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体测,晴天霹雳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i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史上最难体测”吗?
  “我在高中就一直坚持体育锻炼,一轮体育测试下来,我都通过了。因为平时没有做太多的身体柔韧度的练习,这次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不太好,我可能要在身体柔韧度这方面加强锻炼。”2014级自然科学试验班的李婷芬说。在她看来,大学的体测标准比中考还低,她觉得不少同学在高中阶段就放松了身体锻炼的要求,才会不适应大学的体测标准,提高标准会促使大学生加强体质锻炼。正如她所说,平时对体育锻炼不够的2014级法学院学生米钦有些羞愧:“我的体质不算太好,除了引体向上,其他要求我还是能达到的,只是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我只要及格就行。”虽然对体测的结果不太满意,米钦表示会多多锻炼的。
  新标准的提高在2013级行政管理专业的潘丽婷眼里是小case。
  “50米跑6’8,800米3’16,立定跳远228cm……这些是2013年的体测成绩。我一直为参加2014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棒垒联赛垒球总决赛做准备,7月留校训练,所以我不会为《标准》的变化感到担心。”潘丽婷轻松地说。
  事实上,对《标准》情绪强烈些的是老生们,普遍认为“大三大四的体测标准比大一大二更高”这一点不够合理。记者的朋友圈里就有人抱怨:“复旦学生在大三大四学年都没有体育课了,为何要求我们的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要比大一大二还高?难道还会有人专门在没有体育课的情况下去练跑步、跳远吗?”2012级环境管理专业的田俊杰、陈启帆虽然觉得这个抱怨过于情绪化,但是认可提高标准无太大意义。田俊杰说:“我觉得没意义。国家可能考虑要让大学生体质变强,觉得提高标准能够督促学生锻炼,但是,只有适当合理地提高标准才能有一定的作用。”陈启帆认为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当然是年龄越大测试的标准应该随着提高,但是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一定是年级越高的学生,体测的能力就越强,相反的,高年级学生的高强度大压力的生活和学习反而会降低学生的体质。所以他觉得,大学生体测标准不需要提高,大学四年体质没有太大变化,改来改去没意义。
  田俊杰和陈启航对《标准》的总体难度提高也有分歧。田俊杰可以接受提高要求,因为可以督促自己多锻炼,但是他不赞同拔高所有项目的标准,有些项目甚至可以适当降低一些,比如引体向上,做十几个才算满分,他直呼这要求太高了。陈启航则认为标准一下子提高,原来体测就不及格的学生会更加消极,也就更提不上兴趣参加锻炼。“我也同意有些测试项目的标准应当降一降,肺活量要跟体重挂钩,引体向上零到五个算零分,六个才算一分,你说这有什么意思嘛!”陈启航不满地说。
  良好及以上才能评奖?
