人的生活,关心长辈的身体健康,通过“做胸卡、送胸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心中有孝道,时刻为他人”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二、美术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
在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描绘祖国秀美山河、传承华夏古国文明的内容,这些内容正是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从中发掘有价值的爱国教育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实现德育教育与美术教学的无痕融合。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而优秀的文化遗产,如《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走近传统戏曲人物》等,通过学习这些民族艺术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色彩、造型的理解,认识到中华艺术源远流长,所创作的价值不可估量。通过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感悟其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在美术作品赏析中,教师同样要注重爱国主义的渗透和激励,如《淮海大战》以宏大而富有动感的画面,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歼灭敌人的雷霆万钧之势,让人感受到力量的迸发和正义的伸张;而《流民图》则真实地再现了日寇侵华期间中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的悲剧场面,这样的画面能够激發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发掘,能够深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而树立“学而为国、学而报国”的远大理想。
三、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现代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却不能丢。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要结合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通过美术活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力,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制作出实用而美观的手工作品,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实践积极性,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勤俭意识,真正把勤俭节约体现在行动上。
如二年级下册《变废为宝》手工课,通过对废弃物的收集,利用废弃物制作成好看的玩具或装饰品,变废为宝能够促进学生的勤俭意识转化为勤俭节约的行为。教师要结合勤俭意识设计美术活动主题,如在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绘画中,让学生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节约用水的。这些富于创意的美术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不浪费美术材料,物尽其用才能杜绝浪费,这样的美术活动能够使传统美德教育更加生动具体,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四、将环保意识的培养融合到美术教学中
环保教育是小学德育中的重要内容,美术则被视为推进环保事业的“羽翼”,环保宣传画、墙画、绘本、小册子等,都是美术与环保相融合的实践案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深度发掘美术与环保的融合契机,从中提炼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建立美术教学与环保实践相结合的崭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其环保意识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行动力。
如《环保小发明》中的儿童作品,通过运用废旧物品如用废旧饮料瓶塑造台灯柱,用画报纸折叠成富有创意的灯罩,这些稚趣的作品让学生在创作中做了一次环保小发明,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强化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完美过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班级“环保墙”,通过多种多样的美术表现形式展示自己的环保愿望和理想。如绘画、剪纸、泥塑等。我班环保墙上就有这样一幅作品:用贴纸贴出青翠的枝条,上面栖息着三只剪纸小鸟,下部是水彩笔画出的两个小男孩,其中一个孩子正在拉弹弓,另一个孩子拉住他,做出摆手的动作。这幅作品取名《不要伤害它》,表现出孩子们向往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人文情感,体现出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有利于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动。 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强化学生的大局意识,能够在集体中找准自身角色定位,主动与他人合作,建立起和谐的团队协作关系。在小学美术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学生都会得到相应的活动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根据教材需要,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进活动交流,促进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上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分类垃圾桶》这一课,本课主要是倡导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学习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笔者以4人为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4人中一人为小组长,负责检查大家的材料工具是否准备齐全,还是问题讨论的负责人。课前安排学生调查社区内垃圾分类情况,观察社区垃圾桶的摆放位置、距离、色彩、造型等。一人为汇报者,包括负责汇报设计意图等,小组先设计好分类垃圾桶的基本形,然后根据每人的长处开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垃圾箱各部分的组合、装饰、粘贴、文字说明等。让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锻炼。这样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群策群力,集体完成一件作品,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结语
“授丹青先授德行,育桃李更育心香。”在小学美术德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创新教学设计,实现德育的无痕渗透。把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深度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课程内容细化德育主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美术德育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实现德育和美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素敏.浅析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新校园(阅读),2018(06).
[2]孙嘉璘.德育理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2013(09).
[3]董凤莲.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中华少年,2016(07).
[4]詹大林.美从真开始,德从善中来——浅谈寓德育于小学美术教育中[J].基礎教育研究,2013(11).
