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某职业院校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及心理状况调查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了解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和行为状况以及对疫情的认知情况,从学生了解疫情的方式、关注程度、学生对学校管理措施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相关程度分析部分结果显示性别与学生的心理以及行为没有显著的相关。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 认知 心理状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12月份出现以来,迅速波及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乃至全球已5月有余,截至2020年5月18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5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24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积报告确诊病例82960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4042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054人。
  随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的发生和蔓延,加上疫情的突发性和未知性,疫情开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和治疗方案都缺乏临床经验,2020年伊始的中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当时掌握的医学技术来看,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和空气等方式传播,传染性强,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如果没有良好的防护很容易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发生感染。随着疫情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校都做出了延迟开学的决定,截至发稿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和高校才陆续、分批次开学。
  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基本都是00后,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和心理状况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状况,才能及时有效的防止疫情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乃至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次调查也能对学校了解大学生的认知和思想状况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調查对象为山东某职业院校在读学生,通过学生QQ群、微信群等方式邀请学生自愿在线填写调查问卷,本问卷有效填写人次1487人,其中男生430人,占总人数的28.92%,女生1057人,占总人数的71.08%。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多位教师参考研究了相关的文献,确定了本次调查的题目。主要是从对疫情的认知、对学校应急管理的了解程度、自身的心理和身体表现以及得知疫情后的思想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三)统计分析工具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得知疫情的方式和关注度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性强,本题旨在了解学生通过何种方式了解疫情信息。调查结果显示,有723位同学是通过官方的新闻报道了解信息,占总人数的50%;有470位同学是通过看抖音、微博的方式了解疫情的相关情况,占总人数的34%;还有同学是通过他人转发和宣传等其他方式。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通过官方得知疫情的相关新闻,对信息的掌握相对比较准确。有1076位同学选择每天关注新闻,占总人数的74%;有408位选择比较重视每隔几天关注一下,占总人数的26%;除此之外,还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度进行了男女的差异分析(p>0.05)结果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
  (二)学生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了解程度
  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学校都选择了延迟开学,并在疫情爆发之初就建立了应急管理小组。调查结果显示,有1099位同学知道学校有应急管理小组,占总人数的73.91%;370位同学并不清楚学校有应急管理小组,占总人数的24.88%;另外还有18名同学选了学校没有应急管理小组在占总人数的1.21%。关于学生了解学校疫情期间做了哪些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1413位同学选择了学校会及时发布疫情工作的通知,占总人数的95.02%;有1400位同学选择了疫情期间学校发布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占总人数的94.15%;有1363名同学选择了疫情期间学校发布了居家学习指导意见,占总人数的91.66%;有1313名同学选择了学校要求每天固定上报体温占总人数的88.3%;有323名同学选择了其他,占总人数的21.72%。
  通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的重要性。此题旨在了解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危机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有1086位同学选择学校,应该在日常课程中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危机教育,占总人数的73.03%;有394位同学认为可以适当有一些但不必很多,占总人数的26.5%;但仍然有七位同学认为不应该安排相关的课程,占总人数的0.47%。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尽管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出现心理问题。但仍有小部分同学出现了心理问题,此题旨在了解学校针对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否展开了心理教育相关的辅导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有1023位同学选择了疫情期间学校开展了心理辅导的相关工作,占总人数的68.8%;有120位同学选择了学校没有开展相关工作,仅占总人数的8.07%;不清楚学校是否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占总人数的23.13%。
  (三)学生自身的思想状况
  本题旨在调查学生在得知疫情发生后出现过什么样的想法。调查结果显示,有226位同学开始责备自己,感觉自己很渺小,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占总人数的17.89%;有87位同学感受到无法享受快乐、不能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占总人数的5.85%;有246位同学认为自己难以给予他人帮助,占总人数的16.54%;有16位同学感到难以接受他人的帮助,占总人数的1.08%;1107位同学没有此类想法出现,占总人数的74.45%。
  随后又调查了出现心理问题学生是否会给自己做心理调适,结果显示有597位同学经常会给自己做心理调适,占总人数的40.15%;有646位同学偶尔会有心理调适,占总人数的43.44%;另外还有244位同学完全没有给自己进行过心理调适,占总人数的16.41%。此外还针对性别差异是否会对自我心理调试产生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性别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四)学生自身的行为状况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后学生是否出现一些应激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有27位同学出现了头晕头痛的症状,占总人数的1.82%;有81位同学出现了体重减轻或增加的情况,占总人数的5.45%;有45位同学出现了听到疫情会被吓到的情况,占总人数的3.03%;有44位同学出现了慢性疲劳和睡眠障碍,占总人数的2.96%;有24位同学表现出自己很难听进去关于疫情之外的话题的情况,占总人数的1.61%;有35位同学出现了情绪变得烦躁易怒的情况,占总人数的2.35%;有30位同学选择了自己没有办法休息、持续关注疫情的相关信息,占总人数的2.02%;有60位同学出现了无法正常学习的情况,占总人数的4.03%;有44位同学出现了高度警惕、无论消息真假都会转发给身边的人的情况,占总人数的2.96%;有25位同学选择了心思都在疫情上、完全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去做其他的事情,占总人数的1.68%。对出现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没有呈现出性别差异。
