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四月份正是桃花梨花盛放的季节。清明节放假,我们选择了本地最富有传奇特色的五马看桃花。
我们骑着自行车早早地出发了,早晨乡野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不禁感叹:“好美呀!”学生们也都和我一样发出感叹:“嗯,真的好美呀!”我笑了,说:“你们能不能用具体可感的有文采的词汇来描述一下今早的天气?”学生们开始在大脑里找词了。有同学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句子:“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这样的日子里,想起这样美的句子,更有一番风味。有同学说:“我突然有种‘心被泉水洗过’的感觉。”我眼前一亮,多美的句子呀,以前怎么没在她们的作文中见过,我紧接着问:“你还在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同学们摇头,仿佛这是第一次。
离桃林越来越近了,我看着同学们激动的表情,问:“你们谁家是五马的?”朱妍同学举着手说:“我!”我问她:“你知道五马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她摇头,同学们都摇头。我就给她们讲了关于五马的有关传说:五马以前叫“卧马沟”,讲的是汉光武帝刘秀被追兵所追,他骑着战马跑到这里时,马突然倒在了小溪边的一棵大桃树下,死了。刘秀被掀倒在地上,后面的追兵也追上来了,刘秀气血攻心,也倒在了那株桃树下。就在这紧急关头,那株桃树后出来一位仙子,她长袖一甩,甩出了这片桃花林,拦住了追兵,救起了刘秀。后来刘秀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他不忘那位仙子的救命之恩,回来报答,却不见仙子,只见片片桃花,他只好在自己跌落之地,钦赐地名“卧马沟”。后来,由于方言等原因,“卧马沟”就变成“五马沟”了。后来的“桃花运”一词好像也和这个典故有关。“老师,那‘桃之夭夭’,说的就是刘秀从这片桃林脱逃的故事吗?”有同学突发奇想问了这么个问题,问完他还一吐舌头,知道把时代都给搞错了。“桃之夭夭”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红灿灿的桃花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现在我们亳州本地的婚俗里,还有往新人床上撒核桃的风俗呢。学生们开始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和桃树有关的风俗都讲了一遍。生孩子的送核桃;孩子满月了,从医院出来,产妇要手拿桃枝等等。不过,我补充了一句:“时代不同了。多子多福的观念再强,也是只生一个好。”同学们都笑了。
同学们就这样在传奇故事和先民们美好的歌声中走进了这片桃花林,她们个个神情惊异。她们惊异于这片清幽淡雅的世外桃园,更惊异于自己的家乡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传说。她们有的在数桃花瓣;有的在仔细观察花瓣上面的那抹红,仿佛想到了很遥远的那个故事;还有的在和看桃林的老人攀谈,讲和桃树种植、桃花花期、结桃时间等有关的知识;还有一些调皮的男孩和女孩在演绎“刘秀桃林遇仙子”的故事;也有清秀内向的女孩子在扮演林黛玉的角色,把飘散在地上的桃花瓣拾起,小心翼翼地装进眼镜盒里。
“每一朵桃花都是一个桃子”看林老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将来的栋梁。”老人的话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不仅是在教育孩子,还在告诫我们为师者,看护好每个孩子的心灵,每一颗心灵都是一朵可以结桃的桃花呀!我思考之余,和学生们说:“老爷爷用自己证明了什么?‘行动有时比知识更重要’,最经典的东西往往都来源于生活本身。螃蟹通过理论学习拿到了正规学校的博士学位,可它出了校门,照样横行!”