  《标准》中指出:“体质健康测试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在复旦同学解读后,它的作用五花八门。
  2013级生命科学专业的小刘认为,大学生体测最关键的是引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去锻炼,有必要提高体测标准,因为对于不爱动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督促他们的好方式。对“体测达到良好及以上才能评奖评优”的要求,他觉得不能一刀切:“奖项不同,评奖评优的方式就该不一样。有些奖项是需要包含体测的结果来评定,但是有些奖项应当根据学习、能力等本身所要求的素质来评定。体测一揽子必须和评奖评优挂钩,我觉得不合理。”
  小王是2012级某专业的学霸,两年国家奖学金得主。她也对这点持否定态度:大学生以学业为主,德智体美劳中体育对有的同学来说天然就是弱项,他们照常参加体育课和参加锻炼,但是有可能未能达标。体测过于严格反而不能促进同学锻炼,只是成了卡指标的工具。“按照复旦体教部的说法,如因患病等原因不能参加剧烈运动者,可申请免测。但是免测就只能得及格。这无疑对意外受伤,需要休养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打击,无形中取消了他们参与评奖评优的机会。”她分析说,“我认同体测是考核一名大学生素质是否全面的一部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素质不达标,一味只会死读书,那就不算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体测提供了一个衡量的标准。”
  田俊杰保持中立态度,对“达到良好”提出质疑,认为只要“达到及格”就行。“有些学生体质天生就差,本来就难及格,强加要求达到良好无益,但是这样做也能让一些只顾学习的学霸有锻炼身体的意识,不要老是埋头学习。”他建议在“良好及以上”这一方面有额外奖励,体测良好的话可以在评奖评优中有加分,但不及格也没关系,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执行时各方都有让步,灵活操作也可以减轻学生压力。陈启航认为与评价评优挂钩不合理:“每个学生天生的体质差别很大,这么做不够公平。还是将体质和学习、道德素养等加以区分。评奖学金时,你可以和体测挂钩,但是评优秀学生之类的,就不要和这些放在一起。”
  对自己颇有信心的2013级小陈对评优的感觉不大,他更看重学校是否会严格执行要求。他说:“其实体测当中还是有放水的情况,有些体育老师知道哪些学生的体质状况不会太好,登记的时候会放宽尺度,或者填的时候提高一下学生的成绩。”米钦不认同小陈的说法:“我们体育老师说这次体测很严格,我们学校作为一所名校,要好好地搞,对自身严格要求,对大家是一种激励。老师说把好关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体现。我觉得体育锻炼还是应该从小学就开始抓,而不是等到了大学再用框框条条来迫使学生进行锻炼。”田俊杰亦表示认可。
  对在乎荣誉的学子来说,《标准》与一切评奖评优挂钩的可能性不大,也不现实。事实上,同学们较真的是每个人都有长短项,以单一的标准评判欠公平。
  “我在去刷锻的路上。”
  体质健康测试和同学们平日的体育锻炼密切相关。复旦大学一直对体育课早操及课外活动有明文规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晨跑12次,中长跑6次,立定跳远2次等课外必锻项目及兵乓、篮球等课外选锻项目,每学期共计28次(俗称“刷锻”),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前,由于出现学生代跑、体锻“被吞”等情况,“刷锻”时常成为复旦学子中的舆论焦点。   李婷芬对“刷锻”制度表示肯定,但觉得时间太过紧凑:“平时课业繁重,必锻项目仅安排在周一至周五15:20~16:45,这是课表中的第8、第9节课,这意味着周一至周五要挑一两天,空出这些时段,那么一些好课就选不上了。尤其是这学期,由于一教、三教在装修,课表调整,出现了第5节课和第13节课,一天下来光上课就挺累的了,上完课后再去参加800米等耐力跑,感到特别累。所以我希望能在周末的时候也有刷必锻的机会。”对这个问题,小刘则说:“我这学期选了31.5学分都没觉得累,这还是因人而异吧。”
  米钦也认同“刷锻”制度的本质是为学生好,但希望学校应该给每周的刷锻次数设上限和下限。设置上限是保证学生不会为了“早刷完,早操生”承担太大的身体压力强度,以此减少学生在一两周内就刷完锻的频率;下限是为了防止学生一直拖延,不按规律进行体育锻炼,也能起到督促的作用。
  “刷锻”已经成为复旦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你肯定它还是讨厌它,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它将依然发挥作用。然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做到“按时锻炼,规律生活”还真是挺难的。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在复旦,若只为应付体测、刷锻,复旦人的运动生活未免太显单调。校内运动,由来久之。
