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语文资料:日记110号 芦山地震重建日记(2013-2014)

来源 :天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由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小雨转阴
   于我按部就班的生活来说,今天是一个转折点。拐角在昨晚,领导电话通知我今天一早去她办公室,好像拖一下,话就要馊的样子。
   果然是个急转弯。市重建委驻芦山前线工作组即将开拔,“九人团"里有我。领导表情严肃得像是在作战前动员:上面“点杀”的,就别讲价钱了。
   服从安排,我说。心里想的却是:讲价?跟领导讲价,有讲赢的时候吗?
   不是说我不想去芦山。“4*20”当天我就伙同两个朋友无组织、有纪律地去了,虽说一天一夜都在路上折腾,却直到天亮还没踏入芦山半步。此后,又几次找机会想去震中,但机缘未至,震后半年间,我与芦山只不过两面之缘。
   欠下的债不能不还。就在上周,我对同事吕玉刚说,下一个春节,我在芦山过。不是心血来潮,不是虚张声势,之所以如此“高调”,不过是想借一句诺言,把自己逼上梁山的同时给自己切断退路。灾后芦山的伤与痛、苦与咸、突出重围的艰辛、重建信心的代价,不能成了死账呆账糊涂账。
   要知道,“芦山”是“汶川”的一部分,又是一场七级地震的震中。不光如此,芦山还是中国灾后重建政策的分界线:从“举国体制”到“地方负责”,从调集八方力量到强调自力更生。
   “实验田"里没有作家,作家远在天涯,芦山近在咫尺。也许不是理由,但对我来说,不再需要别的理由。芦山就要新生,我要“逢生”,我要见证。
   但不是现在。现在,我的安身立命之处,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灾区。
   也不是这种方式。去芦山,我有自己规划的路线。
   这些我都说了,说给自己听。交给领导的却是另一句话;服从安排。
   先于“服从安排”脱口而出,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在心尖划过:我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

    脸红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阴
   新安铺的重建,很难说得清从何处发轫。全堡子五六十户人像额头的皱纹,一个哈欠,让沟沟壑壑都活泛起来。
   飞仙关镇朝阳村二组,当地人称新安铺,出芦山县城沿S210线南行不远,顺左侧一条岔道爬行两三百米便是。
   不远处传来“轰"一声巨响。抬头看,一辆货车正往路边卸载碎石。
   四十五歲的梁秀琼围着汽车跑前跑后。梁家新房基脚早已挖好,有一米多深。那是她和老公十多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功劳。房子修两层,楼上楼下加起来一百五六十平方米。人手少,钱紧张,梁秀琼说,两脚像陷在沼泽地,每往前一步都要使出吃奶的劲。
   与梁家新房工地一路之隔的王路生也在为并不理想的建房进度发愁。地震后,建材价格差不多翻了一番,工匠一日比一日难请。他家房基9月2日开挖,半个月过去了,砖才砌了不过七八十公分高。
   王路生最操心的是钱。说到“钱”字,他几乎是咬牙切齿,仿佛与这家伙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虽说他是泥水匠,地震前常带着手艺外出换钱,可家里两个老人体弱多病,还有两个娃在读书,家底因此和他现在的心里一样虚空。
   这是天灾,王路生知道。正因如此,过渡安置期间每人每天能领10元钱和1斤粮,他认为“够意思了”。话题至此,他犹豫一下,红脸说道:"就是重建资金少了些。聚居点配套设施摊到每户估计不下二三十万,但自建每户补助只有大约十分之一,落差太大。”
   我问他为啥不进聚居点,他说进去后就不能养猪养鸡了,吃点瓜果蔬菜也不如独门独院便利。末了,他反问我说,要是大家都选择进新村,上边又出不出得起那么多钱?
   见我们说得热闹,李宗云一瘸一拐从不远处自家工地走了过来。他是王路生的姐夫,地震后上屋顶排危时不慎跌落下来,腿和生活一起瘸了。家里修房,干不了重活,他就操作搅拌机,得空时给工匠斟茶倒水。家里雇了三个泥工,老伴和两个儿子负责打杂。他的身后,新家构造柱钢筋密实,像他下巴上随步伐抖动的胡子。
   李宗云仍是“哭穷”。我纳闷,既如此,干嘛用那么多钢筋,一看就“超标”了呀!李宗云并不正面解释,却抛给我一道选择题:钱和命选一个,你要哪个?

