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志愿者参与社会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很多高校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组织的主导作用并在校区周边确定了诸多社会服务基地,从而推动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本文以江苏高校为例,对其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效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江苏高校 志愿者 社区治理 影响因素 策略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前进,我国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剧烈深刻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精神层次方面的要求必然会不断提升。因此,近些年在社区治理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本文旨在以江苏高校志愿者为例,探讨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江苏高校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行政化现象
  调查发现,江苏高校在开展组织建设工作时,经常以行政指派化方式为主。很多高校志愿者要么存在行政层面背景,要么存在半官方背景,或者挂靠一些管理部门,因此总会有行政领导介入到工作的开展中来。同时,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引导与动员模式比较单一。在大多情形下,高校志愿者主要遵循校团委的统一领导,同时还会将层级行政化通知命令作为重要依托,这种模式既对学生参与社会治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还不能培养志愿者队伍的主观能动性。
  (二)功能定位不够科学
  在整个社会治理活动中,高校志愿者主体是执行根本。因此,整个活动的执行效率及对社会治理贡献值的大小,可以通过主体的能力层次与结构进行较好的反映。但是,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志愿者不具备较好的服务主动性,也没有丰富的服务经验,部分志愿者甚至存在意识上的不足。此外,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通常都以活动开展为主,但没有重视自身的功能建设与能力培育,因此功能定位不够科学。
  (三)形式主义现象比较突出
  在社会治理服务项目开发方面,高校志愿者还存在时效单一、来源单一、形式单一等问题。例如,主要服务项目基本依靠上级的行政指派,而且志愿者根本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对内在进行较大力度的挖掘,只是单纯依赖等待心理推行服务项目。江苏部分高校喜欢在雷锋纪念日、重阳节等节日集中开展重大文体活动,但也只是限于这些特殊节日,根本没有将服务项目进行持续化进行,因此形式主义形象比较突出。
  二、影响江苏高校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原因
  (一)组织队伍建设上的主动性不足
  江苏高校之所以存在志愿服务供给主体能力培育以及组织管理运营方面的缺失,与其组织队伍建设上的主动性不足息息相关。因为大部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学校管理部门或社区治理部门等行政组织过分依赖,而且志愿者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因而在团队建设和环境打造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供需機制不健全
  在江苏高校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整个环节中,没有制定出比较完整的规划,虽然整体活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也有较大的随机性。调查还发现,江苏高校志愿服务在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活动调研,因此活动开展得比较随意且盲目,与社区治理需求不符合。同时,也没有合理调研志愿服务主体的综合能力与知识结构,活动开展的准备工作不足。
  (三)缺乏多元主体协作机制
  在整个社区治理参与过程中,江苏高校志愿者队伍缺乏政府、社区、高效等多元主体协作机制。政府与管理部门是社区治理的主要管理机构,但是根本没有协助高校在整个治理过程中如何找准定位,也没有采用比较丰富的推广模式。
  三、江苏高校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化措施
  (一)逐步凸显党委主体地位,多维度完善队伍建设
  具体来说,江苏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也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机遇并不断深化服务深度与服务内涵,逐步凸显党委引领的主体地位。
  比如,首先,要发挥高校党建带团建的作用。将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在高校学生成长环节中不断强化,由党委进行统一领导,明确在整个育人体系中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与准确定位,并不断培育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扩展新的阵地;然后,明确高校志愿者参与社会主体的功能定位,党委要通过正确引领,逐步引导高校将各项育人实践工作与志愿服务组织充分结合,不断激发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整体活力,并不断增强团队内生性;接下来,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要在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与积极介入下组建学生团队。依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成员准入资格条件,并对其学习能力和教育水平进行全面考核。之后还要对吸纳的新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让团队文化根植于整体队伍建设中,激励高校学生志愿者愿意付诸实践意志力与业务服务能力不断推进整个队伍的积极建设;最后,还要对团队建设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选举出具有加强领导能力与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团队负责人,负责人不仅要完成高校与社区间的相互对接,还要对社区治理服务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为整个队伍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不断引导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深度合作。
  (二)逐步丰富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构筑志愿服务浓郁文化氛围
  高校学生在整个学习与生活期间,参加志愿服务可以算作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学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积极参与,不断可以丰富其知识学习,也可以在整个事件中充分利用社区治理与学校课堂教育的双向性使得学生的社会意识得到锻炼。
  首先,校方可依据高校实际情况构建出比较丰富的志愿服务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紧紧围绕志愿服务的每项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课程学习,不断完善学生的社区治理知识。同时,还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结合知识学习与经验获取,重视对学生个体素养的综合培育,激励学生的自我发展;然后,要对相关志愿服务文化结合理论实践角度逐步丰富,促进校园理论课堂与社区治理过程实践课堂的双向融合。引导高校学生从服务中努力学习、从志愿中甘心奉献、从实践中认真服务、从服务中深刻感悟,使其在整个社区治理环节的志愿服务工作更加丰富、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接下来,高校还要在学生团体中树立典型的志愿标兵,定期评选出优秀的学生志愿者,并通过校方专用平台进行大力宣传,还可以利用当地媒体渠道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通过上述操作,不断强化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构筑出比较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充分发挥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志愿服务文化的主导作用;最后,高校还要通过学生志愿团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在整个社会治理环节中,社区治理工作人员也要利用政府政策进行积极宣传,引导更多社区居民和社会其他组织成员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让每个参与者的精神素养和人格养成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高效、政府以及社区还要将高校学生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多维度弘扬,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精神,从而促使更多参与社区治理的高校志愿服务者更有凝聚力。   (三)构建社区治理服务品牌,完善校地服务精准对接
