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形象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小说中的巅峰之作,并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对于这本著作来说,其中的很多人物形象描写更值得我们去认真解读与分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虽然作者描写她的篇幅不多,但其极其鲜明的形象则深入人心。本文主要对《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解读,旨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人们对《红楼梦》这一伟大著作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红楼梦;刘姥姥;人物形象
  在我国文学史上,《红楼梦》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该著作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塑造了四百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刘姥姥便是其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在《红楼梦》中,虽然刘姥姥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其在该著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书中描写的刘姥姥是一个贫苦普通的农村老妪,但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學者开始对《红楼梦》著作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刘姥姥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贯穿性人物形象,人们也开始对该人物进行了一定的解读,从而也有利于后人更好地品读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其中,在探讨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人们需结合文中的具体情境进行具体的分析。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一重要角色的人物形象进行了一定的鉴赏。
  一、刘姥姥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人
  通过品读《红楼梦》这一文学著作,人们可以了解到刘姥姥是一个十分诙谐幽默的农村小老太太,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即为刘姥姥进大观园,从刘姥姥为大观园中的众人带来欢乐中就可以体现出刘姥姥诙谐幽默的特点。例如,在书中一情境中,其具体描写如下,“贾母在清晨梳洗打扮戴菊花时, 因见了刘姥姥, 叫她也来戴菊花, 凤姐便将一盘子折枝菊花横三竖四的插了她一头”, 弄得“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在这一情节中,刘姥姥明明知道众人欢笑是在取笑她,但她却凭借自身的幽默感来化解自身的处境,她在处理该问题时并没有发怒,反而笑着说,“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我虽老了,年轻时也爱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从这些话语中就可以看出刘姥姥淳朴幽默的个性。此外,在贾母举办大宴的席上,刘姥姥更是将她诙谐幽默的本性展露无遗。其中当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时,其更是用声情并茂的扮演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在此刘姥姥自愿将自己比作“牛”,用农村人特有的顺口溜来引人发笑。从众人笑的前俯后仰的表现中可以体现出刘姥姥诙谐幽默的性格,而幽默的话语从刘姥姥口中说出也显得极为自然、生动。对于刘姥姥来说,其随便表演一下于自身并没有什么不利之处,反而会博得众人的好感,这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利处。通过这一处对刘姥姥的人物刻画,一位诙谐幽默的小老太太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二、刘姥姥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在《红楼梦》一书中,刘姥姥是一个质朴的庄稼人,在进入贾府之前,其一直都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而从她在贾府中的言谈举止也可以看出来其朴实的特征。在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时,其都是将所看到的事物比作匣子、秤砣等,而匣子和秤砣都是刘姥姥比较熟悉的物品,由此可见刘姥姥是一个朴实的庄稼人。在刘姥姥朴实无华的背后,其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妪,其在实际生活中懂得知恩图报。例如,由书中描写所知,刘姥姥在周瑞家的周大娘的帮助下得到了王熙凤二十两银子的施舍,在其得到王熙凤的银子时,其懂得用一块银子来感激周大娘,由此可见其懂得知恩图报,这表现出其善良的一面。同时,刘姥姥通过得到贾府周济后也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在之后其更是将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送到贾府中,而这也体现了刘姥姥善良的个性。最后,当刘姥姥得知贾母逝世,见到王熙凤病恹恹的样子时,其也禁不住悲伤起来。由此可见,刘姥姥是一位极为朴实无华的人,其将农村人善良朴实的性格表现地淋漓尽致,也正是由于刘姥姥善良的性格,其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王熙凤等人的信任,这一点可以从王熙凤将见鬼的事对其讲述中看出来,而在最后王熙凤更是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托付给刘姥姥照顾,这一点足以说明刘姥姥善良淳朴的性格已深入人心。对于刘姥姥来说,其是一个农村老妪,但其体现出了人性中真实的善良,这种善良不是虚伪的。
  三、刘姥姥是一个深谙世事的人