    节中“结”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中雨转小雨
   向芦山进发,一个人。原来的目标是大川。地震中,大川镇唯一遇难的容彩蓉老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平日里,她是九岁孙女头顶那片天。一直想去看看天塌之后的小女孩,无休无止的雨,山路十八弯,加上不佳的车技和视力,让我不得已把一百公里外的目标挪到三十公里近处的凤凰村。
   今天本来可以休息,可我不想待在城中,不想让自己在月饼中沦陷。如果那天震动再猛烈一些,或者时间再长一点,我与震中的人们便有着相同的命运。
   举目四望,偌大一个工地,不见半个人影。我并不感到意外,毕竟是中秋节,下雨天。
   倒是李江一家让人讶异。
   汶川地震后,李家举债重建,新房一楼一底。小伙子头脑灵光人勤快,三年前,仗着S210线从家门口经过,“李师汽修”占下一座山头。生意说不上太好,但也马马虎虎。他掰指头算过,到年底欠债大致可以抹平。人算不如天算,又一次地震,让他的算盘珠子掉了一地。
   新房修得牢实,皮毛也没伤着,可新村划下的红线像一根长杆,赶鸭子般把他家吆了进去。
   “搬一次家穷三年,搁平时,没准我是‘最牛钉子户’。”话虽这么说,李家拆迁协议签得并不费力“毕竟不是平时!”
   三天前,村上组织人手帮忙抬走了大件东西,但修理铺“针头线脑”不少,到今天仍在打扫战场。    李江家住天全永兴的大姐李萍、本镇三友村的二姐李芬和雨城区姚桥镇的三姐李芳家中也都受了灾,要么正维修加固,要么正准备启动重建。这几天她们都把手中事搁一边过来帮忙。大姐说,皇帝爱长子,下一句你晓得。“晓得”二字,被她调皮的目光贴在弯腰忙活的老妈脸上。
   我来到李江家紧邻公路的院子时,他和妻弟正合力往面包车上搬电焊机。小伙子穿一件军绿色雨披,人不高,手脚粗壮。
   离交房还有几天。今天过节,还下雨,干嘛这样心急?
   占着茅坑不拉屎,不好。小区里不可能开修理铺。以后咋办?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和李江对话时,眼前这张三十岁的脸出奇的平静,没有节日里四处飞扬的喜色,也没有家园弃毁时水到渠成的痛惜。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纠结、无奈还是什么,但我知道,那是一种让人难以轻松的表情。
   这时,李江父亲从候在路边的汽车那边走了过来。老爷子须发斑白,挂在发梢的雨珠被米黄色雨衣映照成一万个白炽灯泡。
   我问老人,知不知道今天过节。老人说,地震以后,天天心里都有“结”。
   打了招呼,我走出院子。回头去看,李江仍有条不紊地兀自忙碌,仿佛从身边呼啸而过的,不过是一个平凡年月里的寻常光景。

    起步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阴
   听说李霞的名字是在一周前。那天,工作组唐进从思延回来,说一个留守女人守着的不是一个残破的家,而是决不低头的姿态和把困难踩在地上还要踏上几脚的勇气。这女人不容易,不简单,不一般。一个女人给另一个女人的溢美之词想来发自内心,不然她就不会随手记下李霞电话。
   今天办完事,顺道去了思延乡周村四组。
   村委会前,一群人叽叽喳喳扯着闲条。不待凑近就知道,他们嘴里吞吐的不是钢筋水泥就是青瓦红砖。
   这群人对重建政策已经熟得不能再熟,年轻一点儿的甚至能把不同类型家庭的建房补助标准随口说出。
   他们的不易像废墟一样被扒开。一个中年妇女说,汶川地震后借钱建房的烂账还像一坛酸菜沤在那里,这次地震又像摔破罐子似的把新家打翻在地。在她身后,十米开外,是一座砖头瓦砾堆成的小山。
   有人告诉我,女人其实早就在张罗重建。“会场”旁的公路边,或严整或零乱地码着几个砖垛,其中一垛是她的雄心。
   正聊着,李霞来了。李霞四十上下,皮肤黑里透红,眼睛大而有神。表弟家房屋加固,李霞在那里帮忙。
   新家离村委会只有几步路。9月20日破土动工,眼下,工程刻度表停在了地圈梁上。
   面积不大的新居构造柱有12根。我弯腰去掰屋基处砌好的砖,砖像长了脚,生了根,纹丝不动。
   一个人建一座房,对自己太狠了吧?计划啥时候建好,钱凑够了没?自家工地撂在一边,为啥倒先去了别家帮忙?
   李霞先不作答,而是带我去看她眼下的栖身之处。
   地震后,除了茅房和猪圈,老房子一间也没留下。粮食和用得着的家具全都寄放在亲戚那里。也没再喂猪,因为喂了猪人就没了住处。猪圈南墙只有齐腰高,将就用老屋门板和废旧材料,东拉西扯,东拼西凑,补丁连补丁的往上拉扯了一两米。遮身蔽体是不成问题了,南墙离屋顶还是差着不小一段距离。
   两口子和十岁儿子就这样搬了进去。晚上人睡觉,躺在猪曾经趴过的地方。比这让她难受的是女儿。她在成都念书,中秋节前几天打来电话:你们老是不让我回家,莫非我还没嫁出门就成了泼出去的水可是,姑娘已经十九岁,把她也赶进猪圈像啥样子?
   日子没法再过。一个多月前,丈夫去了广州,让她留在家中。两口子下定决心,哪怕只修一层,也要让娃在新家里吃上团年饭。
   动工头一天,李霞做好晚饭,看着儿子吃,自己却没有动一下筷子。她知道自己是累坏了。后来的很多天她都有快要被忙乱吞噬的感觉,可散掉的骨架总是被第二天的曙光焊接得严丝合缝。李霞说,一个人真正铁了心,一万度的高温也不能融化。
   知道李霞家请不起施工队,沾亲带故的都从时间缝里挤过来帮忙,李霞挂在账上的每人每天几十块工钱,谁也没有当真。家家都念着重建的经,他们多是过来干一两天,回家忙两三天,见李霞这边实在撑不下去了,再反身打个突击。亲戚朋友的好李霞明账一样记在心上。趁着地圈梁保养,李霞也去帮帮他们。这些都是天大的人情啊,李霞说,人情账一辈子也还不清。

