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关雎》主题阐释的演变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9207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雎》一诗,居《诗经》之首,足以体现其特殊地位.对于《关雎》主题的理解,从古到今,随时间不断变化.古代经学家从教化的角度去阐释,近现代人则更多地从文学角度去解读.三家诗将其理解为“讽刺诗”,即讽谏帝王要正确选择自己的配偶,这样才能由内到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毛诗则认为是“颂美诗”,即《关雎》“居始”的地位,使其具备独特的教化意义;现代诗学派从文学角度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表现了君子对淑女的思慕之情,以及一段爱情追求的经历.这些阐释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该诗的认识侧面,同时又对当时的人民思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其他文献
哈代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反映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中女性主义运动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哈代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在贾平凹的小说中,针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一种名为“轻小说”的文学体裁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因其能带给读者轻松独特的阅读体验而迅速受到人们的欢迎.轻小说具有极强的商业化和娱乐性特色,
王维和孟浩然都属于山水田园诗派,两人处于同一个朝代,甚至人生有四十载是同年代,但其诗作风格却各有千秋.文章从二人人生出行阶段的地理变迁出发,以南北方文化差异以及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