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浅静脉的扩张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即将第1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实验组(2%利多卡因50ml加红花饮片10 g),第2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前血管扩张程度,以评价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外用在浅静脉穿刺中的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管扩张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血管扩张明显,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
【关键词】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血管扩张;静脉穿刺
【中图分类号】R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113-01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在穿刺时如何把患者的疼痛感觉降到最低程度,争取达到无痛性静脉穿刺,是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而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能一针见血,针头在皮下反复探寻,而血管是否充盈可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为此,我们对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2%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或2%利多卡因在病人静脉穿刺前外涂穿刺局部皮肤,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穿刺前血管扩张程度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效果,经临床实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进行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患者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血管状况佳,且均无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2 方法
2.1 选择标准:为杜绝护理人员技术差异引起误差,由专人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同时避免因个体差异引起误差,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在同体双侧手背同部位穿刺,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接51/2号头皮针。
2.2实验组处方:红花饮片10g加入2%利多卡因50ml浸泡放置4d后,用纱布过滤,放在棕色瓶内加盖备用; 对照组处方:2%利多卡因。
2.3 操作方法:实验组患者,穿刺时取坐位,手背朝上,置于右心房位置,不扎止血带,操作者用游标卡尺测量手背浅静脉直径后记数(1人测量,1人记录,2人同时观察),用棉签醮2%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由内向外螺旋式均匀涂擦穿刺部位皮肤4~5次,范围在5cm 以上,2 min后观察局部浅静脉充盈情况,测量用药后静脉直径。对照组患者,用棉签醮2%利多卡因涂局部4~5次,2 min后观察局部浅静脉充盈情况,测量用药后静脉直径。随后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并记录患者血管扩张程度和穿刺一次成功情况。两组均由同一实施者按静脉输液常规操作。
2.4 评价方法: ①血管扩张程度的评价。用棉签醮2%利多卡因或2%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涂局部4~5次,2 min后观察局部浅静脉充盈情况,测量用药后静脉直径,浅表血管扩张达5%为显效。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评价。由专人于患者静脉穿刺后观察,回血良好,静脉滴注通畅,穿刺局部无液体外渗为成功,反之为失败。
2.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3结果
涂药前两组血管直径近似,涂药后扩张浅静脉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t=20.175, P<0.01);
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x2=21.0405, P<0.01 ).见表1.
4 讨论
4.1目前,在临床上进行各项有创伤性的诊疗操作时,都不可避免地对患者产生躯体上的伤害,导致患者恐俱心理的产生,甚至不愿配合医疗操作,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我们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自行设计采用红花中药饮片10g加入2%盐酸利多卡因50ml中浸泡4d后备用,对患者进行解释沟通,在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观察,发现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对于扩张浅静脉效果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具有明显的效果,与单纯使用利多卡因组相比具有显著性(P<0.01)。
4.2 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是一种膜稳定剂,能与血管壁内疼痛感受器的受体结合,通过对细胞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作用,抑制钠内流,阻断动作电位的产生同时它还可以稳定肽系统,从而减轻疼痛[ 1]。
4.3 盐酸利多卡因具有轻微的血管扩张作用,红花为菊科植物,味辛,性温,能活血祛淤、消肿、通畅血脉、消肿止痛作用[ 2]。当红花加入利多卡因中,使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迅速发挥药效而增加局部血管充盈度,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4.4手背浅静脉扩张不仅可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还可减轻疼痛程度,因血管在皮下或真皮层,进针时必须通过表皮,而皮肤疼痛神经纤维及触觉感受器分布于表皮圈,所以表皮疼痛特别明显[ 3],手背浅静脉扩张后,针头能快速穿过表皮,在表皮停留时间短、行程短、松握拳、皮肤拉紧情况下,减轻了表皮的疼痛,使治疗能顺利进行。
本文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扩张浅表静脉的效果,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但对照组的效果不如实验组,且实验组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价廉,无副作用及过多程序。因此,实验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苑江,李学仁,张倩.不同剂量利多卡因混注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2):58
