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3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利与弊
【机 构】
:
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出 处】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19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儿介入封堵手术资料,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PAH婴儿23例,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于静脉麻醉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中行右室造影及肺动脉主干测压,再行降主动脉侧位造影观察动脉导管型态大小及升主动脉、降主动脉测压,分别记录压力数
目的尽管WHO支持免疫计划,百日咳杆菌仍继续引起严重感染,尤其是婴儿严重感染。目前对需要入住ICU的婴儿重症百日咳感染的发病率及预后少有研究。本文旨在阐述危重症婴儿百日咳感染的ICU住院率、病情严重程度、病死率及住院费用。设计两个国家的观察性多中心研究。场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儿童重症监护登记处注册的10家PICU和19家综合性ICU。对象澳大利亚及新西兰2002至2014年间因百日咳感染需要重症监护
结直肠癌患者中有30%~50%会出现复发和转移。目前,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近年来,循环肿瘤细胞(CTC)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常用的CTC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PCR酶聚反应、免疫磁珠分离检测法、光导纤维阵列扫描技术和CTC芯片等。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学者们一致认为CTC在结直肠肿瘤中存在以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包括:(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系膜淋巴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Ⅱ~Ⅲ期结直肠癌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淋巴管有无浸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将120例患者分为浸润组(57例)和无浸润组(63例),以及转移组(65例)和无
术前放化疗已成为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术前新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但远处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故越来越多研究聚焦于控制远处转移率,以获得长期生存。近年来直肠癌放化疗已取得一定的进展:(1)对于T3期直肠癌患者应细分成亚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T3a期可单纯手术治疗或采用低强度的放化疗方案;T3b及T3c期的患者应进行常规术前放化疗,以降低其复发转移的风险。(2)在联合用药方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LA-taTME)与传统腹腔镜(LTME)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检索2016年1月前,Pubmed、Embas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比较LA-taTME与LTME临床疗效的临床研究。由两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MINORS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共12项指标,每项2分,最高24分,16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