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教育部、国家语委开展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活动以来,各级学校积极响应,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许多学校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也有些学校的活动只流于形式,效果不明顯。为了使“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能走得更远更好,本课题组进行了“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与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专题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要真正产生实效,就必须注意学生对诵读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让诵读成为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呢?
1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激发学生诵读的动力,使学生想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的战略主题。“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的目的就是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真正起到“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作用。只有让学生切实明白了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诵读热情。经典诵读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1传承中华文化。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它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熔铸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胡锦涛同志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证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对于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1.2培养人文情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培养。现代社会结构急剧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青年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经典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人,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既能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也能涵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提升自己的心性修养,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精神家园的建构都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如诵读儒家经典《论语》,学习孔孟思想能够“养德”;诵读道家经典《道德经》,学习老庄思想能够“养智”,开启自己的智慧;诵读佛教经典《金刚经》能够“养心” ,通过降伏自己内心中的分别、狂妄与执着,使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保持宁静;诵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能够了解生命的奥秘,健康的法则,从而获取“养生”的智慧;诵读文学经典《红楼梦》能够充分体会到中国人情感世界(包括爱情、亲情、世态人情)的饱满与丰富,并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怡情养性、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即“养情”。因此,学生如果能以圣贤为师,与经典为友,那么就会从诵读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就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如何去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惑,也会学会谦卑,懂得宽容和敬畏,不再狂妄和无知,并懂得尊重生命,把握幸福。
1.3进行美育熏陶。中华经典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晶,渗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华经典诵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诵读经典,能充分发挥经典的审美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对经典作品中优美的语言的感知,生动丰富的形象的感受、情感体验与分析以及创造表现,使学生具一定鉴赏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审美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能得到充分培养。
1.4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经典作品流传于世,除了其思想内容的独到性外,其语言文字也往往极富表现力,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耐心玩味经典之中的精美词句,仔细赏鉴其语言修辞效果,体会汉语语言文字的优美雅致,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并最终学会用雅言表达自己思想,传递人类文明精神。
2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诵读习惯,让学生乐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经典诵读氛围的营造,将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有利影响,促使学生乐于读书,从而养成诵读习惯。因此,各级学校应当注意为“中华颂?经典诵读”积极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使校园处处充盈着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
2.1建设文化长廊,感受中华经典。学校可以将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设文化长廊,通过经典上墙方式,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经典作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到文化墙上,让每一堵墙都是成为传递经典的桥梁,如浙江龙泉二中将《三字经》和《弟子规》上墙,使得学生即使是在课间饭后的戏耍中也能驻足欣赏吟诵《三字经》、《弟子规》感受做人做事的大智慧,达到童蒙养正的作用,既能规范学生行为举止,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又能有利于学生文化内涵的积累。
2.2打造书香教室,培养诵读习惯。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阵地,是师生情感共生互鸣的精神家园。打造成书香教室,对于营造经典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诵读习惯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学校可以通过置办图书角、通过好书同享、流动书架等方式,让学生处处能读到经典,天天读经典,并通过经典诵读汲取着文化与精神的涵养,同时也学会交友,学会合作。
2.3诗化校园环境,营造人文氛围。结合校园环境美化工程,适时应景地用经典中诗词文赋与名言佳句来替代程式化标语口号,如在花草树木前,可以用给花木题诗词等方式,将写有经典的古诗词牌树在花前树下,使学生能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加深对经典诗词的理解。
