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出于对中国传统“棍棒式教育”的反思,和对西方教育方法的片面学习,近年来中国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却造成了“惩罚教育”的“隐退”,出现了不容乐观的教育现状。实际上,赏识与惩罚是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犹如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艺术得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赏识 惩罚 教育 矛盾的统一体 教育艺术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心理学上也有句话: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人们有的执着于前者,有的认同于后者,于是出现了“惩罚型”和“赏识型”两种教育方式,在以前者为理念的家庭和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呵斥和打骂;在以后者为中心的境遇中,“你真行!”“你真棒”此起彼伏。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人群,往往我们只关注那些优等生,尊重优等生,忽略差异生。我们很着急,我们恨不得那些犯错误的孩子立刻就能改正缺点,说来说去,就是我们没有真正的把孩子当成跟我们一样的个体,我们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对他们做着一些成人式的改变和修正。在现如今的社会趋势下,孩子的自尊心越来越强,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人性化,孩子们被捧在手心中,习惯了呵护溺爱,他们在赏识的阳光下越来越无规则。老师们感叹:现在的教育真的不需要处罚了吗?在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面前,在越来越懂法的家长面前,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武力解决教育的犯错的时候,我们该用如何的手段去惩罚错误呢?惩罚是有一个底线的,有一个技巧的。罚要有则,惩要有度。因为孩子们也是人,是比我们要小的人,是比我们要脆弱的人。
至少我相信有一点,当你在呼吁惩罚的时候,你从不设想到或者不愿意去想被惩罚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们惯常所持的“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其实是有问题的,更好的方式应该是:“理直气和,义正词婉”。
赏识和惩罚的目的都是育人,教师不能在工作中为迎合某一理论或某些人的口味,为表扬而表扬,为惩罚而惩罚。赏识和惩罚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缺少针对性的盲目赏识和粗暴惩罚,只能适得其反,把问题弄僵。孙云晓认为,惩罚是一种艺术!,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样,赏识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就是育人的灵丹妙药,用不好或用得不当就是一副不对症的处方,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终生难以弥补的伤害。教师在赏识和惩罚时要根据学生自身和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决定取舍,要通过赏识让学生获得信心,提高心理需要层次,在成功中走向成功;要通过惩治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责任的约束下改正恶习,规范言行。
和“赏识”相比,惩罚更需要艺术,因为一个不好,后果便不可收拾。
首先,惩罚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目的是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渴望,因此不能出现任何羞辱学生的手段,更不能是人格的侮辱和人身伤害。
其次,正因为惩罚不是目的,对于学生的过错应该给他一次悔改的机会,并严肃告知如果还不改正便加重惩罚。这个方法能区分偶尔犯错的孩子与习惯犯错的孩子,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当然,悔改的机会只此一次,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得退让,那么不但达不到劝诫的效果,反而会助长其犯错的气焰,绝不可取。
最后,惩罚的措施要公平、公正,相同的错误用相同的方法惩罚;惩罚之前一定要找学生谈话,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
然而,在对待学生时,我们有多少爱心来等待学生成长、有多少胸襟容忍学生犯错,又有多少时候在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并去了解他们的个性?我们总是容易拿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定义学生,把一切都想当然,而不管他们是有着不同理想、不同价值观、不同能力的单一的个人,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往往因为期待太高,所以会出现越殂代刨,一切包办;会出现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会出现规格化管理,忽略了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质是一个错误——改正——感悟的积累过程,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认识的暂缓,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错误是一种必然的经历。错误需要惩罚,但更应该是一种在爱心指导下的人性化的引导,应该是“寻找一种更人道的、更符合孩子心理健康的、更为有助于人生成长的策略”,“这具体的教育,微妙的教育,就需要教师有更大的爱心与智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然而时下有些人却鼓吹“没有惩罚的教育才是人类教育的永恒追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法设想没有惩罚的教育会是怎样的教育。提到惩罚,大多数人会联想到打骂、体罚,而我认为惩罚之于体罚犹如刑法之于极刑。
惩罚是对违纪学生心理或生理施予不愉快的刺激。正确、恰当的惩罚有助于孩子对是非的分辨;树立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及时有效地改正错误。责打、漫骂、体罚、歧视甚至虐待是极端的惩罚方式。根据心理学中的效果率: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使用极端的惩罚方式容易让孩子对父母、老师、学校产生恐惧心理乃至逆反心理,因而产生对立情绪和厌学情绪或是心理障碍,这必将导致教育的失败。
教育的最大意义应该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对未来更有信心。而一个人能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关键在于我们给予他正面的刺激有多少,能不能不断地让他相信自己。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积极的人生期待,他对学习也就不会有太多的乐趣,他有可能就会因为某种挫折而放弃学习,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自己看待学生的眼神、目光,改变我们的评价方式,不断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以爱的关注,与学生共同成长。
惩罚和赏识就像地球的两极,是对立的统一体,在教育实践中缺一不可,缺少了“赏识”,教育就会有“粗暴化”的趋向,学生会在棍棒和呵斥下变成缺少创造力和自我意识的“呆子”;缺少“惩罚”,教育便会得“软骨病”,学生将在赞扬声中沾沾自喜,最终一事无成(这正应了“糖衣炮弹”这个词)。只有将二者很好得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成果,赏识与惩罚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爱的教育。
