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职专业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丰富照明与机床电路的教学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法来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敏捷记忆能力、实际动手和安装操作能力、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能力、认识结构与读懂原理图能力,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关 键 词] 中职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网格板;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168-02
职业学校要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劳动者,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宗旨,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强调能力的实践性,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以解决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本课程照明与机床电路是机电技术与应用的专业课程,专业理論复杂,理解困难且技能实训能力要求较高,若单纯照本宣科地来讲授内容,概念枯燥,低压电器型号繁多,学生不愿听,厌倦逆反心理油然而生,本课很难讲解下去;如丢了课本,只是动手安装几块电路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成不了机床电路的系统知识,形成不了故障判断和维修能力。基于这种教学实践的反思,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坚持理实一体化,两手都要硬,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促进对专业理论的阅读理解。课本不可丢,它是理论的源泉。学生在网格板上去接线,把电气原理图转化为实物接线图,再通过连接导线,把接线图变为实物电路,同时通电试验,接受电路实际运行的检验。通过反复的动手操练,并及时反思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去课本中寻找理论依据,把课本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实训技巧和动手能力,经过理论和实践不断反复循环,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的。所以,网格板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转化的载体,它是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桥梁,是专业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的舞台,又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出发点和兴趣点。
要想在网格板上接出满意的电路,并能调试和维修在通电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就要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一、细心观察和敏捷记忆能力
我们要想能够准确地理解和阅读一张电气原理图,就像阅读和理解一篇精彩的文章一样,首先要认识本文中的汉字,而电气原理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就是原理图的汉字,一定要准确地认识,对相似的符号要能快速地分辨。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低压电器的时候,要准确和熟练地画出和写出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并理解和记住常见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和起点,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任务的必备能力。课堂上的教师演示试验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观察直接反映到学生大脑,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思考,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电路的运行规律。所有的过程都要记忆能力的支持。所以,细心的观察和敏捷的记忆能力是学习专业课程必需的能力。细心的观察能力还表现在对成熟电路产品细节的关注,看别人是如何走线和接线的,端头绝缘如何处理的。多看和多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观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
二、实际动手能力和安装操作能力
技能实训的目的就在于将电气原理图转化为实用的线路装置。由于教材中只有原理图,要把原理图转化为接线图,使得理论和实践相关联。这种转化的过程如下:按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画出元件的图形符号(按钮位置除外,需画在空余处)。根据电气原理图的线号画出电元器件的连接,先控制电路,通过端子排,连接按钮,再连接按钮内部电路,然后是主电路,最后是电源电路。连接时,按照等电位的原则,同线号上的各点为等电位点,必须一个不少地连接。对工艺要求和仪表使用及安全问题,要在实训时一并使用和操练。动手操作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不是盲目的实践,所以要想能在网格板上动手操作,完成电路的安装和调试,就要阅读电气原理图,钻研课本,理清电路的来龙去脉,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还要理解电气安装施工的规范和接线工艺,诸如在网格板上低压电器要均匀分布,进出网格板的电源要经过端子排,接线线头的加工处理和在网格板上连接时的注意事项:不要反圈,不要露铜过多,不要毛刺,不要压皮,不要忘穿号码管。走线和进出网格板上的线槽等,都有一定的规则和工艺要求,在工艺知识的指导下,经过大量的实践实训,并不断地反思,找出不足和缺陷,才有可能安装出较满意的实物接线电路。目前有的学生不愿动手,实际是不愿反复地实操和实训,不愿反复钻研课本找出规律,不愿精益求精,而这正是不愿践行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安装当中,表现的状况是,有些学生态度不端正,缺乏上进心;还有的低压电器安装不牢固,接线头位置不对,线头的安装松紧程度不同,根源是对低压电器的结构没有全面和准确的把握,如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和辅助触点的位置搞不清,往往张冠李戴,造成接线的错误;还有的错误是在空中接线,造成电路接好后不能盖上线槽板;还有的电线走线不经过线槽,两点一线,像蜘蛛网一样,这些都是动手次数少、态度不端正造成的动手能力弱的表现。只有端正态度,反观课本,找出错误的缘由,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规则和工艺要求,并在实践实训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安装操作能力。
