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从微观上来研究人体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基础学科。本文围绕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总结、实验教材建设、开展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等方面总结教学体会,就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索。旨在通过多种方法加强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体會;探索
【中图分类号】R3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69-2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作为一门显微形态学科,研究人体显微结构及相关功能,有着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理论教学密切关联,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强化理论知识、增强形态概念的重要手段。只有注重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下是本人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探索。
1精选实验内容,编写实验教材
编写好实验指导教材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选择国内外编写质量较好的实验指导教材为模板,根据教学大纲和本校教学条件及不同专业、学时数等实际情况,组织本教研室教师编写了《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在实验内容取舍方面,结合实验室现有的条件,选择一些与理论课相适宜并能代表本学科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实验指导书后附有部分光镜标本彩色图谱,供学生预习时理解和实验时参考,使学生增强对理论课的理解和加深记忆。
根据突出实验设计和医学形态学基本实验技术的指导思想,我们对原先根据各形态学科相关实验课的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后编写了一套具有创新特色的综合性实验教材,除了保留一些经典的基础性实验外,主要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和内容,既让学生掌握到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又促进了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
2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要使学生能在的实验课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每次实验课前,我们都要对本次实验的内容、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认真备课,分析讨论,进行实验课集体备课。教师备课时认真观察实验要观察的组织切片,选择典型的切片进行多媒体展示,要求授课教师对每一张教学切片的形态内容了然于心,做到在实验课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能快速找到要示教的形态结构。根据实验目的统一操作标准,并预测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理论来自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不规范的。很多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课前不预习,课后又不积极复习,上实验课时很茫然,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很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每次理论课后须简要介绍下次实验课的内容,需要观察的切片标本。要求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课、每一张切片标本。实验课前认真预习教科书每章后的标本观察指导和我们自编的实验指导内容,认真观察教科书和实验指导中的插图和照片,对每张切片要求观察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盲目观片而印象不深没有收获。经过预习,学生有备而来,提高了实验质量,也可从低年级开始便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4强化实验过程,开展形成性评价
要求学生读片前认真听取老师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教师不需将实验原理、操作和每张切片的组织形态结构从头讲解到尾,可就关键性问题提问。比如第一次实验课讲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有些专业的学生已经在其它学科实验中使用过显微镜,再重复讲解时学生可能不认真听讲。教师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操作,再对其中的注意事项、操作错误重点强调。对组织切片的讲解,不能只是把理论课播放的多媒体图片集中再播放讲解一次。毕竟多媒体图片的形态结构很典型很清晰,这样学生感觉多媒体图片显示的结构和自己在显微镜下实际观察的结构差别很大,甚至找不到相应的结构,继而感觉乏味,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实验效果。教师应将每一张切片通过显微镜上安装的摄像头投影到大屏幕上,通过提问方式,首先要求同学读出是什么组织的切片,再在低倍镜下指出基本组织结构和层次关系,在高倍镜下指出特异性微细结构和细胞,最后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每张切片观察的层次顺序和重点微细结构。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在显微镜下即时找出老师指定的微细结构。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每个学生的回答当场计入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中实验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规定每次实验课最后一节课当堂绘图,书写实验报告。课后教师认真批改打分,在下一次实验课前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会在听讲和观察切片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有目的地观察切片,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印象。
5开展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
传统实验教学体系是实验内容依附于理论课程,以验证理论性教学为主要目的,缺乏学科之间、实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体现实验教学自身的独立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创新性医学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树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整合课程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由验证式实验教学向探究性、研究性、综合性实验教学转变,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们在减少验证性、重复性实验,增加动手性、创新性实验的总原则指导下,积极组织实验课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对基本实验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开设综合型实验,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能力,主动学习、自主设计、选题。以此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寓教学于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之中。例如,今年我们指导了4名中西医结合专业大二的学生参与本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补肺汤治疗COPD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的实验研究。学生自行查阅文献,了解与本项目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全程参与动物造模和治疗、配置试剂、标本采集和检测、数据结果分析讨论等,最后撰写一篇科技论文格式的研究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本项目涉及的实验技术主要有: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组织切片制作和HE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LISA技术、显微镜技术和图像分析等。通过开展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人潜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总之,由于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因此,只有注重和加强实验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科之间的贯穿和渗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一个发展体系,其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探索符合学科和时代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逐步形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体會;探索
