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同样也会对农户可持续生计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产生的影响,并研究退耕还林基础上保证农户可持续生计良好發展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全面有效保护环境以及开发地方特色产业。
一、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产生的影响
(一)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农业种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在实际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农民种植耕地的面积减少,其中部分耕地将用来种植树木,这一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种植收入。在退耕还林的短时间内,农民的基本收入较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实际农民的种植范围依然较小。但是在此过程中,部分农户无法找到相应的方式取代退耕还林的损失,如果长期依赖政府扶持,则我国农业将无法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农户的基本收入仍然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可以得到林业收入的农民数量逐渐降低,退耕还林政策中种植的林木主要以生态林为主,其中经济林的数量非常少,因此农民不能通过林木种植的方式获收入,加上人为原因以及自然原因,林木的生长率并不高,因此会影响农民的基本收入情况。
(二)对农户资产的影响
土地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在退耕还林之后,农民所有的土地资源减少,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农户逐渐从农作物种植向着草木种植的方向转变,但是草木种植与农作物种植相比收益较低,加上周期较长,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客观经济需求。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农业种植的工作。农户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农民的总资产也受到影响,另外,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土地和房屋是资产结构中的主要占比,并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理财投资,这种情况也会阻碍农户提升自身资产,加上农村的自然环境质量并不高,因此也会阻碍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良好发展。
(三)对农户生存环境的影响
退耕还林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自然环境,虽然降低了农民的实际收入,但是提升了自然环境质量,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以及土地荒漠化问题等,实施退耕还林能够帮助植被健康生长,改善生态环境。避免实际环境出现不断恶化的情况,提升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
二、保证农户可持续生计良好发展的措施
(一)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要保证和谐共生,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同时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将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应用在其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例如,在全国生态管理中建立全面的生态保护机制,为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实施退耕还林工作。在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过程中,将“保民生、护生态以及促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创新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同时建立多维度的生态保护系统,提升林业产业的实际管理力度,这种方式能够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结合。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要想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良好发展,就需要先建立一个明确的管理建设目标,在此基础生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这种方式能够在保证退耕还林开展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良好发展。
(二)全面有效保护环境
退耕还林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但是仅仅依靠推退耕还林这一项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则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辅助政策,同时加强退耕还林的补贴,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必须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和优化,建立多样的生态保护网络,这种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例如,针对农村区域中的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以及城镇开发进行规划,并且组织绿化活动,针对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石漠化问题、荒漠化问题以及水土流失问题等展开全面治理,建立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系统,对生态环境展开有效保护。例如,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给予农民科学合理的补偿,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农民对退耕还林措施的积极性,该项目实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得农民的支持,因此需要给予农民补偿。同时帮助农民认识到退耕还林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农民从思想上认可退耕还林这一措施。而给予农民补贴,能够减轻农民在退耕还林中的生活压力,同时充分激发出农民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三)开发地方特色产业
退耕还林减少了农户的种植面积,但是从长时间来看,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农民的整体收入,同时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地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的特点,制定地方特色产业,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农民提升经济收入。例如,将林下养殖模式逐渐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将现代种植技术应用在其中,建立现代化的经营体系和农业管理体系,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保证农民收入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另外,让农民与现代企业相互结合,建立农村发展的二三产业,同时给予产业转型农民一定的奖励,让农民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际创业中,不断拓展自身的经济来源渠道。例如,针对农民组织培训,其中包括农业种植知识、就业知识、致富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提升农民的综合技能水平。例如农产品加工技术、家禽养殖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等,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范围逐渐扩大,还可以鼓励农民从事餐饮行业、物流运输行业等,增加该地区中的产业类型,最终达到促进农民可持续生计良好发展的目的。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会对农民可持续生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同时,还要给予可持续生计一定的支持和引导,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123006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一、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产生的影响
(一)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农业种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在实际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农民种植耕地的面积减少,其中部分耕地将用来种植树木,这一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种植收入。在退耕还林的短时间内,农民的基本收入较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实际农民的种植范围依然较小。但是在此过程中,部分农户无法找到相应的方式取代退耕还林的损失,如果长期依赖政府扶持,则我国农业将无法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农户的基本收入仍然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可以得到林业收入的农民数量逐渐降低,退耕还林政策中种植的林木主要以生态林为主,其中经济林的数量非常少,因此农民不能通过林木种植的方式获收入,加上人为原因以及自然原因,林木的生长率并不高,因此会影响农民的基本收入情况。
(二)对农户资产的影响
土地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在退耕还林之后,农民所有的土地资源减少,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农户逐渐从农作物种植向着草木种植的方向转变,但是草木种植与农作物种植相比收益较低,加上周期较长,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客观经济需求。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农业种植的工作。农户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农民的总资产也受到影响,另外,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土地和房屋是资产结构中的主要占比,并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理财投资,这种情况也会阻碍农户提升自身资产,加上农村的自然环境质量并不高,因此也会阻碍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良好发展。
(三)对农户生存环境的影响
退耕还林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自然环境,虽然降低了农民的实际收入,但是提升了自然环境质量,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以及土地荒漠化问题等,实施退耕还林能够帮助植被健康生长,改善生态环境。避免实际环境出现不断恶化的情况,提升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
二、保证农户可持续生计良好发展的措施
(一)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要保证和谐共生,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同时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将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应用在其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例如,在全国生态管理中建立全面的生态保护机制,为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实施退耕还林工作。在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过程中,将“保民生、护生态以及促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创新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同时建立多维度的生态保护系统,提升林业产业的实际管理力度,这种方式能够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结合。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要想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良好发展,就需要先建立一个明确的管理建设目标,在此基础生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这种方式能够在保证退耕还林开展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良好发展。
(二)全面有效保护环境
退耕还林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但是仅仅依靠推退耕还林这一项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则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辅助政策,同时加强退耕还林的补贴,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必须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和优化,建立多样的生态保护网络,这种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例如,针对农村区域中的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以及城镇开发进行规划,并且组织绿化活动,针对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石漠化问题、荒漠化问题以及水土流失问题等展开全面治理,建立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系统,对生态环境展开有效保护。例如,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给予农民科学合理的补偿,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农民对退耕还林措施的积极性,该项目实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得农民的支持,因此需要给予农民补偿。同时帮助农民认识到退耕还林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农民从思想上认可退耕还林这一措施。而给予农民补贴,能够减轻农民在退耕还林中的生活压力,同时充分激发出农民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三)开发地方特色产业
退耕还林减少了农户的种植面积,但是从长时间来看,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农民的整体收入,同时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地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的特点,制定地方特色产业,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农民提升经济收入。例如,将林下养殖模式逐渐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将现代种植技术应用在其中,建立现代化的经营体系和农业管理体系,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保证农民收入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另外,让农民与现代企业相互结合,建立农村发展的二三产业,同时给予产业转型农民一定的奖励,让农民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际创业中,不断拓展自身的经济来源渠道。例如,针对农民组织培训,其中包括农业种植知识、就业知识、致富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提升农民的综合技能水平。例如农产品加工技术、家禽养殖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等,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范围逐渐扩大,还可以鼓励农民从事餐饮行业、物流运输行业等,增加该地区中的产业类型,最终达到促进农民可持续生计良好发展的目的。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会对农民可持续生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同时,还要给予可持续生计一定的支持和引导,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123006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