三、逻辑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理解和识读一张较复杂的电气原理图,我们就要理清电路的结构和动作原理,要把复杂的图纸进行分图区,找出整个机床电路有多少电动机来拖动,每个电动机又是如何控制和保护的,把复杂的图纸简单化,转化为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就如同我们用经纬线来标注地图上的位置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倒逼学生去理解单个电动机的点动和连动、启动和停止、全压启动和降压启动、降压启动的原理和方法、正传和反转、正传和反转的理论根据及操作方法,并进而理解自锁和联锁的内涵、主触点和辅助触点的功能、常开和常闭触点的动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制动和电气制动、调速和变频调速、位置控制和顺序控制。在学生看书理解单个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原理的同时,理清课本第二单元编排的顺序:在实践中,不断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从而使电路逐渐复杂化、便捷化和安全化,但也造成我们看电路图的困难,只要我们能从头开始,逐步理解电路的演变实质,就不难看出电路变化的规律,进而牢固地掌握电路的原理图,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能力在分析电路原理图时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还有在电机运行时如出现故障,如何通过现象判断故障的地点和原因,以及如何进一步排除故障,都要用到分析、判断能力。
四、认识结构与读懂原理图的能力
电气原理图是电气工作人员间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要能识图,读出原理图的结构和电器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再复杂的电气原理图都是由一些基本电动机控制的单元电路,经过不同的组合连接而成的。如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它是两条单向运行的连动支路并联而成,防止主电路间的相间短路,外加一个联锁保护电路。对于常见的机床电路,可根据下面的图区和上部的功能说明以及图下的标注来理解整体原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常教材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把复杂的电路图简单化,导致学生的视野不清,学习难度加大,因此,可将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固定形式分四步来分析:按下按钮→线圈通电→触头动作→电动机启动或停止。按下某一按钮,一些线圈会通电,然后线圈所对应的触头会动作,最后是电动机通电运行或断电停止,分析就会很容易完成,同时也可将控制的电动机换成交流接触器,这样就更加容易透彻地识读电气原理图的各种不同的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还要注意要长时间安全、稳定地运行,电气原理图中加上各种保护电路,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失压和欠压保护等。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489-492.
[2]曾桂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之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13(6):16-17.
[3]胡建国.围绕“教什么和“如何教”问题的高职课程在造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8):82-84.
[4]黄幼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8):84-87.
[5]洪志龙.基于一体化课程理念的数学课程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93-95.
[6]姚俊,吴三元.电工技能与实训[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李 争
[关 键 词] 中职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网格板;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168-02
职业学校要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劳动者,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宗旨,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强调能力的实践性,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以解决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本课程照明与机床电路是机电技术与应用的专业课程,专业理論复杂,理解困难且技能实训能力要求较高,若单纯照本宣科地来讲授内容,概念枯燥,低压电器型号繁多,学生不愿听,厌倦逆反心理油然而生,本课很难讲解下去;如丢了课本,只是动手安装几块电路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成不了机床电路的系统知识,形成不了故障判断和维修能力。基于这种教学实践的反思,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坚持理实一体化,两手都要硬,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促进对专业理论的阅读理解。课本不可丢,它是理论的源泉。学生在网格板上去接线,把电气原理图转化为实物接线图,再通过连接导线,把接线图变为实物电路,同时通电试验,接受电路实际运行的检验。通过反复的动手操练,并及时反思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去课本中寻找理论依据,把课本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实训技巧和动手能力,经过理论和实践不断反复循环,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的。所以,网格板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转化的载体,它是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桥梁,是专业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的舞台,又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出发点和兴趣点。
要想在网格板上接出满意的电路,并能调试和维修在通电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就要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一、细心观察和敏捷记忆能力
