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是创业成功的一道门槛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c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馃馃是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一种传统面点,也是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将这种在全国名不见经传的小吃推广开来,她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并实现了年收入七百多万元的銷售额,她就是90后女孩马娟。
  上大学期间,每次放长假返校,马娟都要带上家乡的花馃馃给寝室的同伴们吃,大家总是一哄而上,很快就会抢光。大快朵颐一番后,大家央求她下次多带点。这些吃货们让她看到了商机,她知道,如果肯下苦功,花馃馃一定大有文章可做。于是,她盘算着将家乡好吃的花馃馃推向全国的市场。
  花馃馃以面粉为主料,加入菜籽油、鸡蛋、蜂蜜等辅料后,做成各种漂亮的花型后,经过油炸,口味香甜酥脆。家乡的妇女大多会做这种小吃,马娟美滋滋地想:如果把这种地方美味卖到全国各地,收入一定相当可观。
  2017年硕士毕业,马娟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家乡。她心里早已做好了创业的方案,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经过耐心的劝说,马娟最终做通了家人的工作,成立了一个做花馃馃的小厂,并决定用自家的八间平房做生产用地。
  她又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找那些在家打理家务的妇女,让她们一起做花馃馃。大家并不看好她,一个读书的丫头,又不懂怎么做花馃馃,能搞得好吗?在她的努力下,最终有13名妇女上岗,成了第一批生产工人,正式进入车间进行生产。
  马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她自己不仅学会了做花馃馃,所有的原材料,她都要亲自采购,而且对质量的把关异常严格。每天,她一直忙碌在工厂。为了保证花馃馃的原汁原味,她坚持让大家用纯手工技艺生产,尽管这样产量较少,但是品质有保证。果然,马娟厂里做出来的花馃馃味道纯正,大受欢迎。
  为了提高产量,她扩大了生产规模,又召集了一批有手艺的工人,并请专门的技艺师傅对他们进行培训。这样一来,产量虽然跟上来了,但销量并不理想,马娟非常着急。为了打开市场上的销路,她又外出学习产品的包装,并发挥自己所学的设计专业优势,设计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外包装,然后趁热打铁,注册了“马半半”花馃馃商标。
  回到家乡后,她又召集大家对花馃馃进行改良生产,经过多次的反复试验,最终做出全新的品种,色泽、口感、规格有了极大的改进,再进行包装,花馃馃立马变得高端起来。
  为了打开销路,她外出多省跑推销,吃尽苦头的她渐渐打开了局面。她又在网上注册平台进行销售,经过艰难的打拼,很快,网上的销售局面打开了,订单慢慢从全国各地飞了过来,销售收入也在猛涨。
  马娟没有沾沾自喜,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她知道,创业难,特别是女子干大事,九苦一份甜。如今是苦尽甘来,她手下的工人已经有150多名,销售收入每月有60多万元。
  家乡传统的小吃,如今已变成了全国抢手的香饽饽,曾经的“拼命三娘”马娟也成了创业达人。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马娟历尽了艰辛。她觉得,那是人生成功不可或缺的调味剂,迈过了艰难这道门槛,创业离成功就为时不远了。
其他文献
阅尽繁华,披发入山,这样大开大合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那断崖般的落差,常能拉出一个时代的幽微景观。  张岱的那面人生断崖上,蓊郁蔓生的,全是前朝往事。无限的美、无限的繁华、无限的精致复杂。往事如梦,梦如水,收在回忆的壶内,被寂寞烤炙,咕嘟,咕嘟,咕嘟,生命熬成了一钵老茶。  《陶庵梦忆》里,梨园韵,诗书韵,寒梅韵,冰雪韵……味味化于无形,又味味绮丽生花。一抹嘴,甘尽苦生;再一抹嘴,苦涩怅惘
口,象形字,得之于人的嘴。人们通常把讨生活,称为糊口。腹中有食,身上有衣,温饱问题解决了,日子就能过得下去,这便是锦,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不愁锦上不添花。  人食五谷杂粮,粮食何来?当然从土地中。在我眼里,这个口字,似乎亦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土地,想此,莫名地联想到有关口字部首的字。  有一灯谜:嘴里含玉,打一字。谜底不难揭——国。这个国字,是简体字,其繁体为國,从口,从或,或字拆开,为一口戈。似乎可以
