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henzhuo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到处有数学,可以说数学和生活是形影不离,相辅相成。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数学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为基础,把生活的气息融入数学课堂中,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数学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那么,作为教师要怎么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用活灵活现的生活情境取代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再将数学知识还原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懂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已有的生活情境与学习的内容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兴趣也就越高。要想使学生变“厌学、苦学”为“愿学、乐学”,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并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应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学生实际年龄特征、智力发展等因素,采用模拟情景表演、动手操作实践、游戏法、实物演示、编故事、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生活化,铺设好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例如,一位教师在导入《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是这样的:中秋节那天妈妈买了三个同样大的月饼。晚上妈妈切下第一个饼的1/2给小明吃,切下第二个饼的2/4给爸爸吃,再切下第三个饼的4/8给姐姐吃。小明很不高兴,说妈妈偏心眼,给姐姐的月饼最多,给自己的最少。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小明说得对不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不仅真实的再现了生活,而且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快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使数学和生活相融合,为后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 经历生活实践,形成数学概念
  可以说教材中的内容都来自于生活实践中,但是生動的生活素材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把生活与数学教学融合,再现“生活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地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经历实际操作,从中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数学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我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6个苹果(图片),课堂上设计了分苹果的环节。先让学生把6个苹果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再全班交流分法,得出结果:①一份得1个,另一份得5个;②一份得2个,另一份得4个;③两份都是得3个。紧接着追问:第③种分法与前面两种分法相比,你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与思考讨论,不难发现第③种分法,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这时候教师就适时地引出了分得每份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概念。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苹果的生活现象,使概念更加形象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领悟了“平均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可见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挖掘数学中“生活例子”,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那么就容易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 巧用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数学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再次升华。生活经验都是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与形象化;或者先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积累些生活经验,再组织学生运用这些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比如在教学“速度”的表示方法时,教师就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以下环节:1. 教师出示两道题:A飞机3分钟飞行36千米。B自行车3小时行36千米。2. 分组求出飞机和自行车的速度。
  3. 讲评后,教师紧接着说道,飞机的速度是12千米,自行车的速度也是12千米,原来它们的速度是一样的哦。(有下划线的这句语速稍快点。)听到这里,学生们恍然大悟,(凭着生活经验)异口同声说:不一样的。飞机的速度比自行车快多了。师:可是从这两个结果我看不出来啊!
  4. 师:谁能想个办法,让大家知道这两个结果是不同的呢?这时学生们跃跃欲试,兴致很高。有人就答道:千米后面加个时,加个分就可以了。接下来速度的表示方法:千米/时、千米/分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水到渠成,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到速度的不同,也结合生活经验创造出“速度的表示方法”,一定会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非常深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由于“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而且学生平时买文具及生活用品都是由家长代办,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人民币,可以说购物经验极少。再加上如今信息发达,都不用现金付款,导致学生对人民币更陌生。学习完这一知识点对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还是一知半
  解,购物情境中关于付钱、找钱的计算方法懵懵懂懂,经常出错。针对这一现象,我就提前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多接触人民币,积累生活经验,为之后学习“认识人民币”做好铺垫。“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点安排在北师大版中的一年级下册,于是在一年级上册教学完的寒假作业中,我就布置了五次的购物活动记录。具体如下:孩子在家长在陪同下进行购物,主要由孩子完成每一次购物的操作,付款时必须现金付款,并填写购物记录单。【购物记录单:×月×日,我在哪里买了什么(价格是几元几角),我付给售货员几元几角(几张几元和几枚几角),找回了几元几角(几张几元和几枚几角)。】这种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购物中,亲历了识别商品,看懂标价,学会付钱、找钱等活动,增加了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也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有了前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真正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发现学生学起来轻松多了,而且许多孩子觉得这种亲身经历的生活实践活动很有趣,不止进行五次,甚至把该活动实践于日常生活中,成为父母的小帮手。在活动中他们体验了活用知识的快乐,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也得到了巩固。教师唯有让学生真正走入生活中去,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并把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四、 回归生活实际,增强数学意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也天天在跟数学打交道,可是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却视而不见,缺乏数学意识,导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所以我们要让数学教学回归于学生的生活中,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善于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比如,在学习了“米、厘米的认识”后,我们让学生回去测量自己的学习用品,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阳台、房间等的长与宽,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而且巩固了学生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如学习了利息后,可以让家长带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回来后让学生过把“小鬼当家”的瘾,想一想,做一做: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这就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到处有数学,可以说数学和生活是形影不离,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生活世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与生活成为一对教学的“伴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将更具魅力,数学学科也将更受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J].素质教育,2012(92).
  作者简介:魏惠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丰州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仍然不是很高,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努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农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35-02    语言是人类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人交流,因此,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就更应该重视对
研究目的:利用我国北大物理系研究者自主研发的心磁图仪检测心电图未出现特异性改变的冠心病患者,明确心磁图对心电图正常或非特异性改变患者的诊断价值,同时筛选出可靠的参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形成良好品质的关键环节,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迫式、灌输式教学使部分学生反感甚至厌学。本文提出一种“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强调师生平等,注重全员参与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设学生主体发展的最佳环境。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课堂组织;创设情景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传统教育与社会发展不
关键词:阅读;做人;审美;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62-01    课堂知识是有限的,要想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以求思维空间的扩展和思维模式的优化,就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是启迪人们聪明才智的神圣殿堂。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汲取新的知识,把握科学文化动态;学生要成为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就要学习广博的知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