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倡导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武进作为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在制定《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规划》时,就明确提出要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首创于湖塘镇并在全区推广的“企业河长”,为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绿色家园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社会责任的新诠释
我区首个企业河长,根植于湖塘镇商会光彩公益的浓厚土壤。湖塘镇商会成立于1994年,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商会”,先后成立5个千万光彩基金,16个百万光彩基金,履行社会责任、回报奉献社会已经成为商会企业家的自觉行为。在湖塘镇商会年会上,我与企业家会员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做公益固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但当前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达标排放、绿色生产,对地方发展有益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良心企业。2017年,武进全面推行河长制,湖塘镇商会成立全区首个生态文明共建光彩基金,创立全区首个企业河长,其社会责任和公益理念也从救急救穷,转变为治生态治环境。
环保成为企业河长的责任底线。只有自身在环境保护上过硬,监督其他企业才有说服力。从生态环境影响者、破坏者,到环境治理参与者、保护者角色的转变,必须守住“环保”这个责任底线。24家河长单位,带头做好企业内部治污工作,通过节能减排、引进新技术、整合资源等方式,主动提档,走绿色发展之路。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近500万元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广宇花辊机械公司,投入约600万元对雨污分流、喷漆废气设施、废危规范化处置等进行提升改造;江苏瓯堡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投入630万元对雨污分流、污水预处理、废碱液回收、6S现场管理等进行改造。企业河长严格治污,带动其他企业增加环保投入。许多企业由政府的重点监管对象,变成与政府携手共建的伙伴。
共治体现企业河长的责任担当。武进的许多企业家是从小作坊起家,利用当地资源逐步发展壮大。越是成功的企业家,越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企业河长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开辟了通道。湖塘镇的企业河长“出人、出钱、出力、出策”,全方位展示了这种责任担当。“出人”,企业河长聘任上岗。24位商会会长担任首批企业河长,并从商会会长、副会长单位逐步扩展到200多家会员单位。“出钱”,企业河长慷慨解囊。成立“生态文明共建光彩基金”,有力地支持了按照常规程序不能马上实施,但必须、急需的一批治理项目;通过“认养+众筹”,由企业河长自行落实管护单位,解决了长效管护的难题。“出力”,企业河长定期开展河道巡视,充分履职,同时发动员工全面参与,阻止污染违法行为。“出策”,企业河长集思广益。商议探讨治水工程,协助谋划治污之策。同时,企业河长还强化了企业对员工环保教育的功能。湖塘商会会长徐国忠这样认为:“担任企业河长,广泛发动员工参与,希望3000多员工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带动3000多个家庭,甚至这3000多个家庭能影响周边的亲戚朋友支持参与环境保护。”
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企业河长以企治水,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治水的惯性思维,通过企业带头、职工参与,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加入到治水队伍中来。这就使我们的治水工作,多了一双眼睛、多了一对耳朵、多了一张嘴,从而实现社会共同治理。
發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河长,不能止步于湖塘镇的个案和“盆景”,必须可复制并加以推广,才能真正释放治理模式创新的红利。为此,区委、区政府要求认真总结湖塘镇经验并在全区推广。2018年,武进区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以1号文下发《关于在全区推广企业河长的通知》,系统提出了企业河长的相关要求。区河长办负责统筹指导和组织推进,区工商联做好基层商会的宣传引导工作,各乡镇迅速启动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在全区开展“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和“绿色生产标杆企业”创建行动,对不达标、重污染、偷排放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对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热心公益绿色生产标杆企业,在财税政策、环境政策、资源要素、发展空间上给予支持保障,为企业河长的推行提供反向的“底线管理”和正向的“标杆引导”。
