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温-压系统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来源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地温和地压实测数据出发,应用地温一地压系统原理分析了莫里青断陷的地温场、地压场及温一压系统的特征,并结合构造分布格局分析了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莫里青地区地温梯度总体较高,地温异常在平面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地温场的分布对生油门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2400m为界,深部发育弱异常高压,油气垂向运移力较弱,发育弱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受温压系统和构造格局的影响,油气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下部弱高压型温压系统的中上部,横向上则主要集中在相对低能的温压分区内。
其他文献
塔北隆起西部火成岩比较发育,岩石类型以基性喷出岩、酸性喷出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石炭纪末期本区的岩浆活动开始,早二叠世晚期和晚二叠世早期是两个主活动期。火成岩岩性复杂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后,媒体面对的一次重大危机事件。我国媒体在第一时间做出集中报道,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科书的发行,多样化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推广等等,所有这些都为新时代的化学课堂带来了清新的气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化学教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以官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实测剖面和详细观察岩心的基础上,从沉积相特征、岩性特征以及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储集物性等方面对储层进行了研究
90年代中期川东北部地区发现渡口河飞仙关组鲕滩气藏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储层预测工作,采用的主要技术是"亮点"技术.但随着勘探领域的扩大,勘探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该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