【中图分类号】R3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69-2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作为一门显微形态学科,研究人体显微结构及相关功能,有着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理论教学密切关联,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强化理论知识、增强形态概念的重要手段。只有注重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下是本人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探索。
1精选实验内容,编写实验教材
编写好实验指导教材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选择国内外编写质量较好的实验指导教材为模板,根据教学大纲和本校教学条件及不同专业、学时数等实际情况,组织本教研室教师编写了《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在实验内容取舍方面,结合实验室现有的条件,选择一些与理论课相适宜并能代表本学科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实验指导书后附有部分光镜标本彩色图谱,供学生预习时理解和实验时参考,使学生增强对理论课的理解和加深记忆。
根据突出实验设计和医学形态学基本实验技术的指导思想,我们对原先根据各形态学科相关实验课的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后编写了一套具有创新特色的综合性实验教材,除了保留一些经典的基础性实验外,主要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和内容,既让学生掌握到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又促进了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
2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要使学生能在的实验课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每次实验课前,我们都要对本次实验的内容、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认真备课,分析讨论,进行实验课集体备课。教师备课时认真观察实验要观察的组织切片,选择典型的切片进行多媒体展示,要求授课教师对每一张教学切片的形态内容了然于心,做到在实验课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能快速找到要示教的形态结构。根据实验目的统一操作标准,并预测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理论来自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不规范的。很多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课前不预习,课后又不积极复习,上实验课时很茫然,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很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每次理论课后须简要介绍下次实验课的内容,需要观察的切片标本。要求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课、每一张切片标本。实验课前认真预习教科书每章后的标本观察指导和我们自编的实验指导内容,认真观察教科书和实验指导中的插图和照片,对每张切片要求观察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盲目观片而印象不深没有收获。经过预习,学生有备而来,提高了实验质量,也可从低年级开始便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4强化实验过程,开展形成性评价
要求学生读片前认真听取老师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教师不需将实验原理、操作和每张切片的组织形态结构从头讲解到尾,可就关键性问题提问。比如第一次实验课讲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有些专业的学生已经在其它学科实验中使用过显微镜,再重复讲解时学生可能不认真听讲。教师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操作,再对其中的注意事项、操作错误重点强调。对组织切片的讲解,不能只是把理论课播放的多媒体图片集中再播放讲解一次。毕竟多媒体图片的形态结构很典型很清晰,这样学生感觉多媒体图片显示的结构和自己在显微镜下实际观察的结构差别很大,甚至找不到相应的结构,继而感觉乏味,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实验效果。教师应将每一张切片通过显微镜上安装的摄像头投影到大屏幕上,通过提问方式,首先要求同学读出是什么组织的切片,再在低倍镜下指出基本组织结构和层次关系,在高倍镜下指出特异性微细结构和细胞,最后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每张切片观察的层次顺序和重点微细结构。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在显微镜下即时找出老师指定的微细结构。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每个学生的回答当场计入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中实验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规定每次实验课最后一节课当堂绘图,书写实验报告。课后教师认真批改打分,在下一次实验课前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会在听讲和观察切片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有目的地观察切片,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印象。
5开展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
传统实验教学体系是实验内容依附于理论课程,以验证理论性教学为主要目的,缺乏学科之间、实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体现实验教学自身的独立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创新性医学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树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整合课程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由验证式实验教学向探究性、研究性、综合性实验教学转变,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们在减少验证性、重复性实验,增加动手性、创新性实验的总原则指导下,积极组织实验课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对基本实验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开设综合型实验,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能力,主动学习、自主设计、选题。以此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寓教学于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之中。例如,今年我们指导了4名中西医结合专业大二的学生参与本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补肺汤治疗COPD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的实验研究。学生自行查阅文献,了解与本项目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全程参与动物造模和治疗、配置试剂、标本采集和检测、数据结果分析讨论等,最后撰写一篇科技论文格式的研究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本项目涉及的实验技术主要有: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组织切片制作和HE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LISA技术、显微镜技术和图像分析等。通过开展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人潜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总之,由于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因此,只有注重和加强实验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科之间的贯穿和渗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一个发展体系,其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探索符合学科和时代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逐步形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