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首先与其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关注程度和对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其次才是他们如何将所掌握的人文知识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去,并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较高的人文素质,体现为一种人文的精神。前者是心灵的认识阶段,后者是心灵的内化阶段。只有经过这两个阶段,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才是可能的。在这个过程中,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是第一的,因为在人文学科的宝库中积累了人类的优秀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思想的智慧、人生的感悟、历史的启迪、审美的愉悦……,要想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就必须要学习掌握人文知识才行。因此,应重视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尤其要重视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
(一)
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文学,它在大众间的传播、普及程度远高于其他人文学科。高尔基认为:“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文学比哲学是更多被人阅读的,而且因其生动性而更能说服人。”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深刻的思想被人理解后都会成为常识,而只有美的东西能超越时空而永恒。所以,真正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能从大量的生活感受出发,达到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本质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清晰认识,能创造出溢满思想浆汁的、美的艺术形象,并使其艺术形象具有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的真实感,使得文学作品少了哲学的艰深晦涩而显得生动明快;少了历史的抽象模糊而显得具体实在;少了宗教的虚幻狂热而显得温馨浪漫。这能让知识积累不厚、阅历不丰、世事不明的学生易于接受,适合他们阅读。而且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情感人,充溢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能满足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的大学生对情感的需要和认同,能满足他们的“梦”。
文学不仅是具体情节、思想感情的陈述与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及整个文化心理结构的具体显现。它最能够表现某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全社会的人生观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创造力、想象力最直接而生动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学就几乎等于是它的文化,其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等都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在《人间喜剧》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可以说文学大师及其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成熟、辉煌和丰富的象征。如但丁和他的《神曲》,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歌德和他的《浮士德》,雨果和他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和他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等,都是各自民族永恒的骄傲和显著的标志。
文学区别于哲学、历史、宗教等学科的形态,在于文学具有审美意义。审美是文学的最高层次,审美意义是文学的最高意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出自于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体察与探究,出自于对生命意识的积极思考,出自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所以,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总是自觉地把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现实生存的仔细观察,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受艺术地表述出来:或怡情山水,颐养生命;或思古幽情,体味人生;或完善道德,超越生命。使得文学作品充满了审美情趣,凸现出深沉的人文意蕴,具有一种物我相忘、天人和一的意境。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因文学审美作用使然,其自身可按美的规律进行重塑,其原始欲望可以被净化,心理压抑可以消除,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可以升华,人在思想上可以成为真正自由的主体,进而实现审美超越,形成一种高于理性的审美意识,因此,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具有审美意识;而读者审美意识的获取,也必将使其人生境界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因为审美意识应该包含并高于道德意识,具有审美意识的人也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能够自觉地拒绝外界之物的诱惑而呈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心态;他不再受主客体的制约和干扰,能够超越自我的感性生命,将个人小我冥合于宇宙大生命之中;他拥有宽阔的胸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体验到美,进而创造美,孕育出接纳自然万物的博大之美。这样的人生也就是审美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意识表达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因而文学应该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有力量帮助人养成审美意识,人类是无法抛弃文学的,除非人类一定要自虐自践。与其他艺术的表述手段相比较,文学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最为优长神奇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外部的形象,很难充分展示对象的内心,音乐、舞蹈虽然能一定程度地表现内在的情绪感受,但比起语言的描绘则大为逊色,它们只宜表现具象的事物,很难表现抽象的事理。语言就不同了,它既可以表现外部的形态,又可以表现内在的情感;既可以表现具象的事物,又可以表现抽象的事理。它追踪深刻的思想及微妙的情感的能力是相当出色的,它可以把思想和情感描述出来,使其清楚地浮现于读者的脑际中,使它们可知可感,从而能够启开读者的心灵之扉。因此,语言文字是每个人表情达意最熟悉、最方便的工具,它与思想情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文学也成为一般人最容易接近、接受、理解的艺术,是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
