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偏脸子,有两个无论什么事儿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人。
一个是我们院的老胡头儿,说书的民间艺人,伪满那会儿,是傅家甸北市场戏台上的名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后来,老胡头成为新中国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特殊时期,不许老胡头他们这样的人在社会主义的舞台上宣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他又不会说工农兵的新故事,只好去看收发室,登记来人,分发报纸。其实,老胡头的那些大学问,多来自说书的话本,他仅仅是更擅长的转述者,挥舞着惊堂木,绘声绘色。
书本,在偏脸子的地位,相当于高高在上的庙堂。
在偏脸子人眼里,读懂书本的人肚子里一定有墨水,反过来,肚子里有墨水的人才能看懂书本。同样,当官的人一定有文化,有文化人才能够当上官。若偏脸子人的这个认识符合逻辑,那么,我们官员的好坏,就取决于我们文化传统的好坏。
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偏脸子人尊敬老胡头,但内心里却无法亲近他。这或许是件好事儿,偏脸子人侥幸地抛弃了那些已经凝固,不再发展,只要认识字,记忆力好,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官方或官方准许的历史记录。
另一个是我家对面屋的老井婆子,她有句口头禅,除了自个儿啥时死不知道,这世上其他的事儿,没有俺不知道的。
老井婆子在偏脸子是远近闻名的神匠,她除了会跳大神,捉拿小鬼,还兼有多种身份,巫医,算命的,民谣传播者,保媒拉纤的媒婆,白事知客,说瞎话的。
别的地方对老井婆子这样的人叫“仙姑”“黄姑”“半仙”“神婆”诸如此类,可偏脸子人从来不这么称呼她。神匠的“匠”,里面的“斤”有用心度量的含义。
老井婆子不识字,她肚子里的杂七杂八都是口口相传下来,却又处处掺入她那些无法验证、神神秘秘的经验,甚至大多数的时候,纯粹就是她的个人臆想和编纂。
偏脸子人接受老井婆子,这意味着也接受她的纰漏和讹误。
偏脸子以外人的眼里,偏脸子人很愚笨,很无知,很落伍,很固执,很反动。用老井婆子的话说,偏脸子人,隔路。隔路,东北方言,行为和做法跟众人不一样,另外还有别致的意思。
老井婆子早上醒来,不洗脸,不梳头,眼角满是焦黄的眵目糊子,第一件紧要的事儿,去翻她那本一碰就掉纸屑的旧皇历,上面写着今天宜干什么,忌干什么。老井婆子从来不瞅月份牌,上面印着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语录,没有那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老井婆子盘算要做的事儿,跟皇历对上了,接下来,她盘腿坐在炕头上,摆开扑克牌,再算算这件事的吉凶。老井婆子的破扑克牌黏在一块,她一张一张地掰开,有的仅剩半张。老井婆子连着的大龙,若拦腰断了,她绝对不出屋了,一根儿接一根儿地抽她自个儿卷的旱烟,惶惶不可终日,盼望着日头赶紧落山,这不吉祥的一天快过去。
老井婆子的嘴巴不饶人,其实,偏脸子人都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熱心肠的好人。
地包头道街的焦大埋汰,三棵树至乌伊岭火车上的厨子,他的孙子受到惊吓,哭嚎不止。焦大埋汰说,赶紧去下坎儿找神匠老井婆子,来给叫叫魂儿。
本来,按老井婆子的皇历,她今天连门槛子都不可以迈出去,可她拔腿就走,提上鞋帮的工夫儿也没有。老井婆子一路小跑着,撞进焦大埋汰家,趿拉着的懒汉鞋掉在门外,她顾不上拣鞋,抢到锅台的旮旯,猛地划拉一下,满是老糨的手紧紧攥住,那小孩子“丢了的魂儿”,就这样被疯疯癫癫的老井婆子抓了回来,然后,她用巴掌轻轻地拍着小孩子的天灵盖,焦大埋汰的孙子的小眼睛目不转睛地瞅着老井婆子,不哭不闹了,竟然安静下来。
