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左右,我有机会接触到了中国的一些民间登山队伍,他们在我的家乡——三奥雪山进行登山活动,从这个时候起,我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国内山峰资源最丰富的除了西藏就是四川。西藏有代表国内最高攀登水平的藏队及登山学校这样优秀的组织。然而当时的四川还没有类似的能够提供高山协作的这样一个组织。所以我希望成立一支在四川能够提供高山服务的藏族团队。
因为我们从小就在雪山旁长大,在体能、山地环境、高山作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对于藏族文化也有很深的了解。在具备足够的登山技能和对国内登山运动有清晰的认识以后, 2003年10月,川藏队高山向导协作队(当时叫“三奥雪山协作队”)正式成立了,我任队长,并在家乡选拔培训了20余名优秀的协作队员。
从登山到DV
我从小比较喜欢拍照。开始登山以后,每次上山看到非常美的风景就想把整个登山过程记录下来。两三年前,我开始用DV拍摄。刚开始完全是凭自己感觉拍摄,后来认识接触了一些电视台的记者,在协作帮助他们攀登雪山完成拍摄工作的时候,当面临一些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拥有丰富登山经验的人才能到达的恶劣环境时,为了完成拍摄任务,我常常充当“摄影师”的角色,在得到记者朋友们的指点下,扛上机器前往拍摄。这无疑给了我宝贵的学习机会,回到山下,我也会常常观看一些户外、登山的纪录片,学习他们的拍摄方式,观察他们拍摄的角度和切入点。
渐渐地,我也开始希望自己能够拍摄一部登山纪录片,这个愿望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雪山的美丽,我尝试积累每次不同的影像记录。直到这次我自掏腰包,花费2万元左右购买了一部SONY 190P摄像机,决定真正地完全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展现山峰的峻秀多姿。
山峰牛皮书
我们的足迹开始逐渐遍布起伏的山峰。包括金银山、雪宝顶、婆缪峰、田海子、慕士塔格等山峰在内,大量高山协助任务和山峰考察任务陆续完成。我们作为奥太美峰的首登者,先后对中山峰、雅拉雪山、贡嘎雪山进行山峰考察活动,在这期间,我也多次参与山难营救行动,并且在四姑娘山的幺妹峰攀登至5500多米。
川藏高山向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登山爱好者实现他们攀登雪山的心愿,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奥太娜、雀儿山等适合攀登的山峰路线。
拍摄团队
为了不妨碍本职工作——协助登山爱好者,我在和客户们进行沟通之后,增加了四五名川藏高山向导协作队的队员一起上山。因为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演员,大家都不能在攀登途中老是等着我们拍摄。
在这次的拍摄中,我和队员罗日甲主要担任摄像和摄影工作,其他的协作队员给客户做高山攀登服务。熟悉登山的人都知道,攀登时必须至少保证三个人结成一组,因为雪山处处都是危险,比如裂开的冰缝,极其容易在疏忽间掉进去。我和罗日甲及另一名队员用绳子结成一组,三人行,保证了一人有难,可以得到两方的及时抢救。
行程表
第一天 成都-雅安-二郎山-康定
第二天 康定-甘孜
第三天 马尼干戈-新路海-白唇鹿自然保护区(大本营海拔4020米)
第四天 在大本营做适应性训练全套冰雪攀登技术、安全技术、救援技术、环境常识。
第五天 BC(大本营)-C1(一号营地4850米)
第六天 C1-C2(二号营地5350米)
第七天 C2-C3(三号营地5750米)
第八天 C3-冲顶(61 68米)-C3
第九天 C3-C1
第十天 C1-甘孜
第十一天甘孜-成都
勇向雀儿山
2008年7月,我们从酷暑一下进入了严寒。在大本营的一天训练之后,我们队员和爱好者一行二十人登上了冰雪皑皑的雀儿山。
这里素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仅就登山一项,就足以让人耗费巨大的精力,更不要说还要时时停下来进行拍摄。为了不影响团队的整个进程,我们常常要在其他人都在休息的时候,争分夺秒地跑到队伍的前面先行拍摄。
190P的性能经历了绝对的考验,一直发挥出色。我当时选择这款机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相对专业,体积不大,携带方便。攀登雪山装备讲究的就是体积小重量轻,节省了体力可以应付攀登的危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拍摄难题此起彼伏,必定需要经过严密的准备和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
最大的困难,无疑是机器和电池的保暖问题。因为雀儿山6000米的高海拔,雪山的温度大部分都在零下20度左右。我一时也没有那么多经费为机器量身订制一套保暖器材,最终的解决办法是机子24小时不离身。
所谓24小时,当然包括晚上的睡眠时间。机子和电池都要放进睡袋里面,很不舒服。但如果你胆敢“抛弃”它们独睡,第二天等待着你的就是它们的毫不留情的“罢工”,或者在显示屏幕上警告你,现在只剩下三分之一的电量,而实际电池是在完全充足的情况下拿出来拍摄的。
雄鹰从雪山飞回
在雀儿山,我总共拍摄了5个小时。在片子后期的剪辑上,我对剪辑师做了一系列建议,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如果配音和制作的人有过亲身攀登雪山的经历,或许能够表达出我想要的那种效果。前后制作花了一个星期时间,45分钟的《雪山雄鹰》出炉。
整部片子我们精打细算,投入了5万元左右,主要都应用在人力和登山装备、后期制作上。我希望在下一次继续我的雪山DV之行中,能够多一些的投入,并且可以多配备三四台机器。从不同的角度来拍摄,希望我们这些雪山上的“鹰之眼”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更多地展现雪山的奇妙魅力。
