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工作中的“四个体现”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基层督导人员,工作中要做到强化监督、优化指导、科学评价,必须不断地提高督导工作能力和水平。工作中,每一名督学都经历了督中学、学中思、思中行、行中悟的成长过程,今天与大家分享工作中的四点体会。
  借鉴经验中体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经验是服务的根本,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善于借鉴经验是督学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借鉴经验呢?我认为:一是向身边的督学学习。督导活动中不以单独完成自己指标为唯一任务,而是细心品味、感悟其他督学的做法、说法、想法,多问自己为什么没想到,如何能做到,日积月累,督导经验就逐渐丰富了。二是向被督导单位学习。在督导群体上具有可比性,要善于发现督导对象取得主要成绩的做法、经验,并进行积累,在以后督导过程中,对于被督导单位情况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我们宣传、传递经验,促进共同发展,以此达到以督促建、以督促改、以督促发展的目的。三是向与自己进行交流的人学习。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要与不同的人进行接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或者对于问题的独到见解,可能某一点就会对自己悬而未解的问题或者自己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起到点拨作用。
  预习环节中体现“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参与督导活动中,经常发现:有的督学在督导活动中把自己的工作环节安排得张弛有度,汇总发言时,有理有据,而且讨论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在敬佩的同时,我也在想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经过观察并主动与他们交流后,我才发现,除了个人的能力经验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把功夫用在了督导前。督导之前,督学可对被督导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预习,并通过每年自评报告、被督导单位网页等不同途径了解被督导单位开展的工作,这样督导当天在查阅资料、访谈时就会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准确把握被督导单位的基本情况,对被督导单位的做法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督导工作也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是我们督导所追求的方向。
  讨论氛围中体现“三思而后行”
  在讨论督导评价意见一稿、二稿需要的过程中,基本上需要督学先看40-60分钟,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有时我在想,这样的标准是很高的,在有限的时间就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难度是较大的。有些督学对成绩和问题的把握很到位,让我很钦佩。但是我想,如果提前一周把督导评价意见讨论稿先给督学,这样督学就可以结合自己的督导记录、督导汇总等信息,反复琢磨,评价意见就会更有深度、广度、高度。在讨论中,不但能对自己负责的指标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而且也会从评价意见的结构、前后表述、肯定的程度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督导活动中体现“众人拾柴火焰高”
  督导活动是一种集体行为,由于督导时间有限,我们在去被督导单位督导前进行了分工,即每个人负责几个指标,督学围绕自己所负责的指标进行查阅资料、个别访谈。但是督导活动是分工不分家的,督导活动中如果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大家共同“拾柴”,就会助推督导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进一步落实。建议督学在保证自己负责指标信息采集完成后,尽可能地多了解被督导单位的相关工作,会有三方面益处:一是有些工作每个督学个体可能看到的只是一点,但是如果汇集在一起就能看到主要成绩或主要问题了;二是对于访谈环节,如果每个督学个体只是通过访谈了解自己负责的指标或者本组的指标,有时短时间就会结束访谈,这时多问点有关被督导单位的其他工作,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挥访谈的作用。三是各位督学都有一定的经验,尤其是一些督学原来在单位就是管理者,而且参与了同类单位的督导,对于被督导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应该是很熟悉的,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果将每个人的力量汇集到一起将会启迪新的智慧,这种人人为学校发展着想的理念必将推动督导权威性的进一步提高。
  栏目编辑 付江泓
其他文献
“潞河精神”首见于1930年《潞河半月刊》中的《潞河精神》一文,文中强调“潞河精神是没有疆域的,所以凡有潞河精神都是潞河的一体;潞河精神也是不分师长与学生的,师长与学生各在各的地位上表现潞河精神”。百余年来,潞河中学人格教育的旗帜历久弥新,不仅是因其薪火相传的教育理念,更是因为在潞河教育中形成的“潞河精神”涵养造就了一支具有高度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  潞河精神的内涵之一是“共勉中追求高尚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探索省际教育协作改革试点,建立跨地区教育协作机制”的重要思想。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更大范围内的教育公平和学校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华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素有良好的交流传统和合作基础,兄弟省市教育部门的高度合作、密切交往,为莘莘学子带来了实惠。不久前北京市教委举办的华北地区教育论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已成为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要求。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当前,加强华北地区教育合作,无论从教育自身发展,还是从服务经济建设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育自身发展来讲,华北地区的教育合作适应国家总体教育发展战略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每每看到国外唐人街的场面,我就感到在其中乐融融的平等之中既热闹、繁华,又嘈杂、混乱。再将其与国内的很多场合相比较,就感到那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而我的这种感觉
人物简介  袁志勇,从教33年,分为两个阶段:1982.1-1991.9,北京育才学校中学部教中学语文课、同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1991.9至今,在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负责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同时继续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1993年破格获得中学高级职称,2005年获得特级教师称号,2009年被聘为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2013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首批正高级职称。自1982年起一直进行中小学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区域间的竞争正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经济发展的背后,是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的有力支撑和配合。21世纪初期以来,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合作,我国教育发展也呈现出区域合作的趋势。教育均衡发展和区域教育合作已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定位之一就是:统筹城乡教育和
期刊
2001年5月,某甲到外地出差时,闲逛该地一大型商场.该商场正在举办“新茶名茶展销会”,十分热闹.甲上前询问,商场内的一名浙江口音的茶叶推销员,热情地向甲推荐其正在展销的新
多渠道提升辖区督评队伍专业水平rn1.常规培训rn(1)广泛征求督导团队、两委相关部门、事业单位、学校等对海淀教育和海淀教育督导团队的认识和期待,广泛研究国家和兄弟省市、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与八个省市区交界,既是京津和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又是华北沟通大西北的通道,发展区域合作交流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  内蒙古的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