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外对比下的世界历史部分教学探析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学科的世界历史部分由于学生与其之间的时空距离之大而成为学生在此阶段历史学习的主要屏障。在此客观性的内容属性条件限制下,教学方式则应做出相应的变革,以在一定程度使此缺憾得以弥补而达到使学生“易学”、“会学”的目的。变革的方向则可为能够拉近学生与世界历史距离感的对中国历史的引入,而以中外对比的方式,通过相互的参照在明晰世界历史发展形态的同时,亦能够促自身中外、时空整合下的宏观性历史思维和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教学 中西对比
  人类在除却由地域、自然条件等带来人种、国家、民族、性格等划分,其在本质上皆为“人类”,而不可避免地具有在某些根源性特征上的相似性,而由其结构的各地域历史也便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相似性,当然亦有迥异性,因而中外历史亦便具有可比性与相互比较教学的有效性和价值性。这便为艰难的世界历史教、学带来了曙光,即可运用“中外历史对比”此把利器。而具体对比点,则可定位为:历史某一特定阶段、历史整体发展历程与历史发展变革过程此三点,而依据各自的重点指向,对比内容则分别可為:相似性、相似性与迥异性。
  1.中外历史特定阶段的相似性对比
  学生一般化的历史学习顺序则当为按照“微观——宏观”,也即“小——大”的原则,而首先便为对历史特定事件或阶段的了解与解读。在此,中外对比法能够介入的原因则在于:凡能够被记入历史的事件或阶段皆当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与标识性,而依据人类共同的发展规律,中外历史重大事件或阶段的节点与属性必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此时,中外对比结合讲解,则更易使学生对某一处的世界历史有清晰、深入的认知。
  例如:在《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一课的教学中,在分析其此时期文化繁盛原因题时,我便先让同学们说出中国在此同时期所处的时代,即:春秋战国,由此,则亦引出“百家争鸣”的标志词。面对此处于同一时期、文化发展状况亦趋近相似的中西两地,同学们对其背后的原因则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在此,我便以“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动因分析入,以使同学们参照此而去了解希腊罗马繁盛的古典文化背后的原因。如:在经济方面,春秋战国的生产力依托“铁犁牛耕”的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文化便在温饱基础上衍生而来;相似地,古希腊罗马依托优越的半岛位置,农业、渔业、手工业、工商业血等的繁荣,促进了繁荣文化的衍生。除此,在政治层面上,春秋战国正处诸侯纷争林立、旧制度瓦解与新制度渐确立的社会动荡时期,各诸侯国君为在斗争中取得霸主地位而竞相招贤纳士,促进了不同思想学说与学术氛围的活跃;相似地,古希腊罗马早期的民主政治制度给思想文化提供了孕育的温床......如此,同学们不仅能够轻易地理解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繁荣的原因,还能够促进对春秋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初步形成中外历史对比的宏观思维。
  2.中外历史发展历程的相似性对比
  除却上述微观性的对特定历史事件或阶段的解读,过渡至宏观层面,则应是对学生“历史发展历程和趋势”此宏观性历史意识的培养。中外历史由于其建构主体——处于不同地域中的人,及其发展在本质上的相通性,而必具有在发展历程上的相似性,因而中外历史发展历程的相似性对比命题则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例如:初中历史教材对世界历史部分的排列采取了“古代(亚非文明、欧洲文明)——封建时代(欧洲、亚洲国家)——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趣)——现代”此逻辑化的顺序。再前溯中国历史:史前——封建(夏商周至明清)——近代(早期探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个性、抗日战争等)——现代。由此,我们则可知道:中外历史从始至今的发展皆惊人地遵循着相似的规律,而这源于“人”的思想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规律。通过此,同学们在了解世界历史发展历程的同时,形成宏观的中外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意识与思维。
  3.中外历史发展变革的迥异性对比
  中外历史的发展的确皆遵循着史前——封建——近代——现代的规律,但中外、甚或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并非同时同步而具有快慢之分,此快慢区分则促成了各国各自需求的产生与对外探索,进而构成了建立在“封闭、开放、交往”等关键词基础上的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因此,对中外历史发展变革的迥异性对比则将使学生明晰世界历史在上述必然发展的规律之下,“规律外”的发展与探索。
  例如:在《早期殖民掠夺》一课的教学中,我则先引导同学们依据本节课所属单元的属性确立了此早期殖民掠夺行为所属的“近代”历史阶段。而后则让其去阅读教材中呈现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国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而推动发生的殖民掠夺与扩张行为情境,如: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对“无敌舰队”的覆灭与海上霸权的获得、黑奴贸易等。而后,我则让同学们将视角转移至处于同时期的中国,其依旧处于封建时期的明朝,以“八股”手段控制思想,亦依旧为闭关锁国的状态。配合着多媒体的形象化图景,我则让同学们通过想象感知着中西此在同一时期中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从而理解到早期殖民掠夺现象的必然行与在此之后由于此发展差异的存在而必然会导致的中西之间或武力或潜移默化渗透式的联系。
  总之,在世界历史部分的教学中融入中国历史,此举所能达成的效果除却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易化理解外,还能够促其宏观中外、时空历史思维的形成,这对于历史学习而言是关键性、亦是具有可持续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邹杨. 多元史观视野下的初中世界史教学运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2】陈安康.浅谈初中《世界历史》教学[J].保山师专学报,1999(01):77-78.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很多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应积极尝试不同的辅助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在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加深学生知识记忆和理解等方面有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联系;知识  高中生物存在着大量需要学生准确记忆的定义、概念、现象,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法中死记硬背的記忆模式。思维导图用精练的关键
