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的诱集监测效果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关键词
  嫩绿粘虫板;稻飞虱;白背飞虱;灯光诱集;监测
  中图分类号:
  S 435.1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05291542.2015.05.029
  Abstract
  The attractive effects of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and light trap on rice planthoppe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catches of planthopper,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and small brown rice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Stl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light trap catches. The dynamics of planthopper in sticky trap was the same as in light trap. The attractive effect of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on immigration peaks of S.furcifera was better than light trap, manifested as more catches of migration peaks and obvious peaks. The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catches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light trap, and the peak times were fewer than those with light traps. There was no unfavorabl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nontarget insects on the catching ability of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Catching planthopper by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was easily carried out, and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furcifera in nonlight trap monitoring sites.
  Key words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planthopper;whitebacked planthopper;light trap;monitor
  稻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其中具有迁飞习性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为害我国水稻的主要飞虱种类。受季风环流影响,稻飞虱在我国每年春夏自南向北迁飞,秋季自北向南回迁[13]。稻飞虱的大规模迁飞特性使其为害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虫源,往往猝不及防,常常造成降虫地“落地成灾”的局面[34]。另外,由于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和不合理施药等,使稻飞虱在大区域范围内为害加重和猖獗频率上升[56]。对其种群数量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是实现稻飞虱准确预警及有效防控的前提。
  由于稻飞虱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灯光诱测是其种群监测的重要途径。生产上,采用200 W白炽灯或20 W黑光灯为标准光源开展灯光诱测[7]。2002年起,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成为生产上监测稻飞虱的主要工具之一。而灯光诱测存在着易受电源、光源、地势条件及天气的影响和易发生故障等问题,导致数据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报准确性。因此,丰富监测手段,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宜非灯诱区对稻飞虱成虫监测的简化实用的新型工具和技术,对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粘虫板是利用昆虫对某种颜色的趋性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的一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简便等优点,在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等多种害虫上有很好的应用[811]。刘敏等利用黄色粘虫板对一代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发现黄板对灰飞虱诱集能力强,在灰飞虱高峰日预测与测报灯结果一致,可应用于一代灰飞虱的测报[12]。由于白背飞虱具有趋嫩绿的习性,稻丛生长茂密嫩绿的稻田白背飞虱发生严重[13]。为研究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的诱集监测作用,本试验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两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的诱集监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为丰富监测手段、提升非灯诱区的监测预警能力等提供试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粘虫板选用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嫩绿黏性塑胶板(简称嫩绿粘虫板),其可见光波长为550 nm,反射光率58%,型号为CB_G_PP26,厚度为0.3 mm±0.02 mm,规格为26 cm×30 cm, 胶黏度不低于75000 cps。对照灯测工具选用在全国广泛使用的河南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虫情测报灯(JDA型),光源为200 W白炽灯(可见光波长460~680 nm),开关灯时间为自动感光。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5-8月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河市镇万河村10社稻飞虱虫情监测点进行(31.16°N, 107.43°E)。该监测点常年种植一季中稻,并采用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稻飞虱虫情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的生长势较好的移栽本田3块,作为嫩绿粘虫板诱集稻飞虱成虫监测稻田,每块稻田各悬挂粘虫板3张,共悬挂粘虫板9张。为方便监测人员随时调查操作,在每块稻田田埂相对居中位置,将每张嫩绿粘虫板固定悬挂在细木棒(支架)上,并插入距离田埂边50 cm左右的田中位置,每张嫩绿粘虫板之间间隔距离不少于5 m,粘虫板面向田埂,粘虫板高于水稻植株0.2~0.3 m,在连续调查统计2次结束后更换一次粘虫板。
