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讨沙区适生灌木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适应性,为内蒙古中西部沙化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持。以9种沙区适生灌木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控水梯度,测定供试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响应特征及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9种灌木总光合速率(Pn)对太阳辐射的响应规律基本一致,即受干旱胁迫时光响应曲线显著降低。在中度干旱胁迫下,9种灌木Pn下降幅度为33.7%~69.2%,其中最大净光合速率Pm(μmol·m-2·s-1)柽柳(10.53)、沙木蓼(10.44)、沙柳(9.74)适应性
【机 构】
: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内蒙古大青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回民区管理站
【基金项目】
:
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201404204),内蒙古鄂尔多斯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沙区适生灌木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适应性,为内蒙古中西部沙化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持。以9种沙区适生灌木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控水梯度,测定供试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响应特征及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9种灌木总光合速率(Pn)对太阳辐射的响应规律基本一致,即受干旱胁迫时光响应曲线显著降低。在中度干旱胁迫下,9种灌木Pn下降幅度为33.7%~69.2%,其中最大净光合速率Pm(μmol·m-2·s-1)柽柳(10.53)、沙木蓼(10.44)、沙柳(9.74)适应性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以湖北省湿地为对象,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评估,旨在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恢复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湿地资源、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旅行费用支出法等,选择了12项指标,评估了2019年度湖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湖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达1.89×1012元,占2019年度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0%。12项指标中的价值量大小顺序依次为:气候调节(占58.18%)、调蓄洪水(占16.49%)、淡水产品(占6.2
以黑暗无光条件为对照组,设置红、蓝、绿、红蓝、红绿、绿蓝、红绿蓝光7种光质,光周期设定为12 h光照、12 h黑暗培养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丝体并出菇,探讨不同光质对其菌丝生长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光或绿蓝光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绿蓝光下,子实体个数最多,产量最高,其次是绿光和红蓝光,红绿光下产量最低;绿蓝光下的子实体农艺性状最优;绿、蓝、绿蓝、红绿蓝光下子实体质构特性较好。绿蓝光可以作为草菇工厂化生产的首选光质。
对不同发育阶段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子实体(黑色、黄色、青色云芝)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连续灌胃56度白酒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研究云芝子实体水提物(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35、2.70、4.05 g·kg-1·d-1)对小鼠醉酒入睡时间,肝脏指数,血清中尿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蛋白含量的影响;并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黄色、青色云芝多糖含量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黑色云芝。与模型组比较,水提物各组小鼠醉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甲醇体积浓度、超声波功率和料液比对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α-鹅膏毒肽提取得率的影响,获得关键因素及其最佳条件,再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α-鹅膏毒肽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致命鹅膏α-鹅膏毒肽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超声波处理15 min、甲醇体积浓度35%、超声波功率300 W、料液比1∶20(g∶mL),α-鹅膏毒肽提取得率为3.33 mg·g-1干重,与预测值3.30 mg·g-
以1年生大果榉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探讨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与CaCl2对其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与对照相比,喷施此2种外源物质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果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延缓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解;大果榉幼苗冻害级别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大果榉抗寒性的评价结果与自然越冬后冻害级别的统计结果相一致,外源物质种类及其使用浓度对大果榉幼苗抗寒性
选择香菇(Lentinula edodes)内源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基因(URA 3)为沉默靶基因,以其功能结构保守区域451~884 bp处的反向互补序列为干扰片段,将pCAMBIA1390改造为发卡结构载体HpV、GPiE改造为双启动子载体DpV-2。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侵染小米粒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丝,通过初筛、复筛、测序获得11个HpV转化子和38个DpV-2转化子,将其接种在PDA平板(含有0.2 g·L-15-FOA、100 mg·L-1尿嘧
绿洲是干旱区社会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资料,绿洲面积的动态变化对区域内人地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以疏勒河流域1985、1995、2000、2005、2010、2015年和2018年7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疏勒河流域近34 a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以2010-2015年转移概率矩阵构建CA-Markov模型模拟2030年和2040年土地利用结构。结果表明:1)1985-2018年疏勒河流域绿洲面积增加了606.27 km
基于野外调查与室内浸水试验,研究贝江河林场不同林龄组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储量为1.41~7.77 t·hm~(-2),大小顺序为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中林龄,且未分解层大于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2.88~12.01 t·hm~(-2),大小顺序与总储量一致;最大持水率为171.0%~266.8%,大小顺序为幼龄林>中林龄>近熟林>成
草原植被驱动机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以1982-2015年内蒙古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GIMMS NDVI3g及气象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滞后系数探讨内蒙古地区荒漠草原NDVI对气候因子的滞后性。结果表明:1)荒漠草原NDVI、降水、气温和太阳总辐射年内变化都是单峰型。8月草原NDVI值达到最大,NDVI值年内变化不明显;降水也是8月达到最大;气温和太阳总辐射7月达到最大。2)从草原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和显著相关面积占比来看,气候因子对草原NDVI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降水>太阳辐射
土壤入渗和持水性能对森林生态水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解白龙江上游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入渗特征和持水性能,在室内采用双环刀法对该地区土壤进行研究,测量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渗透速率、根系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的容重、持水量、孔隙度的变化比较明显,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与持水量、孔隙度呈反比关系;2)土壤入渗速率在不同土层上各有差异,但总体有初渗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