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慈善是一种狭义的慈善,主要指个人群体或者社会组织自愿向社会或受益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帮助的行为。现代慈善是广义的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捐助等扩展到关爱、环保等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的领域。现代慈善发源于传统慈善,是传统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传统慈善 现代慈善 慈善组织
"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慈善事业是人们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传统的慈善跟现代的慈善不一样,传统的是一种狭义的慈善,主要指个人群体或者社会组织自愿向社会或受益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帮助的行为。现代慈善是广义的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捐助等领域扩展到关爱、环保等,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现代慈善,是指通过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参与慈善活动。传统慈善更多是单次给予物质、资金的帮助,而现代慈善更专注于长期、可持续性的行动。传统慈善通过一个高地位的俯视态度实现对他人的帮助,而现代慈善更多的是有需求、有兴趣的人自发性地聚在一起推动改变。对我国而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慈善既能够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更能够承担提升社会文明、凝聚道德和社会价值的积极功能。现代慈善发源于传统慈善,是传统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组织化、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制度化、规模化、理性化、功能多元化等新特点[1]。
现代慈善是对传统慈善的传承,基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现代慈善与传统慈善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慈善观念不同
传统慈善主张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将慈善视为个人德行,重视慈善的道德评价,慈善被视为富人对穷人的施舍,起到一个扶贫济困的作用。传统慈善思想,受宗教思想影响比较多,是去施予给困难群体的爱心、好心。总体而言,传统的慈善行为多是发自人的本性,源自人的善心,是人性与生俱来的情感的、非理性且不稳定的行为。“平等、互助、友爱、共享”是现代慈善意识核心价值理念的最好概括。摒弃了传统慈善“恩赐”之说给被助者带来的自卑心理,主张一视同仁地、无差别地对待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使社会全体公民认识到慈善是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但现代公益却需要进一步考虑:第一,这件事是否是一件好事;第二点,如何系统地、持续性地做好这件事。
二、慈善的活动领域、救助对象、救助内容不同
传统慈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帮扶,以灾民、难民、穷人对救助对象,救助内容以提供生存需要的物质帮助为主,救助主体主要是民间的个人或组织力量,自发的组织一些慈善活动,是一种短期的灾难救助,能使人度过眼前的困境,得到的总是直接且短期的帮助;现代慈善不仅仅是生存救济,更关注人的生存平等和发展需求,活动领域不局限于家庭,而是一类人群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不是简单粗暴地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慰藉,以及一个长期的发展需求的探索与指引,受助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个系统化的帮助,为以后的生存寻找到合适的路径。这是要经过专业学者的需求分析,运用专业化的方法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三、救助动机和组织形式不同
传统慈善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大多为宗教、伦理、道德等非理性因素,行善被认为是个人修养或宗教性目的,是基于“人之初,性本善”的初衷。组织形式也大部分以分散的个人活动为主,不具有规模化和正规化,募集物资的渠道主要以捐赠物质为主,比较少的宣传和比较集中的捐赠人群,缺乏正式的组织形式,都是自愿性的行为;现代慈善主要基于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平正义等公共理性和个人价值感实现等人文主义理念,这使得慈善不光集中在少数富人的人群中,普通民众也有意识加入其中,以物资形式或人力时间等各种形式实现自己的慈善意愿。组织形成则大量依托专业慈善机构,是有组织有规划的行动,通过精心的策划与专业的分析,得到更广大群体的关注,通过各种形式的募捐和系统的帮扶,使受助群体得到更全面的帮助。
现代慈善事业是我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不仅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途径。《慈善法》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传统意义的中国慈善事业自此将走向法治化的现代慈善,也拉开了我国慈善事业大发展的序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那么要想发展现代慈善,就必须成功的从传统慈善中转型过来。