国内山峰资源最丰富的除了西藏就是四川。西藏有代表国内最高攀登水平的藏队及登山学校这样优秀的组织。然而当时的四川还没有类似的能够提供高山协作的这样一个组织。所以我希望成立一支在四川能够提供高山服务的藏族团队。
因为我们从小就在雪山旁长大,在体能、山地环境、高山作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对于藏族文化也有很深的了解。在具备足够的登山技能和对国内登山运动有清晰的认识以后, 2003年10月,川藏队高山向导协作队(当时叫“三奥雪山协作队”)正式成立了,我任队长,并在家乡选拔培训了20余名优秀的协作队员。
从登山到DV
我从小比较喜欢拍照。开始登山以后,每次上山看到非常美的风景就想把整个登山过程记录下来。两三年前,我开始用DV拍摄。刚开始完全是凭自己感觉拍摄,后来认识接触了一些电视台的记者,在协作帮助他们攀登雪山完成拍摄工作的时候,当面临一些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拥有丰富登山经验的人才能到达的恶劣环境时,为了完成拍摄任务,我常常充当“摄影师”的角色,在得到记者朋友们的指点下,扛上机器前往拍摄。这无疑给了我宝贵的学习机会,回到山下,我也会常常观看一些户外、登山的纪录片,学习他们的拍摄方式,观察他们拍摄的角度和切入点。
渐渐地,我也开始希望自己能够拍摄一部登山纪录片,这个愿望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雪山的美丽,我尝试积累每次不同的影像记录。直到这次我自掏腰包,花费2万元左右购买了一部SONY 190P摄像机,决定真正地完全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展现山峰的峻秀多姿。
山峰牛皮书
我们的足迹开始逐渐遍布起伏的山峰。包括金银山、雪宝顶、婆缪峰、田海子、慕士塔格等山峰在内,大量高山协助任务和山峰考察任务陆续完成。我们作为奥太美峰的首登者,先后对中山峰、雅拉雪山、贡嘎雪山进行山峰考察活动,在这期间,我也多次参与山难营救行动,并且在四姑娘山的幺妹峰攀登至5500多米。
川藏高山向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登山爱好者实现他们攀登雪山的心愿,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奥太娜、雀儿山等适合攀登的山峰路线。
拍摄团队
为了不妨碍本职工作——协助登山爱好者,我在和客户们进行沟通之后,增加了四五名川藏高山向导协作队的队员一起上山。因为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演员,大家都不能在攀登途中老是等着我们拍摄。
在这次的拍摄中,我和队员罗日甲主要担任摄像和摄影工作,其他的协作队员给客户做高山攀登服务。熟悉登山的人都知道,攀登时必须至少保证三个人结成一组,因为雪山处处都是危险,比如裂开的冰缝,极其容易在疏忽间掉进去。我和罗日甲及另一名队员用绳子结成一组,三人行,保证了一人有难,可以得到两方的及时抢救。
行程表
第一天 成都-雅安-二郎山-康定
第二天 康定-甘孜
第三天 马尼干戈-新路海-白唇鹿自然保护区(大本营海拔4020米)
第四天 在大本营做适应性训练全套冰雪攀登技术、安全技术、救援技术、环境常识。
第五天 BC(大本营)-C1(一号营地4850米)
第六天 C1-C2(二号营地5350米)
第七天 C2-C3(三号营地5750米)
第八天 C3-冲顶(61 68米)-C3
第九天 C3-C1
第十天 C1-甘孜
第十一天甘孜-成都
勇向雀儿山
2008年7月,我们从酷暑一下进入了严寒。在大本营的一天训练之后,我们队员和爱好者一行二十人登上了冰雪皑皑的雀儿山。
这里素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仅就登山一项,就足以让人耗费巨大的精力,更不要说还要时时停下来进行拍摄。为了不影响团队的整个进程,我们常常要在其他人都在休息的时候,争分夺秒地跑到队伍的前面先行拍摄。
190P的性能经历了绝对的考验,一直发挥出色。我当时选择这款机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相对专业,体积不大,携带方便。攀登雪山装备讲究的就是体积小重量轻,节省了体力可以应付攀登的危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拍摄难题此起彼伏,必定需要经过严密的准备和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
最大的困难,无疑是机器和电池的保暖问题。因为雀儿山6000米的高海拔,雪山的温度大部分都在零下20度左右。我一时也没有那么多经费为机器量身订制一套保暖器材,最终的解决办法是机子24小时不离身。
所谓24小时,当然包括晚上的睡眠时间。机子和电池都要放进睡袋里面,很不舒服。但如果你胆敢“抛弃”它们独睡,第二天等待着你的就是它们的毫不留情的“罢工”,或者在显示屏幕上警告你,现在只剩下三分之一的电量,而实际电池是在完全充足的情况下拿出来拍摄的。
雄鹰从雪山飞回
在雀儿山,我总共拍摄了5个小时。在片子后期的剪辑上,我对剪辑师做了一系列建议,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如果配音和制作的人有过亲身攀登雪山的经历,或许能够表达出我想要的那种效果。前后制作花了一个星期时间,45分钟的《雪山雄鹰》出炉。
整部片子我们精打细算,投入了5万元左右,主要都应用在人力和登山装备、后期制作上。我希望在下一次继续我的雪山DV之行中,能够多一些的投入,并且可以多配备三四台机器。从不同的角度来拍摄,希望我们这些雪山上的“鹰之眼”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更多地展现雪山的奇妙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