[2] 周喜民.临床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41
[3] 史存玲,王艳梅. 关于降低静脉穿刺疼痛方法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2,9(7):546
作者单位:545005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关键词】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血管扩张;静脉穿刺
【中图分类号】R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113-01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在穿刺时如何把患者的疼痛感觉降到最低程度,争取达到无痛性静脉穿刺,是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而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能一针见血,针头在皮下反复探寻,而血管是否充盈可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为此,我们对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2%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或2%利多卡因在病人静脉穿刺前外涂穿刺局部皮肤,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穿刺前血管扩张程度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效果,经临床实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进行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患者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血管状况佳,且均无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2 方法
2.1 选择标准:为杜绝护理人员技术差异引起误差,由专人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同时避免因个体差异引起误差,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在同体双侧手背同部位穿刺,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接51/2号头皮针。
2.2实验组处方:红花饮片10g加入2%利多卡因50ml浸泡放置4d后,用纱布过滤,放在棕色瓶内加盖备用; 对照组处方:2%利多卡因。
2.3 操作方法:实验组患者,穿刺时取坐位,手背朝上,置于右心房位置,不扎止血带,操作者用游标卡尺测量手背浅静脉直径后记数(1人测量,1人记录,2人同时观察),用棉签醮2%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由内向外螺旋式均匀涂擦穿刺部位皮肤4~5次,范围在5cm 以上,2 min后观察局部浅静脉充盈情况,测量用药后静脉直径。对照组患者,用棉签醮2%利多卡因涂局部4~5次,2 min后观察局部浅静脉充盈情况,测量用药后静脉直径。随后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并记录患者血管扩张程度和穿刺一次成功情况。两组均由同一实施者按静脉输液常规操作。
2.4 评价方法: ①血管扩张程度的评价。用棉签醮2%利多卡因或2%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涂局部4~5次,2 min后观察局部浅静脉充盈情况,测量用药后静脉直径,浅表血管扩张达5%为显效。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评价。由专人于患者静脉穿刺后观察,回血良好,静脉滴注通畅,穿刺局部无液体外渗为成功,反之为失败。
2.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3结果
涂药前两组血管直径近似,涂药后扩张浅静脉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t=20.175, P<0.01);
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x2=21.0405, P<0.01 ).见表1.
4 讨论
4.1目前,在临床上进行各项有创伤性的诊疗操作时,都不可避免地对患者产生躯体上的伤害,导致患者恐俱心理的产生,甚至不愿配合医疗操作,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我们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自行设计采用红花中药饮片10g加入2%盐酸利多卡因50ml中浸泡4d后备用,对患者进行解释沟通,在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观察,发现利多卡因红花混合液对于扩张浅静脉效果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具有明显的效果,与单纯使用利多卡因组相比具有显著性(P<0.01)。
4.2 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是一种膜稳定剂,能与血管壁内疼痛感受器的受体结合,通过对细胞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作用,抑制钠内流,阻断动作电位的产生同时它还可以稳定肽系统,从而减轻疼痛[ 1]。
4.3 盐酸利多卡因具有轻微的血管扩张作用,红花为菊科植物,味辛,性温,能活血祛淤、消肿、通畅血脉、消肿止痛作用[ 2]。当红花加入利多卡因中,使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迅速发挥药效而增加局部血管充盈度,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4.4手背浅静脉扩张不仅可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还可减轻疼痛程度,因血管在皮下或真皮层,进针时必须通过表皮,而皮肤疼痛神经纤维及触觉感受器分布于表皮圈,所以表皮疼痛特别明显[ 3],手背浅静脉扩张后,针头能快速穿过表皮,在表皮停留时间短、行程短、松握拳、皮肤拉紧情况下,减轻了表皮的疼痛,使治疗能顺利进行。
本文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扩张浅表静脉的效果,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但对照组的效果不如实验组,且实验组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价廉,无副作用及过多程序。因此,实验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苑江,李学仁,张倩.不同剂量利多卡因混注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2):58
[2] 周喜民.临床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41
[3] 史存玲,王艳梅. 关于降低静脉穿刺疼痛方法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2,9(7):546
作者单位:545005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