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流和行为交往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师生互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互动;情感互动;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的互动,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活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强调的是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常常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师生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1.1 借助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真正的英雄》一文时,利用Powerpoint,把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的精彩视频画面剪辑到课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的感受,结合背景资料,让学生回顾当时的新闻背景,既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2 彼此尊重相互探讨,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自身对教学的认识,反思教学行为,变革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建立起对话关系,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师生互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师生平日的交往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热爱学生,使学生在被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并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善待学生的错误,与学生对话时彼此尊重,多多鼓励与肯定,让学生消除顾虑,敢于发表意见,共同探讨问题。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
2 创设教学情境,产生情感共鸣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简而言之,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师人为“创设”的“情境”中所进行的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空间的狭窄使学生失去了更多机会走进现实进行真实的情境体验,想让学生走进作者,了解文本内容就必须要求学生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扩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避免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使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提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内容,开启情感教育这把钥匙,努力唤起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人物形象的内心深处,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 利用实践活动,实现情感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自己总结答案,就会记得更牢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回答,只要他对你的问题有回应,那就是一次很好的互动。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与启发下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予以肯定与赞赏,从而产生师生的情感互动。
4 把握写作教学,抒发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章,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许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中,充满着作者的爱国之情。在描写英雄烈士先进事迹的课文中,充满着作者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如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另外,还有一些作品中批判了旧社会的腐朽,揭露现实的黑暗等等。教师通过这些作品教育学生,使他们将这些写作手法迁移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帮助学生进行审美判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且使他们产生共鸣。
5 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师生互动
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需要多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扩大互动空间。当教师把发散性问题抛给学生时,学生就可以放开手脚,不再完全被问题束缚,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找出答案,这既为学生扩大了互动空间又搭建了师生互动的平台。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要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寻求答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这也是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的建立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对话,以一个真实、亲切、幽默、机智者的形象,做学生可以依赖、可以倾诉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能感受你的喜怒哀乐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依赖和欣赏。教师一方面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课堂中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让他们在课堂中体验思考交流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同时教师要用心去聆听他们的心声,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语文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努力探索语文教学互动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新课标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个广阔的教学空间,让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可以尽情地发挥,但作为语文教师,深入探讨文本,拉近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互动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责任编辑 王昕)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互动;情感互动;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的互动,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活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强调的是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常常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师生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1.1 借助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真正的英雄》一文时,利用Powerpoint,把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的精彩视频画面剪辑到课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的感受,结合背景资料,让学生回顾当时的新闻背景,既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2 彼此尊重相互探讨,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自身对教学的认识,反思教学行为,变革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建立起对话关系,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师生互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师生平日的交往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热爱学生,使学生在被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并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善待学生的错误,与学生对话时彼此尊重,多多鼓励与肯定,让学生消除顾虑,敢于发表意见,共同探讨问题。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
2 创设教学情境,产生情感共鸣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简而言之,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师人为“创设”的“情境”中所进行的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空间的狭窄使学生失去了更多机会走进现实进行真实的情境体验,想让学生走进作者,了解文本内容就必须要求学生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扩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避免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使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提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内容,开启情感教育这把钥匙,努力唤起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人物形象的内心深处,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 利用实践活动,实现情感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自己总结答案,就会记得更牢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回答,只要他对你的问题有回应,那就是一次很好的互动。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与启发下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予以肯定与赞赏,从而产生师生的情感互动。
4 把握写作教学,抒发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章,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许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中,充满着作者的爱国之情。在描写英雄烈士先进事迹的课文中,充满着作者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如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另外,还有一些作品中批判了旧社会的腐朽,揭露现实的黑暗等等。教师通过这些作品教育学生,使他们将这些写作手法迁移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帮助学生进行审美判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且使他们产生共鸣。
5 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师生互动
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需要多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扩大互动空间。当教师把发散性问题抛给学生时,学生就可以放开手脚,不再完全被问题束缚,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找出答案,这既为学生扩大了互动空间又搭建了师生互动的平台。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要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寻求答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这也是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的建立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对话,以一个真实、亲切、幽默、机智者的形象,做学生可以依赖、可以倾诉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能感受你的喜怒哀乐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依赖和欣赏。教师一方面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课堂中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让他们在课堂中体验思考交流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同时教师要用心去聆听他们的心声,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语文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努力探索语文教学互动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新课标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个广阔的教学空间,让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可以尽情地发挥,但作为语文教师,深入探讨文本,拉近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互动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