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的健康危害评估

来源 :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系统文献检索基础上,收集筛选砷(Arsenic)及其化合物的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的毒理学资料和数据,对砷的健康影响进行危害评估,为风险评估提供毒理学基础数据.方法 首先进行系统文献检索,经过初级检索、去重和人工筛选等文献梳理过程,以及文献质量相关性评价,确定纳入的核心参考文献;然后对收集筛选的毒理学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对砷的健康影响进行危害评估.结果 砷的毒性与其化学形态和溶解性有关.无机砷的急性经口毒性分级为中毒至剧毒,有机砷为无毒.三价砷毒性强于五价砷.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动物试验显示:砷对心血管、呼吸、胃肠、血液、免疫、生殖和神经系统有危害效应.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皮肤接触、食物和水等方式摄入过量砷后,会发生急、慢性砷中毒,甚至诱发癌症.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砷和无机砷化合物列为第1类物质(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结论 砷的长期暴露具有一定的健康危害,其毒性作用主要包括生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癌性等.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基于总膳食暴露评估的无机砷的BMDL05为每天2.0~ 7.0 μg/kg·bw.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生活饮用水的砷限量为10μg/L.我国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谷物等食品中总砷限量为0.5 mg/kg.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在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患儿心理韧性、自护能力和家属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及其家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儿及40例家属.对照组化疗期间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及患儿家属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蛋白免疫印迹作为蛋白的分离、检验、识别技术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使用频率高、结果稳定可靠的一种实验方法.作为一种经典的检测方法,因为物美价廉而颇受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如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或对误差不能掌控都将影响实验结果.介绍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经验及心得体会,以期能为提高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的成功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