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走出丛林的路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W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生涯教育课程;实践;高中生
  一、高中学段生涯教育课程特点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关于个体生涯发展的理论已经经历了三个浪潮——实证/客观主义、新实证/后客观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生涯发展理论。关于生涯教育,杨忠建等学者认为从小学阶段就应该开展,如果对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开展生涯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同样很重要,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生涯探索和成为社会人的准备期。当前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下,其实就已经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涯规划能力,毕竟文理分科关系到高考专业的选择,专业的选择又很大程度限定了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而随着高考模式改革,广东省将实行“6选3”的高考模式,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决策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
  根据生涯大师Super对个体职业生涯阶段的划分,高中生恰好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期(15~24岁),理论上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活动和平台去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向。鉴于当前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以备战高考,且学生的自由时间不像其他学段那样有弹性,所以,部分专家认为个体导向的生涯辅导概念比较符合高中学段的现状,即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等自我特征,了解与自我特征相关的专业和职业,形成自我概念和职业概念。因此,在现阶段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应用中,实证/客观主义理论应用得相对较多,尤其是霍兰德职业选择人格类型理论(Personality Type Theory)。
  我校开展生涯教育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主要由心理教师主导,其他学科教师会根据个人兴趣、经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最初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也是相对零散地开展的。近几年来,我们以“生涯发展规划5 1心育模式”作为我校心理工作的特色开展了系统化的生涯教育工作,其中,在“5”个方面的资源(校园文化、实践体验、系统化课程、导师/朋辈引导以及全员参与)的支持下,课程无疑是一个主要的教育阵地。
  二、当前课程体验
  当前,我们的生涯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两个板块:自我探索和自我管理。自我探索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决策风格等;自我管理部分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归因风格等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兴趣探索就遭遇到了困境。
  在个人兴趣探索中,我们仍然以霍兰德职业选择人格类型理论为支撑。尽管这个理论目前被认为存在诸多弊端:它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关注的是职业选择而不是职业发展;它是静态的,忽视了个性随时间、环境变化的可能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它仍然具备一定优势。
  第一,它有一系列著名而且简单的评估工具,如自我探索量表(Self-Directed Search,SDS)和职业倾向量表(Vocational Preference Inventory,VPI),其中SDS在1996年就有本土化的编制,且因素建构清晰,信效度良好。
  第二,测验可以给出标准化的解释报告,可以促使学生反观自身,梳理过往支持或不支持测验结果的生活经验。
  第三,它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载体,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提供途径。尽管为了避免陷入静态的、固化的测评认识之中,我们在针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时候会反复强调“当前状态”“变化发展”“动态开放”的观念意识;为了避免对测评结果解释流于表面,我们会增加一个课时从一致性、区分性、兴趣能力不一致的冲突等角度来帮助学生理性看待自己的测验结果。然而,这种方式在帮助部分学生探索到兴趣方向的同时,也常常引起其他部分同学——当前兴趣方向不明确的同学——的焦虑情绪,因为这样的课程一方面强化了目标方向的重要性,同时也就放大了当前目标缺失/不明朗的失落感。兴趣不明朗(可能是兴趣类型广泛的同学也可能是兴趣类型狭窄的同学),让这部分同学感觉身处错综复杂的丛林之中,不知道自己的脚该迈向哪个方向。
  除了兴趣,接下来的课程,性格、能力、决策风格、归因风格等等,都容易产生这样的困境,学生可能学习到了关于这些内容的知识,也引发了对生涯规划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考虑,甚至有效地帮助了学生了解、评估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但是,然后呢?这些都是静悄悄的陈述性的知识,它不能带领学生找到走出丛林的路。哪怕我们再三反复强调“勇于尝试”“变化发展”,就像许多心理课程在最后会给出一些参考措施一样,没有具体的和操作性的指导和实践经历,并不足以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的生涯规划技能。
  三、关于课程改进的思考
  怎样才能避免陷入这样的困境呢?2015年,美国年度教师奖获得者莎娜·皮普尔斯给了我启示,她践行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找到走出丛林的道路,成为自己的英雄。这与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为代表的第三浪潮——后现代主义——生涯发展理论高度一致。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进行生涯选择是一种问题解决活动,它以我们如何思考和感受为基础,而生涯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对生涯决策和生涯问题的解决程度。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除了储备基础的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以外,还要注重中层的决策能力和高层的元认知水平。因此,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如何提升自主沟通、分析、综合、评价以及执行(CASVE循环)的能力,是激发学生寻找走出丛林道路的探索方向。
  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前置学习,后置思考
  由于课时量限制,以往想要深化学生认识或者迁移知识运用时,至少要花到两个课时,如果两个课时之间间隔时间较长,往往也会影响迁移运用的效果。因此,如果将陈述性知识的部分作为前置学习资料发放给学生,然后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运用精选案例、组织活动、互动探讨等多样呈现形式,引导学生解决理解、运用知识中遇到的困扰,接着再辅以后置思考作业,让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学生的理解情况,同时又能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二)注重引导素材的积极性、发展性
