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词语背后的精彩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听过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过这样的话吗?“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读文章是这样,理解词语也是同一道理。我们不仅要读懂词语表层的意思,而且要读出词外之义,这样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彩之处。要达到这一境界通常要经过三步:
  一是读懂词语的本义或比喻义。这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做到。
  二是读懂词语的文中义。这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联系生活经验等办法解决。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想象、联想、体验等方法,体会词语隐藏的意蕴、情感和思想,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情的感染和智的启迪。这是第三步。
  我们来练习一下好吗?先读一读下面的片断: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魏巍《再见了,亲人》)
  按“三步法”我们一起读读“雪中送炭”所包蕴的丰富情感吧。
  首先,理解“雪中送炭”的本义或比喻义。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其次,理解“雪中送炭”的文中义。结合上文,可以知道这里的“雪”指的是“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的困境。这时的志愿军战士多么希望能得到粮食啊!这里的“炭”指的是“打糕”。“雪中送炭”的意思就是:在志愿军战士急需粮食的情况下,朝鲜大娘及全村妇女送来了打糕。
  如果我们就此打住,不想深究,那么,我们就只能懂得词语表面的意思,学语文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因此,我们“还要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词语背后的意蕴。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空中敌机狂轰滥炸,地上枪林弹雨,大娘她们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来打糕,是多么危险,多么勇敢!深入思考一下吧,她们送来的仅仅是“炭”吗?不,她们送来的是对志愿军的亲人般的爱,是为了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情谊。一经这样分析、想象、思考,就逐渐体会到“雪中送炭”包含着浓浓的情感,正是这,才让我们心灵震撼、情感升华!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词语都有言外之义,也并不是所有有言外之义的词语我们都要教条地走三步。有的词语本义很简单,就可以直接从第二步进入第三步,甚至直接进入第三步。比如“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叶圣陶《荷花》)这里的“冒”字,在文中是“长”的意思,但是,如果结合“挨挨挤挤”想象一下,满池旺盛的、碧绿的荷叶之间顽强地冒出一朵一朵洁白的荷花,真不禁为荷花顽强的生命力和它给大自然带来的活力而赞叹。这其中的韵味,又岂是一个“长”字能比得了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听说过大诗人王安石七改“绿”字的故事吧。想想看,为什么“绿”字比“过、到、入、满”等字好,它背后包蕴着什么呢?
  同学们,说到这里,你们大概已经明白如何读出词语背后的精彩了吧。让我用语言学家夏丏尊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是只解作红色;“夜”不是只能作昼的反对;“田园”不是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是只解作春天的雨。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其他文献
你能在上面的字母方阵中找到你熟悉的单词吗?  请同学们比试一番吧!横向、纵向、斜向都要考虑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