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和白洛梅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她总是那么优秀,灿烂到要眩晕别人的眼。相比之下,我普通得多。在所有的人眼中,我就是她身旁的绿叶。 中考分数出来时,白洛梅没有悬念地被全城最好的高中录取,当看到我的分数也能上这所高中时,大家都很吃惊。连我姨都调侃:“不会是和你同名的吧?”没人知道,天资一般的我,为了能和白洛梅考上同样的高中,一直像鸭子一样在水里划着。初中三年,每天下晚自习,我都在爸爸的陪同下去补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白洛梅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她总是那么优秀,灿烂到要眩晕别人的眼。相比之下,我普通得多。在所有的人眼中,我就是她身旁的绿叶。
中考分数出来时,白洛梅没有悬念地被全城最好的高中录取,当看到我的分数也能上这所高中时,大家都很吃惊。连我姨都调侃:“不会是和你同名的吧?”没人知道,天资一般的我,为了能和白洛梅考上同样的高中,一直像鸭子一样在水里划着。初中三年,每天下晚自习,我都在爸爸的陪同下去补课,风雨无阻,这事我对谁都没说过,包括白洛梅。
高一上学期,我成绩平平,尤其是数学成绩,一直拖我的后腿。我苦苦摸索其中的原因和方法,高二上學期分文理科,在年级统考中,我像一匹黑马闯入了年级前30名,虽然和年级前3名的白洛梅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是我进入了文科实验班。
可是,造化弄人。高考时,因为一场重感冒,我只考上了北京一所普通大学,白洛梅上的是北京一所“985”。
怀抱白洛梅送给我的大学礼物—— 一个音乐盒,看着上面并肩而立的两个小人儿,我若有所思。
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我沉醉在乐此不疲的奔跑中,在那所普通的大学,我拼命考着各种证书。我决定,我要去白洛梅的学校读研。不时有白洛梅的好消息传来:她拿的是甲等奖学金,她的毕业论文上了著名的学术刊物,她被保研……
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次考研铩羽而归。后来,站在白洛梅学校的图书馆旁边,她知道我还要再考一次时,只问了一句:“你确定要再考一次吗?”我坚定地点了点头。白洛梅用力地拥抱了我。
第二年,白洛梅帮我在她学校办了一个旁听生证。这一年我安静地待在图书馆学习、刷题,每晚都和她挤在一张床上,有时我觉得我离白洛梅很近了。在不懈怠的努力下,我终于考上了白洛梅学校的研究生。
毕业那一年,我选择留在北京找工作。我妈劝我回家乡去工作,我不同意。我妈说:“你一定要待在洛梅身边,做一辈子的绿叶吗?”我沉默了一下,回答道:“我不是白洛梅的绿叶。”
有一年岁末,我们公司邀请了一些社会名流,搞了一个迎新年的茶话会,白洛梅作为金融界崭露头角的“投手”也被邀请。我作为主持人,着一袭灰色晚礼服,显得神采飞扬。白洛梅以嘉宾身份入场时,我看到了她眼里的惊喜。
后来,白洛梅要结婚了。婚礼那天的白洛梅美得惊人。作为伴娘的我接到了新娘的捧花,白洛梅微笑着对大家说:“丫丫是我的好闺密,她凭着努力和不服输的心,活得璀璨夺目。她一直像一盏小橘灯,在我散漫和懈怠时带给我榜样的力量。我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做彼此的小橘灯。当然,我也希望丫丫能早一点邂逅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她值得拥有最好的爱人。”
我看着美丽的白洛梅,豁然开朗,原来我从来就不是什么“白洛梅的绿叶”。我和白洛梅也不是鲜花和绿叶的关系,而是像两棵并肩生长的树,我们一起将枝叶努力升向空中,你追我赶,生机勃勃。
亦舒说:“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在友谊中,我们亦是如此,不是鲜花与绿叶,而是一起并立于丛林,不管风霜雨雪,我们都挺拔着,让彼此看到成长的力量。这才是友谊最好的姿态。
(摘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责编珠珠)
其他文献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不懈努力、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依据教育理论的指导及亲身教学实践构建了“目标设问”教学策略。它是指围绕学习目标预设若干问题,在
1次吃苦胜过1万次说教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泰国的5岁男孩,早上起来不愿意上学,他的父母怎么劝都没有用。于是母亲帮他请了一天假,带着他去捡垃圾。一开始,孩子还因为不用上学而高兴,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喊累了。这个妈妈丝毫没受影响,孩子一次次停留,又不得不继续。最后,孩子跟妈妈说:“妈妈,我想上学,我要回家。”与捡垃圾相比,回家上学实在是幸福太多,这个妈妈用最简单干脆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这