期刊
摘要: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和学生的素养培养以及思维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知识涉及很多方面,问题意识的提升可以让学生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必要性;策略  现在很多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其中体现的是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知识的习惯,反映了现在的学生一
期刊
摘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初中德育是对中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建设,使其无论从精神高度上还是教育内容上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和丰富。作者认为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在学生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对学校德育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德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處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心智还不够成熟,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教师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利用各种各样并且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来增强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让这些外在附加上去的思想意识真正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情感教育 教学效果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特殊的阶段,因为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都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趁着学生的可塑性还在
期刊
【摘要】健康教育是幼儿生活中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要使教育回归儿童生活,就要将教育与儿童特有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那就是为幼儿创造适合的健康活动。让健康教育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并且用一物多玩的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即体现了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又可以发挥健康教育最大的优势。  【关键词】兴趣;探讨;自主操作;个性发展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
期刊
摘要:在國内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是社会热点研究话题。对此我国教育系统近些年有不断改革,引入了很多趣味性课程与项目。网球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初中教育阶段的,为了充分展现网球教育价值,教师需要使用探究教学方式,充分结合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提升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本文将以探究教学概念为出发点,讨论初中网球教育如何使用探究教学方式,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初中生掌握网球技术、网球方
期刊
1月17日,我有幸听了“互助式学习法”余专家讲座。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互助式学习方法的来源依据,即意识上的改变。他强调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告诉我们思想和意识的重要性。第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真理!教育的最高境界即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而余专家讲到的互助式学习方法中学习习惯,学习意念,学习能力都能很好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让我认识互助学习是有助于唤醒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广泛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与一门新兴学科,探讨其混合式教学有助于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整体发展,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  关键词:传播学 混合式教学  一、传播学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期刊
摘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绝非仅是单纯地指导学生绘画,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为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奠基。下面,笔者就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问题浅谈一二,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直观;创作;互评  审美能力是美
期刊
摘要:鉗工实习课教学是机械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钳工生产实习基本知识,是数控专业的重要实习项目之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如何做好中职数控专业钳工实习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未来钳工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控专业;钳工实习  在自动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钳工仍然是一些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钳工实习教学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法陈旧、效率低下等弊端。如何改变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