[5]刘倩.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思考[J].新课程(上),2015(11).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育;融合渗透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更成为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上好一堂美术课,美术教师不但要传授相应的美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能片面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或做手工。实际上,美术课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培养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又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实现德育、美育、智育并重。
一、注重发掘美术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美术教材是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核心依据。从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设计来看,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呈现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融合了很多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渗透在美术知识、实践活动中,没有空洞的理论灌输,充分体现出与学生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相契合的特色。因此,美术教师上新课之前,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分析,力求吃透教材,明确渗透德育的着力点,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如小学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浩气长存》《烽火岁月》《和平年代》《我为奥运做贡献》等。这些教材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很明确,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还有些教材也隐藏丰富的德育内涵,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四年级下册《妈妈的好帮手》,表达对母亲要有感激之情,要爱母亲、爱家人的思想情感。又如《千姿百态的树》一课,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树木的多姿多彩,能够运用国画技法来表现树的形态和意境。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情感。五年级下册《做个胸卡送老人》这一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老人的生活,关心长辈的身体健康,通过“做胸卡、送胸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心中有孝道,时刻为他人”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二、美术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
在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描绘祖国秀美山河、传承华夏古国文明的内容,这些内容正是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从中发掘有价值的爱国教育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实现德育教育与美术教学的无痕融合。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而优秀的文化遗产,如《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走近传统戏曲人物》等,通过学习这些民族艺术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色彩、造型的理解,认识到中华艺术源远流长,所创作的价值不可估量。通过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感悟其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在美术作品赏析中,教师同样要注重爱国主义的渗透和激励,如《淮海大战》以宏大而富有动感的画面,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歼灭敌人的雷霆万钧之势,让人感受到力量的迸发和正义的伸张;而《流民图》则真实地再现了日寇侵华期间中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的悲剧场面,这样的画面能够激發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发掘,能够深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而树立“学而为国、学而报国”的远大理想。
三、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现代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却不能丢。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要结合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通过美术活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力,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制作出实用而美观的手工作品,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实践积极性,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勤俭意识,真正把勤俭节约体现在行动上。
如二年级下册《变废为宝》手工课,通过对废弃物的收集,利用废弃物制作成好看的玩具或装饰品,变废为宝能够促进学生的勤俭意识转化为勤俭节约的行为。教师要结合勤俭意识设计美术活动主题,如在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绘画中,让学生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节约用水的。这些富于创意的美术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不浪费美术材料,物尽其用才能杜绝浪费,这样的美术活动能够使传统美德教育更加生动具体,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四、将环保意识的培养融合到美术教学中
环保教育是小学德育中的重要内容,美术则被视为推进环保事业的“羽翼”,环保宣传画、墙画、绘本、小册子等,都是美术与环保相融合的实践案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深度发掘美术与环保的融合契机,从中提炼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建立美术教学与环保实践相结合的崭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其环保意识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行动力。
如《环保小发明》中的儿童作品,通过运用废旧物品如用废旧饮料瓶塑造台灯柱,用画报纸折叠成富有创意的灯罩,这些稚趣的作品让学生在创作中做了一次环保小发明,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强化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完美过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班级“环保墙”,通过多种多样的美术表现形式展示自己的环保愿望和理想。如绘画、剪纸、泥塑等。我班环保墙上就有这样一幅作品:用贴纸贴出青翠的枝条,上面栖息着三只剪纸小鸟,下部是水彩笔画出的两个小男孩,其中一个孩子正在拉弹弓,另一个孩子拉住他,做出摆手的动作。这幅作品取名《不要伤害它》,表现出孩子们向往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人文情感,体现出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有利于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动。 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强化学生的大局意识,能够在集体中找准自身角色定位,主动与他人合作,建立起和谐的团队协作关系。在小学美术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学生都会得到相应的活动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根据教材需要,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进活动交流,促进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上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分类垃圾桶》这一课,本课主要是倡导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学习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笔者以4人为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4人中一人为小组长,负责检查大家的材料工具是否准备齐全,还是问题讨论的负责人。课前安排学生调查社区内垃圾分类情况,观察社区垃圾桶的摆放位置、距离、色彩、造型等。一人为汇报者,包括负责汇报设计意图等,小组先设计好分类垃圾桶的基本形,然后根据每人的长处开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垃圾箱各部分的组合、装饰、粘贴、文字说明等。让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锻炼。这样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群策群力,集体完成一件作品,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结语
“授丹青先授德行,育桃李更育心香。”在小学美术德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创新教学设计,实现德育的无痕渗透。把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深度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课程内容细化德育主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美术德育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实现德育和美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素敏.浅析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新校园(阅读),2018(06).
[2]孙嘉璘.德育理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2013(09).
[3]董凤莲.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中华少年,2016(07).
[4]詹大林.美从真开始,德从善中来——浅谈寓德育于小学美术教育中[J].基礎教育研究,2013(11).
[5]刘倩.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思考[J].新课程(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