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坛“延祐极盛”说辨析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under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顾嗣立提出元代诗坛"延祐极盛"说,对后世造成很大的影响。其实,除了诗歌之外,散曲、杂剧等新兴文学样式,也在延祐年间发生了变化,均表现出崇尚雅正的倾向。文坛这种趋于整饬的局面,与理学思想借助科举恢复而定于一尊密切相关,当时人即已提出批评。判定延祐年间为元文坛风貌转变期是恰当的,若以之为文坛极盛,则忽视了文学的多样化特征,有失偏颇。
其他文献
8月19~26日,海峡两岸蜂业界人士再聚云南,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专业交流。这次交流是经云南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正式批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蜜蜂杂志》社具体承办的。
我们必须找到生命伦理语言变化中的意义,并且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使语言的变化达致动态的平衡。对于新的生命科学问题,传统的哲学语言和医学人文用语已经失去了它们的表达性并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审慎、深入的分析,认为王俭《七志》有两个附录,一个附录是"所阙之书",另一个附录是佛经、道经。并指出,《七志》原书正文"七志"部分为三十卷,附录为十卷,两者
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瘤临床上常见,近年来我们选择性地用CO2激光治疗1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