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即是观心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_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哲学家张君劢有一段极为恳切的话:“不作虚无浮泛之文,不作敷衍塞责之文,不作空洞无物之文,不作矫情造作之文……”心中颇为感慨。抚视现今教育研究与写作,理论的表达玄之又玄,不是难以卒读就是无法参透;实践的叙写不是虚构杜撰就是淡乎无味。教育研究和写作与教育教学实践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如何使教育写作如张君劢先生所倡导的那般真切与诚挚呢?一些教研人员及教师在不断地探寻着。林高明老师的《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一书就是一种切实的尝试。这是一本实践的书,一本思考的书,一本“心”的书。
  作为教研人员与教师,他在努力植根于真实的课堂生活同时,又超越狭隘的经验主义来思考教育与课堂。如他提出了“让思想为我们领跑”,有教育思想的教师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在思想的高度上,可以睥睨今古;才能“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思想自能超越尘俗,自开天地;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曾经沧海,境界自明。是思想为我们领跑,思想携我们飞翔,是思想为我们赋形并立神……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他推敲课堂的意蕴是什么:是种植人生美好的意义,是开启生命诗意的旅行,是放牧心灵明澈的流河,是凝练智慧的熔炉……置身课堂,置“心”课堂,我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尘埃之微。在这种观察中,我们迷恋生命的成长,敬畏生命的本质。
  通过内在的“心眼”。我们眺望无限的人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在课堂间寻求思想的风景。十多年来,作者行走于数千个课堂,用心涵泳,大含细入。作者以整体人生、整体生命的视野来含纳课堂的呼吸、心跳,理解课堂的丰富、复杂。体验课堂的艰难与欣悦:以细致入微的“灵心慧眼”来透视课堂生活中所有的情节与细节。力求见人所未见,努力道人所未道。他在细心地分析课堂,力求由小节出发通达大道。
  如文中提到,在许多课堂中,教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语言:“大家认真想想,想好的告诉老师,老师看看谁想得快!”“同学们再仔细地考虑,老师看谁脑子最灵,最聪明!”“好,小旭同学,小手举得多高,眼睛多明亮啊,你来告诉老师你这道题是怎么做的。”……他分析,这样的对话,在“教学即对话”的理论的关照下,似乎也无懈可击,无可挑剔。细致地听起来,这些课堂语言也亲切动人。似乎是在营造一种激励竞争的学习氛围。在课堂公共空间里,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而上述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了只存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对话。所有的想法都是“告诉老师”,“老师看谁最聪明”……多方交流三边互动。被窄化为双方双边的对谈。回答的学生只不过是一味地在揣摩教师的心理。迎合着教师在心中预存的答案。这里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唯教师马首是瞻,一切都唯教师评判裁断。学生从小就学会了怎样察言观色、投教师之所好。提取出课堂现象进行深刻而独到的透析之后,林老师还真诚地提供了改进的思路与启示。诸如此类引发我们思考:自己是否在干扰学生的学习?透视常见的课堂用语背后的思想内涵,阐释课堂中“人称关系”的教育意味,解剖倾听与提问、应答与对话……
  十多年来,他总是抱持着遗种痴迷的信念行走在课堂之中。他就是这样以一种内心的光亮来照耀课堂,或引课堂的亮光来烛照我们内心的暗隅。他不断地观察、阅读课堂,不断地回想回味那些深深锲入内心世界的属于课堂里的每一事件、每一波纹。从这或平朴或优美或灵动或笨拙的文词中我们不难读到课堂中师生及观课者(作者)情绪的波动、心灵的感动、思想的触动。我想,这种“漫无章法”的记录中,我们也可能探听到来自课堂深处的真实的声音,也可能触摸到教育教学的真谛与奥秘,也可能探测到不经意间被自己遗忘的信念与价值。
  所有的这些都是以一种“草根情怀”来进行的“田野作业”。作为教师,这是一种非常切近课堂生活与自身生命的“研究”。观察课堂,在日思月磨中,实践自然而然地渗入了理性的光辉,理性思考也有了实践的朴实的质地。本书中有灵光一闪的观课思想的打磨,有可资借鉴、行之有效的观课方法与透视技术,也有视角独特、触须敏感的课堂解魅。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怎样保持一颗具有敏感力的心;学习怎样保持大脑激活与思维沸腾的状态;学习怎样以自己的生活、人生融入课堂。在修炼课堂时修炼人生,在修炼人生时修炼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责任编辑:林彦)
  《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林高明著/25.00元
其他文献
