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抽象、推理、建模、想象、运算与分析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将孩子们认为难学的数学知识融入课堂情境中,通过开展富有情趣、直观具体的情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强化学生情境下的数学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积极性。文章从教学目标、激发探究兴趣、培养问题意识和语言表达这四个方面入手,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策略进行探究,进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改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情境为支持能够更好的获得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学,结合抽象、推理、建模、想象、运算与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内容,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乐学、愿学、善学数学,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于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促进学生更好的吸收内化数学知识,并感知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策略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1.以教学目标为情境创设之前提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不能图热闹,要关联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明确情境创设基本要求,从知识、技能和素养这三个层面出发来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基于此来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对于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克与千克”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目标之一为:通过参与操作来对物品比1克(1千克)轻还是重进行判断,并以此为标准来对物品质量单位进行选择;目标之二为:让学生将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能够进行单位换算;目标之三为:通过情境创设、列举生活实例等方式,强化学生对于质量单位的理解,感知其与生活的关系,在课后实践环节强化应用意识。基于这三个层次目标出发,来创设对应化情境,让学生对饼干、菊花瓣、硬币等物品的重量进行掂量,列举生活实例,通过拿起粉笔、抬起桌子等方式来感受物品的质量,并计算3袋(350克/袋)食盐和4袋燕麦(50克/袋)的重量等。在课后实践中,让学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自己先估计一下青菜、猪肉等的重量,看一看和电子秤称出来的相差多少。通过围绕目标来创设情境,能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更具有对应性,便于有计划的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以探究兴趣激发为情境创设之基础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所开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探究兴趣激发为基础来对情境进行创设,确保与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相符合。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对于素材的选择可关注学生兴趣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感知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就有助于顺利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例如,以2019年女排世界杯夺冠创设情境,通过女排奋勇拼搏的事迹来吸引学生,之后提出问题:“女排夺冠一共打了多少场比赛?”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开展积极交流,小组赛的排列方式也得以提出,这就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形成深刻的理解。通过情境的合理化创设,能够促进学生兴趣点自女排夺冠向小组赛场次转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3.以问题意识培养为情境创设之关键
部分情境创设有趣但无味,存在喧宾夺主的情况,课堂情境自身学科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真进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来对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条件。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通过数学视角来观察生活,运用数学语言来对客观现实进行表达,这就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本质,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圆的概念”教学过程中,为强化学生对其本质特征产生正确理解,可创设比赛情境,在黑板上将一根线用一个点固定,教师和学生比赛画圆,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线可以伸缩的情况下,无法固定长度,画出的就不像圆。通过趣味化比赛情境的创设,学生数学思维得以调动,主动去探究数学的本质。真实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可设计问题情境,“毛竹2天可以长高2米,是真的吗?”基于此展开探究,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4.以语言表达为情境创设之条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通过动画片中人物的引入来创设情境,试图通过此种方式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初期效果明显,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此种情境表示不屑一顾,人物在题目中毫无实际作用,所创设情境也并非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不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无法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帮助。为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增强,必须要重视数学语言的合理化运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立足现实情境出发,对数学问题进行识别和抽象概括,有助于引导学生从现实世界走向数学世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也就具备了优良的条件。在数学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数学情境相当于一个平台,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
例如,在植树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学校要在20米长的道路旁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栽多少棵?请你帮忙设计一下如何顺利完成任务。”
围绕问题出发,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就自己给出的答案说明理由。在此种方式下,学生内心产生想法,“想要完成学校的任务,到底需要买多少棵树呢?买多了浪费,买少了完不成任务。”之后学生就找到了思考的方向,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鼓励学生以图形为辅助进行探究。学生讨论之后将自己的观點表达出来,认为可以买5棵树。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此类问题解答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学生能够明确间隔数、间隔以及植树棵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入。也有的学生表示,“一端不栽树的情况下就种4棵树”、“两端不栽树的情况下就种3棵树。”教师可通过图片来呈现出不同的栽树情况,并能够做出结算,带到学校给出具体任务,可依据计算来做出准备。通过此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够促使学生从数学视角出发去看待生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强化,提高学生抽象能力,围绕问题来探究数学知识,通过数学语言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表述,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增强。
总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出发,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策略,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特征,注重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下,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情境化的问题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抽象、建模、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和强化,进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也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婷婷.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设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
[2]吴丽芹.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7)