文学是对现实的审美反思,是对生活的情感重铸,是对社会的理性超越,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文学从各个角度构成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主要分界线,文学阅读是摆脱荒谬的人类生存条件的一种办法。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人类的现实生活是不理想的,物质欲望的引诱,文化理性的压抑,时常扭曲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人们的心灵始终没有沉沦,良知始终没有丧失,对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包括艺术)的功劳不可低估。所以,王国维认为:“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因此,提倡并重视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正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审美意识,让他们拥有审美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存在着不同的层面,并由此构成了不同的文学类型,文学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学经典的阅读无疑应是其首选,应得到他们的重视。因为,作为文学最高层面的审美层面,虽也存在于一般的作品中,但在经典作品中更加厚重,更加突出。与一般化的作品相比较,文学经典少了平庸而多了睿智,少了卑俗而多了高雅,少了纵欲而多了反省,少了肤浅而多了深刻,少了功利而多了旷达。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学经典如同陈年佳酿更醇更香,其沉淀的审美文化底蕴也更加丰厚,其承载着的真、善、美的内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对人的熏陶也将是永远的。英国作家乔治·吉辛曾生动地描述过文学经典对他的感动:“我始终把在儿童时代读古典作品与温暖的晴天联系起来。其实在儿童时代读这些书经常是下雨天,阴黑天与寒冷天,但这些事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打开这些书,俯下身子闻闻书页的香味,我又回到童年时代的那一天了。我以小孩半畏惧、半快乐的战栗心情来阅读那不熟悉的书页。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书页,它永远存留于我心中。”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叫人敬畏,令人崇拜,让人怀念,使人崇高。它不仅给人知识,更给人以人性的温暖;它不但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也能引起人生理上的欢快,以至使它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文学经典的魅力还在于它能使你常读常新,引导你的思想情感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升华。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你都会从熟悉的人物情节、艺术手法中找到一种陌生的感觉,有一种发现的激动。只要你还有力量去翻阅它,有头脑去阅读它,就永远会有这种感觉和激动。梁启超说:“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对好文学的“熟读成诵”,就是希望人们应常读经典,经典常读。文学经典中所蕴藏的最原始、最本质的真、善、美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魂牵梦萦的东西。常读经典的过程,就是读者自我人格和灵肉震撼、体验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经典达到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生命通过对作品语言的解悟而进入另一个生命体之中,使作品的解释趋向自我理解的运动过程;也是通过感性愉悦而升华为理解生命本体、生命本真并获得个体精神解放的过程;更是人在人类精英灵魂与自我灵魂漫游中获得一种感悟而进入大生命的过程。常读文学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在质的方面使人性获得极大的提高,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阅读文学经典也是一种对价值的选择。在出版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书籍是很多的,但真正能站得住脚的、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有经典价值的并不多。一部作品如不能流传下来,也就失去了经典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人有多大的影响,所以,阅读作品必须选择。培根认为:“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这“少数好书”就是经典之书、第一流的书,这样的书价值自然高。花同样的时间阅读经典或一般化作品,其成效是大不一样的,如文学经典能让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出诗意及哲理,这是一般化作品所达不到的。因此,应当力求在阅读的时间里去阅读经典作品,以期获得最大的成效。也正因为阅读需要选择,而青年学生往往又不能进行有效的选择,所以从上个世纪20年代直到90年代,许多著名学者及名牌大学都开列了有关经典书籍的阅读书目,以便指导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而少走弯路。
重视阅读文学经典,是因为现在的文学创作低俗化倾向很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作品粗制滥造,武侠、言情、戏说、性爱等四处泛滥。许多人的写作“向内转”,只写自身或叙述对象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并使之完全个人化。其写作标新立异,甘于平庸,鄙视崇高,一些传统的美好道德等成了揶揄和嘲弄的对象。其作品或自恋或自虐,有太多的心机,太多的奸诈,太多的恩仇搏杀,缺乏温馨的爱意和人文关怀,缺少对普通百姓疾苦的反映,缺少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分析与反思。这些都扰乱了大学生的视线,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如有的学生对《上海宝贝》、《糖》等作品连连赞叹,激动不已,认为这才是文学;还有学生因读了几篇张爱玲、胡兰成的作品,就将他们视为崇拜的偶像,而对鲁迅则不以为然;有些学生的习作,只有个人情感的自叹、自恋,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思索,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现实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利于他们人文素质的提高的,因而,重视其文学经典的阅读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三)
