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通市崇川区创新工作理念,广泛深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综合治理,成功构建城市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崇川实际的城市综合治理的“323”系统方法论,改善提升了主城形象和品位,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满意。
崇川区城市综合治理成效
南通市2008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主城区的崇川作为创建历程的见证者和主要承担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城区建设成效显著。崇川区紧紧围绕民生建设和产业发展,立足城市功能提升和城市面貌改善,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努力营造与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相适应的城区环境。一方面着力实施旧城改造,把老旧小区改造的着力点放在有利于小区长效管理和老百姓急办事项上,另一方面做优做精安居工程,坚持整体品质向商品房看齐,全面提升绿化标准,综合会审设计方案,创新建设监理监管,物业管理提前介入,全方位提升安置房建设品质。二是城市管理效果突出。崇川区坚持以单项促全局的工作方式,从主攻单项入手,注重叠加效应,不断扩大城市长效治理的内容和范围,逐步化解城市治理中的难题,持续多年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在此基础上,2014年又全面启动了“美丽主城·你我共建”百日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城市综合治理助推经济发展。崇川区紧扣城市综合治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依托行政手段和服务方式创新,发掘协调统筹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城市综合治理过程中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四是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城市综合治理的关键是依靠和发动群众,改善城市面貌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城市面貌的改善更是造福群众惠及百姓。在城市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区政府通过发放宣传单页、设置广而告之、沿街逐户沟通、社区邻里走访等措施,依托基层党组织和社区邻里中心等服务平台,人性化的执行“充分告知利害关系、详细介绍规划措施、具体展示服务内容、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等一整套流程,充分调动了群众支持治理、过程参与和成果维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丽主城·你我共建”的理念深入人心。
崇川区城市综合治理做法
城市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具有工程量大、事无巨细、矛盾复杂、情况多变等特点,探索建立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城市综合治理机制一直是各级政府的艰巨而重要任务。崇川区城市综合治理在依托先进的理念为指导、科学的方式来推进、群众的力量来落实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城市治理的“323”系统方法论:一是明确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工作下延的治理三原则。崇川区确立了“区级为主导、街道为主体、社区为依托、邻里街坊为基础”的四级管理体制,强化街道主体地位,整合城管、工商、卫生、安监等部门职能和力量,全面负责辖区范围内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同时,积极探索邻里自理模式,邻里建设实现全覆盖,拓展了居民自治管理的基础。建立街坊共治共管机制,成立街坊文明促进会,引导沿街商户自我宣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初步实现了城管队伍定岗、定人、定责。同时,配合街道、社区积极引导邻里、街坊参与城市管理,形成群众支持、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以单项促全局和软硬件建设投入并举的治理思路。2013年开始,崇川区坚持主攻单项,逐步化解城市管理中的难题,慢慢累积多项,不断叠加城市长效管理的内容和范围。2014年11月底,区政府又全面启动了“美丽主城·你我共建”百日行动,又一次吹响城市综合治理的冲锋号,将治理的范围拓展到小区环境、农贸市场、街面秩序、五小行业、流动摊点、建筑渣土等六大专项,强化基础,整治顽疾,动真碰硬,从严从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对城市治理的责任感、满意度、荣誉感空前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是系统工程,崇川区牢固坚持软硬件建设投入并举的治理理念,善治善能。在硬件方面,加大重点区域、重要点位、重要环节的人员、经费投入,实施硬件提档升级,逐步解决设施不齐全、性能老化等问题,为长效管理提供支撑。在软件方面,对照城市治理各个环节,定指标、定细则、定流程,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程序,逐步建立标准化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化。区政府在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综合治理方面见真招,创新发挥“一封公开信”、我与区长聊城管、社区议事会、街坊邻里工作室等平台作用,逐步引导市民关心城管、了解城管、支持城管、参与城管、监督城管,在全面参与、我为人人的过程中,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三是着力流动摊点整治、建筑垃圾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三个抓手。2013年底至2014年4月,崇川区分三个阶段对全区主次干道、新村小区、农贸市场和学校周边范围内所有无证照、乱设置的流动摊点开展整治。按照“先疏导、再取缔”的顺序,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工作,整治工作做到了“三严”、“三全”,即主街区严禁、次街区严控、疏导点严管,全覆盖、全时段、全平台。通过综合整治,崇川区全区范围内流动摊点杂乱无章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改观,严禁区内的流动摊点基本被取缔,临时疏导区内的流动摊点按要求规范经营,为市民创造了整洁、有序的生活、居住和工作环境。建筑垃圾问题是城市治理的顽疾,为此崇川区重点对建设工地产生工程渣土和居民小区(临街商铺)产生装潢垃圾开展了建筑垃圾“130”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考核、加大投入力度、呼吁社会监督,崇川区城市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随意乱堆放、擅自处置、偷运乱倒、反复周转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市容保持整洁有序。作为南通市的老城区,崇川区内老旧小区居多,小区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为此,区政府坚持“抓两端、定规范、出长效”的原则,系统开展了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工作。2014年全区共投入1.7亿元对80个老小区进行整治。