人是情感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有烦恼,这很正常,一点都不奇怪。是否让烦恼常驻心间,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我快乐吗?我们时常这样问自己。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快乐时我们快乐,烦恼时我们烦恼。究竟是快乐多于烦恼,还是烦恼多于快乐,连自己都云笼雾罩,不明就里。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如意”就是烦恼,就是不快乐。所以,我们很是纠结。   俗话说:“野花不种年年
河北名企——“神威药业”,于2004年12月2日成功登陆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家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现代中药企业。现在,神威药业依然是中国香港主板市场市值最大的现代中药上市公司。这样一个万众敬仰的企业,有人猜测:“一定有后台,有背景。”实际上它没有任何后台背景,与千家万户老百姓过日子一样,家产多少,家业多大,全是自己“折腾”来的。   时间追溯到1984年,一个叫李振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为人幽默机智,说话诙谐有趣。  他刚到任时,记者问:“新官上任,你有哪三把火?”他笑着答:“自己一把火也没有,因为故宫最怕火。”表面上似在说明故宫的特殊性质,又似乎在含蓄回答媒体的问题,表明自己不会给同事们下马威。  故宫端门广场前种有五十六棵古树,他下令将树坑填平,还在旁边装上树凳,方便游客们休息。凳子装好后,有员工便向院长提议:“中国正好有五十六个民族,这里五十六
《红楼梦》中妙玉有泡茶三杯论:“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茶论道,在我看来有点不近人情的诙谐,也有点自命不凡的孤傲。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传说,这说法真假难辨。古人把饮茶归功于神农,我想不过是想赋予茶以文化气息,后人也沿袭这种理性的追求,给予茶以种种哲理与玄妙的茶境。  有人认为喝茶有三重境界,即“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
泡茶時,许多人从来都只是凭感觉往器皿里放茶叶,方式简洁随意。早在唐朝,日本使者就将华夏民族的饮茶习惯带回岛国,秉承韵味十足的礼仪,整个过程时刻保持敬畏态度。《茶经》中记载,烹茶时量取茶末投放的量具称之为茶则。则者,量也,准也,度也。精准地量出适量的茶叶,遵循茶道烹煮后才能饮上一杯口味上乘、回味悠长的佳茗。口渴时,端坐静候千回百转后才呈现出的功夫茶,与路边几角钱一碗的大碗茶饮来各有千秋,前者萃取的是
在2019北京世园会上,一幅巨型花卉画作引起观众的注目和好评,人们连连称赞,太美啦!简直都画活了!现场许多人甚至手拿放大镜观看这幅作品。然而,令人们想不到的是,此画的作者竟是一位80岁的老人,他就是享有“中国植物画第一人”美誉的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老人。  曾老1939年出生在云南省威信县,小时候喜欢信手涂鸦,用老人的话讲,什么都敢画,却画什么不像什么,喜欢画画的他,偏偏不信什么天赋之说,只要自己喜
刘勰是南朝梁代时期的著名文学理论家,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生活极为贫穷。但他笃志好学、博经通史,《文心雕龙》就是他的代表作。  众所周知,刘勰生活的年代盛行门第制度,一个人出身的贵贱决定了这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像刘勰这样出身低微的平民,自然默默无闻,无人知晓。因其社会地位低下,《文心雕龙》写成后也根本得不到世人的重视。但刘勰本人十分自信,深知自己著作的价值,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用心血写成的书稿无声
有人爱作假,认为如此才能很容易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清末的官场上,岑春煊被称为“官屠”,别人之所以如此称他,是因他为政祟尚严猛,不讲情面,经常参劾违法乱纪和庸劣不称职的官员。由于他忠于朝廷,敢说敢干,不畏权贵,也被称为“肝胆总督”。  岑春煊锋芒毕露,不顾及官场潜规则,得罪了庆亲王奕劻及炙手可热的袁世凯,两人一定要将他铲除而后快。由于岑春煊深受慈禧的宠爱,所以他们分两步走,先将他排挤出京,即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