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际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际法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法之一,在语言教学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交际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交际法;强式交际法;弱式交际法;口语教学
  
  一、交际法概述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称“意念法”“功能法”或“意念—功能法”,是近年来接受范围较广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一个多元理论联合体,最早产生于20世纪的西欧共同体国家,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之间,交际教学法与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or “Mim-mem” Approach)以及认知教学法(Cognitive Approach)同为当时主流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交际法强调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法主要理论来源于社学家的“交际能力”理论,注重通过语言做事,强调真实的语言交流,并主张内容比形式更重要。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ell Hymes)认为语言能力(competence)应该是在交际体制下的能力,应该是与社会文化因素密不可分的。交际法的核心为培养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交际法“并不是一种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内容是‘用语言去学’”。
  到20世纪80年代,Howatt将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分为弱势交际(Weak CLT)与强势交际(Strong CLT)。Howatt并没有具体阐释这两种交际法的区别。直到20世纪末,Ellis将两种模式和传统教学法相比较:
  三种类型的教学法
  [类型&内容(大纲)&方法&传统语言教学&A型(即规定一系列要教的语言点)&准确性(即注重如同讲本族语言人那样准确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弱式交际法&A型(即规定一系列要教的交际功能)
  &准确性(同上)&强式交际法&B型(即完成一系列沟通信息的任务)&流利性(即注重信息的传递)&]
  Ellis进一步指出,弱式交际法详细地规定了应该教授的内容。相较于弱式交际法,强势交际法不规定需要教授的内容,其内容“是由一系列在课堂上师生完成的任务组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注重实用弱式交际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据可依,也要注重运用强式交际法,使得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的传递上。
  二、交际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承担了教授英语专业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英语比较清楚地表达及思想,能够准确掌握诸如询问、请求、建议等忠告功能,树立主动开口讲英语的信息,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地结合”的任务。要使学生能够达到大纲的要求,教师应该全面利用交际法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1.以教材为依托,以弱式交际法为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口语教学忽视课本上设计的输入环节,完全地通过教师设计的各类活动来推动课程的进行。这一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然而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输入。对于某一个话题,如果没有适当地输入,那么学生的表达只能是将过去学习的相关内容反复使用,而不能使用更多更加复杂的表达。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教师应该对教材加以重视,灵活安排教材上的教学环节。以《新世纪英语口语教程—差异与理解》为例,该书每一单元都设置了Listening环节以及Functional Devices作为教学输入环节。在Listening中,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理解相关表达的具体使用。而在Functional Devices中,通过学习不同的表达,可以使得学生的表达更加多样化。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考虑教材内容的同时,应合理地使用弱式交际法,注重通过特定内容,训练学生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
  2.采用强式交际法适当设计活动
  作为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型,口语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大可能地让学生积极开口和思考。在输入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开口练习。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书本上设计的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包括duty report, role play, play, debate等多种形式。教师应注意强式交际法的运用,给予学生足量的任务,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必要的设计,帮助学生通过完成活动或任务,达到交际的目的。在运用强式交际法教学法时,教师应该注意强调信息传递的必要性。即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传达任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文凤.浅谈交际法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2(7):135.
  [2]廖晓青.英语教学法[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李华东,栾述文,袁洪婵.新世纪英语口语教程—差异与理解[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教学改革宗旨以及改革目标谈起,说到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其中的几个细节,解读了软件方面的几点维护,教海茫茫,岸边漫步,一沤之得,商榷同仁,敬请斧正。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改革 改革目标 教学现状 软件维护  一、计算机教学改革宗旨以及改革目标  改革促进更好的发展,时至今日,信息的发展一日千里,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这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现代高校研究生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是普遍优于其它教学方法而没有任何缺点的。在充分肯定多媒体教学的明显优势及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对目前研究生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以便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手段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  隐形课程又称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对其理论的研究,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的热点之一。  1.国外研究概述  兴起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隐性课程”,之后逐渐传入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等国家,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研究热潮。在西方国家,隐性课程被当作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其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别,主要有:  (1)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这一学派的主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