老井婆子水不喝,烟不抽,乐呵呵地回返。
我们家斜对门院的四弦子,中学毕业后,没去上山下乡,闲待在家里,拨拉一个葫芦瓢形状的四根弦的琴。偏脸子人不认识,他牛哄哄说,这叫曼陀林,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乐器。
偏脸子头趟街与电器街交叉的歪十字街在偏脸子的作用,相当于广场,各色人等聚集,散布小道消息和传播谣言的地方。四弦子站在人堆中央,口无遮拦地评说时政。
小片警八爪鱼把四弦子叫到派出所问话,他嘴巴还硬,不服软。派出所教导员王霸道说,送市局七处吧。四弦子的爹娘听着信了,顿时尿了裤子,骂四弦子,这一根儿筋的孽种。
老井婆子知道了,说俺高低得救救这孩子。
老井婆子赶去上坎儿的派出所,进了门,对看押四弦子的警察们劈头就说,他得了癔症(精神病不负法律责任),穿白大褂的大夫治不了,俺有办法。
王霸道说,老井婆子,不许你在这里装神弄鬼。
老井婆子不理会王霸道,紧闭着双眼,龇着牙,抽风一般地甩着头。老井婆子满头的灰发全散开了,像鬼一样瘆人,老井婆子趁机对四弦子耳语。四弦子突然跳着高说,有人造谣,俺什么也没说,你们要定罪,请把证人叫来,当面对质。
老井婆子出面,没人敢再来。派出所只好把四弦子放了。
我参加工作了,时常去看望老井婆子,用她的话说,她是看着我穿开裆裤,拉屎撒尿长大的。这个情谊,我不能忘。
老井婆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越来越重了,出现心功能衰竭的症状。老井婆子却笑呵呵地说,镰刀割不了自个儿的把儿,俺的大限到了。
这天,老井婆子的脸红光满面,像是换了一个人,没有了平日里的醋色。之前,只在她操持丧事时,我看见过。偏脸子有丧事,必来找老井婆子。老井婆子从炕柜里翻弄出平时不舍得穿的新褂子,用篦子沾着水,将乱糟糟的头发,劈得一根儿是一根儿,盘在脑后。老井婆子盘腿坐在事主家的炕上,每一步,怎么做,有哪些讲究,三舅四大爷,七大姑八大姨,垂手站立,听她的摆布……
老井婆子对我说,小王八羔子,给井姥姥去弄酒弄菜,按老规矩,不许给俺破了。老井婆子的老头井一丁活着的时候,老两口天天喝小酒,半斤糠麸,一卷五香豆腐丝。老井婆子说过,没有酒,就得死。我问过老井婆子,为什么。老井婆子说,日子苦呀。我说,酒也苦呀。老井婆子抹着干涩的眼角说,苦加苦,就不苦了。
老井婆子这句话,相当于教科书上说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
我回来时,老井婆子已经把炕桌摆好,相对放着酒盅和筷子。老井婆子说,俺跟你井姥爷喝最后一顿酒。老井婆子把两个酒盅斟满,拿起自己的酒盅,对着不存在的老井头子举了举,放下,又拿起另一个酒盅,对自己举了举,再放下,然后,挨个一口喝下去。老井婆子感叹着,如今的糠麸酒和豆腐丝儿,大不如以前了。
老井婆子哼哼起小调儿来,“桃叶哪尖上尖,柳叶儿哪遮满了天,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啊,又好比阎婆惜坐楼想张三……”老井婆子停下,像以往那样等待老井头子接腔。
十几秒钟儿后,老井婆子反应过来,老东西,不在了。老井婆子粗着嗓子假扮老井头子唱起来:“十九月夜八分光,七宫仙女度六郎,睡到五更四三点,二人同睡一张床。”
当天晚上,老井婆子哼唱着小调咽气,混浊的眼睛连自个儿的儿女都不认识了,歌词仍不差分毫。人们说,歌谣有辙儿,朗朗上口,容易记。可我不这么认为,歌谣是老井婆子的命。
偏脸子人无处祭奠老井婆子,她的子女按她的遗愿,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把骨灰扬了。老井婆子生前说过,骨灰匣子,儿孙给你保存,再以后呢?疯疯癫癫老井婆子比所有的人都清醒。
这个疯疯癫癫的跟我非亲非故的老太婆,使我的生命,那些冰冷的东西有了温度,让我在刻板的教科书之外,有了更鲜活的文化传承。更主要的,我的那个年龄,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歌谣的价值和意义,很多歌谣,可惜没有记忆下来。
老井婆子死了,偏脸子的歌谣休止了。
