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慈善与现代慈善的比较研究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慈善是一种狭义的慈善,主要指个人群体或者社会组织自愿向社会或受益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帮助的行为。现代慈善是广义的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捐助等扩展到关爱、环保等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的领域。现代慈善发源于传统慈善,是传统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传统慈善 现代慈善 慈善组织
  "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慈善事业是人们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传统的慈善跟现代的慈善不一样,传统的是一种狭义的慈善,主要指个人群体或者社会组织自愿向社会或受益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帮助的行为。现代慈善是广义的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捐助等领域扩展到关爱、环保等,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现代慈善,是指通过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参与慈善活动。传统慈善更多是单次给予物质、资金的帮助,而现代慈善更专注于长期、可持续性的行动。传统慈善通过一个高地位的俯视态度实现对他人的帮助,而现代慈善更多的是有需求、有兴趣的人自发性地聚在一起推动改变。对我国而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慈善既能够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更能够承担提升社会文明、凝聚道德和社会价值的积极功能。现代慈善发源于传统慈善,是传统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组织化、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制度化、规模化、理性化、功能多元化等新特点[1]。
  现代慈善是对传统慈善的传承,基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现代慈善与传统慈善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慈善观念不同
  传统慈善主张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将慈善视为个人德行,重视慈善的道德评价,慈善被视为富人对穷人的施舍,起到一个扶贫济困的作用。传统慈善思想,受宗教思想影响比较多,是去施予给困难群体的爱心、好心。总体而言,传统的慈善行为多是发自人的本性,源自人的善心,是人性与生俱来的情感的、非理性且不稳定的行为。“平等、互助、友爱、共享”是现代慈善意识核心价值理念的最好概括。摒弃了传统慈善“恩赐”之说给被助者带来的自卑心理,主张一视同仁地、无差别地对待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使社会全体公民认识到慈善是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但现代公益却需要进一步考虑:第一,这件事是否是一件好事;第二点,如何系统地、持续性地做好这件事。
  二、慈善的活动领域、救助对象、救助内容不同
  传统慈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帮扶,以灾民、难民、穷人对救助对象,救助内容以提供生存需要的物质帮助为主,救助主体主要是民间的个人或组织力量,自发的组织一些慈善活动,是一种短期的灾难救助,能使人度过眼前的困境,得到的总是直接且短期的帮助;现代慈善不仅仅是生存救济,更关注人的生存平等和发展需求,活动领域不局限于家庭,而是一类人群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不是简单粗暴地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慰藉,以及一个长期的发展需求的探索与指引,受助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个系统化的帮助,为以后的生存寻找到合适的路径。这是要经过专业学者的需求分析,运用专业化的方法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三、救助动机和组织形式不同
  传统慈善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大多为宗教、伦理、道德等非理性因素,行善被认为是个人修养或宗教性目的,是基于“人之初,性本善”的初衷。组织形式也大部分以分散的个人活动为主,不具有规模化和正规化,募集物资的渠道主要以捐赠物质为主,比较少的宣传和比较集中的捐赠人群,缺乏正式的组织形式,都是自愿性的行为;现代慈善主要基于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平正义等公共理性和个人价值感实现等人文主义理念,这使得慈善不光集中在少数富人的人群中,普通民众也有意识加入其中,以物资形式或人力时间等各种形式实现自己的慈善意愿。组织形成则大量依托专业慈善机构,是有组织有规划的行动,通过精心的策划与专业的分析,得到更广大群体的关注,通过各种形式的募捐和系统的帮扶,使受助群体得到更全面的帮助。
  现代慈善事业是我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不仅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途径。《慈善法》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传统意义的中国慈善事业自此将走向法治化的现代慈善,也拉开了我国慈善事业大发展的序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那么要想发展现代慈善,就必须成功的从传统慈善中转型过来。
  一是现代慈善要汲取传统慈善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中的慈善思想。理性情绪的盛行使现代社会弥漫着一股个人利益优先的思想潮流,现代社会都比较封闭和理性,很多事情是建立在自身能得到好处的基础上的, 虽说慈善事业发展面临制度层面的挑战,但是最大的挑战还是认识上的挑战,富人的财富观念有待提升,对社会有更多的担当,同时平民慈善对一个国家来说更为重要,慈善需要全民参与,而且快乐的慈善。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继承传统文化精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意识、仁义思想、慈悲观念和大同思想都是传统慈善思想孕育的坚实土壤[2]。要大力倡导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慈悲为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秀慈善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仁爱、博爱的传统美德,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感恩、关爱的慈善活动中来,为公民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这样传统的博爱意识与现代公民意识的结合才能促進现代慈善事业的更好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传统慈善中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建立政府引领,民间力量自发的两者结合的慈善主力军。传统慈善主力军中民间自发的个人和团体在自然灾害、社会局势动荡的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现代社会处于一个基本稳定期,在党和政府引导下,鼓励社会建立更多的慈善组织,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社区类慈善组织和社会服务类慈善组织。政府应该大力整合民间慈善力量,使慈善事业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政府买单、民间服务的格局。一方面,政府必须由对民间慈善组织限制过多的控制性管理改变为服务性管理,强化慈善组织的自治性、民间性;另一方面,政府在财税政策上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鼓励企业捐赠。想持续发展,需要官办慈善组织不断去行政化、增加自主性,同时允许民间能够广泛地设立慈善机构,大力发展自下而上的慈善组织,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利用媒体宣传传统慈善力量,通过传统慈善力量中的个人或组织收集服务对象的信息。民间慈善组织一般将目光放在了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微之处,近年来有很多媒体报道退休老人用自己的积蓄多年在资助一些贫困学生的事迹,这不仅是对慈善文化的一种宣传,社会正能量的一种报道,更会让社会大众看到被资助对象的一种需求,使这个群体被关注到,进一步得到更多人或政府的关爱,将流落在社会边缘的这类群体纳入到慈善救助对象中。这也是一种慈善信息的收集过程,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扩大现代慈善力量。发展现代慈善,既要长远的规划,又要短期的办法,这样慈善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肯定是从儿童做起,但也要对成年人教育。其实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是要让其感受、参与过程,这才是更重要的教育方式。
  慈善体现了一个社会对困难群体有意识地帮助和人道关怀,社会发展需要包括草根型民间组织在内的各类慈善组织,通过帮扶、救助等实际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能通过发掘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智慧,不断加强中华文化源头及本质的传承与探索,深度挖掘前沿科学与传统慈善文化研究,鼓励科学与多元文明的对话,助力跨学科、跨语际背景下的思想交锋、认知研究等,来推动现代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慈善的融合贯通、水乳交融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玉苗.论现代公益事业与传统慈善的关系[J]. 学会,2014.(8):15-21.