我正讲的时候,学生们走神了,原来来了一位老外,我趁势和学生们说:“和老外打个招呼,这是礼貌问题。”同学们都说:“Hello!”而老外却用汉语和我们交流,而且说的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他来自于英国伦敦,对亳州的人文景观特别感兴趣。学生们觉得该给他讲讲那个传说,有几个男孩子跑去给他讲那个传说去了,虽然用的是汉语,但有翻译在,老外是听得神乎其神的,特别感兴趣,最后还说呢:“我喜欢亳州这个地方,这里有太多的故事。谢谢你们!”我们集体留了影。老外走了,孩子们又开始围着我说和老外有关的故事。有的学生说:“那个老外真好玩,汗毛又黄又长,我还从来没亲眼见过英国人呢。他的眼睛真的很蓝,刚一开始看他,我都不敢看,蓝得像深潭,像海洋,还像什么来着,反正像很神秘的东西。”有的学生说:“他和我们照相的时候,我们都喊‘茄子’,他喊‘兔子’。看来他肯定是喜欢吃我们亳州的兔子肉。”同学们又围绕老外这个话题谈论了半天。有说他长相的,有说他发音的,有说他的兴趣点的。同学们谈论的时候都知道抓住细节了,这在课堂上讲的再多也用不上的东西,在这里不用讲,她们自然而然地运用自如了。
“我们在阿牛的《桃花朵朵开》的歌声里离开了桃林,总有很多不舍,桃林内片片白云伴着彩霞飞,桃林外依然是俗世的风扬着乡土喧嚣。”(学生习作《桃花朵朵开》)多么有诗意的句子,这竟然出自我的学生之口。我们回来后,每一位学生都结合这次出游写一篇千字美文,自主命题。孩子们终于有了“不写不行”的感觉了,她们“不能抑制内心的喜悦,终于有话可说了。仿佛很多年前就已习惯了不说话,沉默久了,都忘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学生习作《有话可说》)。她们希望“这样的经历再多一些,这样的感受再丰富一些,她们希望用自己最年轻的心守望这一片洁白的领域,用最大的热情撞开生命中的每一道门。”(学生习作《品味年轻》,此文已在《小溪流》上刊登并获一等奖)“行动比知识更重要。守林老人用他不变的信念实践着那个传说。”(学生习作《守林老人》)“我们应该多到外面走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给你一种神秘的感觉,我们的思想就在这样的一个个小角落里自由绽放。”(学生习作《邂逅老外》
新课标指出: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的视野就会开阔,思维就会放宽,想象就会丰富,从而使一些好句子自然而然地飘飞出来,如桃花瓣一样漫天飞舞,香气宜人。带学生们走出去,才会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
我们骑着自行车早早地出发了,早晨乡野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不禁感叹:“好美呀!”学生们也都和我一样发出感叹:“嗯,真的好美呀!”我笑了,说:“你们能不能用具体可感的有文采的词汇来描述一下今早的天气?”学生们开始在大脑里找词了。有同学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句子:“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这样的日子里,想起这样美的句子,更有一番风味。有同学说:“我突然有种‘心被泉水洗过’的感觉。”我眼前一亮,多美的句子呀,以前怎么没在她们的作文中见过,我紧接着问:“你还在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同学们摇头,仿佛这是第一次。
离桃林越来越近了,我看着同学们激动的表情,问:“你们谁家是五马的?”朱妍同学举着手说:“我!”我问她:“你知道五马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她摇头,同学们都摇头。我就给她们讲了关于五马的有关传说:五马以前叫“卧马沟”,讲的是汉光武帝刘秀被追兵所追,他骑着战马跑到这里时,马突然倒在了小溪边的一棵大桃树下,死了。刘秀被掀倒在地上,后面的追兵也追上来了,刘秀气血攻心,也倒在了那株桃树下。就在这紧急关头,那株桃树后出来一位仙子,她长袖一甩,甩出了这片桃花林,拦住了追兵,救起了刘秀。后来刘秀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他不忘那位仙子的救命之恩,回来报答,却不见仙子,只见片片桃花,他只好在自己跌落之地,钦赐地名“卧马沟”。后来,由于方言等原因,“卧马沟”就变成“五马沟”了。后来的“桃花运”一词好像也和这个典故有关。“老师,那‘桃之夭夭’,说的就是刘秀从这片桃林脱逃的故事吗?”