老井婆子融入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里。
一个是我们院的老胡头儿,说书的民间艺人,伪满那会儿,是傅家甸北市场戏台上的名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后来,老胡头成为新中国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特殊时期,不许老胡头他们这样的人在社会主义的舞台上宣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他又不会说工农兵的新故事,只好去看收发室,登记来人,分发报纸。其实,老胡头的那些大学问,多来自说书的话本,他仅仅是更擅长的转述者,挥舞着惊堂木,绘声绘色。
书本,在偏脸子的地位,相当于高高在上的庙堂。
在偏脸子人眼里,读懂书本的人肚子里一定有墨水,反过来,肚子里有墨水的人才能看懂书本。同样,当官的人一定有文化,有文化人才能够当上官。若偏脸子人的这个认识符合逻辑,那么,我们官员的好坏,就取决于我们文化传统的好坏。
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偏脸子人尊敬老胡头,但内心里却无法亲近他。这或许是件好事儿,偏脸子人侥幸地抛弃了那些已经凝固,不再发展,只要认识字,记忆力好,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官方或官方准许的历史记录。
另一个是我家对面屋的老井婆子,她有句口头禅,除了自个儿啥时死不知道,这世上其他的事儿,没有俺不知道的。
老井婆子在偏脸子是远近闻名的神匠,她除了会跳大神,捉拿小鬼,还兼有多种身份,巫医,算命的,民谣传播者,保媒拉纤的媒婆,白事知客,说瞎话的。
别的地方对老井婆子这样的人叫“仙姑”“黄姑”“半仙”“神婆”诸如此类,可偏脸子人从来不这么称呼她。神匠的“匠”,里面的“斤”有用心度量的含义。
老井婆子不识字,她肚子里的杂七杂八都是口口相传下来,却又处处掺入她那些无法验证、神神秘秘的经验,甚至大多数的时候,纯粹就是她的个人臆想和编纂。
偏脸子人接受老井婆子,这意味着也接受她的纰漏和讹误。
偏脸子以外人的眼里,偏脸子人很愚笨,很无知,很落伍,很固执,很反动。用老井婆子的话说,偏脸子人,隔路。隔路,东北方言,行为和做法跟众人不一样,另外还有别致的意思。
老井婆子早上醒来,不洗脸,不梳头,眼角满是焦黄的眵目糊子,第一件紧要的事儿,去翻她那本一碰就掉纸屑的旧皇历,上面写着今天宜干什么,忌干什么。老井婆子从来不瞅月份牌,上面印着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语录,没有那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老井婆子盘算要做的事儿,跟皇历对上了,接下来,她盘腿坐在炕头上,摆开扑克牌,再算算这件事的吉凶。老井婆子的破扑克牌黏在一块,她一张一张地掰开,有的仅剩半张。老井婆子连着的大龙,若拦腰断了,她绝对不出屋了,一根儿接一根儿地抽她自个儿卷的旱烟,惶惶不可终日,盼望着日头赶紧落山,这不吉祥的一天快过去。
老井婆子的嘴巴不饶人,其实,偏脸子人都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熱心肠的好人。
地包头道街的焦大埋汰,三棵树至乌伊岭火车上的厨子,他的孙子受到惊吓,哭嚎不止。焦大埋汰说,赶紧去下坎儿找神匠老井婆子,来给叫叫魂儿。
本来,按老井婆子的皇历,她今天连门槛子都不可以迈出去,可她拔腿就走,提上鞋帮的工夫儿也没有。老井婆子一路小跑着,撞进焦大埋汰家,趿拉着的懒汉鞋掉在门外,她顾不上拣鞋,抢到锅台的旮旯,猛地划拉一下,满是老糨的手紧紧攥住,那小孩子“丢了的魂儿”,就这样被疯疯癫癫的老井婆子抓了回来,然后,她用巴掌轻轻地拍着小孩子的天灵盖,焦大埋汰的孙子的小眼睛目不转睛地瞅着老井婆子,不哭不闹了,竟然安静下来。
老井婆子水不喝,烟不抽,乐呵呵地回返。