    冰与火


   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多云
   二十天来,往返县城与龙门一线不下十个来回。公路两旁,所见最多的,依然是废墟,是危楼,是受灾群众临时过渡的简陋棚屋。即使这样,心情仍像开化的河流开始涌动,因为在曾經的废墟上,或者依然袒露着伤痕的危楼旁,正有一丛丛的钢筋朝天而立,一面面的砖墙扶摇直上,一座座的新房拔地而起。
   太阳在云缝间跳了一下又躲藏起来。阳光断流的时候,我刚好来到青龙场村河心组。
   去河心要穿过龙门老街。老街还在,街市的喧哗,却已在地震中洗劫一空。站立的废墟,这个说法不知是谁针对什么样的景况发明的,用在这里确是再恰当不过。这些两三层、三四层的砖房,彻底倒下的不多,却无一例外受损。很多房屋被震裂了脏腑折断了筋骨,站也站得勉强,立也立得艰难,就像一群饱饮枪弹的士兵,肩靠肩,背靠背,用最后的力气相互支撑。引车卖浆者不知去向,却仍有一群胆大的太婆,用一桌麻将接引往日生活。
   街的尽头仍是废墟,只是“立体”的定语不再适用。目力所及之处皆是地震印记——一处处灰暗废墟,一幢幢残破危楼,一顶顶简易窝棚。
   这里便是河心。此地出产的紫皮花生身价是其他花生家族的三倍还高。早年间,河心出名,一多半沾了花生的光。可惜地少,满打满算,一户人地里只能长出万把块钱。房子修得潦草,地震一来,稀里哗啦就倒了一片。后来组织排危,稀里哗啦又倒下一片。河心于是只剩下废墟。倒下的废墟,站立的废墟。    李九东家蓝色板房像是沙漠里的一株胡杨。虽然知道躲不了阴凉,很久以来的很多天里,村民们还是喜欢聚在树边,你一言我一语,枝条一样编织他们的过去、将来,还有现在。
   听说到处都动起来了,就我们青龙场还在蒙头睡觉。
   就算太阳晒在屁股上,河心只怕还是翻不了身。
   是啊,建筑残渣没运出去,路也不通,不然我也打算动手了。
   难怪人家说你假积极!我家房子当初本来可以不拆,因为他们一句话,才弄成今天这个样子。
   就是就是。错了风吹过,世上没这本书卖!
   ……
   河心归来,“胡杨”投下的阴影一直没有散开——这个冬天,河心会不会结冰?

    一个“拆”字,两个写法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小雨转阴
   五星村真该痛痛快快哭上一场。除了青龙场,我所见过的最为惨重的灾难现场就在眼前。目力所及,倒下的房屋不多往细里看,许多房屋龇牙咧嘴,死不瞑目似的。这些内伤惨重的勇士,颓然倒下,化为齑粉只是时间问题。
   村道窄且泥泞。向一位村民问路,他指完说完,等不及我道谢,骑车先走了。到了下一个路口,发现他淋雨等在那里。他拿手抹一把额前的水珠,笑着说:岔路口,怕你走错路。
   村支书袁康华忙得不亦乐乎。最先被他“赶”出村委会的,是程家坝组组长程永林。重建数据摇来晃去没个定准,袁康华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是三天后还变,小心我给你三十码水晶鞋穿!
   事情像涌泉,就没有清空的时候。震后饮水成了问题,联系五星村的市检察院打算新建一个水厂,水源和厂址都还没敲定几户重建户没有地基,“赖着"要他给个落脚的地儿;工业园区农房拆迁仍是一团坚冰,上边领导却已望穿秋水....
   最令他头疼的是园区规划调整引发的矛盾。地震前,城北工业园区就选址五星,并已完成七百亩征地。借重建东风,县上决意将园区上档升级,按六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哪知征地的皮尺刚刚收起,上边精神又变了:摸着石头过河,园区先期按三千亩规划。
   规划区内是补偿,规划区外是补助,同样是个“拆”字,写法大不一样。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焦灼感顺着笔管涌上心头。
   下午,袁康华开了一个院坝会。话刚出口,就被一个六七十岁的老爷子细木棍般折成两截一说不征就不征了,你们这是屙尿变!
   大爷喷出的烟雾里闪着火星。袁康华赔笑解释人是活的,政策也是活的……
   木棍又一次被“咔嚓”折断:谁要能吐泡口水再舔回去,我认他是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
   人群里,有哈哈大笑的,
   有连声起哄的,有交头接耳的。
   当家三年狗都嫌。袁支书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这时候,一个穿黄胶鞋的中年男子冷不丁站到袁康华身边,伸左脚往地上重重一跺,冲闹哄哄的人群大声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特嘈杂的声音稍小一些,他接着说道,搞园区就像做衣裳,做大了不光浪费,还不合身。打个比方说,一尺二的腰放三尺长的布,穿上身会是啥样子?
   院子里又一次开了锅。和先前的一边倒不同,听得出来,不少声音调整重心,倾向了胶鞋男这边。

