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龙南县立足全省旅游重点县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定位,努力用好相关政策,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发展来看,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品位低、规模小、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审视,并为如何加快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龙南县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b)-079-02
  近期,笔者围绕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前景,深入该县先后赴杨村镇、武当镇、关西镇、里仁镇、临塘乡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现就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1 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田园风光之美、追求自然淳厚之情,乡村旅游也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乡村景观、乡土风情,是一种别样的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晶,更是当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有可为,潜力不容小觑。
  龙南县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名胜众多,全县有世界瞩目的客家围屋376座,有“世界围屋之都”“中国围屋之乡”美誉。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山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和杨村太平桥,国家AAAA级景区关西客家围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小武当山风景区,国家AAA级景区栗园围和客家酒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石仙岩风景区,省级乡村旅游产业示范点头滩风景区、 畲族风情橙园,还有安基山森林公园、程龙千年古树群以及地热资源汤湖温泉等。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16%,居全省前列,享有“生态王国”“绿色宝库”美誉,荣获“江西省森林城市”称号。
  近年来,龙南县立足全省旅游重点县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定位,努力用好《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坚持“一个主体、一张蓝图、点面结合、多元经营”的旅游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客家文化、生态资源,以抓工业的魄力抓旅游,倡导全域旅游,加快旅游资源整合,突出“客家、生态、养生”特色,加强关西新围、小武当山两大主导景区建设,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
  1.1 就地开发,农家游乐渐成风尚
  景区周边的农户充分利用既有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吸引客源,根据自家条件,顺势开发出了以农家乐为主,农家土特产、农家小玩具、农家小吃为辅的休闲旅游产品,吸引着久居都市、城镇的人们周末、节假日前往休闲度假,并渐成风尚,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
  1.2 就地取材,简装上阵便利经营
  景区农户受见识、资金等方面的局限,投入相对较小,硬件设施也相对简便,一般是按照自己想法,简简单单地把一个个农家乐办起来,主要接待游玩一天、半天的旅客,为其提供餐饮,突出的特点就是“便利”。农户自己办起来便利,游客消费起来方便实惠,可谓“双赢”,尽管收入不多,但毕竟是务农之余的“额外”收入,比种地效益要高一些。
  1.3 点多面广,乡村旅游点茁壮成长
  近年来,随着建设赣深高铁沿线“工业强、旅游旺、城乡美、百姓富”明珠县的战略深入推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相关部门对以农家乐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一方面大力宣传鼓励,另一方面给予经营指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各乡村旅游点蓬勃发展。如临塘乡的虔心小镇,现已打造成了一个集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客家民俗、 虔茶文化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2 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尽管龙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十分丰富,近年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客观地看,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周边省市乡村旅游产业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特别是与该县提出的建设赣深高铁沿线“工业强、旅游旺、城乡美、百姓富”明珠县的战略目标要求差距较大,从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
  2.1 开发不彻底,基础设施不完善
  从全县来看,交通便利,京九铁路、105国道、赣粤高速、大广高速穿境而过,通用机场列入全省规划,赣深高铁建成后将全面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旅游公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特别是大部分的乡村旅游产业景区点与省级、县级公路连接干线比较薄弱,大部分都是3.5米村村通公路,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如桃江乡洒口村万泉生态游乐园,水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但由于地处偏辟、公路建设标准低、安全隐患多、可进入性差,旅游中巴都不能通畅进入,严重制约了景点吸引力。
  2.2 经营品位不高,配套设施不健全
  就全县而言,不少乡村旅游产业点上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接待服务设施,浏览步道、观赏休憩设施、旅游厕所、垃圾收集等卫生设施的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配套。虽然该县乡村旅游产业资源丰富,但由于投入资金有限等原因,一些“农家乐”还是“小打小闹”式的经营。停留在初始阶段的休闲和简单的娱乐状态,布局分散、规模小、品位低,配套建設乏力。各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目标不明确,内容形式、经营项目单调雷同,互补性、共生性差,产品深度不够,缺乏文化内涵,市场营销理念滞后。
  2.3 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旅游产业专业人才,景区管理科学化水平不高,责任不明确,有的乡村旅游产业点甚至没有导游员。比如关西镇的关西村史馆,虽然以“集文物留住乡村记忆、开新宇再创客家辉煌”的理念,将关西村的村史资料进行了深入地挖掘,但其解说人员是由关西镇政府的公职人员兼任,因其他公务原因,解说并不系统全面。   2.4 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特色不明显
  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作用还未完全凸显,未形成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景点多且零散,资源缺乏有机整合,未能串珠成链,缺乏系统规划建设和连片开发,缺乏有战略投资企业进行投资和开发。
  3 加快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龙南县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但还刚刚起步尚未做大做强,只要准确把握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找准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有效地运用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培训教育和市场运作,多措并举,乡村旅游产业定能实现上档次、出效益。因此,结合龙南实际,针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3.1 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
  搞好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应从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高度认识抓好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要聘请一流的旅游规划和策划团队,根据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特色资源,围绕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结合各重点景区规划,高规格完善编制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使县乡两级规划衔接、配套,与基地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凸显地方特色,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品位。
  3.2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产业精品景区
  围绕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建立健全村镇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和完善乡村旅游产业景点的道路、供电、供水、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产业景点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培育形成融“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消费产业集群,推动“门票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变。依托各乡镇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整合旅游资源,积极串珠成链,紧贴市场,开发具有景点特色和乡土风情的旅游商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精品,设计推出更多文化内涵丰富、趣味性、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产业精品线路。
  3.3 用好用活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龙南县拥有优良的绿色生态环境、浓重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要充分利用政策优惠,特别是《若干意见》等政策,千方百计地引进有战略投资企业参与龙南县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融合。龙南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推动,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激活高效生态农业新路子,为龙南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极大地激发旅游发展的动力。要以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加快推进各类资本运作客家围屋群、小武当山、温泉开发、 虔心小镇、九连山、乡村旅游扶贫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建一个、成一个、旺一个”,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落实其他“引客入县”的奖励政策,鼓励大型旅行社组织招待客源,吸引更多游客来龙南旅游。
  3.4 大力宣传推介,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
  要综合运用电视台、报刊等传统媒介以及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公交电视、地铁电视等新媒体手段,开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专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省内外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联系合作强化宣传推介,办好“龙南县旅游文化节”“中国 (龙南)摄影展”“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活动,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把龙南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客家文化体验区和粤港澳休闲度假后花园,不断扩大龙南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提升龙南的旅游形象和地位。
  3.5 引进和培育人才,优化乡村旅游产业人才队伍
  一是定期对乡村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适时选派人员外出交流学习,切实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积极引进懂市場经济运作的专业人才,充实和培养管理、经营、解说、民俗特色用品研发和加工等方面的人才,优化乡村旅游产业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人才集群优势,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胜雄,彭小辉,乔木.龙南探索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新路[N].赣南日报,2016-04-17.
  刘建民,邹慧兰.樟树市林业乡村旅游发展浅析[J].现代园艺,2018,12(03).
其他文献
前情回顾“长江号”大移民飞船启航,随船教师马丽开始了她的星际移民之旅。飞船起飞后,时间的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飞船上一百天,地球上一百二十年,当船上的人反应过来时
采用不同地震波对10层3跨、15层3跨、20层3跨等3种Ⅴ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能量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性和结构特性对滞回能层间分布及各构件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