2.4调动校园媒体,强化视听冲击。现代心理学实验证实:“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却构成了直接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因此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模拟“子午书简”、“百家讲坛”等方式进行读书评书活动,用文化经典造成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能使学生在视听盛宴中,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3针对学生实际,精选经典内容,使学生能读。
中华经典浩如烟海。学生年龄、性别及文化等差异使得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诵读兴趣会有很大差异,如果不注意根据学生实际,盲目读经典,使學生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地诵读,只会徒然增加学生负担,这就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从而达不到经典诵读的目的,甚至可能背道而驰。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典作品会有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发生,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价值观还在形成过程中,鉴赏力也还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学校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注意精选经典内容,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水平范围内,诵读具有相当接受程度的经典作品,以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感受到经典所能展示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经典的诵读鉴赏与接受情况可以依次分为亲近经典、走进经典、体会经典和演绎经典四个阶段。幼儿诵读经典,可以从简单易懂而又琅琅上口的诗句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入手;小学生则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字句的理解,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并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感悟经典中的情感思想;随着文化接受能力的提高,中学生诵读经典,要进一步在诵读基础上,深入体会经典内在思想情感,品味其文化内涵,并能生动演绎经典;大学生则当在诵读经典、品味经典、演绎经典得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并初步具备研究经典、传承文化的能力。
关于经典诵读的推荐书目,社会上较为丰富,但多数推荐书目是比较笼统的,缺乏针对性。2007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针对不同文化接受群体特点,组织编选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分为“幼儿篇”、“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壮岁篇”和“晚晴篇”,以供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总共8册)。这套书对学校教师精选诵读内容,解决不同阶段学生究竟该读什么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各级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利用当地乡土资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如绍兴是“名士之乡”,人文荟萃、群贤辈出,从绍兴的丰厚文化积淀这一本土资源出发,将经典诵读活动本土化,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与文化的传承,浙江绍兴北海小学编写了《诵读经典 品味越韵》低中高三册校本教材。在与经典的融合呼应中根据本地实际,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了校本教材的个性化和存在价值。 其中“越中典故”、“越中名言”、“越州览胜”(描写绍兴风光的诗文)、“越地现代诗文”和属于儿童口头文学的“越中童谣”,以及从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0篇中挑选出来的“中华古诗采撷”等6个板块,深受孩子们喜欢。是经典内容选择中具有典型推广价值。
4正确把握“诵读”含义,丰富活动形式,使学生多读。
关于“诵读”一词,可以从“诵”和“读”两个层面来理解:“诵”可分为吟诵、朗诵、背诵三种方式;“读”与“诵”相对,是默读。根据理解与鉴赏的不同要求,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经典诵读要根据所读经典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诵或读。
中国古代私塾中讲究吟诵、背诵,《三字经》里关于诵读有过交待:“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弟子规》中也谈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是宋代名儒朱熹的经验之谈。朱熹曾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五四”以后,朗读、吟诵的方法一度曾被错误地连同姿态一起被现代作家批判讽刺,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等都意识到这是矫枉过正的做法,就勇敢地站出来,分别在《文心》和《论朗读》中呼吁要还琅琅书声于校园,要重视吟诵,提出要心、眼、口、耳并用,认为“不该只用眼与心,须与眼与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 指出“读不一定要高声唱念,低声读或在心里默读也可以。”夏丏尊则更是在《关于国文的学习》强调“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徊地诵,文要周回地默读,小说要耐心地细看”。
正确理解了“诵读”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围绕“诵读”, 用吟、读、说并用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综合各级学校在诵读试点活动,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朗诵比赛、古诗新唱、经典推荐、百家论坛、文学沙龙、征文比赛、书写经典、话剧表演、文学社团、漫画经典、说书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经典诵读的促进手段,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促使学生多读经典。
5进行有效指导,适时评价,使学生会读。
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学生该如何着手进行诵读?这是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话除了充分肯定了唐诗的价值功用意外,也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经典反复诵读,其义自见的道理。然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学生通常很难有大量精力时间去反复诵读同一部经典。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地诵读经典,从而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自己大量阅读经典,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特点,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
诵读指导也包括“诵”和“读”两方面的指导。