一是现代慈善要汲取传统慈善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中的慈善思想。理性情绪的盛行使现代社会弥漫着一股个人利益优先的思想潮流,现代社会都比较封闭和理性,很多事情是建立在自身能得到好处的基础上的, 虽说慈善事业发展面临制度层面的挑战,但是最大的挑战还是认识上的挑战,富人的财富观念有待提升,对社会有更多的担当,同时平民慈善对一个国家来说更为重要,慈善需要全民参与,而且快乐的慈善。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继承传统文化精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意识、仁义思想、慈悲观念和大同思想都是传统慈善思想孕育的坚实土壤[2]。要大力倡导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慈悲为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秀慈善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仁爱、博爱的传统美德,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感恩、关爱的慈善活动中来,为公民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这样传统的博爱意识与现代公民意识的结合才能促進现代慈善事业的更好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传统慈善中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建立政府引领,民间力量自发的两者结合的慈善主力军。传统慈善主力军中民间自发的个人和团体在自然灾害、社会局势动荡的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现代社会处于一个基本稳定期,在党和政府引导下,鼓励社会建立更多的慈善组织,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社区类慈善组织和社会服务类慈善组织。政府应该大力整合民间慈善力量,使慈善事业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政府买单、民间服务的格局。一方面,政府必须由对民间慈善组织限制过多的控制性管理改变为服务性管理,强化慈善组织的自治性、民间性;另一方面,政府在财税政策上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鼓励企业捐赠。想持续发展,需要官办慈善组织不断去行政化、增加自主性,同时允许民间能够广泛地设立慈善机构,大力发展自下而上的慈善组织,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利用媒体宣传传统慈善力量,通过传统慈善力量中的个人或组织收集服务对象的信息。民间慈善组织一般将目光放在了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微之处,近年来有很多媒体报道退休老人用自己的积蓄多年在资助一些贫困学生的事迹,这不仅是对慈善文化的一种宣传,社会正能量的一种报道,更会让社会大众看到被资助对象的一种需求,使这个群体被关注到,进一步得到更多人或政府的关爱,将流落在社会边缘的这类群体纳入到慈善救助对象中。这也是一种慈善信息的收集过程,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扩大现代慈善力量。发展现代慈善,既要长远的规划,又要短期的办法,这样慈善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肯定是从儿童做起,但也要对成年人教育。其实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是要让其感受、参与过程,这才是更重要的教育方式。
慈善体现了一个社会对困难群体有意识地帮助和人道关怀,社会发展需要包括草根型民间组织在内的各类慈善组织,通过帮扶、救助等实际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能通过发掘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智慧,不断加强中华文化源头及本质的传承与探索,深度挖掘前沿科学与传统慈善文化研究,鼓励科学与多元文明的对话,助力跨学科、跨语际背景下的思想交锋、认知研究等,来推动现代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慈善的融合贯通、水乳交融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玉苗.论现代公益事业与传统慈善的关系[J]. 学会,2014.(8):15-21.
[2] 王守杰.传统慈善理念向现代公益理念的转型与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62-65.
【关键词】 传统慈善 现代慈善 慈善组织
"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慈善事业是人们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传统的慈善跟现代的慈善不一样,传统的是一种狭义的慈善,主要指个人群体或者社会组织自愿向社会或受益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帮助的行为。现代慈善是广义的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捐助等领域扩展到关爱、环保等,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现代慈善,是指通过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参与慈善活动。传统慈善更多是单次给予物质、资金的帮助,而现代慈善更专注于长期、可持续性的行动。传统慈善通过一个高地位的俯视态度实现对他人的帮助,而现代慈善更多的是有需求、有兴趣的人自发性地聚在一起推动改变。对我国而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慈善既能够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更能够承担提升社会文明、凝聚道德和社会价值的积极功能。现代慈善发源于传统慈善,是传统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组织化、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制度化、规模化、理性化、功能多元化等新特点[1]。
现代慈善是对传统慈善的传承,基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现代慈善与传统慈善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慈善观念不同
传统慈善主张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将慈善视为个人德行,重视慈善的道德评价,慈善被视为富人对穷人的施舍,起到一个扶贫济困的作用。传统慈善思想,受宗教思想影响比较多,是去施予给困难群体的爱心、好心。总体而言,传统的慈善行为多是发自人的本性,源自人的善心,是人性与生俱来的情感的、非理性且不稳定的行为。“平等、互助、友爱、共享”是现代慈善意识核心价值理念的最好概括。摒弃了传统慈善“恩赐”之说给被助者带来的自卑心理,主张一视同仁地、无差别地对待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使社会全体公民认识到慈善是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但现代公益却需要进一步考虑:第一,这件事是否是一件好事;第二点,如何系统地、持续性地做好这件事。
二、慈善的活动领域、救助对象、救助内容不同
