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一些数学术语,更快速准确地解答较复杂的几何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些适用的“土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且责无旁贷。下面,我就个人于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土方法”进行阐述。
一、趣记名称好区分
初中数学需要学生记住的概念、名称、符号有很多,也很容易混淆。那怎么办呢?这里介绍一种有趣的区别方法:趣记名称。
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余角与补角” 一课中,针对部分学生常把“互余的两个角的和为90度”与“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为180度”搞混掉,我采用了如下的区分方法:(1)把一个锐角,如图:∠DOB的一边OB按平不动,另一边OD想象成一颗树歪了,把它移正了,摆直到OC处,这棵树旋转的角度∠DOC就是原锐角(∠DOB)的余角,即互余的两个角的和为直角,简称“余直”谐音为“移植”; (2)如图:把一个角如∠DOA(可以是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想象成弯曲的钢筋得掰平拉直了才能用,按住这个角的一边OA不动,,把另一边OD掰直到OB处,使∠AOB成一个平角,掰动旋转的角(∠DOB)就是原角(∠DOA)的补角,即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为平角,简称为“补平”。 这样只要记住“移植(余直)” 和“补平”这几个字就可以很清楚区分余角与补角的不同。另外,有的学生提出“和为360度的两个角是什么关系呢?”据了解,好像还没有为此下过定义,为了配合 “移植(余直)” 和“补平”, 我自作主张地下了如下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周角(360度),那么称两个角互为环角,简称“环周”。
二、巧创公式解难题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教法,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亮点,通过深究与研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这点践行于数学教学中,我以为“巧创公式”最见一斑。
三、活变学具排疑难
学生手中的学具: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笔等还有双手只要巧学活用,都可以成为解题排难的好帮手。如在作答第一次月考最后一题(2013年襄阳中考卷的压轴题)时,学具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题目为: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一个交点A的坐标为(-1,0),对称轴为直线x=-2.
(3)点P是(2)中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且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从此抛物线的顶点E向上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t为_____秒时,△PAD的周长最小?当t为_____秒时,△PAD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结果保留根号)
在解答(3)的后一个问题时,学生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其实在直线y=-2上找出一点P,使得它与A、D 围成的三角形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可能性只有两种:一是以∠PAD是为顶角,二是以∠A D P为顶角,这就可以利用圆规,分别以A、D为圆心,以AD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2共有四点,而符合在E点上方的要求只有三点了,接着解答就省事多了,正确的解法如下:
解:(3)由题意,△PAD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讨论:
(ⅰ)PD=AD.∵AD=10,∴在Rt△PMD中,PM=PD2-MD2=6.
当点P在点M下方时,PN=3-6,PE=4-6,此时t=4-6;
当点P在点M上方时,PN=3+6,PE=4+6,此时t=4+6.
(ⅱ)AP=AD.∵AM=AD,∴点P和点M重合,此时t=4.
∴当t=4或4-6或4+6时,△PAD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四、土方生招定乾坤
有时遇到无计可施的几何体,寻不出思路,总觉得缺少条件时,不妨用笨招试试,说不定可以柳暗花明。
我辅导的一名学生在校级数学竞赛中,以高分取得好成绩,有人羡慕他聪明,他说不是,有些题目是用老师教的土方法猜对的,怎样解答当时也不会。例如选择题第10题: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連结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AG∥CF;④S△FGC=3.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 个 C 、3个 D、4个
解答的土方法是画一个尽可能标准的图形,通过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测量觉得①②③都是正确的,第④不是很确定,要使得S△FGC=3,在②成立的基础上GC=3,那么F到GC的距离(即GC边上的高)应是2,即但测量结果约为2.4,误差不应这么大,故认为是错误的。所以选C,蒙对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应试教育,是教学生投机取巧,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法。我以为不然,反之,我认为这是在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积极的处事态度,好比“杯水车薪”的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杯水”救不了“车薪”,但你也要把水泼出,因为再少的水也有一定的力量,泼出去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指引着更多杯的水加进来,说不定还真救得了“整车的薪”。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只要用常规的教法便可,并不需要这些“土方法”,但只要在学习数学上能帮助一小部分的学生排忧解难,从而不讨厌枯燥的数学乃至于生发学习兴趣,那么,“土方法”又何尝不是“妙方”呢?
