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加强幼儿的民间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民间艺术坭兴陶中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可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张扬个性,获得自信心,体验成就感,培养意志力和独立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促进幼儿更好地和谐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 坭兴陶 艺术教育 艺术创造力
当前,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挑战和许多民间艺术失传与疏散的境况,弘扬民间艺术成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民间艺术的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优秀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幼儿成为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人,因而教师要善于抓住身边的民间艺术资源对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在钦州当地,坭兴陶就是一种很好的民间艺术文化,而坭兴陶的制作可以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培养幼儿自由想象和提高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现状
幼儿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智力、创造力等得到健康发展。
然而,艺术教育是特殊性的教育,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进行艺术教育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的独立性、主体性,求新求异和创造性的培养。可现实中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还很普遍。另一方面,教师偏重完成艺术教育的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致使教育看不到幼儿在艺术创作中的创造性潜力,幼儿在艺术教育中没有了创造性。教育工作者更没有抓住身边的民间艺术资源对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没有做到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对幼儿的艺术创造力进行培养。
二、民间艺术坭兴陶对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一)民间艺术坭兴陶
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享有“中国一绝”美名,坭兴陶文化蕴藏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凝聚着陶艺大师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毕生著作。钦州的孩子从小就受到陶文化浓郁的熏陶,在幼儿园建构坭兴陶文化课程,开展坭兴陶文化系列启蒙教育得天独厚。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民间艺术与幼儿教育相融合,能较好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和创造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坭兴陶陶艺作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同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坭兴陶的陶艺教学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全面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综合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二)在民间艺术坭兴陶中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而在陶艺活动中,体验与创造就好比根和苗的关系,厚积而薄发,苗的茁壮成长来源于根的粗壮结实。所以,有陶艺教育家说:体验让孩子发挥个性、发挥创造力、想象力,使他们的生活经验能够透过陶泥达到情感的宣泄,在创造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
1.更新幼儿的陶艺教育思想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幼儿的创造是自由发挥的成果,是良好教育的结果。在陶艺这样一种特别能激发幼儿艺术创造性想象的艺术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呵护幼儿的这些艺术创作的萌芽,让幼儿能体验到艺术创作的欢乐,从而激起更大的创作欲望。进而有利于其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陶艺活动主要是在教室的启发诱导下,让幼儿表现观察到的事物,把自己感知到的和记忆与想象的想象内容,通过造型作业,进行塑造与表现训练过程。
2.肯定幼儿的艺术创造精神
对于每个幼儿来讲,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创作模式,教师应该根据这个进程因势利导鼓励幼儿进行自我创作。幼儿的陶艺也是幼儿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的表现,包含着他情感变化,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的联系,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陶艺制作的制作技巧和水平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差异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对陶艺的热情、兴趣和努力程度,特别是他的艺术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需要珍惜幼儿自身的发展变化,随时发现幼儿的进步及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给幼儿以力量,推进他们的艺术创造力的发展。
童年时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幼儿思维特征也是幼儿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对幼儿来说,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艺术创造力,创作中难免有些不合情理的地方,这时教师不应该横加责怪,而应看到其中积极因素,即孩子宝贵的想象力和固定的艺术创造精神。而要发掘这种天真奇妙的艺术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问题,就会发现孩子们心中无限的保藏,从而让他们制作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陶艺艺术家们建议,不宜束缚幼儿的思想,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要放手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3.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在艺术创作中,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创造力。陶艺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教育,它要求作品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僵化和盲目崇拜的良好教学氛围,允许幼儿尝试失败,鼓励和引导幼儿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