我们要想能够准确地理解和阅读一张电气原理图,就像阅读和理解一篇精彩的文章一样,首先要认识本文中的汉字,而电气原理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就是原理图的汉字,一定要准确地认识,对相似的符号要能快速地分辨。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低压电器的时候,要准确和熟练地画出和写出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并理解和记住常见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和起点,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任务的必备能力。课堂上的教师演示试验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观察直接反映到学生大脑,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思考,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电路的运行规律。所有的过程都要记忆能力的支持。所以,细心的观察和敏捷的记忆能力是学习专业课程必需的能力。细心的观察能力还表现在对成熟电路产品细节的关注,看别人是如何走线和接线的,端头绝缘如何处理的。多看和多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观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
二、实际动手能力和安装操作能力
技能实训的目的就在于将电气原理图转化为实用的线路装置。由于教材中只有原理图,要把原理图转化为接线图,使得理论和实践相关联。这种转化的过程如下:按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画出元件的图形符号(按钮位置除外,需画在空余处)。根据电气原理图的线号画出电元器件的连接,先控制电路,通过端子排,连接按钮,再连接按钮内部电路,然后是主电路,最后是电源电路。连接时,按照等电位的原则,同线号上的各点为等电位点,必须一个不少地连接。对工艺要求和仪表使用及安全问题,要在实训时一并使用和操练。动手操作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不是盲目的实践,所以要想能在网格板上动手操作,完成电路的安装和调试,就要阅读电气原理图,钻研课本,理清电路的来龙去脉,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还要理解电气安装施工的规范和接线工艺,诸如在网格板上低压电器要均匀分布,进出网格板的电源要经过端子排,接线线头的加工处理和在网格板上连接时的注意事项:不要反圈,不要露铜过多,不要毛刺,不要压皮,不要忘穿号码管。走线和进出网格板上的线槽等,都有一定的规则和工艺要求,在工艺知识的指导下,经过大量的实践实训,并不断地反思,找出不足和缺陷,才有可能安装出较满意的实物接线电路。目前有的学生不愿动手,实际是不愿反复地实操和实训,不愿反复钻研课本找出规律,不愿精益求精,而这正是不愿践行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安装当中,表现的状况是,有些学生态度不端正,缺乏上进心;还有的低压电器安装不牢固,接线头位置不对,线头的安装松紧程度不同,根源是对低压电器的结构没有全面和准确的把握,如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和辅助触点的位置搞不清,往往张冠李戴,造成接线的错误;还有的错误是在空中接线,造成电路接好后不能盖上线槽板;还有的电线走线不经过线槽,两点一线,像蜘蛛网一样,这些都是动手次数少、态度不端正造成的动手能力弱的表现。只有端正态度,反观课本,找出错误的缘由,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规则和工艺要求,并在实践实训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安装操作能力。
三、逻辑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理解和识读一张较复杂的电气原理图,我们就要理清电路的结构和动作原理,要把复杂的图纸进行分图区,找出整个机床电路有多少电动机来拖动,每个电动机又是如何控制和保护的,把复杂的图纸简单化,转化为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就如同我们用经纬线来标注地图上的位置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倒逼学生去理解单个电动机的点动和连动、启动和停止、全压启动和降压启动、降压启动的原理和方法、正传和反转、正传和反转的理论根据及操作方法,并进而理解自锁和联锁的内涵、主触点和辅助触点的功能、常开和常闭触点的动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制动和电气制动、调速和变频调速、位置控制和顺序控制。在学生看书理解单个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原理的同时,理清课本第二单元编排的顺序:在实践中,不断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从而使电路逐渐复杂化、便捷化和安全化,但也造成我们看电路图的困难,只要我们能从头开始,逐步理解电路的演变实质,就不难看出电路变化的规律,进而牢固地掌握电路的原理图,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能力在分析电路原理图时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还有在电机运行时如出现故障,如何通过现象判断故障的地点和原因,以及如何进一步排除故障,都要用到分析、判断能力。
四、认识结构与读懂原理图的能力
电气原理图是电气工作人员间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要能识图,读出原理图的结构和电器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再复杂的电气原理图都是由一些基本电动机控制的单元电路,经过不同的组合连接而成的。如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它是两条单向运行的连动支路并联而成,防止主电路间的相间短路,外加一个联锁保护电路。对于常见的机床电路,可根据下面的图区和上部的功能说明以及图下的标注来理解整体原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常教材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把复杂的电路图简单化,导致学生的视野不清,学习难度加大,因此,可将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固定形式分四步来分析:按下按钮→线圈通电→触头动作→电动机启动或停止。按下某一按钮,一些线圈会通电,然后线圈所对应的触头会动作,最后是电动机通电运行或断电停止,分析就会很容易完成,同时也可将控制的电动机换成交流接触器,这样就更加容易透彻地识读电气原理图的各种不同的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还要注意要长时间安全、稳定地运行,电气原理图中加上各种保护电路,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失压和欠压保护等。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489-492.
[2]曾桂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之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13(6):16-17.
[3]胡建国.围绕“教什么和“如何教”问题的高职课程在造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8):82-84.
[4]黄幼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8):84-87.
[5]洪志龙.基于一体化课程理念的数学课程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93-95.
[6]姚俊,吴三元.电工技能与实训[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