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是一项根深蒂固、长久复杂的教学。为什么呢?因为计算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会和必须要灵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是能力提升的根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敏捷思维的首要前提。但这基础且重要的计算正逐步被我们老师和家长们所忽略。通常认为这么简单的口算、计算一眼就会,就不需要时时练、天天练了;尤其是计算的数理更不要理会。如此一复一日,年复一年造成了小学生的计算不过关、不扎实。这样影响了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小学阶段的计算,必须要从低年级开始牢牢抓实、抓紧,只有这样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才应用自如、得心应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有以下的几点做法:
一、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动手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渊源关系,思维就难以发展,能力难以提升。而小学生直观思维的培养是从家长、老师的直观演示中感悟出来的。笔者教低年级的数学时,在进行计算教学中,都非常注重直观演示,组织学生通过看一看,在小组内动手摆一摆、摸一摸,來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学生在刚刚学进位加法时,让孩子预先准备好较多的小棒和橡皮筋,课堂上凡是遇到满“十”的就用橡皮筋捆一捆,然后再把整捆数与剩余数加起来,这样遵循了孩子们认知的发展规律,又满足了小学生喜好操作活动的特点。乐中学、学中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开展适当的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越浓厚,求知欲望就越高。因此,在计算教时,笔者特意安排一些激励性的练习和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单一的数字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对口令”“开火车”“做手势”“图文并茂”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非常好。对于待进生,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欠佳,计算能力较差,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关照他们,经常挑些简单的计算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体验;并时常抽空跟他们聊天,聊他们的爱好与兴趣,来增加师生单独接触的机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久而久之,这些待进生就爱上数学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一看就会做,因此在课前笔者特意设计了一些优等生的题目(从密度和难度上作拓展)。实施一周全对的贴小红旗以表鼓励;一个月小结一次,都全对发放小红花以作期末统计评优。激励方法得当,使全班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激励中得到了不同的进步。使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错中悟、悟中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分析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练习、测试中,常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粗心大意的错误。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笔者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重订;每次的小测中学生出现的错题我们不能避而不见,必须要先在本子中重订2次。另外,一、二天后还要重现这些易错题让学生加强练习、反复强调、加深记忆。例如,在教学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208×5有一部分学生非常容易错误做成28×5,漏了中间的0不乘。又如四年级小数的加减法6.45 8.3,错误做成6.45 8.03,错因是没把相同数位对整齐才相加;运算定律的练习题中123-68 32错为123-(68 32),错因是不能用简便来算等等。在备课的过程中、课堂上特意指出同学们会出现各种的错误,叮嘱同学们要注意;同时通过批改作业、测验,发现学生的易错题,笔者都会在电脑中做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并把首次或多次出现错误的学生的名字记录在这道题的旁边,利用课间进行个别辅导;并把这些易错题在短期内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反复的强调。到了期末复习的时候,又把这些典型错题变变数字拿出来练习,提点还做错的同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知识,一生受益。
四、严格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是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从书写开始的,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创新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在计算教学中笔者注重把好几个方面。首先,作业书写规范化。要求学生参照正确的、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书写。其次作业订正自动化。错题订正后如果都正确的作业教师写一个大大的“已”字,如果订正后学生看到老师仍写“未订正”字,那说明在做今天的作业之前,要先订正好之前的错题才能做今天的作业,为了督促学生改正,凡有5个“未订正”,老师都要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找空进行辅导和思想教育;并及时告知家长,做到共同督促,齐抓共管。最后要把工作坚持做下去,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这门学科贯穿一生的学习生涯,而计算能力的好与坏关系到以后的生活与工作,提高计算能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分析和整理,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才能把单一、枯燥的计算变成闪亮、生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会计算,学会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感。
参考文献:
[1]史之娟.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尝试[J].学周刊,2015.
[2]于翠荣.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读与算·教师版,2016.
一、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动手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渊源关系,思维就难以发展,能力难以提升。而小学生直观思维的培养是从家长、老师的直观演示中感悟出来的。笔者教低年级的数学时,在进行计算教学中,都非常注重直观演示,组织学生通过看一看,在小组内动手摆一摆、摸一摸,來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学生在刚刚学进位加法时,让孩子预先准备好较多的小棒和橡皮筋,课堂上凡是遇到满“十”的就用橡皮筋捆一捆,然后再把整捆数与剩余数加起来,这样遵循了孩子们认知的发展规律,又满足了小学生喜好操作活动的特点。乐中学、学中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开展适当的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越浓厚,求知欲望就越高。因此,在计算教时,笔者特意安排一些激励性的练习和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单一的数字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对口令”“开火车”“做手势”“图文并茂”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非常好。对于待进生,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欠佳,计算能力较差,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关照他们,经常挑些简单的计算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体验;并时常抽空跟他们聊天,聊他们的爱好与兴趣,来增加师生单独接触的机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久而久之,这些待进生就爱上数学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一看就会做,因此在课前笔者特意设计了一些优等生的题目(从密度和难度上作拓展)。实施一周全对的贴小红旗以表鼓励;一个月小结一次,都全对发放小红花以作期末统计评优。激励方法得当,使全班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激励中得到了不同的进步。使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错中悟、悟中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分析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练习、测试中,常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粗心大意的错误。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笔者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重订;每次的小测中学生出现的错题我们不能避而不见,必须要先在本子中重订2次。另外,一、二天后还要重现这些易错题让学生加强练习、反复强调、加深记忆。例如,在教学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208×5有一部分学生非常容易错误做成28×5,漏了中间的0不乘。又如四年级小数的加减法6.45 8.3,错误做成6.45 8.03,错因是没把相同数位对整齐才相加;运算定律的练习题中123-68 32错为123-(68 32),错因是不能用简便来算等等。在备课的过程中、课堂上特意指出同学们会出现各种的错误,叮嘱同学们要注意;同时通过批改作业、测验,发现学生的易错题,笔者都会在电脑中做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并把首次或多次出现错误的学生的名字记录在这道题的旁边,利用课间进行个别辅导;并把这些易错题在短期内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反复的强调。到了期末复习的时候,又把这些典型错题变变数字拿出来练习,提点还做错的同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知识,一生受益。
四、严格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是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从书写开始的,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创新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在计算教学中笔者注重把好几个方面。首先,作业书写规范化。要求学生参照正确的、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书写。其次作业订正自动化。错题订正后如果都正确的作业教师写一个大大的“已”字,如果订正后学生看到老师仍写“未订正”字,那说明在做今天的作业之前,要先订正好之前的错题才能做今天的作业,为了督促学生改正,凡有5个“未订正”,老师都要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找空进行辅导和思想教育;并及时告知家长,做到共同督促,齐抓共管。最后要把工作坚持做下去,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这门学科贯穿一生的学习生涯,而计算能力的好与坏关系到以后的生活与工作,提高计算能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分析和整理,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才能把单一、枯燥的计算变成闪亮、生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会计算,学会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感。
参考文献:
[1]史之娟.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尝试[J].学周刊,2015.
[2]于翠荣.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读与算·教师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