    药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阴
   三十多年前,杨开琼的老公就不在人世了。女儿早年出嫁,三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几十年来,她的住处在老大老二间风水轮流转。
   老大的房子断断续续修了十多年。今年春节前,房子贴上地砖,映出一屋喜气。可惜好景不长,裝修过的日子被地震摇得支离破碎。
   老二的房子垮得同样彻底。
   老人仍住老大家。家还在原处,不过地基抬高了两三米。那是两层楼房垮成的“压缩饼干”。
   清运建筑残渣的汽车开到废墟前,印有“民政救灾”字样的蓝色帐篷不得不往边上让。“家”重不过十斤,一个手指头就能勾走。要住进窗明几净的楼房,不知啥时候去了。
   杨开琼用她抚摸过七十四年光阴的手刨出一块块沾满尘屑的老砖。排列严整的砖垛有如一道布景,而她说出的话,在我听来,是一部纪录片的同期声:趁挖掘机撬松了,抓紧时间刨。等装车拉走,有力气也使不出去。
   隔着七八米远,离蓝色帐篷近一些的地方,大儿媳骆炳利手上重复着老人的动作。她告诉我,老大在外面,家里靠婆媳俩硬撑。为啥在外面,在外面干啥,她没说。没说等于说了。
   婆媳俩边刨砖边说话。这两天腰杆都像不是我的了。是婆婆的声音。
   喊你歇会儿你都不听,要是累出个长短来,老大回来我咋跟他交代?是儿媳妇在抱怨。
   这把老骨头我清楚。婆婆话音里,听得到好强和虚弱打架。
   儿媳于是不再说话。又拿锄头在废墟中掏了一阵,她慢慢直起腰,喃喃说道:这日子,要过到啥时候去?
   问号生根处是一声结实的叹息。骆炳利没想让别人听见,也不指望别人应答。这声叹息,算是顾影自怜。
   没想婆婆把话接了过去:既然路都通了,地基也快有了吧。
   194户人家136户倒房。全县农房重建开工率已逾六成,甘溪头却还是白纸一张。
   几十年来建房不讲章法,见缝插针的建筑把路挤成一条蚯蚓。地震一来,“蚯蚓"被轧得七零八落,建筑残渣运不出去,建材拉不进来。房子怎么建,廖岚头都大了。
   县政府办公室是甘溪头“网格化"帮扶单位,领导派廖岚打头阵。
   挖掘机、推土机和货运汽车11月16日开到甘溪头,杨开琼因此挪窝,也因此有了她试图治好儿媳心病的那一服药。
   廖岚表情并不轻松。削峰填谷调地基,几家欢喜几家愁,会开了四次,捏着地的手指头并没怎么松动。    药方在哪里?她望向一地废墟。

    呐喊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阴转晴
   车过垭口,一个巨无霸天然大漏斗撞入眼帘。也是那一刻,太阳冲出云层,撒下
   千针万线。
   汽车下到漏斗底部的围塔村河心头组,四周却不见一个人影。正纳闷呢,忽有震天呐喊,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来了来了……”
   喊声杂沓,前后、高低、快慢都不一样。这喊声,从不远处一片水杉林中传出。
   过一座石桥,转个弯,又过一座石桥,来到一处被林海包围的空地。眼前是震撼人心的一幕:两三百个人一遍遍竭力高喊:"来了!来了!”
   此情此景,分明就是一个盛大的仪式,你能感受到那份庄严、热烈,那份人心所向的激情、拆骨为刀的豪气。
   “今天陈德安家拉排列,全生产队的人都来了。年轻人多数在外面打工,所以只有麻子打呵欠一全体总动员。”同我说话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妇女,她指着右前方戴灰色帽子的老者说:“老爷子王明禄,今年七十四岁,还不是今天来帮忙的人里边儿最年长的。”
   她的目光在人群里逡巡,想找到某个八十岁的老者。可工地上摩肩接踵两三百人,找一个人有如大海捞针。
   这个过程里,我的眼睛为大妈的话作了证明。现场几乎全是“3899部队”,也有青壮年,却不过二三十个,都爬到了高高的房架上。他们本是四处觅食的一群鸟,只是今天,栖落在了家乡的屋檐下。
   大妈告诉我,等小伙子们完成卯榫的咬合,又要拉起另一组排架。”来了!"就是那时候喊的,统一节奏,兼有加油之意。
   和我说话时,大妈手中捆系房架的麻绳一直绷得紧而又紧。她说:手心里拽着命呢!
   走出林子,走过石桥,震天的呐喊又在耳畔粗野地响起。