  了解疫情发生后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调查结果显示,有254位同学在疫情爆发后去社区当志愿者,占总人数的17.08%,有300位同学为疫情严重地区捐款捐物,占总人数的17%;有890位同学每天关注疫情的变化、无其他行动,占总人数的59.85%;但仍然有43位同学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占总人数的2.89%。如此之外还对疫情中采取行动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生在疫情中是否采取行动没有显著差异。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方式、学生了解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应急处理办法以及学生自身心理和行为相关表现进行了分析和性别差异的数据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新闻大都是从权威的新闻媒体处获得,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大部分学生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表现出了较高的关注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管理办法以及学校日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宣传,并且大部分学生也希望在学校日常的课程中融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宣传和教育。在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方面,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出现应激反应,但仍有小部分同学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了轻微的不适感。在疫情期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方面,除了少数大学生没有实际行动以外,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关注疫情新闻并且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鑒于调查结果,学校和教师应该多渠道、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尤其是出现疫情应激反应的同学,尤其要注意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疏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保证大学生有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适当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力度,确保类似事情发生时,学生能够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去对待,并且做一个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李永鑫,陈坤.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现状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
  [2]张厚粲, 徐建平.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级响应态势分析与风险评估组.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展和风险评估[R/OL]. 2020-01-28.
  [4]昌敬惠,袁愈新,王冬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0,40(2):171-176.
其他文献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确诊人数不断增加,经济和人口位列全国第二名的山东省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疫情的打击。本研究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山东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输入性和扩散性病例的发展趋势、性别及年龄结构和各县市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山东省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2)确诊病例性别分布不均,输入性病例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3)山东省各地市疫情空间分布不均,出现聚
期刊
摘要:民族高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伟大使命,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与校园教学活动相比,第二课堂以其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实践性强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以来,研究生在日常理论学习外,结合民族高校服务民族地区、民族群众初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广大师生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
期刊
11月20日,在第七次“乌镇时刻”——2020 “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轮坛”即将开启前夕,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迎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浙江省公关界联谊会”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桐乡圆满举办。来自杭州、宁波、湖州、嘉兴、桐乡等浙江省内的公共关系协会负责人及有关企业、院校代表共3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谊交流研学。使多方位、多角度问题基本得到了统一认识和了解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来源,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分析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探讨红色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路径,以期为加强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资源 理想信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1.前言  红色资源,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注册招生模式的出现,使得生源素质差距较大,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学生构建并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新冠疫情下复学后的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复学复课后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实施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新冠疫情 准军事化 管理模式 实践反思 
期刊
摘要:从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如今的“五星级窗口”,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目共睹,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服务“痛点”,比如僵化式或者逃避式的行政服务,具体体现为服务效率低下、回避或拖延公众诉求等。通过对B县政务服务中心走访发现,窗口人员的情绪劳动策略主要体现为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和自然流露。由于窗口环境的特殊性,窗口人员在面临较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付出了更多的情绪劳动,因此在其绩效考核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政公共必修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面临理论性强、时间跨度大、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有效推动了纲要课程课堂管理、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的彻底变革,真正实现了纲要课程的翻转教学。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超星学习通 翻转教学  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期刊
摘要: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面对疫情“大考”,高校从容应对,倡导“停课不停学”,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成为了教育界的一股“新潮流”。本文基于此背景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满意度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 线上学习 满意度调查  一、研究缘起  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前头
期刊
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各界力量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投入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受人敬佩的优秀青年榜样,他们在防疫战中坚守平凡,他们用不平凡的经历引导、鼓舞和激励着新时代大学生们,青年榜样的种种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深刻理解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重要意义,对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的成
期刊
摘要:文化认同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基础,而政治认同则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实现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的转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政治与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鉴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互补作用,本文将对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政治文化  认同即是对主体的接纳与肯定,是心理上的认可。现实中国,人们总会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联系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