有同学突发奇想问了这么个问题,问完他还一吐舌头,知道把时代都给搞错了。“桃之夭夭”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红灿灿的桃花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现在我们亳州本地的婚俗里,还有往新人床上撒核桃的风俗呢。学生们开始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和桃树有关的风俗都讲了一遍。生孩子的送核桃;孩子满月了,从医院出来,产妇要手拿桃枝等等。不过,我补充了一句:“时代不同了。多子多福的观念再强,也是只生一个好。”同学们都笑了。
同学们就这样在传奇故事和先民们美好的歌声中走进了这片桃花林,她们个个神情惊异。她们惊异于这片清幽淡雅的世外桃园,更惊异于自己的家乡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传说。她们有的在数桃花瓣;有的在仔细观察花瓣上面的那抹红,仿佛想到了很遥远的那个故事;还有的在和看桃林的老人攀谈,讲和桃树种植、桃花花期、结桃时间等有关的知识;还有一些调皮的男孩和女孩在演绎“刘秀桃林遇仙子”的故事;也有清秀内向的女孩子在扮演林黛玉的角色,把飘散在地上的桃花瓣拾起,小心翼翼地装进眼镜盒里。
“每一朵桃花都是一个桃子”看林老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将来的栋梁。”老人的话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不仅是在教育孩子,还在告诫我们为师者,看护好每个孩子的心灵,每一颗心灵都是一朵可以结桃的桃花呀!我思考之余,和学生们说:“老爷爷用自己证明了什么?‘行动有时比知识更重要’,最经典的东西往往都来源于生活本身。螃蟹通过理论学习拿到了正规学校的博士学位,可它出了校门,照样横行!”
我正讲的时候,学生们走神了,原来来了一位老外,我趁势和学生们说:“和老外打个招呼,这是礼貌问题。”同学们都说:“Hello!”而老外却用汉语和我们交流,而且说的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他来自于英国伦敦,对亳州的人文景观特别感兴趣。学生们觉得该给他讲讲那个传说,有几个男孩子跑去给他讲那个传说去了,虽然用的是汉语,但有翻译在,老外是听得神乎其神的,特别感兴趣,最后还说呢:“我喜欢亳州这个地方,这里有太多的故事。谢谢你们!”我们集体留了影。老外走了,孩子们又开始围着我说和老外有关的故事。有的学生说:“那个老外真好玩,汗毛又黄又长,我还从来没亲眼见过英国人呢。他的眼睛真的很蓝,刚一开始看他,我都不敢看,蓝得像深潭,像海洋,还像什么来着,反正像很神秘的东西。”有的学生说:“他和我们照相的时候,我们都喊‘茄子’,他喊‘兔子’。看来他肯定是喜欢吃我们亳州的兔子肉。”同学们又围绕老外这个话题谈论了半天。有说他长相的,有说他发音的,有说他的兴趣点的。同学们谈论的时候都知道抓住细节了,这在课堂上讲的再多也用不上的东西,在这里不用讲,她们自然而然地运用自如了。
“我们在阿牛的《桃花朵朵开》的歌声里离开了桃林,总有很多不舍,桃林内片片白云伴着彩霞飞,桃林外依然是俗世的风扬着乡土喧嚣。”(学生习作《桃花朵朵开》)多么有诗意的句子,这竟然出自我的学生之口。我们回来后,每一位学生都结合这次出游写一篇千字美文,自主命题。孩子们终于有了“不写不行”的感觉了,她们“不能抑制内心的喜悦,终于有话可说了。仿佛很多年前就已习惯了不说话,沉默久了,都忘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学生习作《有话可说》)。她们希望“这样的经历再多一些,这样的感受再丰富一些,她们希望用自己最年轻的心守望这一片洁白的领域,用最大的热情撞开生命中的每一道门。”(学生习作《品味年轻》,此文已在《小溪流》上刊登并获一等奖)“行动比知识更重要。守林老人用他不变的信念实践着那个传说。”(学生习作《守林老人》)“我们应该多到外面走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给你一种神秘的感觉,我们的思想就在这样的一个个小角落里自由绽放。”(学生习作《邂逅老外》
新课标指出: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的视野就会开阔,思维就会放宽,想象就会丰富,从而使一些好句子自然而然地飘飞出来,如桃花瓣一样漫天飞舞,香气宜人。带学生们走出去,才会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