    大“权”在握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晴
   清仁乡同盟村同龙门乡隆兴村只隔着一条小河。同盟村336户有191户在地震中倒了房,身为村委会主任,当时怎么个忙累,卫志龙不愿多讲,只轻描淡写说,也就是少睡了几个囫囵觉而已。
   全村六个组,每个组都有一口饮水池。池子被地震摇“醒",漏水漏到底朝天。刚把水池修好,住房重建就铺开了。
   清华组因地质灾害没法继续住人。几经周折,他在仁加村找到一块“飞地”。正跑得脚大,又有十六户人找不到宅基地的问题冒了出来。一番“胡搅蛮缠",卫志龙“逼”着县重建办在“新村花名册”上添上了“同盟”二字。
   为新村征地十六点七亩,耗掉几大缸子口水。正想喘口气,特困房修建、过渡房提升又咕噜咕噜冒了出来。
   特困房建设现场,我们与卫志龙不期而遇。这是“特”字号工程,他见面就说,县上要求12月20日前完成,催命一样,只有掰着指头赶工期。
   抬头看,房子已经封顶,只剩下抹灰和安装琉璃瓦两道工序。时间是紧了点,打紧开支,应该勉强够花。
   德阳市罗江县三名援建干部驻守一线,乡上还派出三名干部轮番值守。卫志龙说,同盟工作没掉队,得感谢上边派来好些个人。
   听他这么说,乡上下派的罗文康“回敬"道:我们都归你管,你是平地起水连升三级。
   “规则”如此。外来干部不问出身不论级别,都是“配角”。重建工作中,大“权"在握的,是当地干部。
   卫志龙嘴贫,同罗文康打趣:你不也提拔了吗?以前跟猪搭腔,现在跟人说话。
   这才知道,罗文康以前是乡畜牧站站长。
   说话间已到飯点,卫志龙邀我们去他家“将就"一下。我们打仁加村走一个多小时山路过来,本想婉谢的,话到嘴边,被咕咕乱叫的肚子伸手拉住。
   路上,听罗文康讲,地震后卫家成了接待站,两头猪的肉老早就被“扫荡”一空,眼下靠亲家接济。罗文康差不多天天在卫家“蹭饭”,提出交伙食费,卫志龙“骂”他“门缝里看人”。
   “压寨夫人”可就惨了。除了开火做饭,村上的事也免不了常常骚扰她。这些李银秀都没计较,让她憋屈的是,家里今年白白损失好几万元。
   以前两口子在家建大棚种蘑菇。龙门逢场,卫志龙骑摩托,后座上的李银秀背背篼,往往车没骑到隆兴,背上的蘑菇就都变成了钱。地震后,卫志龙车后座上坐着一整个同盟村,再没了李银秀位置。
   饭好了,盐煎肉、土豆片各是两盘。汤也一式两份,鸡蛋煮菠菜。女主人最后一个从厨房出来,刨口饭说:有好客没好菜,别讨怄气哈。
   卫志龙还在嘴贫:艰苦朴素是我党光荣传统,我们都是很“传统”的人。

    雪中行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小雪转多云
   去大川。
   车到龙门乡王家村时,天空下起雪来。雪花开了一小会儿就谢了,一直到太平镇钟灵新村,伸直脖子,再没见这白色精灵。又走了十公里,仍属钟灵地界,却是一派北国风光。
   五座坟,好另类的地名。也是在这个地方,广阔的寂静里终于有了一点动静。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拿耙子把堆在屋顶的积雪往下赶,风把头发和眉毛吹成白色。
   男人叫杨全良,家里一共七口人。地震那天,大人起得早。三个孙子,大的七岁,中间一个两岁,最小一个才一个多月,是他和邻居冒死从屋里抢出来的。勤快救了一家人的命。
   新家早就在建,不过十多天前,工地被天冻住了。地震以来最大的考验自那时开始。今天是今冬第四次降雪,屋顶的雪不清扫,房子只怕早被压趴下了。
   眼下住的其实已不能叫房子。那是胡乱搭起来的两间木屋,放了床堆了粮食后,下脚都难。衣服没地方放,就在房沿下拉一根绳子,露天挂着。    衣服不怕冷,人怕,尤其老人孩子。风裹着雪叫,钻进杨全良耳朵,就成了骨头在吱嘎作响。屋顶彩条布蒙了三层,即便这样,他仍然害怕天黑下来——钻进被窝,差不多要冻成一条冰棍。
   他打算添置几床电热毯能挡住寒气的,估计也只有电热毯了。
   杨全良盼着冬去春来。他说,以前从来没有如此在意过季节的更替。

    表与里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晴
   飞仙关镇三友村沙田坝组杨桂琼家有块一亩多的地,去年9月种了油菜。年底,油菜长到三四十公分高,风一吹,差不多都能闻到菜油味儿了。正是这时,一车又一车弃土拉进杨家菜地,堆出一米厚,成了千层饼。
   离杨家百米开外的沙田坝新村开工三天就停摆了。为啥弃土没地方堆放,作业面打不开。没有补偿资金,先后协调的几处场地都泡了汤。
   我就不信一泡尿能把人憋死!话音落处,镇上负责新村建设的干部宋正强用手指着一片油菜地说就往那儿倒!
   宋正强表态之前,先打电话做了请示表面他是家长,“管火"的是内当家。“领导"就是有气魄:一季油菜换几十户人安身,划得着!
   杨桂琼认理,认准就干。自家房子——芦山地震后重新站立的第一座新居一就是这么来的。
   老房子地震当天成了一片废墟。在心里,杨桂琼更多是庆幸。地震两天前,她带着四个月大的孙子去了成都,而宋正强那天赶早去了县城。
   地震两天后,杨桂琼赶回家中。那时宋正强忙得姓啥都不知道了,在家里等着她的只有断壁残垣。在废墟上让拦不住泪流了个痛快,拿手往脸上一抹,杨桂琼打定主意,第二天就动手建房。
   她说,几十年了,第一次这么独断专行。
   见她一个人拉开了架势,有邻居说:等老宋缓过劲来你也有个帮手。也有人说:下一步国家肯定有重建补助,你就不怕摸黑起早误了船?
   杨桂琼是这么说的:早建迟建迟早要建,左等右等自己挨冷。
   震后第四天,杨桂琼开始买砖买瓦买木料。第五天,施工队呼啦啦开进工地。
   2013年5月17日,杨家耗资5万余元的新家落成入住。修的仍是砖瓦房,外观和原来一样,不同之处是多了地圈梁和构造柱,内里的结实,暗合了主人风骨。