对于具备改造空间和长效管理基础的老旧小区全面实施包括屋面防水保温、道路拓宽改造、停车位改造等内容的综合整治,力争改造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对于不具备实施综合整治条件的老小区,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对困扰小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如易涝易淹、落水管更新、雨污分流等问题实施专项整治。在推进整治工作的同时,积极构建单位、街道、社区、群众代表等多方参与机制,切实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同时,在小区管理方面,推动区物管中心发挥好协调、指导作用,街道合理配备专业物管人员,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小区管理体制。常态化开展对小区内违法建设、乱种植、乱堆放等行为的集中整治,杜绝反复、回潮现象,实现长效管理。 崇川区城市综合治理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崇川区城市综合管理的变革,正是领会了治理的深刻内涵,面对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日益复杂的人口构成,在深化城市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广泛依靠和发动群众,用发展眼光、科学思维、先进理念和专业方法,总结出更加有效的城市治理方式。
立足城市实际是城市综合治理的前提。治理城市首先需要了解城市、研究城市,明白治理的内涵。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土地空间、经济空间、文化空间,而且是一个更高文明层级的社会空间。城市本身具有高度复杂性,不同的城市、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城市功能、经济结构、社会形态、人群特征、生态风貌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空间权利分配不公正、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城市发展成果难共享等问题,由此会造成城市多元主体的差异越来越大,城市空间利益冲突、空间对抗也就不断。未来城市内部的差异将有可能超过传统的城乡之间的差别,成为最大的社会差距。因而,有效的推进城市综合治理,保证城市治理的长效性,不能单纯地寻求标准化的治理模式,而是要求政府全面了解城市的实际,厘清城市的自然资源、市场要素和社会环境,在着眼于推动经济增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对各项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整体地域的协调发展。崇川区准确地把脉城市实际,清晰地研判老城区的特点,深入研究城市历史、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的角度,循序渐进地统筹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实现路径,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取得实效。
树立科学理念是城市综合治理的精髓。城市治理模式形态的多样性,对不同时空和背景下,选择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城市综合治理,找准着力点,聚焦发力点,在治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循环变革和完善提升,对城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崇川区将城市综合治理定位于城市环境和形象提升的重大民生工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城市和幸福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主动下放权力,统筹协调资源,动员社会参与,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机制、监督机制,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利益分化背景下的社会均衡机制,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分配和递送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等,确保公平公正,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和经济健康发展双赢,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示了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些看似简单独立的治理思维交织在一起,演化为一张行之有效的城市综合治理的理念网,并在具体的治理行为中指导实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重市民参与是城市综合治理的关键。包容性是城市最大的属性之一,满足各行各业的市民全面了解、积极参与和广泛监督城市治理的要求,是政府宗旨意识的体现,贯穿于整个城市治理过程中。可以肯定地说,市民参与度的高低,完全决定城市综合治理的成败,因此,政府要创新工作方式,调动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满足市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统筹推进城市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和制度化的干群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人民群众主要需求和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引导市民逐渐理解、支持、参与治理活动。崇川区在开展城市综合治理之初就发现了群众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方法、创造条件为群众提供参与城市治理的机会和平台,无论是饱含温情的城市综合治理告知书,还是区长与小贩面对面的开诚布公,抑或是邻里中心一场场座谈和一次次活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崇川市民对这座城的热爱。人人参与的氛围一旦形成,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显著增强,城市有效治理必然事半功倍,激发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活力。
秉承务实作风是城市综合治理的保障。治理现代化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城市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具有工程量大、事无巨细、矛盾复杂、情况多变等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旧问题不断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往往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必须构建求真务实、高效有序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实践检验,才能保证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崇川区科学制定了城市综合治理的阶段任务和长远目标,严格对照标准,针对存在问题,狠抓薄弱环节,采取过硬手段,集中时间、精力和人力开展攻坚,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意识,齐心协力、不等不靠、不推不让,强势突击、不折不扣、不遗不漏,做到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形成块上负责、条上尽责、整体联动、反应迅速的工作格局,做一项成一项,高质量地完成城市治理各项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黄 杰