  对于刘姥姥来说,其是一个老妪,在实际生活中其早已是久经事故,因此对于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其多少有些认知。从总体上来看的话,刘姥姥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并且在生活中积极进取,这点人物形象可以从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中看出来,书中具体描写如下,“早要来请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蔬菜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着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腻了,这个野菜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由此可知,刘姥姥深谙世事之道,这也是她久经事故的一面。对于刘姥姥来说,为了度过生活中的难关,其考虑向贾家的王夫人求助。但是在初次求助的过程中,其先是去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周大娘帮忙,因为刘姥姥知道,其与贾家有着贫富的差距,如若直接凭借两家的旧交去求助,则不会得到很好的效果,这点刘姥姥心知肚明,加之刘姥姥极通世情,在其去见周瑞家的周大娘时,其并没有直接表明来意,而是与周大娘交心,拉拢周大娘,以使周大娘帮忙引荐王夫人,通过此方式其便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来意。如此一来,如若引荐不成功,刘姥姥便给自己留个台阶下,这也可以说明刘姥姥处事周全。后来,在刘姥姥得到王夫人接济之后,作为一个深谙世事之人,刘姥姥为了保持与贾府之间的来往关系,其便将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送到贾府,而在这一情境当中,刘姥姥如愿见到了贾母,从而提升了自身在大观园中的地位,给自己创造了来大观园的机会。对于刘姥姥来说,其深谙世事,所以自愿说笑话、讲笑话、迎合他人,其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求助的目的,其舍得放下自己年长的身份并去娱乐大家。在《红楼梦》一书中,从刘姥姥三进三出大观园,可以知道刘姥姥是如何赢得大观园众人的欢心,又是如何求助成功的,而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当中,正因为刘姥姥是一个深谙世事之人,懂得如何巧妙地让人高兴、向人求助。通过作者细致的人物刻画,刘姥姥这一形象也便深入人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红楼梦》这一伟大著作中,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在其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刘姥姥不仅诙谐幽默、朴实善良、深谙世事,且其还是一个机智聪明、大智若愚、质朴老练的人,综合这些人物性格特征,从而给人们呈现出了一个真实饱满可爱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此外,作者通过刻画刘姥姥这一鲜明的形象,也间接折射出贾府由盛转衰的变化,其在整个情节中起着贯穿、烘托的作用,对人们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一著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凌卿.解读《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形象[J].语文建设,2013(35):31-32.
  [2]李青云.浅析刘姥姥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62-63.
  [3]鲁彩苹,王忠禄.《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逗笑”场面描写的特点和意义[J].名作欣赏,2015(14):41-42.
其他文献
一个三十来岁,长得很神气的白白胖胖的男人坐在客厅里的圆桌旁,一边喝酒,一边吃清水煮的蟹子.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又瘦又黄,个子矮矮的女人. 那女人的两只眼睛青灰而且黯淡,这
期刊
《管锥编·太平广记》论枕中、南柯等梦一文,篇幅不长却蕴含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关涉对《枕中记》故事原型来源的探究,引申仕宦与掷采关系,及对以本朝故事入诗文现象的辨析.由
【摘要】目的: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法将我院于20181月-2018.12月间收治的94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划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护理,评价两纽患者简易智能评价状态检查量表( 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MS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终末期肝病(end stage of liver disease, ESLD)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仍无严格定义[1-2].结合肝脏形态和功能,ESLD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致的肝病晚期阶段,主要特征为肝脏功
摘要:19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奥涅金、毕巧林、罗亭都是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他们都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社会思潮激烈动荡的时期,具有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形象特点。  关键词:多余人;形象特点;奥涅金;毕巧林;罗亭;意义  俄国文学中形象系列可谓多种多样,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多余人”形象,出现在19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作品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因此方具有良好临床效果,深受医家推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心脑血管疾患.笔者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将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
针对大学生群体,伴随着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应完成二手公益交易APP的开发,更好的满足学生二手公益交易需求.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完成了共享时光APP的开发,从开发思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