长期以来,对书籍的阅读一直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人们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手段,因此,阅读也就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下降,文学阅读的兴趣在下降。笔者在2003—2004学年中,先后在大一年级13个班上讲《大学语文》,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古典诗词鉴赏”选修课,两门课人数达1100人。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阅、部分学生座谈及爱好文学创作学生的接触,发现学生普遍阅读热情低,阅读数量少,阅读质量差,阅读能力弱。在学生有限的阅读中,其首选为实用之书,如英语辅考书及各种证书考试辅导之书,还有教人如何走捷径、用心计获取成功之书;即便是文学书籍,也是快餐书多而经典书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了解,几乎全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课外自觉的文学经典阅读很少,统计表明,对文学经典阅读达到20部的不到30人。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文学经典,如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阅读调查发现,学生最爱读的是《三国演义》,最不爱读的是《红楼梦》。较受学生欢迎的是金庸、韩寒、郭敬明、张小娴等人的作品,外国作家中较受欢迎的是大仲马和儒勒·凡尔纳。这说明学生虽然已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但其身心还带有明显的中学阶段痕迹,他们在心理认知、情感体验上还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因生源的关系,也许重点大学情况会好一些)。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因中考、高考的重负,很难有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没有养成对文学阅读的兴趣(据了解,高考的所有科目中,大多数学生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是最少的);加上他们正处在一个“电视剧时代”(许多文学经典改编为电视剧),“读图时代”(把文学经典绘成图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了解,只需通过读图、看电视即可,用不着再去读原著了。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吸收,是他人加工后的东西,离原著有距离(实际上某些古籍经典图画、电视剧及“大话经典”之类格调低俗,与原著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相去甚远),文学经典丰富的文化意蕴受到损失。图画、电视看多了,人的思维没有系统,缺乏判断,连言语表达都困难,阅读能力自然下降。正是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制性地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必须达到的阅读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求在实行学分制的教育背景下开展文学选修课。这一举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其次是网络的普及使得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自然是无暇读书,更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文学经典,虽然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增加了,但获得的知识却不多。网络好象使人与整个世界更加贴近,却使人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更为浮躁与喧哗,使得人的心灵四处飘落而无法生根。第三是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偏差,造成“为人”与“为学”的分裂,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冲突。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知识传授,重技艺技能的掌握,而轻人文的陶冶、教化之作用。如《大学语文》在有的高校就没开设,即便开设,课时量也少,而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等则要求必须获得,否则拿不到文凭,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在一年级课程安排上只上英语课,让学生闯四、六级关口,凡此种种,违背了大学精神,也违背了教育规律。这也使得许多高校的人文讲座坚持不下去,许多高校的文学社团活动开展不下去,这自然也影响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就尖锐地指出:“若干年后,中国人必须讨论如何提高文学兴趣”的问题,果真如此,那将是中国文学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应是高校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不然,何来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大卫·丹比的举动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1991年丹比在他48岁时,重新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选修“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课。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在20世纪初就创设的两门本科生必修课,其内容包含了欧洲文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大量西方传统经典。丹比解释学校长期坚持开设这两门课的原因是:“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的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和教授这两门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丹比在感觉到自身的人文知识短缺及精神世界发生危机时,毅然放下工作,重新回到课堂来阅读经典,重塑自我。他认为:“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的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的世界的办法。”此话可谓一语中的,很好地揭示了经典阅读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关系。