崇川区城市综合治理成效
南通市2008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主城区的崇川作为创建历程的见证者和主要承担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城区建设成效显著。崇川区紧紧围绕民生建设和产业发展,立足城市功能提升和城市面貌改善,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努力营造与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相适应的城区环境。一方面着力实施旧城改造,把老旧小区改造的着力点放在有利于小区长效管理和老百姓急办事项上,另一方面做优做精安居工程,坚持整体品质向商品房看齐,全面提升绿化标准,综合会审设计方案,创新建设监理监管,物业管理提前介入,全方位提升安置房建设品质。二是城市管理效果突出。崇川区坚持以单项促全局的工作方式,从主攻单项入手,注重叠加效应,不断扩大城市长效治理的内容和范围,逐步化解城市治理中的难题,持续多年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在此基础上,2014年又全面启动了“美丽主城·你我共建”百日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城市综合治理助推经济发展。崇川区紧扣城市综合治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依托行政手段和服务方式创新,发掘协调统筹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城市综合治理过程中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四是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城市综合治理的关键是依靠和发动群众,改善城市面貌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城市面貌的改善更是造福群众惠及百姓。在城市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区政府通过发放宣传单页、设置广而告之、沿街逐户沟通、社区邻里走访等措施,依托基层党组织和社区邻里中心等服务平台,人性化的执行“充分告知利害关系、详细介绍规划措施、具体展示服务内容、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等一整套流程,充分调动了群众支持治理、过程参与和成果维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丽主城·你我共建”的理念深入人心。
崇川区城市综合治理做法
城市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具有工程量大、事无巨细、矛盾复杂、情况多变等特点,探索建立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城市综合治理机制一直是各级政府的艰巨而重要任务。崇川区城市综合治理在依托先进的理念为指导、科学的方式来推进、群众的力量来落实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城市治理的“323”系统方法论:一是明确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工作下延的治理三原则。崇川区确立了“区级为主导、街道为主体、社区为依托、邻里街坊为基础”的四级管理体制,强化街道主体地位,整合城管、工商、卫生、安监等部门职能和力量,全面负责辖区范围内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同时,积极探索邻里自理模式,邻里建设实现全覆盖,拓展了居民自治管理的基础。建立街坊共治共管机制,成立街坊文明促进会,引导沿街商户自我宣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初步实现了城管队伍定岗、定人、定责。同时,配合街道、社区积极引导邻里、街坊参与城市管理,形成群众支持、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以单项促全局和软硬件建设投入并举的治理思路。2013年开始,崇川区坚持主攻单项,逐步化解城市管理中的难题,慢慢累积多项,不断叠加城市长效管理的内容和范围。2014年11月底,区政府又全面启动了“美丽主城·你我共建”百日行动,又一次吹响城市综合治理的冲锋号,将治理的范围拓展到小区环境、农贸市场、街面秩序、五小行业、流动摊点、建筑渣土等六大专项,强化基础,整治顽疾,动真碰硬,从严从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对城市治理的责任感、满意度、荣誉感空前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是系统工程,崇川区牢固坚持软硬件建设投入并举的治理理念,善治善能。在硬件方面,加大重点区域、重要点位、重要环节的人员、经费投入,实施硬件提档升级,逐步解决设施不齐全、性能老化等问题,为长效管理提供支撑。在软件方面,对照城市治理各个环节,定指标、定细则、定流程,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程序,逐步建立标准化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化。区政府在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综合治理方面见真招,创新发挥“一封公开信”、我与区长聊城管、社区议事会、街坊邻里工作室等平台作用,逐步引导市民关心城管、了解城管、支持城管、参与城管、监督城管,在全面参与、我为人人的过程中,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三是着力流动摊点整治、建筑垃圾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三个抓手。2013年底至2014年4月,崇川区分三个阶段对全区主次干道、新村小区、农贸市场和学校周边范围内所有无证照、乱设置的流动摊点开展整治。按照“先疏导、再取缔”的顺序,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工作,整治工作做到了“三严”、“三全”,即主街区严禁、次街区严控、疏导点严管,全覆盖、全时段、全平台。通过综合整治,崇川区全区范围内流动摊点杂乱无章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改观,严禁区内的流动摊点基本被取缔,临时疏导区内的流动摊点按要求规范经营,为市民创造了整洁、有序的生活、居住和工作环境。建筑垃圾问题是城市治理的顽疾,为此崇川区重点对建设工地产生工程渣土和居民小区(临街商铺)产生装潢垃圾开展了建筑垃圾“130”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考核、加大投入力度、呼吁社会监督,崇川区城市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随意乱堆放、擅自处置、偷运乱倒、反复周转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市容保持整洁有序。作为南通市的老城区,崇川区内老旧小区居多,小区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为此,区政府坚持“抓两端、定规范、出长效”的原则,系统开展了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工作。2014年全区共投入1.7亿元对80个老小区进行整治。对于具备改造空间和长效管理基础的老旧小区全面实施包括屋面防水保温、道路拓宽改造、停车位改造等内容的综合整治,力争改造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对于不具备实施综合整治条件的老小区,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对困扰小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如易涝易淹、落水管更新、雨污分流等问题实施专项整治。