落实好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广企业河长不作具体比例和覆盖要求,鼓励但不强制企业河长直接投入资金参与河道治理和美化,真正让企业河长成为一种责任、一种美誉。聘任条件更严。企业要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坚持走品牌发展、科技创新之路,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竞争优势,在当地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企业要注重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在节能减耗、工业污染治理上有丰富经验,能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企业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生态共建光彩行动”,愿意把治水工作当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来抓,做好自身治理的同时能对其他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督。截至2018年7月,全区受聘上岗的企业河长已超过150名,为河道整治管护注入新生力量。
完善好共治的保障体系。有了企业河长的辅助,更要强化行政河长的职能。目前,全区实现了855条河道920名河长责任体系全面覆盖、区镇村三级河道湖泊“一河(湖)一策”方案全面编制、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和移动端APP全面应用、水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启动的水环境大治理系统。区河长办负责统筹协调全区行政河长、企业河长工作,组织企业河长参与区级河长巡河、河长联席会议等活动,指导企业河长运用移动端APP巡河,广泛吸纳企业河长意见建议,优化河道整治方案。组建“企业河长治水联盟”,以治水为纽带,组织企业河长共商精准治水良策,共谋绿色发展之计。今年以来,全区三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巡湖两万多次,区镇两级河长办交办涉河问题1361个,其中已解决1336个,正在整改25个。
社会风尚的新标杆
武进的企业河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社会风尚的新标杆。“我们需要这样的良心企业,我们也要为我们的家园出一份力。”企业河长更是得到了周边群众的好评。随着这种新风向的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孤军奋战的治水局面开始悄然改变,更多的民间治水力量参与其中。
洛阳镇罗家头村村民自发集资治水,谱写新的“治水经”。该村村民小组自主筹资30万元,同时由村民小组集体商量,拿出集体资金50万元投入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护岸200米、休闲凉亭2座,配套休闲绿道。村民还自发无偿拿出自留地3亩,用于周边河道的生态绿化治理。每年在河里投放价值3000多元的鱼苗,遏制了河道浮萍的生长。既节约了新庄站浜河道长效管护的打捞成本,又净化了水体。与企业河长们一样,罗家头村民凭借的是一份水乡人的自觉。这份自觉,缘于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群众有更多的良好生态环境获得感,需要我们加倍努力、久久为功。武进将以企业河长为解放思想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常州市副市长、中共武进区委书记)责任编辑:霍宏光
社会责任的新诠释
我区首个企业河长,根植于湖塘镇商会光彩公益的浓厚土壤。湖塘镇商会成立于1994年,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商会”,先后成立5个千万光彩基金,16个百万光彩基金,履行社会责任、回报奉献社会已经成为商会企业家的自觉行为。在湖塘镇商会年会上,我与企业家会员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做公益固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但当前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达标排放、绿色生产,对地方发展有益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良心企业。2017年,武进全面推行河长制,湖塘镇商会成立全区首个生态文明共建光彩基金,创立全区首个企业河长,其社会责任和公益理念也从救急救穷,转变为治生态治环境。
环保成为企业河长的责任底线。只有自身在环境保护上过硬,监督其他企业才有说服力。从生态环境影响者、破坏者,到环境治理参与者、保护者角色的转变,必须守住“环保”这个责任底线。24家河长单位,带头做好企业内部治污工作,通过节能减排、引进新技术、整合资源等方式,主动提档,走绿色发展之路。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近500万元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广宇花辊机械公司,投入约600万元对雨污分流、喷漆废气设施、废危规范化处置等进行提升改造;江苏瓯堡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投入630万元对雨污分流、污水预处理、废碱液回收、6S现场管理等进行改造。企业河长严格治污,带动其他企业增加环保投入。许多企业由政府的重点监管对象,变成与政府携手共建的伙伴。
共治体现企业河长的责任担当。武进的许多企业家是从小作坊起家,利用当地资源逐步发展壮大。越是成功的企业家,越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企业河长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开辟了通道。湖塘镇的企业河长“出人、出钱、出力、出策”,全方位展示了这种责任担当。“出人”,企业河长聘任上岗。24位商会会长担任首批企业河长,并从商会会长、副会长单位逐步扩展到200多家会员单位。“出钱”,企业河长慷慨解囊。成立“生态文明共建光彩基金”,有力地支持了按照常规程序不能马上实施,但必须、急需的一批治理项目;通过“认养+众筹”,由企业河长自行落实管护单位,解决了长效管护的难题。“出力”,企业河长定期开展河道巡视,充分履职,同时发动员工全面参与,阻止污染违法行为。“出策”,企业河长集思广益。商议探讨治水工程,协助谋划治污之策。同时,企业河长还强化了企业对员工环保教育的功能。湖塘商会会长徐国忠这样认为:“担任企业河长,广泛发动员工参与,希望3000多员工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带动3000多个家庭,甚至这3000多个家庭能影响周边的亲戚朋友支持参与环境保护。”