  试验期内,虫情测报灯下每隔7 d左右取虫1次,逐日统计其诱集的稻飞虱种类及数量。灯诱调查的同时,对3块稻田的9张粘虫板进行同期对比调查,统计此期内各粘虫板诱集到的稻飞虱种类、数量及其他非靶标昆虫。调查结束用镊子将粘虫板上的昆虫清理干净。记录每日温度、湿度、降雨、风力、风向等气象因子。比较分析两种监测诱集方法对稻飞虱成虫的诱集效果,并分析气象因子和非靶标生物对粘虫板诱虫效果的影响。
  1.3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7软件对粘虫板诱集和灯光诱集数据进行配对数据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对稻飞虱的诱集效果
  2.1.1对3种稻飞虱的诱集效果
  由表1可知,2014年5-8月粘虫板和测报灯分别诱集稻飞虱873头和955头。其中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粘虫板和测报灯诱集白背飞虱所占比例分别为85.11%和68.06%。诱集灰飞虱数量次之,分别占诱集稻飞虱总量的13.79%和31.52%。诱集褐飞虱数量最少,两种方法诱集褐飞虱比例均小于1%。6月中旬、7月中旬初及7月下旬末,粘虫板和测报灯均出现了3次诱虫高峰,两种方法总的诱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曲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图1)。配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对稻飞虱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P=0.7314>0.05)。对两种方法诱虫量 1取对数(为避免对0取对数)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灯诱虫量(y1)和粘虫板诱虫量(x1)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1=0.780x1 0.376 (r=0.649,P=0.0001<0.01)进行拟合。
  2.1.2对灰飞虱的诱集效果
  如图2,2014年5-8月粘虫板诱集灰飞虱122头,小于测报灯的301头。两种方法监测灰飞虱始见期一致。就诱虫峰而言,测报灯在6月中旬、7月中旬和7月下旬共监测到3次灰飞虱高峰;而嫩绿粘虫板在6月中旬和7月下旬共监测到2次诱虫高峰,且峰形不及测报灯明显。配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对灰飞虱诱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41 1<0.05),粘虫板对灰飞虱诱集效果不及灯诱。对两种方法诱虫量 1后取对数(为避免对0取对数)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灯诱虫量(y2)和粘虫板诱虫量(x2)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2=0.853x2 0.380(r=0.619, P =0.003 0<0.05)进行拟合。
  2.1.3对白背飞虱诱集效果
  由图3可知2014年5-8月粘虫板诱集白背飞虱共743头,较测报灯多93头。两种方法均监测到白背飞虱虫量高峰3次,诱虫峰期一致。测报灯监测白背飞虱始见日早于粘虫板。在6月中旬水稻分蘖盛末期及7月中旬水稻孕穗期,粘虫板对白背飞虱迁入高峰的诱虫监测效果比测报灯更为明显,而水稻生长后期测报灯诱集白背飞虱数量大于粘虫板。配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对白背飞虱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P =0.7017>0.05)。对两种方法诱虫量 1取对数(为避免对0取对数)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灯诱虫量(y3)和粘虫板诱虫量(x3)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3=0.893x3 0.035(r=0.901,P =0.000 1<0.01)进行拟合。
  2.1.4对褐飞虱的诱集效果
  2014年5-8月粘虫板和测报灯两种方法诱集褐飞虱数量均很少,分别为8头和4头(图4)。粘虫板监测褐飞虱始见日早于测报灯。配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对褐飞虱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P=0.216 2>0.05)。对两种方法诱虫量 1取对数(为避免对0取对数)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灯诱虫量(y4)和粘虫板诱虫量(x4)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4=0.457x4 0.011(r=0.619,P=0.010 6<0.05)进行拟合。
  2.2气象因子和非靶标昆虫对嫩绿粘虫板诱集效果的影响
  2.2.1气象因子对嫩绿粘虫板诱集效果的影响
  试验期内最低气温11 ℃,最高气温40.3 ℃,风力1~4级,雨日为37 d,占33.64%。在监测到的3次诱虫峰期间均出现了日降雨量大于50 mm的暴雨天气,最大降雨量为8月9日,达99.9 mm。在6月12-19日及8月5-12日均出现了持续4 d的降雨过程,在如此气象条件下,粘虫板对稻飞虱成虫仍具有明显的诱测效果。据相关分析,两种方法诱集稻飞虱数量的差异,与诱虫期间是否有降雨(P=0.642 2>0.05)、持续降雨天数(P=0.950 2>0.05)及最大降雨级别(P=0.672 6>0.05)之间无显著相关。因此气象因子,特别是降雨对两种方法诱虫量差异影响较小。   2.2.2非靶标昆虫对嫩绿粘虫板诱测稻飞虱效果的影响
  嫩绿粘虫板诱捕到的其他非靶标昆虫主要为蚜虫、蝇类、瓢虫(多为龟纹瓢虫)、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黑尾叶蝉)等昆虫,目测以蚜虫诱量相对较大,其余非靶标昆虫诱量少。非靶标昆虫占据粘虫板空间有限,且虫体特征易辨别区分,对稻飞虱的继续诱测无不利影响。
  3讨论