[3]丁玉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J].江西教育,2018(03)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编号:2018X D078)研究成果。)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实验小学,福建三明366100)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改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情境为支持能够更好的获得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学,结合抽象、推理、建模、想象、运算与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内容,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乐学、愿学、善学数学,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于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促进学生更好的吸收内化数学知识,并感知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策略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1.以教学目标为情境创设之前提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不能图热闹,要关联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明确情境创设基本要求,从知识、技能和素养这三个层面出发来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基于此来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对于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克与千克”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目标之一为:通过参与操作来对物品比1克(1千克)轻还是重进行判断,并以此为标准来对物品质量单位进行选择;目标之二为:让学生将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能够进行单位换算;目标之三为:通过情境创设、列举生活实例等方式,强化学生对于质量单位的理解,感知其与生活的关系,在课后实践环节强化应用意识。基于这三个层次目标出发,来创设对应化情境,让学生对饼干、菊花瓣、硬币等物品的重量进行掂量,列举生活实例,通过拿起粉笔、抬起桌子等方式来感受物品的质量,并计算3袋(350克/袋)食盐和4袋燕麦(50克/袋)的重量等。在课后实践中,让学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自己先估计一下青菜、猪肉等的重量,看一看和电子秤称出来的相差多少。通过围绕目标来创设情境,能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更具有对应性,便于有计划的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以探究兴趣激发为情境创设之基础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所开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探究兴趣激发为基础来对情境进行创设,确保与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相符合。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对于素材的选择可关注学生兴趣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感知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就有助于顺利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例如,以2019年女排世界杯夺冠创设情境,通过女排奋勇拼搏的事迹来吸引学生,之后提出问题:“女排夺冠一共打了多少场比赛?”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开展积极交流,小组赛的排列方式也得以提出,这就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形成深刻的理解。通过情境的合理化创设,能够促进学生兴趣点自女排夺冠向小组赛场次转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3.以问题意识培养为情境创设之关键
部分情境创设有趣但无味,存在喧宾夺主的情况,课堂情境自身学科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真进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来对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条件。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使学生通过数学视角来观察生活,运用数学语言来对客观现实进行表达,这就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本质,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圆的概念”教学过程中,为强化学生对其本质特征产生正确理解,可创设比赛情境,在黑板上将一根线用一个点固定,教师和学生比赛画圆,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线可以伸缩的情况下,无法固定长度,画出的就不像圆。通过趣味化比赛情境的创设,学生数学思维得以调动,主动去探究数学的本质。真实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可设计问题情境,“毛竹2天可以长高2米,是真的吗?”基于此展开探究,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4.以语言表达为情境创设之条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通过动画片中人物的引入来创设情境,试图通过此种方式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初期效果明显,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此种情境表示不屑一顾,人物在题目中毫无实际作用,所创设情境也并非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不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无法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帮助。为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增强,必须要重视数学语言的合理化运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立足现实情境出发,对数学问题进行识别和抽象概括,有助于引导学生从现实世界走向数学世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也就具备了优良的条件。在数学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数学情境相当于一个平台,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
例如,在植树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学校要在20米长的道路旁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栽多少棵?请你帮忙设计一下如何顺利完成任务。”
围绕问题出发,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就自己给出的答案说明理由。在此种方式下,学生内心产生想法,“想要完成学校的任务,到底需要买多少棵树呢?买多了浪费,买少了完不成任务。”之后学生就找到了思考的方向,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鼓励学生以图形为辅助进行探究。学生讨论之后将自己的观點表达出来,认为可以买5棵树。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此类问题解答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学生能够明确间隔数、间隔以及植树棵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入。也有的学生表示,“一端不栽树的情况下就种4棵树”、“两端不栽树的情况下就种3棵树。”教师可通过图片来呈现出不同的栽树情况,并能够做出结算,带到学校给出具体任务,可依据计算来做出准备。通过此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够促使学生从数学视角出发去看待生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强化,提高学生抽象能力,围绕问题来探究数学知识,通过数学语言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表述,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增强。
总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出发,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策略,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特征,注重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下,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情境化的问题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抽象、建模、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和强化,进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也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婷婷.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设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
[2]吴丽芹.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7)
[3]丁玉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J].江西教育,2018(03)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编号:2018X D078)研究成果。)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实验小学,福建三明3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