  除了刷锻,米钦平时会去跑步,玩双截棍。他觉得大学里面爱好体育的人挺多的,但“水一水”的人也不少。小陈参加跑步、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小刘对复旦的体育氛围赞赏有加,每天都见到篮球场上有人打球,夜跑大军也是轰轰烈烈。他建议可以多举办一些带有奖励性质的活动,如约跑等来促进同学们锻炼身体。小刘笑着说:“前阵子复旦举行的首届‘乐跑’活动反响很好,参赛选手多元化,参赛形式颇为亮眼,装备齐全,运动员通过终点时还可以通过大屏幕计时器看到自己的成绩,这种运动的氛围让我感受到复旦流淌的体育精神,值得发扬。”
  大三的复旦学子大多不必再去“刷锻”了。在没有体锻,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有不少人坚持锻炼。田俊杰说:“我平时喜欢打篮球、打羽毛球。所以会不时参加。但是大三确实比大一大二时候锻炼得更少了,因为那时有体锻,还会记得去多打打球。大三后没有要求,自己也不会主动去做,除非朋友约我。”2012级的小徐周一到周五下午5点半都会到篮球场打球,雷打不动,已经养成了习惯。他喜欢团队运动,享受一起洒下汗水的激情。
  复旦的体育社团五花八门,活动丰富。在复旦大学常年获得标兵五星的无限排球协会,有着浓厚的锻炼氛围;游泳协会会组织大家到同济大学游泳池锻炼,反响颇佳;从复旦羽毛球协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程度,可以窥见这个在大学生中广受喜爱的运动在复旦的发展。大一就加入五星级社团“棒垒球协会”的潘丽婷对体育运动保持着长久热爱。她说:“参加棒垒球协会的活动对于我的体测是有帮助的,因为我平时就积极参与锻炼,臂力、腿脚灵活性等都基本保持在高峰状态,所以不用为了体测专门加强锻炼,测试一直是好成绩。”不过,潘丽婷的体重指数一栏显示“营养不良”,她毫不在意,她对自己的身高体重比较满意。聊到垒球运动,潘丽婷颇为自豪:“运动让我结识到一批教会我永不言弃的朋友。参加全国棒垒球赛时,我们面对比自己年长、经验十足的选手时没有轻言放弃,打进了八强,这给了我很大鼓励。运动也给我带来生命的能量。让人疲惫的跑圈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被带到了我的学习之中。我投入学习时会非常专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轻易放弃。我上学期绩点是3.75(绩点满分为4.0),是行政管理专业第一名。”瞧,学霸是学习运动两不误的。“18岁后我最想做的五件事之一就是和队伍一起打进全国垒球联赛四强。”说话时潘丽婷眼中奕奕有光。
  最后,再问一句:这是“史上最难体测”吗?想必答案已解。《标准》的改变,带来的是与之相应的体育锻炼的变化,它的影响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在关于体测和《标准》的讨论中,大家都对运动有了更多思考。文绉绉地说:做体力上的强者,是追寻精神之光的坚韧基石。只是,聪明如你我,是否真正领会和做到了呢?
  责任编辑:张蕾磊
  “男生引体向上要做11个才能及格”“女生仰卧起坐57个才能拿满分!”……2014年9月25日,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给每个学号邮箱发出了“关于尽快做好体质健康测试的准备工作”的邮件,并附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的要求,让复旦学子的朋友圈炸开了锅。如若不能通过体测,那么奖学金评定必然受到影响,这对不少学习成绩虽然优异,但体测刚达标的学霸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针对体测标准的调整,媒体称作是“史上最难体测”,复旦同学众说纷纭。
其他文献
四变  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未来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展示了可变为四种形态的小型单人交通工具“ILY-A”,坐着驾驶、站着滑行……  多乐  66岁的葡萄牙艺术家Victor Nunes将毫不起眼的物品,如:点心、水果、卷尺、夹子等做成一幅幅搞笑作品,让平淡的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诙谐幽默。  机器巡逻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IU)探索实验室的研究员和学生们研发了摇控机器人Telebot。该机器人结合远程呈现(