  利用昆虫趋光性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不同昆虫敏感的波长范围不同,表现出对不同颜色的趋性不同[14],如绿光对金龟子、黄光对蚜虫有较强的诱集效果[1516]。本研究利用稻飞虱趋嫩绿的特性,采用嫩绿粘虫板对稻飞虱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此方法诱集监测白背飞虱效果明显,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无显著差异,诱虫峰与灯诱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虫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量多和峰形明显。由于该试验地区常年以迁飞性白背飞虱为主害种群,褐飞虱与其混发或少量发生[17],常年褐飞虱迁入时期迟、诱虫量少,2014年监测仍存在这一特点,水稻生育期两种方法诱集褐飞虱总量均小于10头。因此,嫩绿粘虫板对褐飞虱的诱集效果还需继续研究。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集效果较测报灯差,可能是灰飞虱对嫩绿色趋性弱于对测报灯光源波长的趋性。而刘敏等利用黄色粘虫板(可见光波长575 nm±10 nm)对灰飞虱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发现黄板对灰飞虱诱集能力强[12]。郝立武等研究表明黄色粘虫板(可见光波长575 nm±10 nm)对春玉米田灰飞虱的诱集效果极显著高于绿色粘虫板(可见光波长520 nm)[18]。因此,不同波长色板对稻飞虱的诱集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表明,嫩绿粘虫板对白背飞虱有较好的诱集作用,具有在非灯诱监测区应用推广的潜力。为便于监测人员操作和提高诱集监测效果及现代化程度,可在固定嫩绿粘虫板等装置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如遇空气中多浮尘的天气,会降低嫩绿粘虫板的黏性,可能会对诱捕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不改变此法监测原理基础上,可适当改进和增设一些相应监测装置,一是在设备上端增设简易的防雨防尘板,减少雨水和浮尘对黏胶的影响;二是在插入的支架上设计生产一种便于悬挂和更换粘虫板的固定螺帽装置,进一步提高害虫监测效率和规范化程度;三是必要时,可对嫩绿粘虫板配置实时自动监测摄影仪,提高监测的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水平。除了粘虫板监测装置的改进外,还应探索不同规格和波长的色板诱虱效果研究,开展粘虫板诱虱数量与田间发生虫量、达标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关性研究,建立防治模型等。
  参考文献
  [1]全国白背飞虱科研协作组. 白背飞虱迁飞规律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81,14(5):2531.
  [2]程遐年,陈若篪,习学,等. 稻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J].昆虫学报,1979,22(1):121.
  [3]沈君辉,尚金梅,刘光杰. 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J].中国水稻科学,2003,17(S1):722.
  [4]全国褐稻虱科研协作组.我国褐稻虱迁飞规律研究的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1981,14(2):5259.
  [5]唐启义,胡国文,唐健,等.白背飞虱猖獗频率增加与杂交稻面积增加的关系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5):456459.
  [6]Zhu Z R, Cheng J A, Jiang M X, et al. Complex influence of rice variety, fertilization timing, and insecticide 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α’th), Nilaparvata lugens Stl (Homoptera: Delphacidae)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 rice in Hangzhou, China [J]. Journal of Pest Science, 2004, 77(2):657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749-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8]侯茂林,卢伟,文吉辉.黄色粘虫板对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的诱集作用和控制效果[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9341939.
  [9]蒋月丽,魏永平,汪晓光.系列粘虫板对美洲斑潜蝇和温室白粉虱诱捕效果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237240.
  [10]高宇,孙晓玲,边磊,等.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在茶园中的活动规律研究[J]. 北方园艺,2013,37(16):134136.
  [11]王丽丽,王洪涛,刘学卿,等.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绿盲蝽的诱集效果[J]. 果树学报,2014,31(2):288291.
  [12]刘敏,许佳君,沈雁君.黄色粘虫板在1代灰飞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8):4546.
  [13]刘芹轩,吕万明,张桂芳.白背飞虱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82,15(3)5966.
  [14]张纯胄,杨捷. 害虫趋光性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J]. 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131135.
  [15]鞠倩,曲明静,陈金凤.光谱和性别对几种金龟子趋光行为的影响[J]. 昆虫知识,2010,47(3):512516.
  [16]胡小敏,王云虎,林星华,等.蚜虫对不同色卡敏感性及对不同波长黄色粘虫板趋性[J].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9):190193.
  [17]曾伟,李仁江.达州地区历年水稻稻飞虱发生演变规律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1,31(6):3841.
  [18]郝立武,穆鸿雁,刘保申,等. 不同颜色色板对春玉米田灰飞虱的诱集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1):99102.