坭兴陶教育活动中提倡幼儿的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示范,示范必将束缚哟而的创造思维,而应引导他们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因为每个幼儿都有艺术创造的本能。由于幼儿发展的差异性,个别幼儿在教师引导之后仍不能将自己的意愿表现完整,教师应给予关键性的帮助,要在不同程度地开发每个幼儿潜在的艺术创造力。
(三)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1.在幼儿的玩坭欲望中培养艺术创造力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是语言表征、情节表征、动作表征的源泉。”所以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幼儿而言,陶艺,绝不是由外而内的接受过程,而是建立在丰富多样的感知、体验活动上。在玩坭的过程中,人类原始的本我的冲动得以展现,原始的个性和情感得以宣泄和流露。儿童凭着自己对坭的直觉的触摸,凭借自己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能力及游戏式的创作方式,将智慧通过手传达到坭上。幼儿在玩坭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经历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
在玩坭的过程中,儿童通过自己的肢体与坭对话、交流、互动和沟通。借此体验着坭的湿润柔软和富有的韧性,感受着坭的肌理和质感。
在玩坭的过程中,儿童通过自己的动作赋予坭生命、灵性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坭互为主客体,儿童对坭进行着建构,坭也建构着儿童,二者在彼此的交流中互相建构意义。
在玩坭的过程中,坭始终处于儿童的掌握之中。坭为儿童提供了自由支配的空间、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儿童可以随心所欲玩弄和创作,尽情表现个人的审美趣味、情感和创意。
2.在幼儿的自我价值中培养艺术创造力
成功体验是个体在取得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坭兴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作品越是充满童趣的美。陶艺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
在制作陶艺时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认真用心体会的。一件复杂的作品,需要花不少时间反复修改,由于喜欢,儿童往往忘记时间,在活动中,会更细心。如坭条,一不小心很容易折断,儿童在不断的实践中了解坭的特点,慢慢地学会了细心,形成了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同时体验劳动不易,更能珍惜劳动成果,形成爱护财物的好思想。
总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民间艺术坭兴陶这一资源,可促进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艺术创造力,激发幼儿艺术创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获得自信心,体验成就感,为促进幼儿更好地和谐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丽玲.回归自然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边霞,刘丽玲.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J].学前教育研究2003.1.
[3]张卫民.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颜加强.陶艺创造与教育艺术[J].教育艺术,2002,(10)
[5]易心.肖翔子编著.中国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6]王奇.张温轶著.陶艺教室——陶艺制作与欣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赵海燕(1975—),女,讲师,甘肃兰州人,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课题项目:
本文系钦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钦州坭兴陶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08XJJG-30B)
[关键词] 坭兴陶 艺术教育 艺术创造力
当前,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挑战和许多民间艺术失传与疏散的境况,弘扬民间艺术成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民间艺术的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优秀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幼儿成为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人,因而教师要善于抓住身边的民间艺术资源对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在钦州当地,坭兴陶就是一种很好的民间艺术文化,而坭兴陶的制作可以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培养幼儿自由想象和提高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现状
幼儿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智力、创造力等得到健康发展。
然而,艺术教育是特殊性的教育,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进行艺术教育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的独立性、主体性,求新求异和创造性的培养。可现实中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还很普遍。另一方面,教师偏重完成艺术教育的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致使教育看不到幼儿在艺术创作中的创造性潜力,幼儿在艺术教育中没有了创造性。教育工作者更没有抓住身边的民间艺术资源对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没有做到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对幼儿的艺术创造力进行培养。
二、民间艺术坭兴陶对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一)民间艺术坭兴陶
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享有“中国一绝”美名,坭兴陶文化蕴藏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凝聚着陶艺大师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毕生著作。钦州的孩子从小就受到陶文化浓郁的熏陶,在幼儿园建构坭兴陶文化课程,开展坭兴陶文化系列启蒙教育得天独厚。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民间艺术与幼儿教育相融合,能较好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和创造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坭兴陶陶艺作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同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坭兴陶的陶艺教学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全面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综合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二)在民间艺术坭兴陶中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而在陶艺活动中,体验与创造就好比根和苗的关系,厚积而薄发,苗的茁壮成长来源于根的粗壮结实。所以,有陶艺教育家说:体验让孩子发挥个性、发挥创造力、想象力,使他们的生活经验能够透过陶泥达到情感的宣泄,在创造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