一、趣记名称好区分
初中数学需要学生记住的概念、名称、符号有很多,也很容易混淆。那怎么办呢?这里介绍一种有趣的区别方法:趣记名称。
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余角与补角” 一课中,针对部分学生常把“互余的两个角的和为90度”与“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为180度”搞混掉,我采用了如下的区分方法:(1)把一个锐角,如图:∠DOB的一边OB按平不动,另一边OD想象成一颗树歪了,把它移正了,摆直到OC处,这棵树旋转的角度∠DOC就是原锐角(∠DOB)的余角,即互余的两个角的和为直角,简称“余直”谐音为“移植”; (2)如图:把一个角如∠DOA(可以是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想象成弯曲的钢筋得掰平拉直了才能用,按住这个角的一边OA不动,,把另一边OD掰直到OB处,使∠AOB成一个平角,掰动旋转的角(∠DOB)就是原角(∠DOA)的补角,即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为平角,简称为“补平”。 这样只要记住“移植(余直)” 和“补平”这几个字就可以很清楚区分余角与补角的不同。另外,有的学生提出“和为360度的两个角是什么关系呢?”据了解,好像还没有为此下过定义,为了配合 “移植(余直)” 和“补平”, 我自作主张地下了如下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周角(360度),那么称两个角互为环角,简称“环周”。
二、巧创公式解难题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教法,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亮点,通过深究与研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这点践行于数学教学中,我以为“巧创公式”最见一斑。
三、活变学具排疑难
学生手中的学具: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笔等还有双手只要巧学活用,都可以成为解题排难的好帮手。如在作答第一次月考最后一题(2013年襄阳中考卷的压轴题)时,学具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题目为: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一个交点A的坐标为(-1,0),对称轴为直线x=-2.
(3)点P是(2)中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且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从此抛物线的顶点E向上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t为_____秒时,△PAD的周长最小?当t为_____秒时,△PAD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结果保留根号)
在解答(3)的后一个问题时,学生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其实在直线y=-2上找出一点P,使得它与A、D 围成的三角形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可能性只有两种:一是以∠PAD是为顶角,二是以∠A D P为顶角,这就可以利用圆规,分别以A、D为圆心,以AD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2共有四点,而符合在E点上方的要求只有三点了,接着解答就省事多了,正确的解法如下:
解:(3)由题意,△PAD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讨论:
(ⅰ)PD=AD.∵AD=10,∴在Rt△PMD中,PM=PD2-MD2=6.
当点P在点M下方时,PN=3-6,PE=4-6,此时t=4-6;
当点P在点M上方时,PN=3+6,PE=4+6,此时t=4+6.
(ⅱ)AP=AD.∵AM=AD,∴点P和点M重合,此时t=4.
∴当t=4或4-6或4+6时,△PAD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四、土方生招定乾坤
有时遇到无计可施的几何体,寻不出思路,总觉得缺少条件时,不妨用笨招试试,说不定可以柳暗花明。
我辅导的一名学生在校级数学竞赛中,以高分取得好成绩,有人羡慕他聪明,他说不是,有些题目是用老师教的土方法猜对的,怎样解答当时也不会。例如选择题第10题: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連结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AG∥CF;④S△FGC=3.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 个 C 、3个 D、4个
解答的土方法是画一个尽可能标准的图形,通过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测量觉得①②③都是正确的,第④不是很确定,要使得S△FGC=3,在②成立的基础上GC=3,那么F到GC的距离(即GC边上的高)应是2,即但测量结果约为2.4,误差不应这么大,故认为是错误的。所以选C,蒙对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应试教育,是教学生投机取巧,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法。我以为不然,反之,我认为这是在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积极的处事态度,好比“杯水车薪”的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杯水”救不了“车薪”,但你也要把水泼出,因为再少的水也有一定的力量,泼出去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指引着更多杯的水加进来,说不定还真救得了“整车的薪”。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只要用常规的教法便可,并不需要这些“土方法”,但只要在学习数学上能帮助一小部分的学生排忧解难,从而不讨厌枯燥的数学乃至于生发学习兴趣,那么,“土方法”又何尝不是“妙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