“诵”的指导侧重于口头表现方式与表达技巧的指导,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美文作为范例,在深入分析作品,深刻领悟作品思想,切实进行情感体验基础上,辅助声音表现技巧的学习,借助名家诵读欣赏,教师范读等手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感情地诵读,实现对经典进行用声音艺术再创造的目的。
“读”的指导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夏丏尊曾著述《怎样阅读》一文,指出“阅读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略读的目的在理解,在收得内容;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该注重精读。分量不必多,要精细地读,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神气,并不在乎抄录它的文字,家丁在这部帖里共有一千个字,我们与其每日瞎抄一遍,全体写一千个字,倒不如拣十个或二十个有变化的有趣味的字,每字好好地临几遍,来得有效。” “我劝诸君多在精读上多用力。”认为阅读“第一是理解”,“理解以外,还有所谓鉴赏的一种重要功夫须做,对于某篇文字要了解其中的各局各段及其全文旨趣所在,这是属于理解的事。想知道其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这是属于鉴赏的事。” 朱自清在《古诗十九首释?前言》中也说:“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实欣赏;欣赏实在透彻的了解里。一般的意見将欣赏和了解分成两橛,实在是不妥的。没有透彻的了解,就欣赏起来,那欣赏也许会驴唇不对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响。一般人以为诗只能综合欣赏,一分析诗就没有了,其实诗是最错综的,最多义的,非得细密的分析功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囵吞枣的读去,所得着的怕只是声调词藻等的一枝一节,整个儿的诗会从你的口头眼下滑过去。”
为实现经典诵读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理解以外有鉴赏,略读之后能精读,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走向整体或局部的感悟,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要从解决新辞新语入手,正确理解其中文辞,在求得正解基础上,从更深层次对经典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对经典进行鉴赏,体验其中情感、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文化内涵。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精读要“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从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同时认为“阅读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真正要使学生会读经典,就得让学生对经典具备独立感受的能力,引导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鉴赏,能独立欣赏和评价作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初期,我们可以采取师生共读、家长孩子共读、同学共读等方式,让学生诵读并分享经典,可以用讨论交流、表演展示等方式,既激发学生诵读乐趣,也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提升学生诵读热情,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总之,“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所在,既要注意激发学生读书的内在动力,又要注意外部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从时间、空间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诵读环境;既要精选适合学生诵读的内容,让书单引路,给阅读一个方向,也要注意方法引导,并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平台,使诵读活动能有展示成效的合适渠道。同时,学校教师要注意引进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诵读经典,自觉通过经典诵读,提升自己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文化自信,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要真正产生实效,就必须注意学生对诵读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让诵读成为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呢?
1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激发学生诵读的动力,使学生想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的战略主题。“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的目的就是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真正起到“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作用。只有让学生切实明白了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诵读热情。经典诵读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1传承中华文化。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它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熔铸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胡锦涛同志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证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对于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1.2培养人文情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培养。现代社会结构急剧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青年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经典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人,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既能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也能涵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提升自己的心性修养,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精神家园的建构都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如诵读儒家经典《论语》,学习孔孟思想能够“养德”;诵读道家经典《道德经》,学习老庄思想能够“养智”,开启自己的智慧;诵读佛教经典《金刚经》能够“养心” ,通过降伏自己内心中的分别、狂妄与执着,使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保持宁静;诵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能够了解生命的奥秘,健康的法则,从而获取“养生”的智慧;诵读文学经典《红楼梦》能够充分体会到中国人情感世界(包括爱情、亲情、世态人情)的饱满与丰富,并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怡情养性、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即“养情”。因此,学生如果能以圣贤为师,与经典为友,那么就会从诵读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就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如何去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惑,也会学会谦卑,懂得宽容和敬畏,不再狂妄和无知,并懂得尊重生命,把握幸福。