我们家斜对门院的四弦子,中学毕业后,没去上山下乡,闲待在家里,拨拉一个葫芦瓢形状的四根弦的琴。偏脸子人不认识,他牛哄哄说,这叫曼陀林,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乐器。
偏脸子头趟街与电器街交叉的歪十字街在偏脸子的作用,相当于广场,各色人等聚集,散布小道消息和传播谣言的地方。四弦子站在人堆中央,口无遮拦地评说时政。
小片警八爪鱼把四弦子叫到派出所问话,他嘴巴还硬,不服软。派出所教导员王霸道说,送市局七处吧。四弦子的爹娘听着信了,顿时尿了裤子,骂四弦子,这一根儿筋的孽种。
老井婆子知道了,说俺高低得救救这孩子。
老井婆子赶去上坎儿的派出所,进了门,对看押四弦子的警察们劈头就说,他得了癔症(精神病不负法律责任),穿白大褂的大夫治不了,俺有办法。
王霸道说,老井婆子,不许你在这里装神弄鬼。
老井婆子不理会王霸道,紧闭着双眼,龇着牙,抽风一般地甩着头。老井婆子满头的灰发全散开了,像鬼一样瘆人,老井婆子趁机对四弦子耳语。四弦子突然跳着高说,有人造谣,俺什么也没说,你们要定罪,请把证人叫来,当面对质。
老井婆子出面,没人敢再来。派出所只好把四弦子放了。
我参加工作了,时常去看望老井婆子,用她的话说,她是看着我穿开裆裤,拉屎撒尿长大的。这个情谊,我不能忘。
老井婆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越来越重了,出现心功能衰竭的症状。老井婆子却笑呵呵地说,镰刀割不了自个儿的把儿,俺的大限到了。
这天,老井婆子的脸红光满面,像是换了一个人,没有了平日里的醋色。之前,只在她操持丧事时,我看见过。偏脸子有丧事,必来找老井婆子。老井婆子从炕柜里翻弄出平时不舍得穿的新褂子,用篦子沾着水,将乱糟糟的头发,劈得一根儿是一根儿,盘在脑后。老井婆子盘腿坐在事主家的炕上,每一步,怎么做,有哪些讲究,三舅四大爷,七大姑八大姨,垂手站立,听她的摆布……
老井婆子对我说,小王八羔子,给井姥姥去弄酒弄菜,按老规矩,不许给俺破了。老井婆子的老头井一丁活着的时候,老两口天天喝小酒,半斤糠麸,一卷五香豆腐丝。老井婆子说过,没有酒,就得死。我问过老井婆子,为什么。老井婆子说,日子苦呀。我说,酒也苦呀。老井婆子抹着干涩的眼角说,苦加苦,就不苦了。
老井婆子这句话,相当于教科书上说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
我回来时,老井婆子已经把炕桌摆好,相对放着酒盅和筷子。老井婆子说,俺跟你井姥爷喝最后一顿酒。老井婆子把两个酒盅斟满,拿起自己的酒盅,对着不存在的老井头子举了举,放下,又拿起另一个酒盅,对自己举了举,再放下,然后,挨个一口喝下去。老井婆子感叹着,如今的糠麸酒和豆腐丝儿,大不如以前了。
老井婆子哼哼起小调儿来,“桃叶哪尖上尖,柳叶儿哪遮满了天,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啊,又好比阎婆惜坐楼想张三……”老井婆子停下,像以往那样等待老井头子接腔。
十几秒钟儿后,老井婆子反应过来,老东西,不在了。老井婆子粗着嗓子假扮老井头子唱起来:“十九月夜八分光,七宫仙女度六郎,睡到五更四三点,二人同睡一张床。”
当天晚上,老井婆子哼唱着小调咽气,混浊的眼睛连自个儿的儿女都不认识了,歌词仍不差分毫。人们说,歌谣有辙儿,朗朗上口,容易记。可我不这么认为,歌谣是老井婆子的命。
偏脸子人无处祭奠老井婆子,她的子女按她的遗愿,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把骨灰扬了。老井婆子生前说过,骨灰匣子,儿孙给你保存,再以后呢?疯疯癫癫老井婆子比所有的人都清醒。
这个疯疯癫癫的跟我非亲非故的老太婆,使我的生命,那些冰冷的东西有了温度,让我在刻板的教科书之外,有了更鲜活的文化传承。更主要的,我的那个年龄,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歌谣的价值和意义,很多歌谣,可惜没有记忆下来。
老井婆子死了,偏脸子的歌谣休止了。
老井婆子融入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