传统慈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帮扶,以灾民、难民、穷人对救助对象,救助内容以提供生存需要的物质帮助为主,救助主体主要是民间的个人或组织力量,自发的组织一些慈善活动,是一种短期的灾难救助,能使人度过眼前的困境,得到的总是直接且短期的帮助;现代慈善不仅仅是生存救济,更关注人的生存平等和发展需求,活动领域不局限于家庭,而是一类人群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不是简单粗暴地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慰藉,以及一个长期的发展需求的探索与指引,受助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个系统化的帮助,为以后的生存寻找到合适的路径。这是要经过专业学者的需求分析,运用专业化的方法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三、救助动机和组织形式不同
传统慈善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大多为宗教、伦理、道德等非理性因素,行善被认为是个人修养或宗教性目的,是基于“人之初,性本善”的初衷。组织形式也大部分以分散的个人活动为主,不具有规模化和正规化,募集物资的渠道主要以捐赠物质为主,比较少的宣传和比较集中的捐赠人群,缺乏正式的组织形式,都是自愿性的行为;现代慈善主要基于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平正义等公共理性和个人价值感实现等人文主义理念,这使得慈善不光集中在少数富人的人群中,普通民众也有意识加入其中,以物资形式或人力时间等各种形式实现自己的慈善意愿。组织形成则大量依托专业慈善机构,是有组织有规划的行动,通过精心的策划与专业的分析,得到更广大群体的关注,通过各种形式的募捐和系统的帮扶,使受助群体得到更全面的帮助。
现代慈善事业是我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不仅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途径。《慈善法》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传统意义的中国慈善事业自此将走向法治化的现代慈善,也拉开了我国慈善事业大发展的序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那么要想发展现代慈善,就必须成功的从传统慈善中转型过来。
一是现代慈善要汲取传统慈善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中的慈善思想。理性情绪的盛行使现代社会弥漫着一股个人利益优先的思想潮流,现代社会都比较封闭和理性,很多事情是建立在自身能得到好处的基础上的, 虽说慈善事业发展面临制度层面的挑战,但是最大的挑战还是认识上的挑战,富人的财富观念有待提升,对社会有更多的担当,同时平民慈善对一个国家来说更为重要,慈善需要全民参与,而且快乐的慈善。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继承传统文化精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意识、仁义思想、慈悲观念和大同思想都是传统慈善思想孕育的坚实土壤[2]。要大力倡导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慈悲为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秀慈善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仁爱、博爱的传统美德,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感恩、关爱的慈善活动中来,为公民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这样传统的博爱意识与现代公民意识的结合才能促進现代慈善事业的更好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传统慈善中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建立政府引领,民间力量自发的两者结合的慈善主力军。传统慈善主力军中民间自发的个人和团体在自然灾害、社会局势动荡的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现代社会处于一个基本稳定期,在党和政府引导下,鼓励社会建立更多的慈善组织,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社区类慈善组织和社会服务类慈善组织。政府应该大力整合民间慈善力量,使慈善事业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政府买单、民间服务的格局。一方面,政府必须由对民间慈善组织限制过多的控制性管理改变为服务性管理,强化慈善组织的自治性、民间性;另一方面,政府在财税政策上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鼓励企业捐赠。想持续发展,需要官办慈善组织不断去行政化、增加自主性,同时允许民间能够广泛地设立慈善机构,大力发展自下而上的慈善组织,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利用媒体宣传传统慈善力量,通过传统慈善力量中的个人或组织收集服务对象的信息。民间慈善组织一般将目光放在了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微之处,近年来有很多媒体报道退休老人用自己的积蓄多年在资助一些贫困学生的事迹,这不仅是对慈善文化的一种宣传,社会正能量的一种报道,更会让社会大众看到被资助对象的一种需求,使这个群体被关注到,进一步得到更多人或政府的关爱,将流落在社会边缘的这类群体纳入到慈善救助对象中。这也是一种慈善信息的收集过程,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扩大现代慈善力量。发展现代慈善,既要长远的规划,又要短期的办法,这样慈善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肯定是从儿童做起,但也要对成年人教育。其实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是要让其感受、参与过程,这才是更重要的教育方式。
慈善体现了一个社会对困难群体有意识地帮助和人道关怀,社会发展需要包括草根型民间组织在内的各类慈善组织,通过帮扶、救助等实际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能通过发掘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智慧,不断加强中华文化源头及本质的传承与探索,深度挖掘前沿科学与传统慈善文化研究,鼓励科学与多元文明的对话,助力跨学科、跨语际背景下的思想交锋、认知研究等,来推动现代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慈善的融合贯通、水乳交融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玉苗.论现代公益事业与传统慈善的关系[J]. 学会,2014.(8):15-21.
[2] 王守杰.传统慈善理念向现代公益理念的转型与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