在推进整治工作的同时,积极构建单位、街道、社区、群众代表等多方参与机制,切实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同时,在小区管理方面,推动区物管中心发挥好协调、指导作用,街道合理配备专业物管人员,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小区管理体制。常态化开展对小区内违法建设、乱种植、乱堆放等行为的集中整治,杜绝反复、回潮现象,实现长效管理。 崇川区城市综合治理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崇川区城市综合管理的变革,正是领会了治理的深刻内涵,面对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日益复杂的人口构成,在深化城市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广泛依靠和发动群众,用发展眼光、科学思维、先进理念和专业方法,总结出更加有效的城市治理方式。
立足城市实际是城市综合治理的前提。治理城市首先需要了解城市、研究城市,明白治理的内涵。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土地空间、经济空间、文化空间,而且是一个更高文明层级的社会空间。城市本身具有高度复杂性,不同的城市、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城市功能、经济结构、社会形态、人群特征、生态风貌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空间权利分配不公正、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城市发展成果难共享等问题,由此会造成城市多元主体的差异越来越大,城市空间利益冲突、空间对抗也就不断。未来城市内部的差异将有可能超过传统的城乡之间的差别,成为最大的社会差距。因而,有效的推进城市综合治理,保证城市治理的长效性,不能单纯地寻求标准化的治理模式,而是要求政府全面了解城市的实际,厘清城市的自然资源、市场要素和社会环境,在着眼于推动经济增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对各项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整体地域的协调发展。崇川区准确地把脉城市实际,清晰地研判老城区的特点,深入研究城市历史、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的角度,循序渐进地统筹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实现路径,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取得实效。
树立科学理念是城市综合治理的精髓。城市治理模式形态的多样性,对不同时空和背景下,选择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城市综合治理,找准着力点,聚焦发力点,在治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循环变革和完善提升,对城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崇川区将城市综合治理定位于城市环境和形象提升的重大民生工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城市和幸福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主动下放权力,统筹协调资源,动员社会参与,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机制、监督机制,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利益分化背景下的社会均衡机制,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分配和递送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等,确保公平公正,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和经济健康发展双赢,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示了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些看似简单独立的治理思维交织在一起,演化为一张行之有效的城市综合治理的理念网,并在具体的治理行为中指导实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重市民参与是城市综合治理的关键。包容性是城市最大的属性之一,满足各行各业的市民全面了解、积极参与和广泛监督城市治理的要求,是政府宗旨意识的体现,贯穿于整个城市治理过程中。可以肯定地说,市民参与度的高低,完全决定城市综合治理的成败,因此,政府要创新工作方式,调动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满足市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统筹推进城市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和制度化的干群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人民群众主要需求和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引导市民逐渐理解、支持、参与治理活动。崇川区在开展城市综合治理之初就发现了群众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方法、创造条件为群众提供参与城市治理的机会和平台,无论是饱含温情的城市综合治理告知书,还是区长与小贩面对面的开诚布公,抑或是邻里中心一场场座谈和一次次活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崇川市民对这座城的热爱。人人参与的氛围一旦形成,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显著增强,城市有效治理必然事半功倍,激发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活力。
秉承务实作风是城市综合治理的保障。治理现代化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城市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具有工程量大、事无巨细、矛盾复杂、情况多变等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旧问题不断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往往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必须构建求真务实、高效有序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实践检验,才能保证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崇川区科学制定了城市综合治理的阶段任务和长远目标,严格对照标准,针对存在问题,狠抓薄弱环节,采取过硬手段,集中时间、精力和人力开展攻坚,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意识,齐心协力、不等不靠、不推不让,强势突击、不折不扣、不遗不漏,做到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形成块上负责、条上尽责、整体联动、反应迅速的工作格局,做一项成一项,高质量地完成城市治理各项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