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林文君,是在京城一个春意盎然的午后。他刚刚从成都来京,在成都永陵博物馆,由他筹划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展”已正式与公众见面。而此番急匆匆赶来,则是为5月中旬将在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钱币展”做准备。
在钱币收藏圈,提及林文君,几乎无人不识。早前,作为一位文博界的专业人士,他已在中国古代钱币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而从2000年开始,林文君便开始一心专注于丝绸之路古代国家货币的收藏。他不仅是一位收藏家,更是一位研究者,十余年来,林文君先后受邀举办过上百场丝路货币专题讲座,也举办过多次丝路货币专题展览。
在林文君看来,古代丝绸之路人们都耳熟能详,但丝路货币,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不过,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将目光转向古代丝绸之路。与之相应,历来被人们视为“小众”收藏的丝路货币也热了起来。
那么,丝路货币到底怎么玩儿?它们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价值?新晋藏家收藏又该注意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林文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中国收藏:不少藏家认为,古希腊货币就是丝路货币,是这样吗?丝路货币有没有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呢?
林文君:我们所说的丝路货币,其全称是——丝绸之路沿线古代国家货币。它是紧紧围绕着丝绸之路沿线古代国家的兴衰而存在的。因此,应该是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界定的。目前钱币圈内对丝路货币的界定时间的上限是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东征,下限是明代中期嘉峪关的彻底建成。而在空间上,古代丝路货币则横跨亚欧大陆,分为西域、中亚、南亚、西亚、欧洲等不同的板块。
弄清楚了这个定义,就应该明确知道古希腊币不属于丝路货币,尽管它含有部分亚历山大货币。这一点收藏者特别需要留意,搞不好是要闹笑话的。因为古希腊币在西方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叫西方古典钱币。打个比方,如果你把中国先秦的钱币都纳入丝路币中,国人一定会笑话你;同样,如果你把古希腊币说成是丝路币的话,那么外国人也会鄙视你的无知。
中国收藏:我们通常看到的丝路货币材质有金、银、铜,为什么早在千年以前,人们就这么热衷于金银货币呢?
林文君:东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异就是,东方是内敛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而西方是开放的基于商贸的海洋文明。以丝路货币最丰富多彩的中亚为例,虽然那里也有一些肥沃的土地,但是当地人却世代以贩运为生。长途贩运,用贱金属做货币的话就得车载斗量,而使用贵金属,则体量小、价值大,方便携带,行走安全。其实中亚和西亚严格来说以银币为主,铜币为辅,铜币在当地是一种基础货币,主要用于兑换和找零。
中国收藏:目前可收藏到的丝路货币有多少品种?历史遗存丰富吗?
林文君:丝绸之路从开通迄今2000多年,丝路货币的遗存是非常丰富的,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量,给出的都是推测量。就历史而言,中亚是丝绸之路上国家文化最丰富多彩的地区,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大大小小的政权此起彼伏,每个政权几乎都有自己的货币。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化的塞琉古帝国、从塞琉古帝国分化出来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古称大夏)、赛克帝国(《史记》称为“赛种”人)、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白匈奴人建立的嚈哒帝国等等,历史上都有丰富的铸币。贵霜帝国就遗留了大量的铜币和金币,不过银币很少。波斯帝国也遗留了大量的波斯银币,伊斯兰帝国留下了大量的伊斯兰币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庞大的帝国中也会有稀少的钱币品种,相对弱小的国家也有丰富的品类遗存。总的来说,可收藏研究的货币品类很多,但是收集和研究起来工作量很大。如果一定要让我给出一个大概的币种数量,那应该是不低于2000个种类。仅中亚而言,西方研究者排列出的国家世系表上就有不少于2000位君主,按照当时的传统,每位君主都会发行自己的货币,这还不包括君主在位期间发行货币的次数和品类。
中国收藏:丝路货币容易释读和归类吗?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货币上有哪些体现?
