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必须坚持转变五个观念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是班主任工作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为了突出这个最基本的核心,班主任在其工作中必须坚持转变五个观念。
  
  一、在对学生实施管理上坚持转变传统的“他管”为学生参与的“自管”
  
  传统的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基本方法只是简单地施令加压,用威严使学生降服,若有学生不服贴,则采用简单粗暴的打骂等体罚或罚款等手段治服学生。采用威压的方法管理学生,学生表面被班主任的威严治服了,而内心却未诚服,其人格受到悔辱,其个性受到压制,极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教育和引导学生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达到自己能够管住自己,自己能管好自己的目的。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一切方法措施,都必须服从教学生学会自管、能够自管、善于自管这个中心。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具体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发挥民主,大胆放开手脚实施民主管理,只要是学生能够做的事情,都要放心地让学生去做。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只需精心引导、认真把舵、搞好评价、当好顾问、帮助总结、适时引导。只有彻底转变“他管”为“自管”,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觉、文明的行为习惯,大面积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管理能力。
  
  二、在与学生的交往上坚持转变传统的师生上下级关系为师生朋友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上下级关系,师生之间在思想情感上具有一道无形的墙,相互情感隔阂较深。在这种关系下,学生对教师畏而远之,教师对学生厌而淡之,相互情感淡而疏之。师生之间情感疏淡,教育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自己亲密的朋友,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乐、想学生所需、与学生同学、与学生同乐;与学生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态度诚恳;与学生相处,诚挚和谐,亲密无间;帮助学生,真诚热情,无私乐意;男女学生,不偏不依,先进后进,一视同仁。如此,班主任和全班学生情感融融,亲近无隙,学生对班主任亲爱敬爱,班主任对学生关爱心爱。在这样亲密和谐的情感氛围中,班主任施教、施导,学生乐意接受;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觉自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自觉,个性发展充分体现。
  
  三、在对学生施教上坚持转变传统的学校单纯教育为学校家庭联合教育
  
  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证明,家访可以有效地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情况,同时还可以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要求、目标和现状等信息,班主任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表现等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困难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要求和建议等。这样坚持经常进行家访,则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学校单纯教育学生所造成的时间和地点的间隙空白,有效地发挥学校与家庭联合教育的优势效能,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更加自觉。
  
  四、在对学生施教方式上坚持转变教师指挥为为学生服务
  
  教师必须真正懂得:因为有学生需要教育培养,所以才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职业的天职就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将学生教育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条件的合格人才。所有的教师都应该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班主任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对学生的直接影响最大,所以更应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彻底转变传统的管治学生、指挥学生的错误观念,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全心全意地关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这样,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亲爱班主任,自觉乐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
  五、在对学生的施教方法上坚持转变单纯的言教为言身合教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言教是必不可少的,但若只是一味地进行言教,学生就会产生老师只会高高在上,只会指手划脚的反感情绪,就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现象。学校无小事,处处在育人。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做的事情,自己都积极参与,放下架子,身先土卒,以身作则,坚决先于学生做到,然后言教学生如何去做到,为什么要做到,这样学生就会自然产生“老师做到,我也能做到,老师带头做到了,我一定向老师学习,坚决要做到”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班主任坚持注重言身合数,老师言之可信,学生行之有范,学生人格培养有型,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有样。
  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现代班主任工作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班级学生管理观念,牢固地树立新的班级学生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参与为主,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坚持言教与身教合一,才能收到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深刻影响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怎样让学生对班级有家的感觉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让学生有班级如“家”的感觉    1、营造班级如“家”的感觉。
期刊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地理学科也不例外。中学地理有它独特的一面,是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在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地理学科中,创造性思维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等特点,其表现为思路开阔,能迅速发现各事物间、现象与本质间的新联系,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  那么在地理教
期刊
【摘要】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如何有效应用职业判断,降低企业决策风险,保证判断的正确性,是对每个合格的会计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尽快让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促进各国会计行业之间的广泛交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
期刊
心理学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机结合,既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改革学校班主任工作,提高德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班主任工作中容纳心理学的有关内容,吸收心理学的方法,对于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项新的任务。然而,这项新任务,对于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搞好班级管理具有实效性。  在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学教学实践中,有两个事实对我思想上触动较大。第一,作为新班主任,笔者有意识学习一些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并主
期刊
【摘要】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后进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偏差,经常令班主任头痛,而后进生的教育问题又是衡量教育与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针对后进生的特点,从弃满爱心、以情暖人,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善于家访、巧用合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愿能对教育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爱心尊重家访    转化后进生是班级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后进生的学习、行
期刊
关于联想与想象的训练,在小学有堂作文指导课是这样上的:教师走进本班课堂后竟默不作声,皱起眉头,在讲台上踱来踱去。学生诧异、凝思,继而相互议论。过了七八分钟,教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老师,您在想什么”。到此,学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听课老师更是暗自称妙。    1、它妙在一反常态  心理学认为,当知觉对象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时,往往会引发知觉者注意的集中、兴趣的激增和求知的迫切。熟视无睹便是一个反例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解决这一课题的方法也许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在于怎样让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不仅仅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授之一定的学习方法,
期刊
当今全球性知识的迅猛发展使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人才要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才能实现自我更新,具备创造才能。也就是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需要。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学习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
期刊
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因此,提高教师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那么,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会学生宽容、理解、信任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和自信乐趣,积极进取,实现
期刊
本人当了近22年的农村教师,同时也做了近22年班主任工作,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回想起来,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可是近几年,我深刻感受到,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我们班主任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老方式,就与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新任务不相适应。因为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施、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班风、学风的建设,乃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