优化高校结构布局  完善国家“一省一校”建设,将海南大学等14所重点大学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议:国家于2012年启动的“一省一校”计划的实施,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中央财政给予的资金支持将于2015年到期。  为了优化全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缩小地区差异,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国家应该继续完善“一省一校”计划,将该计划中的14所
在哈佛大学老师每月开会的教师会议室(the Faculty Room),曾经漫长的岁月中,墙上挂列的画像都是男老师。2005年,会议室中挂出了第一位女老师画像。目前,挂着的33位画像中,女老师画像仍只有3幅。20年来,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一直在招聘等各方面,有意“照顾”女老师。但是在哈佛,要当好一名女老师,需要克服不少困难。近30%的哈佛女老师认为,为了维护自己合法的学者形象,她们需更卖力地工作。
对于韩国高丽大学与延世大学的同学们来说,他们的九月,在狂欢中开始,又在狂欢中结束的。因为“高延战”——这个一年一度跨越两所顶级大学的体育盛事就在这时如期而至了。在到韩国高丽大学做交换生之前,我就看到过韩国大热综艺《无限挑战》对“高延战”的应援报道,一直对其充满憧憬。当我作为交换生身处高延战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高延战对于这两所大学,绝不仅仅只是一场跨越校际的普通体育比赛这么简单。  战前氛围浓  
相信不仅我们学校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家稍微想一下,自己身边是否也有几乎无人问津的设备存在呢?就拿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校园卡——银行卡自助终端机来说吧,它的基本功能是为我们的校园卡转账。一般来说校园卡会从关联的银行卡里自动转账,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设备,但若是发生以下情况就必须用到它了:一是银行卡里的余额不够每次校园卡需要的钱数,就需要利用自助终端来转账以保证银行卡自动转账的功能;二是学校因为考四六级或医保划
时间不是被管理,而是自管理;学习不是被学习,而是自学习。  我与许多学生交流过,也见证了他们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型,学会时间自管理和学习自学习是他们进入大学时要面临的最大转折。  有一个学生,喜欢人文艺术,她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因为校园国际氛围强。但是,她不喜欢人力资源专业,认为它与自己的生活完全不接轨。在高中,虽说她也喜欢人文艺术,但是每天的时间都被老师安排地密密麻麻,学习的
清华大学退学研究生杨潇所工作的“美丽中国”,是“美丽世界”(Teach for All)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之一,“美丽世界”的开创者是“美丽美国”(Teach for America)的创始人温迪·科普(Wendy Kopp)女士。  本科论文中温迪提出创立“美丽美国”的想法,她认为真正的领导者是不断寻求给世界带来真正价值的人,她想到聘用这些领导者,让他们带着一身闯劲去贫困地区教
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  爱因斯坦曾说过: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对哲学专业了解不深的同学往往对这门学科有些误解,  认为哲学是艰深晦涩的。  其实哲学并不难,  它回答了世界最本质、最一般的问题。  选对了哲学书,  不仅可以帮助专业同学更好地了解哲学内涵,  非专业的同学也可以读得相对轻松些。  外国哲学:两本不同的《西方哲学史》和一本《哲学史教程》  第一本《西方哲学史
自打《太阳的后裔》俘获了一干妹子,朋友圈里一水儿的舔屏党,点开都是宋仲基大露巧克力腹肌,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不过oppa(欧巴)虽好,可惜永远在硬盘里。如果有一所大学能够送你一款宋仲基plus,你要不要?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绰号“X”,就是这样一所男多女少,充满了雄性荷尔蒙和高智商的学校。因为军事传统,这里的学生各个能征善战,战斗值爆表;又因为录取考试难,尤其是数学,能进这所学校的都是万里挑一的谢耳
如今,校园里的新鲜事层出不穷。这些新闻折射出什么?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颇有见地。  1.华东政法大学将试行刷卡考勤,需在上课前和下课后各刷1次校园卡,没刷卡即为缺课  2.为了应对期末考试不被挂科,不少大学生在楼道里恶补复习备考  刷卡能留住学生?  近日,华东政法大学开始试行“刷卡考勤”制度,本科生需要在上课前和下课后在指定设备上各刷一次校园卡,没刷卡即认定为缺课。然而,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