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诊治经验。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20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十二指肠闭锁8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治疗愈19例,死亡1例。结论: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采用右上腹旁正中切口或右上腹横切口入腹,探查畸形的类型,但禁做不必要的暴露和剥离。
关键词: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99-01
先天性肠闭锁是造成新生儿消化道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1]。对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20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手术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20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患者,其中其中男性13例,女7例,年龄2~6天就诊,体重1.8~3.8kg。经X线立位腹透检查,发现上腹部双气泡征,稀钡胃肠透视见十二指肠与部分小肠高度扩张、梗阻。呕吐、腹胀、便秘,2例曾排出少量胎便外,余均无排便。
1.2 方法:(1)麻醉:為防止呕吐和误吸,一般选用气管插管全麻。(2)手术采用右上腹旁正中切口或上腹部横切口。(3)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此术式为治疗十二指肠闭锁的传统手术,一般行结肠后顺蠕动吻合。但由于扩张的十二指肠近端常不能发生有效的蠕动,以致吻合口虽够大,在功能上却不起作用,故手术后病儿仍然呕吐不止[2]。(4)十二指肠肠吻合术 : 当闭锁的十二指肠近端和远端相当接近,或在广泛游离十二指肠后,近远端之间的侧侧吻合无困难时采用此术。但由于此术式广泛游离十二指肠对新生儿可能引起过大的打击。(5)胃空肠吻合术: 当闭锁的十二指肠近端显著扩张和肥厚,说明十二指肠张力缺乏,与之吻合往往功能不良,而选用胃空肠吻合则效果更佳。但此术式将来可能发生吻合口溃疡,同时留下一个无功能十二指肠盲袋的弊端。(6)双重吻合术: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二个吻合口。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正常蠕动与扩张的十二指肠吻合后所造成的术后呕吐。因为不少报道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后长期呕吐再次剖腹探查者,未发现有吻合口梗阻而加做胃空肠吻合而治愈。(7)隔膜切除术: 由于十二指肠闭锁以隔膜型最多见,因而此术式亦较常采用,且疗效满意。术中应特别注意胆总管入口;另外应作十二指肠纵切口,环形切除隔膜后缝合粘膜,十二指肠切口横行缝合以避免隔膜切除处肠壁纤维化而扩张受限影响疗效[3]。(8)巨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 由于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用以上手术方法的效果不良,主要是留下一个扩张肥厚无张力的十二指肠近端盲袋,因而有人主张切除部分巨十二指肠壁,整形后,再作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吻合术。据报道,此术式蠕动恢复快、疗效满意。
2 结果
本组十二指肠闭锁8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治疗愈19例,死亡1例。
3 讨论
十二指肠闭锁婴儿生后不久或第1次喂奶后出现呕吐、频繁而剧烈,甚至是喷射状,呕吐物多含胆汁,如梗阻位于壶腹近端,呕吐物不含胆汁,但可能含血丝或咖啡样物。体检见下腹部饱满,有时可见胃蠕动液;下腹部呈凹陷状。因持续性呕吐,患儿易出现脱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消瘦,营养不良,精神萎靡。根据出生以后出现持续性的胆汁性呕吐及无正常胎便排出的病史和体征,可初步考虑为肠闭锁。X线检查可进一步予以证实,腹部上位平片中见到胃和十二指肠第1段内有扩大充气的液平面,即"双泡征"。腹部其他部位无气体。十二指肠狭窄的X线平片见上腹部的胃泡明显扩大,十二指肠球部扩张或有液平面,而腹部其他部位仅有少量气体。
开腹后,除认清十二指肠闭锁病变外,必须仔细探查有无其他先天性畸形,尤其肠旋转不良和环状胰腺同时存在[4]。整个小肠应顺序清理,注意有无多发闭锁或狭窄。对各种术式其吻合口要求肠壁组织血供良好,操作仔细,对合整齐,采用单层或双层吻合均可。在切口远侧空瘪的十二指肠后,先注入空气,然后注入盐水使之扩张,并插入导管探查到一定的深度,以免遗漏多发性隔膜。为防止呕吐物吸入和方便对早产儿喂养,及术后减压作用,对胃显著扩张的未成熟儿可附加胃造瘘术。
手术后的处理术后应严格计算补液量及电解质含量,并随时根据生化测定结果调整。尽量采用静脉营养以维持婴幼儿营养代谢需要。胃管持续减压要维持较久,直待吸出液无胆汁为止,婴儿手术后多不能进奶,有时捷径手术后扩张的十二指肠近端无蠕动和吻合口水肿之故,因此胃管拔出后随即呕吐,必须重插。时常冲洗胃管使之通畅,防止呕吐物吸入。将患儿置于右侧卧位有利于十二指肠近端引流,但也要时常改变体位以防肺不张。总之,随着对十二指肠闭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水平不断提高,而使存活率有所提高,但病死率仍为30%~65%,主要原因是因为伴发其他较严重畸形或体重较轻的早产儿。
参考文献
[1]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02-711.
[2] 尚海,王练英,李正.先天性肠闭锁肠型肽能神经免疫细胞化学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8,19:366-367.
[3] 王练英,张志波,李正.手术对肠闭锁的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22:340.