  (责任编辑:王音)
其他文献
摘要用禾谷缢管蚜、萝卜蚜和绣线菊蚜测定了苦皮藤素与除虫菊素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天然苦皮藤素与天然除虫菊素在20∶1到1∶20测定范围内复配使用的共毒系数在136.7~261.2之间,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当天然苦皮藤素与天然除虫菊素质量比为4∶1时,对禾谷缢管蚜、萝卜蚜和绣线菊蚜的联合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257.3、261.2和246.8。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按最佳配比复配使用,对
看得见的洛阳,是北方一座平和安静的城市;看不见的洛阳,在历史的长河中游荡。  你站在洛阳火车站广场前,尚感受不到太多这座城市的历史感,但如果你越往里深入,历史感就会越强烈。东周、汉、唐的遗迹指示牌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让你如同坠入历史的巨流。  从商周到汉唐,地处伊洛盆地的洛阳始终是文明的中心城市,它的衰败始于安史之乱,最后在北宋王朝定都汴梁(今天的开封)后,走向真正的迟暮。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
摘要为了筛选出防除豚草和薇甘菊的新型高效除草剂品种,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30种除草剂对盆栽豚草和薇甘菊的防除效果。辛酰溴苯腈375 g /hm2、麦草畏216 g /hm2、百草枯600 g /hm2、草铵膦540 g /hm2、草甘膦异丙胺盐922.5 g /hm2、乙羧氟草醚90 g /hm2、三氟羧草醚540 g /hm2、氟磺胺草醚427 g /hm2、莠去津1 140 g /hm2、莠灭
摘要:杏小食心虫[Grapholitha prunzvora(Walsh)]是多种核果的重要害虫。本研究在概述其分布、寄主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结合Desktop ArcGIS对杏小食心虫在中国的潜在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杏小食心虫在我国具有较大面积的适生范围,主要分布在北纬18°以北地区。根据预测结果提出针对杏小食心虫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杏小食心虫;GARP;G
●忏悔人:王风昭  ●原任职务: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北安街道办事处工会副主席、财政所负责人  ●触犯罪名:贪污罪、挪用公款罪  ●判决结果:2020年8月18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被告人王风昭有期徒刑12年6个月,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6个月。责令退赔贪污违法所得2069万余元。  ●犯罪事实:2012年8月至2017年10月,被告人王风昭在担任青岛
说起苏辙,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苏轼之弟。确实,比起“天才”兄长苏轼那如太阳般耀眼的文采与人格魅力,苏辙恰似一轮散发清辉的明月,沉静简洁,恬淡寡欲,虽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为文养浩然之气  苏辙才华横溢,19岁即进士及第,名动京师,一生勤耕不辍,著作颇丰,名列唐宋八大家。  苏辙提出“养气说”,集中体现在其著名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他说:“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
在反腐败斗争中,每条问题线索背后,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故事。  为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题,2017年以来,福建省探索开展县级交叉巡察。截至2018年底,在所有设区市,成立了592个交叉巡察组,全面开展县级交叉巡察,移交问题线索2138条,立案审查435人。  这2138条问题线索被起底的背后,每一条都映照着巡察利剑锋芒,每一条都折射着基层政治生态演进。人情与法理  面对两位民政局局长,何聪佩展露了
摘要  为了筛选防治灰飞虱的高毒力生防真菌菌株及明确黄绿绿僵菌对灰飞虱的侵染致病温度条件,室内测定了黄绿绿僵菌KM1104菌株在24~30 ℃下对灰飞虱成虫及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菌株KM1104对灰飞虱成虫和3龄若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其中对成虫的毒力高于3龄若虫,在24~30 ℃下对成虫和3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1.45×103~7.14×104和7.25×103~3.69×105
爱因斯坦在去世前几天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签字,即《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签字。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二战后处于冷战的美苏相继成功研制出氢弹,核军备竞赛的阴云笼罩全球。  英国著名学者罗素对核武器的相继问世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意识到这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战争武器,而有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力量。1954年6月,罗素写信给英国广播公司(BBC),希望能够通过媒体唤醒公众对当前人类面临威胁的认识。同年圣
喀喇昆仑高原、加勒万河谷,在极其险峻复杂、极度广阔荒凉的西部高地,一个个卫国戍边英雄的名字从这里传向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  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  隆冬时节,我们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境内的新藏公路零公里出发,踏上被冠以“天路”美誉的国道219线新藏公路,见证雪域高原上守边将士用青春和生命践行“我就是祖国移动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的坚定信念。赛图拉:古丝路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