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电力行业应用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和专业素质。本文论述了依靠先进的教学平台,建设突出体现电力行业应用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资源,使理论教学实现信息化,并能直接体现课程内容在电力行业中的实际应用,使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课程资源的建设使“电力系统分析”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发生较大变化,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力行业应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资源
  作者简介:卢颖(1970-),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刘莉(1963-),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辽宁 沈阳 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A229)的研究成果。
  
  目前,各院校都已经拥有大量多媒体教室,也搭建起包括课程介绍、媒体素材、交互系统、试题库、资源管理等较为全面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寻求各种信息、自主学习和交流提供可能。教学资源建设多是围绕多媒体计算机或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的建设,这也是网络教学使用的基础。但不同的课程具有各自的特点。为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应该是遵循课程特点,符合课程自身内容的一切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资源建设。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才能建立起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认识,掌握电力系统的主要脉络,学会理论分析系统问题的基本方法。该课程为其他专业课学习提供了整体框架和基础平台,学生的思维也随这门课的学习走上电力系统的思维模式。如何使“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影响巨大。笔者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行论述和研究。
  一、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条件逐渐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现阶段学生思维方式的需求;课堂教学过多地消耗教师精力,又满足不了教学信息量;不利于教学信息的积累和保留;又不不利于课下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消除这些弊端提供了平台,因此必须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
  2.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
  经过调查,很多近几年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也不例外。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还没有开发出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课件。
  (2)应用课件教学的方法不适合所授课程。
  制作出适合课程特点的课件需要实践的过程和大量精力的投入,但建成后却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节省教师在课上所花费的精力。理论分析是“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主要部分,比较枯燥和抽象,这样的课程更需要深入研究和多投入精力制作。同时,网络资源需要更多的信息量,加大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开阔视野,加强交流,这些都需要建设、积累和更新。
  3.电力系统应用的要求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除了为进一步深造的少数学生打下基础,主要为电力生产和调度一线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应侧重于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而电力系统生产过程、调度和管理向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或教材化的多媒体教学依然是注重理论分析、推导,不能体现所教授知识的应用。新的教学资源的建设应当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将“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知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体现在教学中。“电网仿真实验室”提供了这样的教学平台。
  4.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需求
  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得到应有的提高。但教师联系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适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不通过应用新技术建设课程资源是无法实现的。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割裂了专业教师和所教授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的联系,使本就与现场实际联系不紧密的关系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疏远,不利于教师的提高,也就谈不上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致影响教学水平和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5.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又与教学资源直接相关。所以建设结合电力系统行业应用的全面、合理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资源库是十分迫切的。
  二、建设教学资源的整体思路
  1.建设的目标
  教学资源建设总体目标就是建立有清晰教学目的、模块分明、内容全面、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开放式的师生交互教学资源系统。
  (1)总结几年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得失,开发出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使课件依靠教材,但不局限教材,即推导简单化、结论突出、应用明确。
  (2)依托已经安装的清华大学开发的教学平台,向学生和相关教师全面提供“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介绍、任课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件、参考资料、科研开发方向、习题库等课程相关资源。超出课堂,增大信息量,并在网上开通师生交流平台,为学生的课后学习和提高提供条件。
  (3)“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理论内容分为几个模块。针对各模块理论分析内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利用“电网仿真实验室”开发出相应的实验项目,进行模拟仿真,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确所学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2.建设的原则
  (1)具有规范性。资源的分类标准和文件格式要符合国家信息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在统一的技术规范下,有利于最大范围资源交流、共享。
  (2)具有全面性。要包含有关课程的各方面资源,使学生通过资源能对课程和课程讲述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
  (3)具有先进性。一方面是要有先进规范的教学平台,另一方面资源的内容要体现课程内容在电力系统中的最新应用。
  (4)具有系统性。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仿真实验室资源在形式上分体,实质上应是在统一教学大纲下的协调统一,互补共进的整体,要将课程内容系统表达出来,充分利用教学平台,以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5)具有连续性。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跟随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变化,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始终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6)具有开放性。开放的资源才有其应用价值。也才能有更多的建议,促进资源的改进和完善。
  3.建设的必要条件
  资源的建设不单要有构想,还要有必要条件,否则构想只能是水中月。
  (1)要有合理的教师组合和梯队。首先要有熟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内容并熟悉课程内容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有教学经验和课件开发能力的教师。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理论教学和实验室项目的开发方向。其次要有熟悉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和实验项目操作的教师,通过他们才能实现资源的管理和充分应用。
  (2)要有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室,有实现资源整理、集中和从事教学的平台。
  (3)“电网仿真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达到要求,才能将理论知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仿真出来。否则无论理论教学如何建设,理论还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镜中花。
  4.建设的方案
  (1)确定目标: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调研“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内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多年来经验和资料的积累,确定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图1是规划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整个资源的构成和关联。
