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发展历程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1周年,1921年其诞生之时便与当时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中国共产党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的时期,都非常重视文化问题。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正逢中国新旧文化交锋,各种思想不断碰撞的混沌之时。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新文化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更加重要的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许多如陈独秀、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导人都是自新文化运动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其把运用到革命实践当中去。
  中国共产党在党成立初期斗争残酷异常的年代依然不忘文化发展这块阵地。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面临严峻的困难,但仍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1930年由中共领导成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仅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甚至建国以后的中国文艺事业储备了大批文艺人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及各根据地在文化建设,尤其是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创造出了辉煌业绩,在普及文化教育、繁荣文化艺术、净化乡村社会风气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在许多方面做出了文化方面革新的有益尝试。
  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用较大篇幅陈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提出要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历史任务,并将这种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具有自己的自身民族特色的的新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前进的方向。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结论,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主义文化的历史见证。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历史进步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的恢复发展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党贯彻毛主席的主张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在科学文化方面,建国之初就成立了中国科学院 ,并系统的阐明了党的团结科学家的政策,大力培养新生科学力量的方针和建立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的全国科学研究工作体系;在文艺工作方面,党继续提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还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期间,我国的科教文卫事业相比旧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初步普及教育,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不仅是众多人脱掉了文盲的帽子,并培养创建了一支庞大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图书出版物数量的大幅增加,专业演出剧团的,广播电台普及到边远区县,使得我们的文化事业达到了一个新高潮。
  十年文革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要恢复以往文化秩序(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点;大力发展主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等措施),更要开拓性的引领文化向前、向新阶段前进。在这个文化发展周期中,邓小平紧紧把握住经济现代化这个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把“政治—文化”的模式调整为“经济—文化”的模式,把党和政府从直接的文化创造中解放出来,从而提升了知识分子的地位,释放了文化自我发展空间,社会主义文化初步繁荣。邓小平对文化发展的另一大贡献是: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正是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参考依据,才有了创造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由此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出,对新时期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汲取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结合国内外新形势,探索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又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文化大繁荣的理论依据。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有了新时代的创新。强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八荣八耻”为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不仅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扬光大,更引领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其他文献
我校举办本科教育已有二年时间,目前已经发展为四个专业,二届350名学生.深入思考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于办好本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
期刊
“电子政务”(简称E-Gov-ernment),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化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等转移到网络上去运作,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重组和优化,超越时间、
期刊
期刊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将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
今年2月5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为推动文件的落实,吸引吉林籍优秀人才及吉林省内的高校毕业生回家乡就业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轨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校园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高校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社会、高校和学生三方面探讨了目前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本上提出了相应的防处对策。  [关键词]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
老一辈革命家中有很多人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艺,陈毅、董必武、左权等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他们一生中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对联,今天欣赏这些对联,不但可以得到思想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