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触碰痛处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滑稽戏不滑稽”成了一个常见的现象和热议的话题。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说“笑是滑稽戏的第一生命”;绿杨曾说“滑稽戏不滑稽,这真正叫滑稽了”。可见滑稽戏不滑稽、不可笑,应视为丧失了其本质属性与外在特征的大问题,值得引起大重视。
  综合多位专家的分析,在创作层面上造成“滑稽戏不滑稽”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错误地追求内容形式的高雅,抛弃了本有的世俗气息与喜感;二是一味地寻求主题思想的深刻,远离了现实的生活与质感;三是过度地要求人物心理动机的“正常”,丧失了荒诞的趣味与游戏感。在上述多因素的作用下,滑稽戏逐渐趋于“不滑稽”,大量滑稽戏作品不从自身的审美本体出发,不从以人物塑造为核心的戏剧文学出发,仅以“拍脑袋”式的人物和情节、传统招笑程式和时尚笑料拼缀而成,沦为了隔空搔痒的“空膛笑话”和“段子集锦”。按童双春和绿杨的观点,这些作品不仅不“滑稽”,更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戏”。
  2017年上半年,由上海滑稽剧团出品,梁定东编剧、虞杰导演、钱程主演的滑稽戏《皇帝勿急急太监》,在上述三方面都作了正向的回应,既贴近并反映了上海市民的生活现况,也据此创造出特定的人物和故事;既富有热闹反常的戏谑喜感,又含有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编导演把传统的招笑套路、现抓的时事噱头附着于人们的真思想和真感情上,创造出活生生的可笑的人物和剧情,表演夸张但不造作,台词可笑而近自然。美中不足是剧中的“什锦戏”唱词过于“干净”,演唱过于“正宗”,几乎未成为滑稽戏的有机成分。在滑稽戏中,各路戏曲唱段是同时为“滑稽”和“戏”服务的,同样有将唱词戏谑化、唱腔夸张化、表演对口化等“去原味”的任务。
  与所有的戏剧品种一样,人物是滑稽戏的核心。但滑稽戏的特殊性在于,其关注并表现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某种特定情况下所出现的反常心理及行为,当这些心理与行为同人之常情、生活常態形成反差时,滑稽感便萌发而爆发了。《皇帝勿急急太监》的滑稽之源,便是人物正常的心理加上反常的行为,或反常的心理加上正常的行为,因而产生了误会、调侃、谐音等笑料,并通过滑稽戏的手段加以呈现。比如张老师希望通过找假老伴促女儿早日成婚,但当同时遇见双方女儿时,便出现了欲盖弥彰的尴尬场面;又如王成一面利用老年人急于为儿女撮合婚事的心态组织“婚托”谋财,另一面又想以自己的“真诚”找到一位诚实贤惠的好媳妇,这些都是基于人物心理和行为的源头性的滑稽感。
  滑稽戏的笑点再高,若不能出情并使人感动,同样难称一部好的滑稽戏。感动的原因在于真实,而真实的背后往往是无奈和心酸。有句话说得好:“一切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难题,都将成为个人的闹剧。”这种闹剧,无论台上还是台下都是真实而可笑的。撇除外部特征,滑稽戏与闹剧的内核相似,唯有触碰了这些难题,滑稽戏才能令人在大笑之余对这些难题印象深刻,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所处的社会困境印象深刻,由此对剧中的滑稽感印象深刻。
  《皇帝勿急急太监》以人民公园“相亲角”现象为切口,触碰了城市老龄化进程中,老人晚境孤独却依然在为儿女操心奉献的社会难题。这一真实普遍的社会现象,正是“人物行为要怪诞,人物心理不荒诞,形成人物心理及行为的社会问题既不怪诞也不荒诞”的滑稽戏创作原则。以此为基础,全剧无论对传统招笑套路还是对时事笑话的运用,甚至以人名或生理缺陷开涮的笑料,都显得非常有效,获得了强烈的剧场效果。不妨反过来看,若不是这些放噱套路、招笑技巧明显地而又轻轻地触碰了老龄化社会难题的痛处,其效果便会大打折扣,终将沦为“不滑稽”的“滑稽戏”。
  滑稽戏诞生以来,依仗话剧、独脚戏和戏曲(主要是各地滩黄戏)的文化积淀以及自身的综合创新能力,尤其是放大和强化了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市民生活的特点和优长,涌现了不少经典作品。它们无不触碰了剧中作为背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难题,塑造了心理与行为出现巨大反差的经典人物,并以古今中外、说唱做表等各类滑稽手段加以外化。比如触碰了旧社会阶级矛盾的《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又如触碰了共和国成立后所出现的“大锅饭”问题、待业青年问题和国企改革问题的《满园春色》《路灯下的宝贝》《阿混新传》。无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还是“改革开放中某些社会阴暗面和落后现象”,都属于当时社会难以解决、令人困惑并使无数家庭和个人倍感无奈和心酸的难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否主角,不管是否“变好”,被批判、被讽刺的人物总是噱头最多、令人印象最深的,如《七十二家房客》的“三六九”、二房东,《满园春色》的2号和8号服务员,《阿混新传》的杜小西等。原因不仅是反派人物搞噱容易,更是在这些人物的身上,集中了当时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难题。反观目前“滑稽戏不滑稽”的原因,“笑料”仍存,难题全无,未能以滑稽的方式去轻轻地碰触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难题,并将人物因此形成的正常或不正常的心理与行为置于其中,从而产生打动人、感动人的力量。
  一个普遍的看法是,表现旧社会的滑稽戏要比表现新社会的滑稽戏好笑、好玩、好看。表面看来,旧社会的难题多而显著,因而反映旧社会难题的戏更易出噱,更易显得“滑稽”;新社会的难题似乎少而隐蔽,所以反映新社会难题的戏不易招笑,不易显得“滑稽”。但实际上,新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和多样化,中国社会的难题不仅多和明显,而且更加复杂,亟待包括滑稽戏在内的戏剧艺术加以挖掘、提炼和表现。笔者相信,正置身于这些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难题中的当代滑稽戏作家艺术家们,对此不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至于方法,遍观每个时代的滑稽戏经典,均以活生生的小人物及故事取胜,这绝不是偶然的。当代的滑稽戏须将这一优势继续发扬光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触碰人性和社会的痛处,从而让滑稽戏在源头上与“不滑稽”告别。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苏州举行的中国昆剧节自2000年开始,每三年一届。作为专门为昆剧艺术的传承和传播而举办的艺术节,中国昆剧节上演剧目和形式也随着昆剧在“非遗”之后的不断演进而呈现出新的面貌:从第一届昆剧节上多部古典剧目经典“全本”的整理与恢复上演,到落幕不久的第七届新编戏争奇斗艳,使这一昆剧界盛会不啻为昆剧艺术在本世纪复兴和发展的一个活态记录。本文就试图从“追本溯源”入手,通过回溯历届昆剧节演出剧目的概况