市场经济使一切都物化了,并极大地影响着校园这最后一方净土,在心灵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精神的世界充斥着平庸的情况下,唯有对经典的阅读才能使人多一分心灵上的自由与安宁,使人在精神上多领略一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法国学者埃斯皮卡说:“有文化修养的当代人每天都有文学生活,并把它作为一种与其余经验不同的特殊的人生经验。”因为文学代表着人类对人性的探究和理解,是人类对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理应有文学生活,应当阅读文学经典,而文学经典阅读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即在人文素质的提高上,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在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文学经典的阅读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如果缺少了它却是万万不能的。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一)
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文学,它在大众间的传播、普及程度远高于其他人文学科。高尔基认为:“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文学比哲学是更多被人阅读的,而且因其生动性而更能说服人。”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深刻的思想被人理解后都会成为常识,而只有美的东西能超越时空而永恒。所以,真正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能从大量的生活感受出发,达到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本质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清晰认识,能创造出溢满思想浆汁的、美的艺术形象,并使其艺术形象具有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的真实感,使得文学作品少了哲学的艰深晦涩而显得生动明快;少了历史的抽象模糊而显得具体实在;少了宗教的虚幻狂热而显得温馨浪漫。这能让知识积累不厚、阅历不丰、世事不明的学生易于接受,适合他们阅读。而且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情感人,充溢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能满足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的大学生对情感的需要和认同,能满足他们的“梦”。
文学不仅是具体情节、思想感情的陈述与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及整个文化心理结构的具体显现。它最能够表现某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全社会的人生观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创造力、想象力最直接而生动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学就几乎等于是它的文化,其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等都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在《人间喜剧》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可以说文学大师及其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成熟、辉煌和丰富的象征。如但丁和他的《神曲》,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歌德和他的《浮士德》,雨果和他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和他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等,都是各自民族永恒的骄傲和显著的标志。
文学区别于哲学、历史、宗教等学科的形态,在于文学具有审美意义。审美是文学的最高层次,审美意义是文学的最高意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出自于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体察与探究,出自于对生命意识的积极思考,出自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所以,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总是自觉地把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现实生存的仔细观察,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受艺术地表述出来:或怡情山水,颐养生命;或思古幽情,体味人生;或完善道德,超越生命。使得文学作品充满了审美情趣,凸现出深沉的人文意蕴,具有一种物我相忘、天人和一的意境。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因文学审美作用使然,其自身可按美的规律进行重塑,其原始欲望可以被净化,心理压抑可以消除,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可以升华,人在思想上可以成为真正自由的主体,进而实现审美超越,形成一种高于理性的审美意识,因此,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具有审美意识;而读者审美意识的获取,也必将使其人生境界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因为审美意识应该包含并高于道德意识,具有审美意识的人也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能够自觉地拒绝外界之物的诱惑而呈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心态;他不再受主客体的制约和干扰,能够超越自我的感性生命,将个人小我冥合于宇宙大生命之中;他拥有宽阔的胸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体验到美,进而创造美,孕育出接纳自然万物的博大之美。这样的人生也就是审美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意识表达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因而文学应该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有力量帮助人养成审美意识,人类是无法抛弃文学的,除非人类一定要自虐自践。与其他艺术的表述手段相比较,文学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最为优长神奇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外部的形象,很难充分展示对象的内心,音乐、舞蹈虽然能一定程度地表现内在的情绪感受,但比起语言的描绘则大为逊色,它们只宜表现具象的事物,很难表现抽象的事理。语言就不同了,它既可以表现外部的形态,又可以表现内在的情感;既可以表现具象的事物,又可以表现抽象的事理。它追踪深刻的思想及微妙的情感的能力是相当出色的,它可以把思想和情感描述出来,使其清楚地浮现于读者的脑际中,使它们可知可感,从而能够启开读者的心灵之扉。因此,语言文字是每个人表情达意最熟悉、最方便的工具,它与思想情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文学也成为一般人最容易接近、接受、理解的艺术,是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
