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了各位小学数学教师主要的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他人的研究成果继续对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进行详细且具体分析,借此能够为其他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学习策略
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创新时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向。该怎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是当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将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为分析对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逐渐深入问题难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教学的重要步骤就是设置问题环节,问题在数学课堂中主要充当“调味剂”,合理设定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索欲望,才能更认真地学习数学知识。但有些数学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出现过于使用专业术语的现象,问题过于复杂,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难以理解问题意思,这种提问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避免这样事情发生,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简化问题。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并合理融入实际生活,并生成一系列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哪些物体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呢?”“你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该怎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吗?”“你能测量一下书桌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等等,以这样的方式逐渐将问题进行深化,最后引入课堂主题。因为本节内容主要的学习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长、宽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所以除了使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之外,还要进行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并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问题对学生提问,同时也要避免问题过于简单化,应逐渐加入启发性较强的问题,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真正掌握有关知识点。
二、利用分组形式,巩固学习的知识内容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还坚持以学生成绩为中心,很少开展教学活动,导致数学在学生眼里成为了一门比较枯燥的科学。为了让数学在学生眼里变得更加有趣,前提是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针对学生性格特征将原本乏味的教学生动起来。对此,教师应改变学习方式,利用分组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帮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比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能提高实践活动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均匀分组,避免出现小组能力差别较大的情况。并让每个小组自行选取小组组长,以便辅助教师并组织其他学生展开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两个任务,比如,告诉学生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如36cm2、48cm2、49cm2等数据,再要求学生进行绘制,并记录该四边形的长和宽;再告诉学生长方形的周长,如34cm、22cm、28cm等数据,要求学生利用周长绘制出长方形,并计算出该图形的面积。再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达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除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生好的思考问题方法,做到取长补短。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学会互相合作,进而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三、归纳探究结果,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总结探究成果的过程就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思维导图作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而有效,会成为学生未来学习之路上的好帮手,所以教師应力争让思维导图成为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第二教师”。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思维导图,以“整数乘法”为起点,拓展“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拓展到“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边让学生复习以前的乘法知识一边理解新的乘法知识,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其自主探究能力。
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更加直观,更易于学生接受和记忆。同时,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模式记笔记,利用关键词形式突出笔记中的重点,还能让学生根据关键词产生联想,进而促进学生的记忆,强化对该知识内容的理解。
四、深化实践训练,强化学生使用知识能力
上文提到,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新课改“人本教学”观念的视野下,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问题探究能力。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在实践活动教学中应将生活问题进行引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用其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使用能力,进而实现学有所用。
比如,在《测量》这一节学习内容时,因为该章节内容比较贴合实际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学,以便帮助学生更快地吸收所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直尺对身边事物的长、宽、高进行测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加大学习难度,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5厘米、15厘米、5厘米的纸壳箱,并提醒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所用到的纸壳箱,注意纸壳箱的连接和开口处的制作方式。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与教学目标相吻合,还能使学生利用测量和计算相关知识。整个教学过程,除了能锻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外,还能巩固知识的掌握度。
数学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问题中,“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也有一个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只有二者互相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将数学知识内化到学生“体内”。
总而言之,只有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数学的能力,再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培养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春明.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10):120-120.
[2]蔡金香.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凌秋虹.基于“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6).
[4]聂艳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1):43-44.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学习策略
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创新时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向。该怎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是当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将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为分析对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逐渐深入问题难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教学的重要步骤就是设置问题环节,问题在数学课堂中主要充当“调味剂”,合理设定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索欲望,才能更认真地学习数学知识。但有些数学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出现过于使用专业术语的现象,问题过于复杂,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难以理解问题意思,这种提问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避免这样事情发生,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简化问题。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并合理融入实际生活,并生成一系列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哪些物体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呢?”“你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该怎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吗?”“你能测量一下书桌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等等,以这样的方式逐渐将问题进行深化,最后引入课堂主题。因为本节内容主要的学习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长、宽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所以除了使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之外,还要进行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并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问题对学生提问,同时也要避免问题过于简单化,应逐渐加入启发性较强的问题,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真正掌握有关知识点。
二、利用分组形式,巩固学习的知识内容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还坚持以学生成绩为中心,很少开展教学活动,导致数学在学生眼里成为了一门比较枯燥的科学。为了让数学在学生眼里变得更加有趣,前提是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针对学生性格特征将原本乏味的教学生动起来。对此,教师应改变学习方式,利用分组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帮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比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能提高实践活动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均匀分组,避免出现小组能力差别较大的情况。并让每个小组自行选取小组组长,以便辅助教师并组织其他学生展开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两个任务,比如,告诉学生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如36cm2、48cm2、49cm2等数据,再要求学生进行绘制,并记录该四边形的长和宽;再告诉学生长方形的周长,如34cm、22cm、28cm等数据,要求学生利用周长绘制出长方形,并计算出该图形的面积。再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达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除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生好的思考问题方法,做到取长补短。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学会互相合作,进而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三、归纳探究结果,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总结探究成果的过程就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思维导图作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而有效,会成为学生未来学习之路上的好帮手,所以教師应力争让思维导图成为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第二教师”。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思维导图,以“整数乘法”为起点,拓展“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拓展到“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边让学生复习以前的乘法知识一边理解新的乘法知识,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其自主探究能力。
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更加直观,更易于学生接受和记忆。同时,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模式记笔记,利用关键词形式突出笔记中的重点,还能让学生根据关键词产生联想,进而促进学生的记忆,强化对该知识内容的理解。
四、深化实践训练,强化学生使用知识能力
上文提到,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新课改“人本教学”观念的视野下,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问题探究能力。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在实践活动教学中应将生活问题进行引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用其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使用能力,进而实现学有所用。
比如,在《测量》这一节学习内容时,因为该章节内容比较贴合实际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学,以便帮助学生更快地吸收所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直尺对身边事物的长、宽、高进行测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加大学习难度,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5厘米、15厘米、5厘米的纸壳箱,并提醒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所用到的纸壳箱,注意纸壳箱的连接和开口处的制作方式。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与教学目标相吻合,还能使学生利用测量和计算相关知识。整个教学过程,除了能锻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外,还能巩固知识的掌握度。
数学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问题中,“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也有一个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只有二者互相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将数学知识内化到学生“体内”。
总而言之,只有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数学的能力,再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培养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春明.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10):120-120.
[2]蔡金香.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凌秋虹.基于“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6).
[4]聂艳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