  学生容易陷入迷茫,还与我们课程选择的素材有关系。在以往的课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困扰,我们的素材也更多是以困扰的形式呈现。例如,在分析兴趣类型的一致性维度中,我们会给出“××兴趣一致性很低的同学该如何选择”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方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当绝大多数的素材都是以困扰形式呈现的时候,个人认为也会造成学生不必要的纠结,让学生容易陷入到问题思维。所以,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素材的积极性和发展性,例如,在本学期的兴趣类型探索课程上,我使用了日本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的事业发展故事,让学生看到从当前一个小的点做起,然后产生到线、到面的影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并做好当下。
  (三)构建与课程相匹配的活动平台
  尽管高中生的课余时间不尽宽松,但是活动体验是促进个人探索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开发对已有学校资源新的应用方式是兼顾两方面要求不错的方式。例如,可以开发对学校学生社团、学生会、团委会的组织方式,在招新之初帮助学生探索兴趣方向、在分工安排考虑个人兴趣/擅长/提升等目的、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等等都是非常良好的生涯探索实践平台;另外,在寒暑假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利用家校资源,设置一些高质量的见习工作岗位,让学生有亲身体验、感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总体来说,就是加大对学生信息加工能力的重视,组织积极、正向的素材,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优化原先活动平台资源的利用形式,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中探索自己道路的勇气,并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走出丛林的道路,成为自己的英雄!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佛山,528300)
  编辑/刘 扬 终校/王抒文
其他文献
〔摘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经典名句,却出现在了我的一次逆境管理体验式课程中,也正是这次课程使我对这原本就烂熟于心的经典名句有了一次不同以往的深刻体验,同时也使我接触到了一个积极心理学中的新名词——AQ,即逆境商。  〔关键词〕逆境商;逆境管理;挫折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相信每个过“五四青年节”的人都对节日背后的故事不陌生:1919年5月4日,一场由学生首先发起的爱国主义运动席卷全国。他们走上街头,抗议北洋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令人失望的外交举动,一场以爱国与进步、民主与科学为宗旨的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兴起,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激荡。随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新的时代缓缓拉开序幕。  100年过去了,对比“五四一代”和“强国一代”的青年,
2018年初,一则“韩寒为14岁重症男孩圆其赛车手梦想”的新闻在网络上被刷屏。14岁男孩涛涛患有重度癫痫症,或许他一辈子也碰不了车,而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赛车手。涛涛最终在浙江国际赛车场体验了一次“飞”的感觉。帮他达成所愿的人叫徐文骏。涛涛只是徐文骏“圆梦清单”里的一个,徐文骏的“圆梦清单”里还有许多像涛涛这样的罕见病患者,这些罕见病儿童都有着和正常孩子一样斑斓的梦。这些梦想尽管很小,但因为他们特殊的
《凯恩斯会怎么做: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如何解决你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一书,是美国经济学者特吉凡 ·彼得格撰写的一部通俗性著作。该书通过阐释和对比历史上伟大的经济学家对日常生活中四十个问题的见解,既帮助读者以新颖有趣的方式掌握一些重要经济理论的要义,同时,也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进行决策时有更开阔的思路。  受译林出版社之约翻译完该书,交稿之际,正好看到微信圈内在传递一条信息:上海实行的垃圾分类,
诀窍1: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诀窍2: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诀窍3:长辈相互喝完后,自己再前去敬。  诀窍4: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长辈。  诀窍5: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等,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诀窍6:自己敬别人,
前不久,在上网看新闻时,曾被“谁来拯救民间体育?”这个标题吓了一跳。虽然全国各地的民间体育发展状况有好有差,但现状应该还不至于如此严峻。我不是专业体育工作者,不知道各地民间体育的详细情况,仅凭过去对民间体育一直比较关注,得出这个可能有些乐观的结论,但愿不是一厢情愿。我曾把民间体育比作“野百合”,不知是否恰当。民间体育作为传统性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技游戏和民俗娱乐活动,在我国各族群众中广泛流传
〔摘要〕小学生存在着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的现象,而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通过正念练习,可以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及培育良好品质等。本文通过一年的课堂实践,结合具体事例,对正念练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正念练习;注意力;课堂实践;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2-0037-03  一、引言
被一盘鱼香茄子彻底收服  扶霞在一个充满异国风味的家庭长大。母亲是英文老师,教非英语系国家的学生。小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常常会用扶霞家的厨房。在扶霞家帮忙做家务换取住宿的日本女孩会帮扶霞姊妹做饭团当早餐;西班牙男孩会打电话给他妈妈,问她最拿手的西班牙海鲜饭到底是怎么做的。扶霞的奥地利教父来访时,会准备战时在缅甸和锡兰当突击队员时学到的好菜。  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工作于BBC的亚太分部,出于研
一九四○年周作人作《辩解》一文,为其“落水”后所持的“不辩解说”辩解。文中引余澹心编《东山谈苑》云:“倪元镇为张士信所窘辱,绝口不言,或问之,元镇曰,一说便俗。”倪云林所谓“一说便俗”的“俗”,本与“雅”相对,周作人却以为“俗”在这里的意思稍有不同,略如绍兴方言里的“魇”字,或者近于江浙通行的“寿头”,勉强翻成普通话,恐怕只能说不懂事、不漂亮。周氏晚年作《知堂回想录》,又用“一说便俗”为他一生中的
最近,我被一本一千一百年前的技术专著迷住了,那就是穆萨三兄弟的《奇器之书》。在《丁缓的常满灯》(《读书》二0二0年一期)一文中,我介绍了该书中的三款“常满灯”装置,相信注意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会有一个好奇,书中的设计方案真的能够实现吗?会不会,这本著作只是纸上谈兵,从来没在现实生活里起过作用?  对我来说很幸运的是,在一本偶然到手的画册中发现,原来在印度以及西亚真的曾经长期使用常满灯,不过这些灯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