1.3进行美育熏陶。中华经典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晶,渗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华经典诵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诵读经典,能充分发挥经典的审美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对经典作品中优美的语言的感知,生动丰富的形象的感受、情感体验与分析以及创造表现,使学生具一定鉴赏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审美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能得到充分培养。
1.4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经典作品流传于世,除了其思想内容的独到性外,其语言文字也往往极富表现力,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耐心玩味经典之中的精美词句,仔细赏鉴其语言修辞效果,体会汉语语言文字的优美雅致,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并最终学会用雅言表达自己思想,传递人类文明精神。
2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诵读习惯,让学生乐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经典诵读氛围的营造,将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有利影响,促使学生乐于读书,从而养成诵读习惯。因此,各级学校应当注意为“中华颂?经典诵读”积极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使校园处处充盈着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
2.1建设文化长廊,感受中华经典。学校可以将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设文化长廊,通过经典上墙方式,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经典作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到文化墙上,让每一堵墙都是成为传递经典的桥梁,如浙江龙泉二中将《三字经》和《弟子规》上墙,使得学生即使是在课间饭后的戏耍中也能驻足欣赏吟诵《三字经》、《弟子规》感受做人做事的大智慧,达到童蒙养正的作用,既能规范学生行为举止,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又能有利于学生文化内涵的积累。
2.2打造书香教室,培养诵读习惯。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阵地,是师生情感共生互鸣的精神家园。打造成书香教室,对于营造经典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诵读习惯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学校可以通过置办图书角、通过好书同享、流动书架等方式,让学生处处能读到经典,天天读经典,并通过经典诵读汲取着文化与精神的涵养,同时也学会交友,学会合作。
2.3诗化校园环境,营造人文氛围。结合校园环境美化工程,适时应景地用经典中诗词文赋与名言佳句来替代程式化标语口号,如在花草树木前,可以用给花木题诗词等方式,将写有经典的古诗词牌树在花前树下,使学生能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加深对经典诗词的理解。
2.4调动校园媒体,强化视听冲击。现代心理学实验证实:“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却构成了直接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因此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模拟“子午书简”、“百家讲坛”等方式进行读书评书活动,用文化经典造成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能使学生在视听盛宴中,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3针对学生实际,精选经典内容,使学生能读。
中华经典浩如烟海。学生年龄、性别及文化等差异使得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诵读兴趣会有很大差异,如果不注意根据学生实际,盲目读经典,使學生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地诵读,只会徒然增加学生负担,这就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从而达不到经典诵读的目的,甚至可能背道而驰。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典作品会有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发生,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价值观还在形成过程中,鉴赏力也还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学校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注意精选经典内容,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水平范围内,诵读具有相当接受程度的经典作品,以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感受到经典所能展示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经典的诵读鉴赏与接受情况可以依次分为亲近经典、走进经典、体会经典和演绎经典四个阶段。幼儿诵读经典,可以从简单易懂而又琅琅上口的诗句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入手;小学生则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字句的理解,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并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感悟经典中的情感思想;随着文化接受能力的提高,中学生诵读经典,要进一步在诵读基础上,深入体会经典内在思想情感,品味其文化内涵,并能生动演绎经典;大学生则当在诵读经典、品味经典、演绎经典得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并初步具备研究经典、传承文化的能力。
关于经典诵读的推荐书目,社会上较为丰富,但多数推荐书目是比较笼统的,缺乏针对性。2007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针对不同文化接受群体特点,组织编选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分为“幼儿篇”、“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壮岁篇”和“晚晴篇”,以供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总共8册)。这套书对学校教师精选诵读内容,解决不同阶段学生究竟该读什么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各级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利用当地乡土资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如绍兴是“名士之乡”,人文荟萃、群贤辈出,从绍兴的丰厚文化积淀这一本土资源出发,将经典诵读活动本土化,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与文化的传承,浙江绍兴北海小学编写了《诵读经典 品味越韵》低中高三册校本教材。在与经典的融合呼应中根据本地实际,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了校本教材的个性化和存在价值。 其中“越中典故”、“越中名言”、“越州览胜”(描写绍兴风光的诗文)、“越地现代诗文”和属于儿童口头文学的“越中童谣”,以及从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0篇中挑选出来的“中华古诗采撷”等6个板块,深受孩子们喜欢。是经典内容选择中具有典型推广价值。