不久前,泉州市教育局组织了特级教师讲学团,深入各校开展同课异教教研活动,这一活动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来我校讲学的是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黄清柱老师,他执教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确定位置”。仔细揣摩过黄清柱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在平实中彰显匠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设计1    师:同学们。根据信封里的“数对”在全班座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师:你们两人为什么站着?  生:我们两人在
期刊
课堂教学是美术教师的中心工作。那么,对美术课堂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即评价一堂美术课上得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评价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来进行。    方向一:从教材处理入手,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我们在评析美术课教学时。既要看教师传授美术知识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美术教师在对美术教材的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是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评价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我们的课堂有了评价的相伴,将会与精彩同行,将会与实效同在。下面我将结合我在教学“确定位置”(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时的一些“评价对话”进行评说。  片段1:当出现对“第2组第5个位置”不解时。  师:老师今天很高兴来到我们这个学校(借班),我很乐意认识每一位同学,首先,我要认识的是第2组第5个位置上的同学
期刊
体育课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与其他课相比,体育课确实更易产生伤害事故。但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注重安全教育。那么。想要受伤也并非很容易。    一、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1、注重课前检查。课前。体育教师应检查使用的器械有无损坏,安放是否平稳,场地是否平整,沙坑是否翻松,周围有无妨碍活动障碍物等。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锻炼时身上不能佩带徽章,口袋不能携带小刀、
期刊
课堂评议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视点上来观照课堂的一些事实、一些现象、一些细节。因其立场不一而各显多姿多彩的形态,而其中重要的是要凸显具体课程特性。如果失去学科性的导向作用,教学就可能放任自流,造成“乱耕别人的田,荒芜自己的园”的局面,甚至消解自身课程的优势。  对于课堂观察与分析而言,课程本身具有的特性是一把重要的衡量标尺。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备五大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多地强调数学化后的结果,总是把它作为现成的知识来教,教给学生以定义、规则、算法,让他们据此死搬硬套,而忽视了数学化过程本身,造成了实际内容与抽象理论的脱节。学生只记住了抽象的定义、法则、规律,而不知道它们背后的丰富事实,因而常常不会使用它们。另一方面,形式的数学结论。要想应用于现实还需使这些形式与现实相符。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关键还在于怎样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走人了语文课堂,但由于各种原因,实施不易。特别是低年级,受限于孩子的知识和能力,难度更大;老师们不敢轻易涉足,课程标准的要求。无法落实。  正当苦无良策的时候,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为二年级学生上的《我爸爸》一课。窦老师的教学围绕安东尼·布朗的经典儿童绘本《我爸爸》展开:第一步,预热。导人新课后,打开第一页,让学生看图说所看到的“我”爸爸。最后出示书上的配文:“他真的
期刊
曾经反复研读朱光潜先生的《谈文学》,其中有一段回忆,让我深有感慨:  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
期刊
教育要重视细节    今天到一学校检查调研,看到一些情况,让我想到“重视细节”这一话题。  一位老师正在上课,教室最后靠墙的一个男孩蹲在椅子上,摇着书桌。老师视而不见,顾自地讲得津津有味。他没看到这孩子的表现么?此时,他纵有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高明的教学方法,再渊博的学识又如何呢?不能关注课堂细节而及时应对,教学效果能不大打折扣么?  走进办公室,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天花板上蛛丝密布,门窗尽是灰尘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