    上帝之眼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阴
   新安铺一对夫妇,平日里用一辆载货汽车拉货,养活母亲和一双儿女。房子在地震中垮了,好在那天没人在家,算是躲过一劫。
   老天把命留下来,就是要我们帮衬别人。这么想着,两口子安顿下老人孩子,开着汽车去拉救灾物资。芦山一趟,宝兴一趟,芦山又一趟……汽油加了好几箱,别说运费,连油钱他们没收过别人一分。有个老板硬塞给他们一把钱,男人急得脸都白了要以为我们是为钱忙活,就看扁人了!
   应急救援结束,生意重新上路。哪料汽车坠下陡坡,日子跌入深涧。
   女人被送到医院抢救。人是救过来了,医生说,让她重新站起来,我们无能为力。
   好在还有男人。车报废了,一身力气还在。
   又是一次意外,男人头部重伤,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没有人说得清楚。
   今天,我和老人,也和她家一连串的不幸相遇。
   曾经坚持给付运费的老板主动包揽了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费,乡上一位副书记也经常过问家里的生活。老人不止一次向我讲起,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老天爷仍然在保佑他们。
   无边无际的黑暗中,老人心中竟然始终藏着一片光明,这让我感到震撼。
   老人带我去看她现在的家。一个窝棚,就着逼狭地势搭设在省道旁边,棚屋一角用铁丝固定在一棵直径尺余的桉树上。旁边小卖部的大姐告诉我,头天晚上,一辆汽车撞到树上,“砰”的一声,比雷还响。
   “要是没有这棵树,要是树没有那么粗壮……”大姐说不下去了。
   汽车把桉树啃掉碗口大一块皮,新鲜的伤痕,像一只慈祥的眼睛。我愿意相信,那是上帝之眼,每时每刻,都在注视人间的苦难。

    “白干"七十五年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晴
   故事从地震那天讲起。按计划,李小刚这天要往成都一家超市发去两万只鸡蛋。超市老板担心“扯拐”,这几天电话就没断过。头天晚上,李小刚住在养鸡场,临睡前他给对方打电话:按时到货,除非天塌下来。
   谁知道天真的会塌!交货地点改在乡政府。李小刚说:这两万只鸡蛋送给解放军和受灾的老乡,我回来迟了,就当这是检讨书……
   他不回家倒要好些。这是老婆周永霞的原话。他从乡政府回去时一家老小正收拾抖落在院子里的断砖碎瓦,他不动手帮忙不说,张口就是一句话:既然房子没垮,管他干啥!
   李小刚冒着余震进到屋里,尽拣能吃的东西往外搬。在家门口一块菜地上,他组织一家老小煮起大锅饭。
   大锅饭一煮五天。这些天里,养鸡场两三千只鸡,全部把蛋下进了李小刚支起的锅中。震后第五天,李家粮仓见了底。好在这时,援救加自救,村民们解除了衣食之忧。
   李小刚这才陪着周永霞回了一趟娘家一龙门乡甘溪头。从思延乡到县城,再从县城到甘溪头,满城满路都是前来救灾的解放军和志愿者。体育馆前,志愿者啃的是干馒头而在甘溪头,几名战士的午餐,竟是生水泡面。他和老婆当即架锅起灶,免费供应“营养餐”。
   县医院外的红绿灯前是周永霞的“摊拉”;甘溪头的“炊事班长”是周永霞的母亲高世芬。李小刚回大房子开起社员会:解放军和志愿者千里迢迢来帮我们,现在他們没菜吃,我们不能装聋作哑。    接连十天,除了安顿受
   灾群众,李小刚的时间都用来给解放军送菜。一开始,部队要么拒收,要么非得付钱,李小刚争着争着来了气:只许你们有情,就不准我们有义?!
   草坪村村委会主任王文斌算过一笔账,震后救灾,李小刚直接贡献不下十三四万。按他每年一千八百元“工资”计,这个组长,他要“白干”七十五年。

    胡沟纪事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晴
   胡月祥叫我吃早饭时差5分钟12点。我说,大中午的吃早饭,你这龙门阵摆得也太玄了点。
   真是早饭,胡月祥正色说道:现在忙得屙尿都在小跑,哪有工夫开玩笑。他的手上,一桶方便面腾腾冒着热气。
   也是,我和他刚刚认识,即使有闲工夫,开玩笑的底子也不瓷实。正好走热了,我在一个砖垛上坐下来,看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12点,吃早饭,方便面,哪跟哪啊!
   蛇年冬月初八,胡月祥一锄头挖下去就算破土。一个多月时间,换作在别家,房子得有一层高了。再看胡家,刚刚到了“正负零”。这还是左邻右舍抽空帮忙的结果。大儿子安家眉山,老婆和小儿子地震后分头去了成都两个工地。里里外外,胡月祥成了道道地地“一把手”。
   现浇地基那天,远亲近邻来了十多个。不过多数时候,陪同胡月祥的只有他长长短短的影子。支模、制钢筋、回填地基,都是他一手一脚完成。睡觉、吃饭的时间被挤了又挤。既然早饭尚可忽略,方便面当了午餐又有什么不可以?
   胡月祥家隔壁,一栋两层小楼已经封顶。窗玻璃还没有安,红白相间的窗帘却先挂了起来。
   何止窗户,就连大门也是一张门帘。
   建筑工地上,胡文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凭本事也凭热情,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员一职,他干得专业又敬业。这就是搬进新家一个多月后,从大门到窗户至今因陋就简的原因了。黎明村胡沟组多数人家自己动手建房,东家不喊西家喊,胡文忙得屁股不沾板凳。苦了老婆王凤兰,一个人带着仨丫头,忙得风车转。
   王凤兰并不觉得这有多苦。最苦的都过来了,她说。
   她至今耿耿于怀的苦日子是,地震后,房子將倾未倾,一家人居无定所。后来,主楼排危拆除,剩下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偏房,五口人挤在里面,过得提心吊胆。
   新房子主体刚刚完工一家人就搬了进去。房子没有干透,怕落下风湿,王凤兰买来钢炭。只有老人孩子房间享受这个待遇,钢炭贵,得省。其他房屋,除湿的任务交给时间。