4正确把握“诵读”含义,丰富活动形式,使学生多读。
关于“诵读”一词,可以从“诵”和“读”两个层面来理解:“诵”可分为吟诵、朗诵、背诵三种方式;“读”与“诵”相对,是默读。根据理解与鉴赏的不同要求,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经典诵读要根据所读经典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诵或读。
中国古代私塾中讲究吟诵、背诵,《三字经》里关于诵读有过交待:“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弟子规》中也谈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是宋代名儒朱熹的经验之谈。朱熹曾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五四”以后,朗读、吟诵的方法一度曾被错误地连同姿态一起被现代作家批判讽刺,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等都意识到这是矫枉过正的做法,就勇敢地站出来,分别在《文心》和《论朗读》中呼吁要还琅琅书声于校园,要重视吟诵,提出要心、眼、口、耳并用,认为“不该只用眼与心,须与眼与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 指出“读不一定要高声唱念,低声读或在心里默读也可以。”夏丏尊则更是在《关于国文的学习》强调“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徊地诵,文要周回地默读,小说要耐心地细看”。
正确理解了“诵读”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围绕“诵读”, 用吟、读、说并用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综合各级学校在诵读试点活动,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朗诵比赛、古诗新唱、经典推荐、百家论坛、文学沙龙、征文比赛、书写经典、话剧表演、文学社团、漫画经典、说书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经典诵读的促进手段,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促使学生多读经典。
5进行有效指导,适时评价,使学生会读。
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学生该如何着手进行诵读?这是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话除了充分肯定了唐诗的价值功用意外,也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经典反复诵读,其义自见的道理。然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学生通常很难有大量精力时间去反复诵读同一部经典。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地诵读经典,从而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自己大量阅读经典,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特点,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
诵读指导也包括“诵”和“读”两方面的指导。
“诵”的指导侧重于口头表现方式与表达技巧的指导,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美文作为范例,在深入分析作品,深刻领悟作品思想,切实进行情感体验基础上,辅助声音表现技巧的学习,借助名家诵读欣赏,教师范读等手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感情地诵读,实现对经典进行用声音艺术再创造的目的。
“读”的指导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夏丏尊曾著述《怎样阅读》一文,指出“阅读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略读的目的在理解,在收得内容;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该注重精读。分量不必多,要精细地读,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神气,并不在乎抄录它的文字,家丁在这部帖里共有一千个字,我们与其每日瞎抄一遍,全体写一千个字,倒不如拣十个或二十个有变化的有趣味的字,每字好好地临几遍,来得有效。” “我劝诸君多在精读上多用力。”认为阅读“第一是理解”,“理解以外,还有所谓鉴赏的一种重要功夫须做,对于某篇文字要了解其中的各局各段及其全文旨趣所在,这是属于理解的事。想知道其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这是属于鉴赏的事。” 朱自清在《古诗十九首释?前言》中也说:“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实欣赏;欣赏实在透彻的了解里。一般的意見将欣赏和了解分成两橛,实在是不妥的。没有透彻的了解,就欣赏起来,那欣赏也许会驴唇不对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响。一般人以为诗只能综合欣赏,一分析诗就没有了,其实诗是最错综的,最多义的,非得细密的分析功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囵吞枣的读去,所得着的怕只是声调词藻等的一枝一节,整个儿的诗会从你的口头眼下滑过去。”
为实现经典诵读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理解以外有鉴赏,略读之后能精读,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走向整体或局部的感悟,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要从解决新辞新语入手,正确理解其中文辞,在求得正解基础上,从更深层次对经典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对经典进行鉴赏,体验其中情感、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文化内涵。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精读要“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从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同时认为“阅读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真正要使学生会读经典,就得让学生对经典具备独立感受的能力,引导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鉴赏,能独立欣赏和评价作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初期,我们可以采取师生共读、家长孩子共读、同学共读等方式,让学生诵读并分享经典,可以用讨论交流、表演展示等方式,既激发学生诵读乐趣,也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提升学生诵读热情,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总之,“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所在,既要注意激发学生读书的内在动力,又要注意外部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从时间、空间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诵读环境;既要精选适合学生诵读的内容,让书单引路,给阅读一个方向,也要注意方法引导,并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平台,使诵读活动能有展示成效的合适渠道。同时,学校教师要注意引进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诵读经典,自觉通过经典诵读,提升自己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文化自信,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