文学是对现实的审美反思,是对生活的情感重铸,是对社会的理性超越,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文学从各个角度构成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主要分界线,文学阅读是摆脱荒谬的人类生存条件的一种办法。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人类的现实生活是不理想的,物质欲望的引诱,文化理性的压抑,时常扭曲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人们的心灵始终没有沉沦,良知始终没有丧失,对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包括艺术)的功劳不可低估。所以,王国维认为:“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因此,提倡并重视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正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审美意识,让他们拥有审美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存在着不同的层面,并由此构成了不同的文学类型,文学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学经典的阅读无疑应是其首选,应得到他们的重视。因为,作为文学最高层面的审美层面,虽也存在于一般的作品中,但在经典作品中更加厚重,更加突出。与一般化的作品相比较,文学经典少了平庸而多了睿智,少了卑俗而多了高雅,少了纵欲而多了反省,少了肤浅而多了深刻,少了功利而多了旷达。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学经典如同陈年佳酿更醇更香,其沉淀的审美文化底蕴也更加丰厚,其承载着的真、善、美的内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对人的熏陶也将是永远的。英国作家乔治·吉辛曾生动地描述过文学经典对他的感动:“我始终把在儿童时代读古典作品与温暖的晴天联系起来。其实在儿童时代读这些书经常是下雨天,阴黑天与寒冷天,但这些事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打开这些书,俯下身子闻闻书页的香味,我又回到童年时代的那一天了。我以小孩半畏惧、半快乐的战栗心情来阅读那不熟悉的书页。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书页,它永远存留于我心中。”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叫人敬畏,令人崇拜,让人怀念,使人崇高。它不仅给人知识,更给人以人性的温暖;它不但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也能引起人生理上的欢快,以至使它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文学经典的魅力还在于它能使你常读常新,引导你的思想情感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升华。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你都会从熟悉的人物情节、艺术手法中找到一种陌生的感觉,有一种发现的激动。只要你还有力量去翻阅它,有头脑去阅读它,就永远会有这种感觉和激动。梁启超说:“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对好文学的“熟读成诵”,就是希望人们应常读经典,经典常读。文学经典中所蕴藏的最原始、最本质的真、善、美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魂牵梦萦的东西。常读经典的过程,就是读者自我人格和灵肉震撼、体验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经典达到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生命通过对作品语言的解悟而进入另一个生命体之中,使作品的解释趋向自我理解的运动过程;也是通过感性愉悦而升华为理解生命本体、生命本真并获得个体精神解放的过程;更是人在人类精英灵魂与自我灵魂漫游中获得一种感悟而进入大生命的过程。常读文学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在质的方面使人性获得极大的提高,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阅读文学经典也是一种对价值的选择。在出版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书籍是很多的,但真正能站得住脚的、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有经典价值的并不多。一部作品如不能流传下来,也就失去了经典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人有多大的影响,所以,阅读作品必须选择。培根认为:“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这“少数好书”就是经典之书、第一流的书,这样的书价值自然高。花同样的时间阅读经典或一般化作品,其成效是大不一样的,如文学经典能让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出诗意及哲理,这是一般化作品所达不到的。因此,应当力求在阅读的时间里去阅读经典作品,以期获得最大的成效。也正因为阅读需要选择,而青年学生往往又不能进行有效的选择,所以从上个世纪20年代直到90年代,许多著名学者及名牌大学都开列了有关经典书籍的阅读书目,以便指导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而少走弯路。
重视阅读文学经典,是因为现在的文学创作低俗化倾向很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作品粗制滥造,武侠、言情、戏说、性爱等四处泛滥。许多人的写作“向内转”,只写自身或叙述对象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并使之完全个人化。其写作标新立异,甘于平庸,鄙视崇高,一些传统的美好道德等成了揶揄和嘲弄的对象。其作品或自恋或自虐,有太多的心机,太多的奸诈,太多的恩仇搏杀,缺乏温馨的爱意和人文关怀,缺少对普通百姓疾苦的反映,缺少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分析与反思。这些都扰乱了大学生的视线,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如有的学生对《上海宝贝》、《糖》等作品连连赞叹,激动不已,认为这才是文学;还有学生因读了几篇张爱玲、胡兰成的作品,就将他们视为崇拜的偶像,而对鲁迅则不以为然;有些学生的习作,只有个人情感的自叹、自恋,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思索,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现实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利于他们人文素质的提高的,因而,重视其文学经典的阅读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三)