    除夕里的芦山


   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多云转阴
   搁往年,鸡和鱼不可或缺。鸡鱼,“机遇”嘛,大年三十,不就图个吉利?可是,青龙场村张伙组刘敏在场上出售水产的摊位前踟蹰良久,还是一走了之。
   女儿唐瑞姣脸上隐隐透出不快。过新年没新衣,从小到大,这是头一遭。唐瑞姣不是替自己委屈,她心疼三岁的弟弟。
   唐家占地一百四十平方米的房子建成不久就遇上地震。房子并未当场垮下,却已分崩离析,后来排危,被夷为平地。刘敏和老公唐六强地震不久后去了成都打工,一直干到腊月十二。
   房子没了,年仍汹涌而来。
   唐家彩钢房对面有一个窝棚。窝棚搭在残垣上,看得出来,材料是旧物利用。让这处在灾区随处可见的棚屋“跳”出来的是一对“红双喜”,在又矮又窄的屋面上,有些违和,有些倔强,是寻常墨色里奇崛突兀的一笔。
   张扬的喜气隐约还在,窝棚已是人去屋空。
   窝棚女主人是唐六强侄女,也是不久前一场婚礼上的主角。婚后第四天,新郎新娘关门上锁去了南方。重建的钱差着一大截,他们要在异乡的土地上为新家找到支撑。
   离开青龙场,我来到石刀背沟。
   王敏总算闲下来了。多数工地都停工了,托年的福,他和他的汽车终于可以歇上几天。家却仍是原来的样子。我疑惑也揪心:不是说一有砖就动手建房吗?外地调运加解放军支援,砖早就不成问题了呀!
   房子建了,不过是我弟的。王敏答话,脸上波澜不惊。
   邻居苟全芬接话道:为了支持妻弟建好新家办婚事,王家人财物都奔那边去了。
   苟全芬老公地震时被埋在了废墟中。她本想接婆婆来家里过年,又怕老人触景生情。不忍老人落单,她一早就把一双儿女打发过去。
   苟全芬的弟妹白成珍早有打算,团年饭,大姑子无论如何要来家里凑个热闹。说起年饭,白成珍感到最有滋味的还是往年,一大家子轮流做东,转个圈,还在年尾巴上。今年不同往年,时间和钞票都得省而又省。家里没喂年猪,割了几斤肉,算是对年三十有个交代。
   下午六点光景,我在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中回到县城。电影院安置小区公共厨房黑灯瞎火,正欲返身,“吱呀"一声,一束灯光从一间板房弹了出来。
   男主人杨华成四十出头,和女主人李先芬一样,满脸热情。和他们一起过年的还有二弟杨华茂一家,哥俩都在外地打工,说起来也是大半年没见着面了。久别重逢加上辞旧迎新,团年饭应该吃得热闹丰盛,我数了数,茶几上摆着五菜一汤。
   吃年饭的人比往年少了一半。杨华成告诉我,一大家子原本是十四口人。往年除夕都是大团圆,初一至初三,三兄弟轮流坐庄。如今大家都住板房,挤不下那么多人,团年饭不得已分成两处。
   年三十拍全家福一直是我家的传统节目,可惜今年人在两处,也没人做这生意。说这话,杨华成难掩脸上失落。我拿相机在他面前一晃,我就是来做这生意的。杨华茂乐了,立马掏出手机,通知石羊安置小区的父母和三弟一家“紧急集合”。
   按过快门,来到芦阳镇南街“春晚”现场,约莫八点一刻。这是街坊们每人交二十五元凑成的除夕拼盘,唱过跳过后,还要"小吃小喝”。
   一片欢呼声中,主持人念到一个人的名字-地震中,他是一个响当当的好汉。好汉周子耘年方八岁。地震那天,他用两只小手从一片废墟中刨出两岁的妹妹。几天前,我托人找到小英雄母亲的电话,不想竟提前与他不期而遇。
   我堵住走下舞台的周子耘,问起新年心愿。
   一座宽大房子,一架遥控飞机。他的回答,既有孩子气,又有男人味。
   资料写作者:陈果,公务员,现居四川雅安。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
其他文献
攻下莲花城,雨夜里的队伍有些迷惘  往哪里去,当五千个战友只剩七百人  这是1927年的9月,25日的灯盏彻夜不眠  没有战死的人,没有脱逃的汉子  朝着东西南北的对手张望,思量  最后,湖南人毛润之掐灭了纸烟:  往井冈山去!到大山深处孕育火种  莲花的宾兴馆,一所老房子  见证了这个决策的细节以及最后成型  见证了朱亦岳、刘仁堪的介绍,宋任穷的来信  见证了屋子里被劣质纸烟呛得半眯着眼  反复
期刊