[4] 陈晓滨,李秋彦.先天性肠闭锁5例治疗体会[J].黑龙江医学杂志. 2001,7,25,7:503-504
关键词: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99-01
先天性肠闭锁是造成新生儿消化道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1]。对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20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手术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20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患者,其中其中男性13例,女7例,年龄2~6天就诊,体重1.8~3.8kg。经X线立位腹透检查,发现上腹部双气泡征,稀钡胃肠透视见十二指肠与部分小肠高度扩张、梗阻。呕吐、腹胀、便秘,2例曾排出少量胎便外,余均无排便。
1.2 方法:(1)麻醉:為防止呕吐和误吸,一般选用气管插管全麻。(2)手术采用右上腹旁正中切口或上腹部横切口。(3)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此术式为治疗十二指肠闭锁的传统手术,一般行结肠后顺蠕动吻合。但由于扩张的十二指肠近端常不能发生有效的蠕动,以致吻合口虽够大,在功能上却不起作用,故手术后病儿仍然呕吐不止[2]。(4)十二指肠肠吻合术 : 当闭锁的十二指肠近端和远端相当接近,或在广泛游离十二指肠后,近远端之间的侧侧吻合无困难时采用此术。但由于此术式广泛游离十二指肠对新生儿可能引起过大的打击。(5)胃空肠吻合术: 当闭锁的十二指肠近端显著扩张和肥厚,说明十二指肠张力缺乏,与之吻合往往功能不良,而选用胃空肠吻合则效果更佳。但此术式将来可能发生吻合口溃疡,同时留下一个无功能十二指肠盲袋的弊端。(6)双重吻合术: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二个吻合口。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正常蠕动与扩张的十二指肠吻合后所造成的术后呕吐。因为不少报道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后长期呕吐再次剖腹探查者,未发现有吻合口梗阻而加做胃空肠吻合而治愈。(7)隔膜切除术: 由于十二指肠闭锁以隔膜型最多见,因而此术式亦较常采用,且疗效满意。术中应特别注意胆总管入口;另外应作十二指肠纵切口,环形切除隔膜后缝合粘膜,十二指肠切口横行缝合以避免隔膜切除处肠壁纤维化而扩张受限影响疗效[3]。(8)巨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 由于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用以上手术方法的效果不良,主要是留下一个扩张肥厚无张力的十二指肠近端盲袋,因而有人主张切除部分巨十二指肠壁,整形后,再作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吻合术。据报道,此术式蠕动恢复快、疗效满意。
2 结果
本组十二指肠闭锁8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治疗愈19例,死亡1例。
3 讨论
十二指肠闭锁婴儿生后不久或第1次喂奶后出现呕吐、频繁而剧烈,甚至是喷射状,呕吐物多含胆汁,如梗阻位于壶腹近端,呕吐物不含胆汁,但可能含血丝或咖啡样物。体检见下腹部饱满,有时可见胃蠕动液;下腹部呈凹陷状。因持续性呕吐,患儿易出现脱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消瘦,营养不良,精神萎靡。根据出生以后出现持续性的胆汁性呕吐及无正常胎便排出的病史和体征,可初步考虑为肠闭锁。X线检查可进一步予以证实,腹部上位平片中见到胃和十二指肠第1段内有扩大充气的液平面,即"双泡征"。腹部其他部位无气体。十二指肠狭窄的X线平片见上腹部的胃泡明显扩大,十二指肠球部扩张或有液平面,而腹部其他部位仅有少量气体。
开腹后,除认清十二指肠闭锁病变外,必须仔细探查有无其他先天性畸形,尤其肠旋转不良和环状胰腺同时存在[4]。整个小肠应顺序清理,注意有无多发闭锁或狭窄。对各种术式其吻合口要求肠壁组织血供良好,操作仔细,对合整齐,采用单层或双层吻合均可。在切口远侧空瘪的十二指肠后,先注入空气,然后注入盐水使之扩张,并插入导管探查到一定的深度,以免遗漏多发性隔膜。为防止呕吐物吸入和方便对早产儿喂养,及术后减压作用,对胃显著扩张的未成熟儿可附加胃造瘘术。
手术后的处理术后应严格计算补液量及电解质含量,并随时根据生化测定结果调整。尽量采用静脉营养以维持婴幼儿营养代谢需要。胃管持续减压要维持较久,直待吸出液无胆汁为止,婴儿手术后多不能进奶,有时捷径手术后扩张的十二指肠近端无蠕动和吻合口水肿之故,因此胃管拔出后随即呕吐,必须重插。时常冲洗胃管使之通畅,防止呕吐物吸入。将患儿置于右侧卧位有利于十二指肠近端引流,但也要时常改变体位以防肺不张。总之,随着对十二指肠闭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水平不断提高,而使存活率有所提高,但病死率仍为30%~65%,主要原因是因为伴发其他较严重畸形或体重较轻的早产儿。
参考文献
[1]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02-711.
[2] 尚海,王练英,李正.先天性肠闭锁肠型肽能神经免疫细胞化学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8,19:366-367.
[3] 王练英,张志波,李正.手术对肠闭锁的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22:340.
[4] 陈晓滨,李秋彦.先天性肠闭锁5例治疗体会[J].黑龙江医学杂志. 2001,7,25,7: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