林文君:这个我要特别强调,西方钱币最好释读。每一枚钱币上都会有丰富的信息告诉你它的状况,比如君主的名字、徽记、铭文等等。伊斯兰化的钱币,除了真言,上面还清楚地写着它铸造的时间、地点以及君主的名号。希腊化的货币也是如此,上面除了神像之外,还有王的头像和名号,你只需要按照帝王世系进行对比,基本上可以了解这枚币的历史。西亚和欧洲的丝路货币就更简单了,西亚的王朝屈指可数,欧洲仅一个罗马帝国就存在了2000多年,你只要把王系表拿出来,便一目了然。
就丝路货币而言,有很多都带有文化交流的痕迹。比如龟兹五铢,圆形方孔钱,一面是龟兹文,一面是五铢。还有汉佉二体钱,也叫和阗马钱,一面是马的图案,外圈是回鹘文,另一面是汉文。再比如日月光金钱,上面是突厥如尼文。
中国收藏:目前,国内收藏丝路货币的群体有多大?收藏量有多少?
林文君:目前国内收藏丝路货币的不到200人,其中不以收藏为主的纯粹研究者大约不到四分之一,而像我一样,既收藏又研究的藏家有四分之一,剩下的几乎全都是丝路货币的经营者。
丝路货币藏家中,不少都有自己的专题收藏,而且藏品数量也很丰富。比如北京一位年轻藏家主要收藏巴克特里亞系列,新疆一位藏家主要收藏蒙古汗国系列,浙江温岭一位藏家主要收藏印度化丝路币,郑州一位藏家主要收藏艺术性强的丝路币,而我则是通史类收集。
就丝路币的收藏量而言,国内比国外少。国内博物馆丝路币的收藏量相对很小,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其他博物馆零零散散也会有一些,但都不成系统。而在国外,博物馆丝路币的收藏量要大于个人藏家的收藏量,但是也有藏家在某一个品种上的收藏会比博物馆丰富。
中国收藏:收藏丝路货币有什么渠道?对于新晋藏家,他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林文君:目前市面上的流通币大多数都来自国外,新晋藏家要想收藏,相对较难。我收藏的丝路币大多传承有绪,除了与藏家交流之外,还会去国外的拍卖会竞拍,也会托人去国外有目的地购藏。
作为新晋藏家,收藏丝路币需注意四点:一是要搞清楚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二是选好专题,深入研究,多看一些专业书籍;三是选择固定的场所购藏。近年来,国内拍卖会上的丝路币逐渐多了起来,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渠道;四是小心赝品,现在新疆有许多丝路币的造假窝点,他们专门请巴基斯坦人用传统工艺按照图录来造假,也有一些是机械加工,所以藏家须格外谨慎。
在钱币收藏圈,提及林文君,几乎无人不识。早前,作为一位文博界的专业人士,他已在中国古代钱币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而从2000年开始,林文君便开始一心专注于丝绸之路古代国家货币的收藏。他不仅是一位收藏家,更是一位研究者,十余年来,林文君先后受邀举办过上百场丝路货币专题讲座,也举办过多次丝路货币专题展览。
在林文君看来,古代丝绸之路人们都耳熟能详,但丝路货币,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不过,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将目光转向古代丝绸之路。与之相应,历来被人们视为“小众”收藏的丝路货币也热了起来。
那么,丝路货币到底怎么玩儿?它们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价值?新晋藏家收藏又该注意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林文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中国收藏:不少藏家认为,古希腊货币就是丝路货币,是这样吗?丝路货币有没有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呢?
林文君:我们所说的丝路货币,其全称是——丝绸之路沿线古代国家货币。它是紧紧围绕着丝绸之路沿线古代国家的兴衰而存在的。因此,应该是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界定的。目前钱币圈内对丝路货币的界定时间的上限是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东征,下限是明代中期嘉峪关的彻底建成。而在空间上,古代丝路货币则横跨亚欧大陆,分为西域、中亚、南亚、西亚、欧洲等不同的板块。
弄清楚了这个定义,就应该明确知道古希腊币不属于丝路货币,尽管它含有部分亚历山大货币。这一点收藏者特别需要留意,搞不好是要闹笑话的。因为古希腊币在西方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叫西方古典钱币。打个比方,如果你把中国先秦的钱币都纳入丝路币中,国人一定会笑话你;同样,如果你把古希腊币说成是丝路币的话,那么外国人也会鄙视你的无知。
中国收藏:我们通常看到的丝路货币材质有金、银、铜,为什么早在千年以前,人们就这么热衷于金银货币呢?