从绿色的树荫,打开一座山的精神信仰  从一朵花,寻找革命队伍会师时的激情与昂扬  从新时代的命题,看见绿水悠悠  看见青山披上了鸟语和花香,看见山河中  一面面旗帜,鲜红、耀眼,飞翔着  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幸福表情  还是一种精神,一个图腾,一份深深地眷恋  中国革命的搖篮,抽出绿色的藤蔓  缠绕着新时代向上的红色光芒,我看见  那些用金色和红色编制出的幸福密码  装点着每一个心怀虔诚的追随者的心
期刊
一定要去的,去看看,南疆的铁路  泪水淌过脸颊,垂柳和胡杨树  布满了羽裂状的伤痕,透过风雪  红景天用血色见证,光阴冰凉  每一个小站,中途都有断流  从吐鲁番到库尔勒,奎先隧道  跨过时间大壑,回不去了  怀乡的人,把自己变成远方  致礼,回礼,做出立正的姿态  陈其贵的父亲,也是当过兵的人  儿子不在了,做梦不分时辰  母亲的眼睛,肿得像桃子一样  流过褶皱的手背,其实逢年过节  都给他烧了
期刊
麦子坐在父亲心上  我和父亲坐在麦田里歇乏,看村子  直起腰身,站在  阔大的天空下,举着黄金  举着村子的明天  野花咧开嘴巴,欣喜父亲的明智  从贫穷中站起来的人鼓起来的不只是腰包  直起来的不只是膝盖  从物质到精神,第一书记的日记本上  写满了春天阔大的答案  科技施肥,科学种田,黃土里能刨出真金白银  一根草木也有奉献之心  父亲一生的信仰,粮食的信仰  从来没有外露的锋芒  从来不会主
期刊
用一条江水的浪潮,冲开蜂拥而至的赞美  我借用了很多诗词里的力量。沉默的翠鸟开  始歌唱  复苏的田园开始着装。我借用《诗经》,在蒹葭  复生的夹岸  用蝶翅的委婉,精准了每一个浪花的翻卷  摇醒庄周,开始诧异,梦生的前世与今夕  都带着一股神秘的漂移  我知道一些词在这里,高铁、高速  正与赣江比对着奔跑速度。但并不以流泻追  踪着完美  我看见一些浪潮凝结成一粒粒固定的词语  圈点在改革开放的
期刊
几只萤火虫,在八角楼的屋檐上  徘徊,微光晃动,夜色温润  这些趋光的小灯笼,被一盏小油灯吸引  那如豆的灯火,有强大的向心力  聚攏或者扩散,这里都是光的中心  外溢的思想,足以拯救山河  深夜,那个捉笔为刀的人  对一场短暂迷茫的烽火,动了手术  去掉沉疴与小心思,直抵病灶  将一豆灯火,挑高到启明星的位置  统一光的方向,与思想  八角楼的灯光,已坐实为星辰  有一盏灯光打底,星星之火  以
期刊
一   西门是一个岛的名字。   如果从空中俯瞰,西门岛就是一颗竖着的大橄榄。橄榄顶部是一座两车道的桥,也是进岛的唯一途径。橄榄尾上有一个叫西门岛的村子,谢洋面朝大海的房子就在那里。   西门岛村人大都姓郑。谢洋是绝少数的外姓人。   谢洋不是本地人,他的妻子也不是,但谢洋妻子的前夫却世居于此。据说他这一辈子只出过两次西门岛。一次是为了娶亲,另一次就是出殡的时候。现在他不在了,只剩下谢洋和妻子,守
期刊
不规则的轨迹褶皱在光里  巴掌大的山村与哨所,包围着白色  像一场磅礴的梨花雨,一夜之间开了  又在迷途里陷落  炊烟一缕一缕高过山岗  远处的灯火像沉甸甸的家书  从山外带来春天的讯息,停留在边关  融化着,藏匿门前的旧溪水  我在雨季抵达前与你相见  像喜鹊带来春风,在黑夜跋涉你走过的小路  低矮的木屋像你匍匐的身躯  和梨花一起告别温暖的词语  羞于相见  从日出到日落,从流水到山峦  从未
期刊
上饶高铁站,每一次出行和抵达  都是一朵杜鹃花静静开放,又轻轻收拢  骑跨式骨架和双线交叉的旋律,落在母亲的  银针上  绣出了江南女子的妩媚和祝福  风从东南吹来,楼宇,绿植,光影浮荡  比境内“华东屋脊”的黄岗山更有高远之气  容颜微醉,仿佛画舫听曲,品茗吟诗  不仅仅是合福线的腰眼,还有凌空二十米的  瞩望  轨道跳着芭蕾,窈窕丝毫不比《天鹅湖》逊色  十字交叉的锁扣,将遥远的感情攥在候车时
期刊
人间辽阔,移动的风沙,是一些滚烫的词  在戈壁深厚的字典里,肆意翻卷、动荡  巨大的不安,喧嚣了世间的宁静  沙砾雕刻人类的脸庞,一场场风暴  驱散惬意和温暖,西部古老的荒凉  要借助萌发的力量,才能给广袤的荒漠治疗  暗伤  建設者的脚步,从邈远之地赶来  在一眼看不到头的沧桑里,安营扎寨,落地生  根  尽管命运已结出悲悒的硬痂,怀揣疼痛的生  命  也能用锋利的种子,顶出春天的希望  不屈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