1.更新幼儿的陶艺教育思想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幼儿的创造是自由发挥的成果,是良好教育的结果。在陶艺这样一种特别能激发幼儿艺术创造性想象的艺术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呵护幼儿的这些艺术创作的萌芽,让幼儿能体验到艺术创作的欢乐,从而激起更大的创作欲望。进而有利于其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陶艺活动主要是在教室的启发诱导下,让幼儿表现观察到的事物,把自己感知到的和记忆与想象的想象内容,通过造型作业,进行塑造与表现训练过程。
2.肯定幼儿的艺术创造精神
对于每个幼儿来讲,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创作模式,教师应该根据这个进程因势利导鼓励幼儿进行自我创作。幼儿的陶艺也是幼儿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的表现,包含着他情感变化,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的联系,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陶艺制作的制作技巧和水平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差异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对陶艺的热情、兴趣和努力程度,特别是他的艺术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需要珍惜幼儿自身的发展变化,随时发现幼儿的进步及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给幼儿以力量,推进他们的艺术创造力的发展。
童年时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幼儿思维特征也是幼儿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对幼儿来说,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艺术创造力,创作中难免有些不合情理的地方,这时教师不应该横加责怪,而应看到其中积极因素,即孩子宝贵的想象力和固定的艺术创造精神。而要发掘这种天真奇妙的艺术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问题,就会发现孩子们心中无限的保藏,从而让他们制作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陶艺艺术家们建议,不宜束缚幼儿的思想,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要放手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3.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在艺术创作中,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创造力。陶艺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教育,它要求作品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僵化和盲目崇拜的良好教学氛围,允许幼儿尝试失败,鼓励和引导幼儿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
坭兴陶教育活动中提倡幼儿的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示范,示范必将束缚哟而的创造思维,而应引导他们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因为每个幼儿都有艺术创造的本能。由于幼儿发展的差异性,个别幼儿在教师引导之后仍不能将自己的意愿表现完整,教师应给予关键性的帮助,要在不同程度地开发每个幼儿潜在的艺术创造力。
(三)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1.在幼儿的玩坭欲望中培养艺术创造力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是语言表征、情节表征、动作表征的源泉。”所以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幼儿而言,陶艺,绝不是由外而内的接受过程,而是建立在丰富多样的感知、体验活动上。在玩坭的过程中,人类原始的本我的冲动得以展现,原始的个性和情感得以宣泄和流露。儿童凭着自己对坭的直觉的触摸,凭借自己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能力及游戏式的创作方式,将智慧通过手传达到坭上。幼儿在玩坭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经历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
在玩坭的过程中,儿童通过自己的肢体与坭对话、交流、互动和沟通。借此体验着坭的湿润柔软和富有的韧性,感受着坭的肌理和质感。
在玩坭的过程中,儿童通过自己的动作赋予坭生命、灵性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坭互为主客体,儿童对坭进行着建构,坭也建构着儿童,二者在彼此的交流中互相建构意义。
在玩坭的过程中,坭始终处于儿童的掌握之中。坭为儿童提供了自由支配的空间、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儿童可以随心所欲玩弄和创作,尽情表现个人的审美趣味、情感和创意。
2.在幼儿的自我价值中培养艺术创造力
成功体验是个体在取得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坭兴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作品越是充满童趣的美。陶艺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
在制作陶艺时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认真用心体会的。一件复杂的作品,需要花不少时间反复修改,由于喜欢,儿童往往忘记时间,在活动中,会更细心。如坭条,一不小心很容易折断,儿童在不断的实践中了解坭的特点,慢慢地学会了细心,形成了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同时体验劳动不易,更能珍惜劳动成果,形成爱护财物的好思想。
总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民间艺术坭兴陶这一资源,可促进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艺术创造力,激发幼儿艺术创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获得自信心,体验成就感,为促进幼儿更好地和谐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丽玲.回归自然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边霞,刘丽玲.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J].学前教育研究2003.1.
[3]张卫民.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颜加强.陶艺创造与教育艺术[J].教育艺术,2002,(10)
[5]易心.肖翔子编著.中国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6]王奇.张温轶著.陶艺教室——陶艺制作与欣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赵海燕(1975—),女,讲师,甘肃兰州人,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课题项目:
本文系钦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钦州坭兴陶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08XJJG-3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