期刊
在中国话剧不断出现主题投机、题材跟风、思想平庸、人物概念化的时候,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推出了表现教师典范廖世承先生的话剧《师说》,我看了以后睡不着觉了。  曾几何时,中国的教师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五四”时期,政府抓了上街游行的学生,北大校长蔡元培宣布要辞职,政府就把学生放了。学生放了蔡元培也辞职了,蔡校长辞职,北大老师全要辞职,政府不得已又把蔡校长请回来。天津南开学校的学生上北京请愿,北京
期刊
“讲道义、守情义”作为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尊崇的高尚品德始终在传统戏曲的舞台中上演着。从《珍珠塔》陈翠娥慷慨赠金给家道中落的表哥方卿,到《血手印》林昭德与王桂英坚守自己的婚约与责任,再到《秦香莲》包拯深明大义坚持将忘情负妻的陈世美铡死。可以说,每一段传奇故事的背后都有着许多性格鲜明、坚守人性之美的人物出现。小剧场越剧《宴祭》作为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展演
期刊
今年四月,复旦剧社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楷模钟扬同志事迹创作的话剧《种子天堂》在新落成的复旦相辉堂完成了首轮演出,引起业界的巨大反响,该作品同时入选了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参演剧目。当曾经的中国话剧先驱复旦剧社登上修缮一新的中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的礼堂之一——复旦相辉堂,并用戏剧的形式缅怀钟扬老师时,笔者意识到就复旦大学现阶段的学科构成来看,在没有艺术学院进行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境况下,立足全复旦学
期刊
无论阴晴雨雪还是盛夏隆冬,在江苏扬州的地头场边、村口巷端,总活跃着一支扬剧表演团队,这就是高邮扬剧团。团长李华俊是扬剧界广受好评的后起之秀,曾获江苏省戏剧表演“红梅奖”,多次获扬州优秀表演奖,现为高邮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李华俊出生于梨园之家,父亲李正太是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母亲钱维霞初工花旦,后工老旦,一家四口皆为剧团主角,很多时候,舞台上就是他们一家四口演绎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不过李华俊不像其
期刊
2018年6月,由上海戏剧学院、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宣传部、上艺戏剧社共同出品的原创话剧《生命行歌》于上戏实验剧院进行首轮演出。该剧部分取材于上海金山卫镇安宁疗护病房里发生的爱心故事,直面中国人普遍避讳的死亡话题,聚焦人性的关怀。《生命行歌》特邀前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查明哲执导,让我们走进他的戏剧世界,听他聊聊作品背后的精彩故事。  Q:上海戏剧 A:查明哲  Q:是怎样的契机使您加入《生命行
期刊
2019年,史依弘很忙。  光大戏就有上半年的新戏《新龙门客栈》,下半年复排的新编戏《大唐贵妃》。而“梅尚程荀”与“纪念梅兰芳赴日一百周年”这两个系列演出上,她又为观众奉上了八出传统戏,更不要提大大小小的各类演出和社会活动了。  2020年开年,如果不是疫情突袭,史依弘的行程依旧很忙。原本计划在春节期间完成三场上海京剧院的大戏,3月《新龙门客栈》将在更新调整后在“东艺名家名剧月”上再次亮相,4月纪
期刊
此次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名剧展演”,俄罗斯最古老的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携《哈姆雷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两部力作来到上海。其中,《哈姆雷特》由剧院的艺术总监瓦列里·福金(Valery Fokin)导演,5月12-13日的两场《哈姆雷特》演出之后,赢得了业内外观众的交口称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出好戏好在哪里,大家的看点和论点也各不相同。  周 可| 导演  亚历山德琳娜大剧
期刊
“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相生的天灾人祸作殊死较量时,都不能仅仅以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与尊严作为筹码,而是要由全社会的科学、良知、秩序、担当与奉献的合力来共克时艰,决战决胜。”这是写在话剧《护士日记》剧本扉页上的一段文字,也包含了该剧编剧之一、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戏曲学会会长、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陆军对抗疫题材文艺创作的审视与思考。  与灾害抗争是人类面对的永恒考验,
期刊
为什么这样改造鲁迅的小说?因为鲁迅的小说有一种象征性,他吸引我的不只是具体情节,而在于更深远的象征意义。《铸剑》的第一个情节,是眉间尺在与老鼠交流,还有更多比较诡异的情节,其蕴含的内容都非常丰富,但它所展示的画面并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对我而言,鲁迅小说《铸剑》的意义,在于它真实探索到了人性,即人们在所追求的价值和生命价值之间做出选择——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牺牲生命去保护和体现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