作者简介:
周军(1982.3~):男,汉,河北唐山人,唐山市西尚庄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研究。
关键词:赏识 惩罚 教育 矛盾的统一体 教育艺术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心理学上也有句话: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人们有的执着于前者,有的认同于后者,于是出现了“惩罚型”和“赏识型”两种教育方式,在以前者为理念的家庭和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呵斥和打骂;在以后者为中心的境遇中,“你真行!”“你真棒”此起彼伏。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人群,往往我们只关注那些优等生,尊重优等生,忽略差异生。我们很着急,我们恨不得那些犯错误的孩子立刻就能改正缺点,说来说去,就是我们没有真正的把孩子当成跟我们一样的个体,我们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对他们做着一些成人式的改变和修正。在现如今的社会趋势下,孩子的自尊心越来越强,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人性化,孩子们被捧在手心中,习惯了呵护溺爱,他们在赏识的阳光下越来越无规则。老师们感叹:现在的教育真的不需要处罚了吗?在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面前,在越来越懂法的家长面前,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武力解决教育的犯错的时候,我们该用如何的手段去惩罚错误呢?惩罚是有一个底线的,有一个技巧的。罚要有则,惩要有度。因为孩子们也是人,是比我们要小的人,是比我们要脆弱的人。
至少我相信有一点,当你在呼吁惩罚的时候,你从不设想到或者不愿意去想被惩罚的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们惯常所持的“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其实是有问题的,更好的方式应该是:“理直气和,义正词婉”。
赏识和惩罚的目的都是育人,教师不能在工作中为迎合某一理论或某些人的口味,为表扬而表扬,为惩罚而惩罚。赏识和惩罚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缺少针对性的盲目赏识和粗暴惩罚,只能适得其反,把问题弄僵。孙云晓认为,惩罚是一种艺术!,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样,赏识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就是育人的灵丹妙药,用不好或用得不当就是一副不对症的处方,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终生难以弥补的伤害。教师在赏识和惩罚时要根据学生自身和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决定取舍,要通过赏识让学生获得信心,提高心理需要层次,在成功中走向成功;要通过惩治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责任的约束下改正恶习,规范言行。
和“赏识”相比,惩罚更需要艺术,因为一个不好,后果便不可收拾。
首先,惩罚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目的是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渴望,因此不能出现任何羞辱学生的手段,更不能是人格的侮辱和人身伤害。
其次,正因为惩罚不是目的,对于学生的过错应该给他一次悔改的机会,并严肃告知如果还不改正便加重惩罚。这个方法能区分偶尔犯错的孩子与习惯犯错的孩子,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当然,悔改的机会只此一次,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得退让,那么不但达不到劝诫的效果,反而会助长其犯错的气焰,绝不可取。
最后,惩罚的措施要公平、公正,相同的错误用相同的方法惩罚;惩罚之前一定要找学生谈话,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
然而,在对待学生时,我们有多少爱心来等待学生成长、有多少胸襟容忍学生犯错,又有多少时候在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并去了解他们的个性?我们总是容易拿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定义学生,把一切都想当然,而不管他们是有着不同理想、不同价值观、不同能力的单一的个人,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往往因为期待太高,所以会出现越殂代刨,一切包办;会出现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会出现规格化管理,忽略了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质是一个错误——改正——感悟的积累过程,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认识的暂缓,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错误是一种必然的经历。错误需要惩罚,但更应该是一种在爱心指导下的人性化的引导,应该是“寻找一种更人道的、更符合孩子心理健康的、更为有助于人生成长的策略”,“这具体的教育,微妙的教育,就需要教师有更大的爱心与智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然而时下有些人却鼓吹“没有惩罚的教育才是人类教育的永恒追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法设想没有惩罚的教育会是怎样的教育。提到惩罚,大多数人会联想到打骂、体罚,而我认为惩罚之于体罚犹如刑法之于极刑。
惩罚是对违纪学生心理或生理施予不愉快的刺激。正确、恰当的惩罚有助于孩子对是非的分辨;树立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及时有效地改正错误。责打、漫骂、体罚、歧视甚至虐待是极端的惩罚方式。根据心理学中的效果率: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使用极端的惩罚方式容易让孩子对父母、老师、学校产生恐惧心理乃至逆反心理,因而产生对立情绪和厌学情绪或是心理障碍,这必将导致教育的失败。
教育的最大意义应该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对未来更有信心。而一个人能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关键在于我们给予他正面的刺激有多少,能不能不断地让他相信自己。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积极的人生期待,他对学习也就不会有太多的乐趣,他有可能就会因为某种挫折而放弃学习,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自己看待学生的眼神、目光,改变我们的评价方式,不断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以爱的关注,与学生共同成长。
惩罚和赏识就像地球的两极,是对立的统一体,在教育实践中缺一不可,缺少了“赏识”,教育就会有“粗暴化”的趋向,学生会在棍棒和呵斥下变成缺少创造力和自我意识的“呆子”;缺少“惩罚”,教育便会得“软骨病”,学生将在赞扬声中沾沾自喜,最终一事无成(这正应了“糖衣炮弹”这个词)。只有将二者很好得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成果,赏识与惩罚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爱的教育。
作者简介:
周军(1982.3~):男,汉,河北唐山人,唐山市西尚庄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