长期以来,对书籍的阅读一直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人们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手段,因此,阅读也就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下降,文学阅读的兴趣在下降。笔者在2003—2004学年中,先后在大一年级13个班上讲《大学语文》,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古典诗词鉴赏”选修课,两门课人数达1100人。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阅、部分学生座谈及爱好文学创作学生的接触,发现学生普遍阅读热情低,阅读数量少,阅读质量差,阅读能力弱。在学生有限的阅读中,其首选为实用之书,如英语辅考书及各种证书考试辅导之书,还有教人如何走捷径、用心计获取成功之书;即便是文学书籍,也是快餐书多而经典书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了解,几乎全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课外自觉的文学经典阅读很少,统计表明,对文学经典阅读达到20部的不到30人。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文学经典,如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阅读调查发现,学生最爱读的是《三国演义》,最不爱读的是《红楼梦》。较受学生欢迎的是金庸、韩寒、郭敬明、张小娴等人的作品,外国作家中较受欢迎的是大仲马和儒勒·凡尔纳。这说明学生虽然已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但其身心还带有明显的中学阶段痕迹,他们在心理认知、情感体验上还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因生源的关系,也许重点大学情况会好一些)。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因中考、高考的重负,很难有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没有养成对文学阅读的兴趣(据了解,高考的所有科目中,大多数学生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是最少的);加上他们正处在一个“电视剧时代”(许多文学经典改编为电视剧),“读图时代”(把文学经典绘成图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了解,只需通过读图、看电视即可,用不着再去读原著了。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吸收,是他人加工后的东西,离原著有距离(实际上某些古籍经典图画、电视剧及“大话经典”之类格调低俗,与原著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相去甚远),文学经典丰富的文化意蕴受到损失。图画、电视看多了,人的思维没有系统,缺乏判断,连言语表达都困难,阅读能力自然下降。正是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制性地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必须达到的阅读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求在实行学分制的教育背景下开展文学选修课。这一举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其次是网络的普及使得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自然是无暇读书,更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文学经典,虽然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增加了,但获得的知识却不多。网络好象使人与整个世界更加贴近,却使人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更为浮躁与喧哗,使得人的心灵四处飘落而无法生根。第三是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偏差,造成“为人”与“为学”的分裂,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冲突。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知识传授,重技艺技能的掌握,而轻人文的陶冶、教化之作用。如《大学语文》在有的高校就没开设,即便开设,课时量也少,而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等则要求必须获得,否则拿不到文凭,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在一年级课程安排上只上英语课,让学生闯四、六级关口,凡此种种,违背了大学精神,也违背了教育规律。这也使得许多高校的人文讲座坚持不下去,许多高校的文学社团活动开展不下去,这自然也影响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就尖锐地指出:“若干年后,中国人必须讨论如何提高文学兴趣”的问题,果真如此,那将是中国文学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应是高校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不然,何来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大卫·丹比的举动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1991年丹比在他48岁时,重新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选修“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课。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在20世纪初就创设的两门本科生必修课,其内容包含了欧洲文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大量西方传统经典。丹比解释学校长期坚持开设这两门课的原因是:“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的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和教授这两门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丹比在感觉到自身的人文知识短缺及精神世界发生危机时,毅然放下工作,重新回到课堂来阅读经典,重塑自我。他认为:“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的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的世界的办法。”此话可谓一语中的,很好地揭示了经典阅读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关系。
市场经济使一切都物化了,并极大地影响着校园这最后一方净土,在心灵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精神的世界充斥着平庸的情况下,唯有对经典的阅读才能使人多一分心灵上的自由与安宁,使人在精神上多领略一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法国学者埃斯皮卡说:“有文化修养的当代人每天都有文学生活,并把它作为一种与其余经验不同的特殊的人生经验。”因为文学代表着人类对人性的探究和理解,是人类对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理应有文学生活,应当阅读文学经典,而文学经典阅读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即在人文素质的提高上,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在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文学经典的阅读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如果缺少了它却是万万不能的。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