  高校在学生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要构建社区治理特色服务品牌并完善效力服务的精准对接。
  首先,需要整合相关资源并进行科学设计。高校可以对现有的志愿服务活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计出与整个社区治理实际项目相符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要不断明确活动的具体时长、所采用的实践方式、活动主题、活动形式以及活动参与程度等,还要对社区治理相关环节进行逐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合理的活动菜单并逐步明确活动的各个要素;然后,围绕特色打造品牌。江苏高校要加大对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培育工作,引导高校学生传播积极的志愿文化理念,并在学生日常行为与生活中不断融入品牌项目的传播,在学生服务社会的同时充分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接下来,校方还要充分依据学生志愿服务意愿与整体能力结构,开展更多的服务活动。可以采用活动申请和项目申报等形式,使得种类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得以顺利开展。还可以积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构建过程中,以此形成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多元化特色,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具有合理结构且具备鲜明特征的志愿服务项目,为高校志愿者参與社区治理提供更多参与机会;最后,高校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多元化特征建设服务平台,将社区治理过程中主体间信息沟通的障碍得到顺利解决,从而有效提高主体间的沟通效率并增加服务速率。同时,还要针对志愿者队伍建设实现点到点的对接,促使整个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与地方社区治理形成良性互动,还要充分结合高校学生服务工作现状设计社区治理服务内容,对服务主体与客体的真实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路径。
  (四)构建社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发挥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江苏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质量体系优化社区治理路径,还可以通过建立质量保障手册提升治理质量,同时还要对当前便捷的互联网络平台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平台搭建发布信息完成过程性的质量追踪。
  比如,高校志愿者可以与校方协商拟定出丰富详尽的岗位说明书,对内部岗位职责规范进行逐步明确。同时利用项目运行手册对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精细化管理,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能够充分吸引高校学生志愿者充分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制定出多样化层次和较高普适性的激励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主体多元化的需求;根据完整的行为评价标准与过程性评价标准,建立一套能够对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不断规范的评价体系,并建立出相关指标体系引导高校志愿服务团队的健康发展。
  项目名称: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编号:20SYC-193)
  参考文献:
  [1]陈涛.常州高校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
  [2]陈岑.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研究——以T社区为例[D].苏州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市场是城市生活最质朴的体现,也是城市中最具生活化的公共场所之一。而巴塞罗那作为城市公共市场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它的市场改造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满足了居民良好的交往与交流,改善了城市面貌。本文将通过对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及设计案例进行研究,探索市场更新与改造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城市活力  一、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与演变  巴塞罗那市场历史悠久,它的公共市场模式
摘要:本文就目前大学中红色文化教育存有的弊端,探析其存在的原因,并重点进行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具体应用的路径的探析,分别从学校、社会以及受教育者自三方面来明确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因此基于迫切的现实需要,高校要传承好、传播好红色文化,进而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路径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有问题与原因  “红色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树立社会主
摘要:高校学科建设是确保我国高校学生培养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需要让高校的学科建设在一定的指导体系下进行建设,以确保高校学科建设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为此,文章从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入手,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学科建设中作用的措施,促进高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
摘要:中国政府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贡献。自2012年以来有1亿多中国人从此摆脱绝对贫困,这不仅破解了贫困这一世界难题,增强人类战胜贫困的自信,而且为世界提供了消除贫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切实推进了世界减贫事业;这种实践与贡献,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國责任担当,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强化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这必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面。  关键
摘要:政府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台生来陆求学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应将提高台生社会适应性作为理念和目标,有关部门也应进一步推进惠台政策的落地,并提高其转化效率,从提高社会支持、完善就业政策、完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提高在陆台生适应性,进一步提高台生留陆的可能性。  关键词:政府优惠政策 社会适应性 台生  一、在陆台生社会适应现状  关于社会适应性概念的界定,国外心理学家普遍将其与个体的外在行为相联系,即个
摘要: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企业的生存面对着更加纷繁复杂的生存环境,企业家精神对于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具有更积极的作用。企业家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时代要努力贯彻党的要求,尊重并发展企业家精神。因此,企业家精神在传承儒家商道的同时,也应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不仅要保持与儒家商道的一致性,也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开拓创新、不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人口数量激增,其中包含大量的退休党员。如何做好我国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如何使他们在安享晚年的同时,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有序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充分地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之后,总结并改良目前退休党员党内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力图进一步优化我国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