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寂荡诗歌的语言哲学分析——浅谈李寂荡诗歌的语言特色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在思考诗歌的语言问题.根据初步的观察和思考,我把诗歌的语言分为意象语言、文化语言和自然语言三种类型.rn意象语言就是用高密度多层次意象的叠加组合形成语言意象的多重结构,从而达到级数倍增强语言表现力的目的.例如李发模的诗歌《山野之门》中的句子:“一背太阳一背雨/一钩月色补衣纳鞋补风纳云”.背篓、太阳、雨叠加,钩月、补衣、纳鞋、风、云叠加,形成了语言意象的多层密集结构,用自由联想的排比和动词“补”字的串联把它们合拢起来,产生虚实通感的语言美感,增加语言意象总和散发的表现力,读者可以根据极短而密集的语句意象所透露出的信息展开自由联想(如想到山里人的辛苦劳作、风清月明之下的缝缝补补、农耕时代的农村生活等),达到对诗歌的欣赏.杨炼的诗歌《诺日朗》中的句子:“高原如猛虎,焚烧于激流暴跳的万物的海滨”,他把高原、猛虎、焚烧、激流暴跳、万物、海滨这么多意象浓缩在短短的一行诗句里,就是为了提高语言那种汹涌澎湃的激情的表现力.意象语言在我们的主流诗歌中应该是随处可见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重读《悲歌》——在重读《悲歌》研讨会上的开场白今天我们重读并重新谈论《悲歌》,具有特别的意义。2000年《悲歌》问世,我们多么兴奋,拿起,放下,再拿起,十几年过去了,今天
期刊
返魂香rn——为Z.R.而作rn西渡rn瓦垄上,细雨溅起轻烟.rn酒帘低垂.酒人飘过石头的桥拱.rn在江南,你吻过稻花、米香和波影.rn作为隐士,我与你手植的梅花重逢于山阴.rn青溪之畔
期刊
我日前会着康白情君谈话,谈话的内容是“新诗问题”.因时间短促,没有做详细的讨论.但却引起了我许多对于新诗的感想,今天写出来请诸君指教.rn近来中国文艺界中发生了一个大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