林文君:东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异就是,东方是内敛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而西方是开放的基于商贸的海洋文明。以丝路货币最丰富多彩的中亚为例,虽然那里也有一些肥沃的土地,但是当地人却世代以贩运为生。长途贩运,用贱金属做货币的话就得车载斗量,而使用贵金属,则体量小、价值大,方便携带,行走安全。其实中亚和西亚严格来说以银币为主,铜币为辅,铜币在当地是一种基础货币,主要用于兑换和找零。
中国收藏:目前可收藏到的丝路货币有多少品种?历史遗存丰富吗?
林文君:丝绸之路从开通迄今2000多年,丝路货币的遗存是非常丰富的,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量,给出的都是推测量。就历史而言,中亚是丝绸之路上国家文化最丰富多彩的地区,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大大小小的政权此起彼伏,每个政权几乎都有自己的货币。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化的塞琉古帝国、从塞琉古帝国分化出来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古称大夏)、赛克帝国(《史记》称为“赛种”人)、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白匈奴人建立的嚈哒帝国等等,历史上都有丰富的铸币。贵霜帝国就遗留了大量的铜币和金币,不过银币很少。波斯帝国也遗留了大量的波斯银币,伊斯兰帝国留下了大量的伊斯兰币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庞大的帝国中也会有稀少的钱币品种,相对弱小的国家也有丰富的品类遗存。总的来说,可收藏研究的货币品类很多,但是收集和研究起来工作量很大。如果一定要让我给出一个大概的币种数量,那应该是不低于2000个种类。仅中亚而言,西方研究者排列出的国家世系表上就有不少于2000位君主,按照当时的传统,每位君主都会发行自己的货币,这还不包括君主在位期间发行货币的次数和品类。
中国收藏:丝路货币容易释读和归类吗?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货币上有哪些体现?
林文君:这个我要特别强调,西方钱币最好释读。每一枚钱币上都会有丰富的信息告诉你它的状况,比如君主的名字、徽记、铭文等等。伊斯兰化的钱币,除了真言,上面还清楚地写着它铸造的时间、地点以及君主的名号。希腊化的货币也是如此,上面除了神像之外,还有王的头像和名号,你只需要按照帝王世系进行对比,基本上可以了解这枚币的历史。西亚和欧洲的丝路货币就更简单了,西亚的王朝屈指可数,欧洲仅一个罗马帝国就存在了2000多年,你只要把王系表拿出来,便一目了然。
就丝路货币而言,有很多都带有文化交流的痕迹。比如龟兹五铢,圆形方孔钱,一面是龟兹文,一面是五铢。还有汉佉二体钱,也叫和阗马钱,一面是马的图案,外圈是回鹘文,另一面是汉文。再比如日月光金钱,上面是突厥如尼文。
中国收藏:目前,国内收藏丝路货币的群体有多大?收藏量有多少?
林文君:目前国内收藏丝路货币的不到200人,其中不以收藏为主的纯粹研究者大约不到四分之一,而像我一样,既收藏又研究的藏家有四分之一,剩下的几乎全都是丝路货币的经营者。
丝路货币藏家中,不少都有自己的专题收藏,而且藏品数量也很丰富。比如北京一位年轻藏家主要收藏巴克特里亞系列,新疆一位藏家主要收藏蒙古汗国系列,浙江温岭一位藏家主要收藏印度化丝路币,郑州一位藏家主要收藏艺术性强的丝路币,而我则是通史类收集。
就丝路币的收藏量而言,国内比国外少。国内博物馆丝路币的收藏量相对很小,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其他博物馆零零散散也会有一些,但都不成系统。而在国外,博物馆丝路币的收藏量要大于个人藏家的收藏量,但是也有藏家在某一个品种上的收藏会比博物馆丰富。
中国收藏:收藏丝路货币有什么渠道?对于新晋藏家,他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林文君:目前市面上的流通币大多数都来自国外,新晋藏家要想收藏,相对较难。我收藏的丝路币大多传承有绪,除了与藏家交流之外,还会去国外的拍卖会竞拍,也会托人去国外有目的地购藏。
作为新晋藏家,收藏丝路币需注意四点:一是要搞清楚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二是选好专题,深入研究,多看一些专业书籍;三是选择固定的场所购藏。近年来,国内拍卖会上的丝路币逐渐多了起来,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渠道;四是小心赝品,现在新疆有许多丝路币的造假窝点,他们专门请巴基斯坦人用传统工艺按照图录来造假,也有一些是机械加工,所以藏家须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