  (2)内容规划:组织教学队伍,选取合适的教材,编定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从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理论课模块和相应实验的配置。
  (3)任务分工:根据老师的特点,明确各自的建设任务。
  (4)资源收集、制作:网上收集可用公共资源;制作符合已制定教学大纲的适应课堂教学的课件,这项任务由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完成。
  (5)指定教师按实验教学大纲和要求,结合“仿真实验室”的软件,具体开发实验项目,并形成实验指导书。
  (6)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将所有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资源上网。与“仿真实验室”和课堂教学一起形成全面的、教学目的清晰、模块分明、内容全面、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开放式的师生交互教学资源系统。
  5.建设的初步成果
  (1)目前已经完成适合课堂讲解、重结论和应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形成初步网络资源库,实现网络交流;实现部分实验项目的开发应用,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2)资源的形成,引起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现在已经转变为教师引领式讲解,学生主动投入精力学习,向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想教学方式转变。网络教学资源的形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素材,可以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选择。
  (3)转变考核方式。将单纯的理论考试分为两大部分:理论课考试和实验测试。促使学生不单注重理论考试成绩,也必须注重实验课成绩,客观上促使学生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专业学习水平。
  (4)通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学习,建立明确的电力系统的整体概念,掌握了分析系统问题的基本方法,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更好的铺垫作用。
  (5)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质。资源建设和使用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以及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观念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6)资源建设和使用都是依托和仿真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资源完善和教师水平的提高可以实现为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加强了校企联系,对知识的更新、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都能起到良好作用。
  三、结论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和“电网仿真实验室”,建立全新的突出电力行业应用特点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资源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并且这套资源建设已经初步取得成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为电力系统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实践教学、培训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潘鹏,郝忠民.论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评价问题[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报,2008,(1).
  [2]蔺素珍.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方法[J].山西科技,
  2005,(2).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审视当前奖学金制度运行实践,发现其效能的实现程度令人担忧。鉴于此,剖析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探求适应现代高等教育需求的奖学金制度成为教育界的实践选择。  关键词:奖学金制度;审视;反思;实践探求  作者简介:郭孝锋(1966-),男,湖北仙桃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魏彤儒(1968-),女,河北唐县人,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网中各种对电能质量产生污染的设备元件不断增多;同时,现代用电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较之传统设备更高,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提高电能质量的关键首先是能够实时对电网和用户的电压、电流进行监测,而选择合适的电能质量检测算法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电能质量的相关理论,并较全面地总结了电能质量的检测分析方法。  关键词:电能质量;检测分析;电网  作者简介:岳
期刊
摘要: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湖北省部分高职院校近年来招生中高分的成因。  关键词:高职招生;高分;成因   作者简介:浦北娟(1962-),女,江苏无锡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人才培养及大学生就业教育。(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年来,湖北省部分高职院校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招生持续多年出现高分现象,达到和超过第三批本科分数线,以武汉职
期刊
摘要: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者,其礼貌性话语往往对学生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和心理影响。本文拟从礼貌原则及面子理论角度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性的表现形式,并探讨礼貌原则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以期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礼貌原则;面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作者简介:黄颖(1969-),女,瑶族,广西南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讨论北大实行的自主招生新政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对其实行动因和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社会诚信问题、录取标准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保送生制度的教训和台湾的大学推荐甄选制度的经验,给出一些可能的对策。如在实行的过程中要体现教育公平;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社会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中学与中学之间互相监督,以及树立公众对改革的公信力等。  关键词:中学校长实
期刊
摘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立各种以学为主的英语学习专题网站,将各种英语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方法指导、知识和学习交流工具,以帮助学生对英语专题知识的掌握和意义建构,为学生提供一个含有丰富的英语资源的自主学习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英语专题网站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本文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方式,
期刊
摘要: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其富庶的意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师教育科研是教师文化建构的题中之义,本文依托于调查研究获得的真实数据,从教师文化的维度来审视当前高中教师教育科研的文化内涵、困境及发展前瞻,以期推动高中教师教育科研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文化;意蕴;困境;前瞻  作者简介:曹雁飞(1988-),女,浙江平湖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期刊
摘要:本文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智能配电网高级分析软件,并对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线损分析、潮流计算、无功优化和故障恢复等功能。可以优化网络运行方式,快速恢复故障,改善供电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系统的应用将会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配电网;GIS;分析软件  作者简介:孙保军(1969-),男,河南开封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这个中心,提出了构建“三级平台”式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三级平台;平台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工程素质;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张双杰(1966-),男,河北无极人,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精密塑性成形技术;李强(1962-),男,江苏赣榆人,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工
期刊
摘要:引入SWOT分析法,对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查找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增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SWOT分析法;就业  作者简介:张西平(1977-),男,湖北赤壁人,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教学与管理;陈素红(1967-),女,湖北通山人,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