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企业河长以企治水,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治水的惯性思维,通过企业带头、职工参与,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加入到治水队伍中来。这就使我们的治水工作,多了一双眼睛、多了一对耳朵、多了一张嘴,从而实现社会共同治理。
發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河长,不能止步于湖塘镇的个案和“盆景”,必须可复制并加以推广,才能真正释放治理模式创新的红利。为此,区委、区政府要求认真总结湖塘镇经验并在全区推广。2018年,武进区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以1号文下发《关于在全区推广企业河长的通知》,系统提出了企业河长的相关要求。区河长办负责统筹指导和组织推进,区工商联做好基层商会的宣传引导工作,各乡镇迅速启动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在全区开展“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和“绿色生产标杆企业”创建行动,对不达标、重污染、偷排放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对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热心公益绿色生产标杆企业,在财税政策、环境政策、资源要素、发展空间上给予支持保障,为企业河长的推行提供反向的“底线管理”和正向的“标杆引导”。
落实好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广企业河长不作具体比例和覆盖要求,鼓励但不强制企业河长直接投入资金参与河道治理和美化,真正让企业河长成为一种责任、一种美誉。聘任条件更严。企业要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坚持走品牌发展、科技创新之路,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竞争优势,在当地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企业要注重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在节能减耗、工业污染治理上有丰富经验,能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企业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生态共建光彩行动”,愿意把治水工作当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来抓,做好自身治理的同时能对其他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督。截至2018年7月,全区受聘上岗的企业河长已超过150名,为河道整治管护注入新生力量。
完善好共治的保障体系。有了企业河长的辅助,更要强化行政河长的职能。目前,全区实现了855条河道920名河长责任体系全面覆盖、区镇村三级河道湖泊“一河(湖)一策”方案全面编制、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和移动端APP全面应用、水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启动的水环境大治理系统。区河长办负责统筹协调全区行政河长、企业河长工作,组织企业河长参与区级河长巡河、河长联席会议等活动,指导企业河长运用移动端APP巡河,广泛吸纳企业河长意见建议,优化河道整治方案。组建“企业河长治水联盟”,以治水为纽带,组织企业河长共商精准治水良策,共谋绿色发展之计。今年以来,全区三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巡湖两万多次,区镇两级河长办交办涉河问题1361个,其中已解决1336个,正在整改25个。
社会风尚的新标杆
武进的企业河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社会风尚的新标杆。“我们需要这样的良心企业,我们也要为我们的家园出一份力。”企业河长更是得到了周边群众的好评。随着这种新风向的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孤军奋战的治水局面开始悄然改变,更多的民间治水力量参与其中。
洛阳镇罗家头村村民自发集资治水,谱写新的“治水经”。该村村民小组自主筹资30万元,同时由村民小组集体商量,拿出集体资金50万元投入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护岸200米、休闲凉亭2座,配套休闲绿道。村民还自发无偿拿出自留地3亩,用于周边河道的生态绿化治理。每年在河里投放价值3000多元的鱼苗,遏制了河道浮萍的生长。既节约了新庄站浜河道长效管护的打捞成本,又净化了水体。与企业河长们一样,罗家头村民凭借的是一份水乡人的自觉。这份自觉,缘于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群众有更多的良好生态环境获得感,需要我们加倍努力、久久为功。武进将以企业河长为解放思想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常州市副市长、中共武进区委书记)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