一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这是一个永恒的教育命题,这个命题常讲常新,但有一个答案不会改变,即“有良心的教师是好教师”。两个半世纪以前,卢梭就在《爱弥尔》中谈了他的这一看法,他说:“一个好教师应该有哪些品质,人们对这个问题是讨论了很多的。我所要求的头一个品质(它包含其他许多品质)是:他是绝不可做一个可以出卖的人。”[1]这里的“出卖”就是纯粹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当教师,这样的人在教师职业的精神层面
陶虹——这个名字一度让我觉得很遥远,她好像隐退了,很久没出来了。前一阵,她参加了一档新节目《@所有人》,主题是有关育儿焦虑,主持人邀请陶虹在台上聊育儿经。 20年前的小陶虹,拿下过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华表奖、金鸡奖三料最佳女主角,却在女儿出生以后很少工作,亲自带了10年孩子。 许多知道她演艺才华惊人的网友,还曾经跑到徐峥微博下留言,质疑徐峥“为什么要把陶虹关起来,耽误了这么好的演员”。 但看
近日重温儒家之集大成者荀子的《劝学》篇,如饮甘美的醇酒,寻味无穷;如遇久别的故人,倍感亲切。我再次被这位睿智的哲学家的醒世劝勉而感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在荀子看来,要想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就要不停地、广泛地学习,而目,每天要检查省察自己。 是啊。面对扑面而来的新课程,反思自身的从教轨迹,探究名师成长的路径,要达到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教书育人的境界,最首要的
教师权威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向来不乏关注的目光。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较为主流的声音来自于消解教师权威的呼声,即是说用民主、平等、自由、认可、宽容等来替代权威。然而,笔者认为,消解教师的权威在现实中给教育带来的问题丝毫不比重视教师权威小。我们应该看到以往教师权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消除教师权威主义的合理性,但是还要看到,理性的教师权威观在当今教育发展中还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师权威的旁落及其成因
以下情景来自2008年7月6日中央电视台2套“三星智力快车”西安站周竞赛: 陕西某市高中学生电话求助地理老师问题:“老师,请问:乾陵的墓主人是谁?” 老师:“我历史不行,不知道!” 主持人一再强调这是一道地理知识题。 老师:“这不是地理题,是历史题。对不起,我不知道。” 学生只好自己回答:“乾陵主人是唐高宗和武则天。” 学生回答正确,皆大欢喜。 原来是学生不敢肯定,想得到老师的帮助。
清楚描述公司的前景 不少工作努力的白领愤慨自己未能得到赏识,并将原因归结为上司欠缺慧眼,但你会发现: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对公司的赢利点、未来的发展前景一无所知;除了上下班外,她们很少参加非正式的社交活动;她们个性冷静矜持,平时燃烧自己都困难,何况要她们激发周围人的工作热情和能量。 请记住:被提拔的永远是那个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的人!培养你的政治敏感度 有些白领把“政治敏感度”看作贬义
高尔基有句名言:“写吧,为了心灵!”这句话曾振奋了无数的写作者,让他们拿起笔来,为心灵而写,为生命而歌。 可这几年,写作文竟被做成了电脑软件,进行技术操作了。有报道说,《超级助写王》《写作之星》和《作文克星》等写作软件在市面上非常流行。还有人声称,你只要打开软件,选择写作所需的场景、人物设置、情节关键词,只需4秒钟,就能得到众多的段落与篇章,而你只要点击鼠标进行必要的选择,便生成了一篇颇具文采的
一、曲与杂剧的产生和发展 十二三世纪,宋王朝南迁,在宋与辽、金对峙的形式下,北方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散曲。到元代即定型,并发展成为杂剧。元曲,在文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唐诗、宋词并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曲是由词演化而来的,曲分为小令和套数;小令就是单个的曲子,可以配乐演唱;套数,是由许多曲子连缀而成,曲子可多可少,一般用一二支小曲开端,用“煞调”“尾声”结束。由多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