  [2] 王守杰.传统慈善理念向现代公益理念的转型与重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62-6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的整合效应日益显著。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有利支撑。本文在分析现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不足的基础上,基于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深入分析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现实经济矛盾和社会主义国家和公民主体性发展的现实要求,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同时,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政治
期刊
【摘 要】 随着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较多问题和挑战。引导高职学生顺应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意识,主动探寻就业方向,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挥自身优势,已成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从理念设想、实施操作和特色展望等方面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型校园招聘会模式的可行性,鼓励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搭建与企业沟通的平台。  【关键词】 新
期刊
【摘 要】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以某校举行的说课比赛为例,通过说课对学校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消极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就说课的内涵,针对说课比赛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说课 教研活动 教师发展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参加教育教研活动,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事。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
期刊
【摘 要】 在信息时代的形势下,校园导视系统成为学校建设和校园文化特色展示的重要部分。一套规范、标准又具有特色的校园导视系统可以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教学理念,促进校园多角度全面协调发展。本文就校园导视系统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校园导视系统 校园文化 人文关怀 电子导视媒介  现代社会在电子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
期刊
【摘 要】 以保险法告知义务的法理基础为前提,根据保险行业及合同的性质,笔者更赞同最大诚信说,通过阐述我国保险法告知义务的发展及相关的规定,将其与他国保险法的告知义务内容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我国保险法告知义务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如何完善该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  【关键词】 告知义务 最大诚信原则 保险法  一、保险法告知义务  告知义务要求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如实向保险人说明与保险标的有
期刊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时代价值在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坚持不忘初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开放包容,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新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深植底蕴,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先进价值导向;固牢新时代崇高理想信念,激发信仰力量。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罗尔斯的《正义论》引起了二战后学术界对于正义和正义制度的思考,罗尔斯提出了“原初状态”、“无知之幕”等设想,用来证明平等在社会分配中的重要价值,并将正义和平等的概念等同起来。《正义论》出版三年后,和罗尔斯同为新自由主义的诺齐克就发表了《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矛头直指《正义论》。诺齐克在书中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独立的权利理论即获取正义三原则,来证明罗尔斯提出的“分配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
期刊
【摘 要】 后现代性语境下,互联网逐渐改变原来传统媒介的报道方式,并且也正改变和影响新闻的传播格局。本文以澎湃新闻对于“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报道为基础,分析后现代语境下的新闻叙述所产生的差异。发现:主流媒体不再仅仅聚焦新闻生产,而是更加注重新闻传播的流程;也不再是直接反映问题本身而倾向于基于事实传播的指向作用。本文以此来研究对于新闻叙述的重新审视和界定。  【关键词】 后现代性 新闻叙述 澎湃新闻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革命技术5G时代的来临,未来观感体验——交互式与沉浸式的三维交互观感模式将逐渐替代二维观感模式,三维数字资产在未来的物质文化遗产的观赏方式与文化传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全复刻三维数字虚拟模型是最理想的交互方式,此种资产更易于衍生出适应性更强、交互性更灵活的三维数字资产平台。笔者从必要性、艺术及交互特征、方法途径、应用优势几个方面逐一叙述为物质文化遗产即将面临的建设三
期刊
1引言  研究围岩渗流与衬砌水荷载的方法主要有数值法与解析法。在复杂模型、地质条件下,数值方法比较适用,但是应用起来较为复杂;解析方法则把问题进行简化,然后经过理论推导得出解析公式,虽然推导很复杂,但应用起来相对简单。本文主要将计算模型退化为轴对称问题和利用保角变换原理对一般情况下高压富水区隧道水荷载进行解析研究,并对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敏感度和复合式衬砌水压力“分配”情况等进行相应的探讨和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