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发展,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写作课也不例外,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自我的整体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蕴和情调,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写作教学要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自我发展 自我价值 生命情调
[作者简介]孙文莲(1968- ),女,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牛执玉(1969- ),女,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49-01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言的,它主要强调对学生主体性与探究性的培养,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一教学理念符合现代学校培养人的总体目标,所以近年来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实施。现代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规定了教学的一般任务必须是全面的,应包括传授知识、发展智能、锻炼体魄、培养思想品德、提高心理素质等多项内容,使学生在多方面协调发展。就师范类院校来说,写作课程又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即通过理论学习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掌握作文基本技巧,提高评改中小学生作文的能力。那么,怎样使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写作课程的具体目标相一致,这是写作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学写作课向来被教师认为是一门难以呈现教学成绩的课程,因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单纯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就能奏效,而与学习者的禀赋才情和心灵体验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写作课程教学就更应该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蕴和情调,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措施从多方面进行写作教学的改革。
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在体验中培养创造性和想象力。传统教学重视对概念、理论、规则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体悟、感受、想象,学生在盲目接受、机械记忆中抑制了直觉、灵性和童心。因此,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促进学生理性与感性的和谐发展,成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将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① 只有体验才能使所学知识、经验融入生命的特征,而且生命体验本身还具有激活知识结构的功能。体验消融了教学中主客体的两极对立,在学生的心灵与外部事物的碰撞中,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从而培养感悟生活的灵性及其创造性和想象力。因此,大学写作课程应注重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写作能力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生命情调、心灵体验和写作训练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从而实现写作课程的具体目标和人发展的总体目标的统一。
2.后喻教学与高峰体验——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后喻文化”② 越来越占优势的今天,教学活动就应该是一种高度自主的教学形态,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威廉姆·多尔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③,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应从外在于学生转向与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只有当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学生的主体参与才能发生,学習的主动性和兴趣才能被充分激发。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呈金字塔结构,其中最高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现代哲学研究认为,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人们的存在首先就是他的实际生活过程”④。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⑤ 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体,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客观知识,也要使他们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形成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力;通过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及个性、特长的张扬,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升华出对自身精神价值的肯定和不断发展与完善自我的追求;通过与他人、社会、自然的交流而产生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定位,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从而自觉地使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3.教学要融入现实生活的内容,促进学生社会化。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的培养,使得学校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生活世界的教育本体价值和意义凸显出来,使学生能够透过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使其思想和情感共同融入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除了要通过传授文化知识这一重要途径来促进个体社会化外,还要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纳入到视野之中,打破教育与日常生活的隔阂。写作教学的改革就是要突出体验性,使学生的生命活动不断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全面建构。
4.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基础,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进而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但是,教师也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事实表明,一些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设计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教师不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⑥因此,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应尽可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1.课前10分钟演讲。课前让学生到讲台自由演说10分钟。可以是学生自由命题,即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或学习过程中的心得自由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生活认识、学习体会等;也可以是教师提供话题,学生在课下做准备。由于课前演讲的内容大多是学生的切身感受,或是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灵活,视野开阔,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都有明显提高,也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写作兴趣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爱好和特长,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写作小组,每组成员共同制订本组的阅读计划、写作目标、定期活动,教师随时检查、指导。要求期中、期末各小组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品在全班甚至全系展览。这样,教育目标和学生自身的爱好、特长紧密联系,写作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3.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灵活创设教学情境。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创建自己的博客,让学生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灵感的闪现写于网络上,既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又创设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又能够和师生之外的其他人进行自由沟通,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走近社会,融入社会。
4.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各种媒体形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作品物质化、公众化。学生作品是其心灵与社会生活相碰撞的火花,是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生命体验的流露。所以,使学生的作品物质化、公众化,是对学生写作成绩的最大肯定,是使学生确立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建立博客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创办刊物,推荐学生作品在报刊上发表等。
由于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写作课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首先,学生的写作兴趣极大提高,主动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既掌握了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写作技能,实现了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其次,实现了学生自我价值的确认。由于写作课教学过程突破了传统的讲授模式,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投入到写作活动中来,从而通过活动实现了个体价值。第三,突破有限的课堂空间,有效地融入社会,使学生学习活动实现社会化。
[注释]
①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0.
②相对于“前喻文化”,后喻文化强调前辈向晚辈的学习,前喻文化则相反。
③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73.
④⑤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3,140.
⑥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46.
[关键词]自我发展 自我价值 生命情调
[作者简介]孙文莲(1968- ),女,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牛执玉(1969- ),女,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49-01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言的,它主要强调对学生主体性与探究性的培养,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一教学理念符合现代学校培养人的总体目标,所以近年来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实施。现代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规定了教学的一般任务必须是全面的,应包括传授知识、发展智能、锻炼体魄、培养思想品德、提高心理素质等多项内容,使学生在多方面协调发展。就师范类院校来说,写作课程又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即通过理论学习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掌握作文基本技巧,提高评改中小学生作文的能力。那么,怎样使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写作课程的具体目标相一致,这是写作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学写作课向来被教师认为是一门难以呈现教学成绩的课程,因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单纯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就能奏效,而与学习者的禀赋才情和心灵体验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写作课程教学就更应该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蕴和情调,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措施从多方面进行写作教学的改革。
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在体验中培养创造性和想象力。传统教学重视对概念、理论、规则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体悟、感受、想象,学生在盲目接受、机械记忆中抑制了直觉、灵性和童心。因此,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促进学生理性与感性的和谐发展,成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将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① 只有体验才能使所学知识、经验融入生命的特征,而且生命体验本身还具有激活知识结构的功能。体验消融了教学中主客体的两极对立,在学生的心灵与外部事物的碰撞中,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从而培养感悟生活的灵性及其创造性和想象力。因此,大学写作课程应注重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写作能力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生命情调、心灵体验和写作训练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从而实现写作课程的具体目标和人发展的总体目标的统一。
2.后喻教学与高峰体验——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后喻文化”② 越来越占优势的今天,教学活动就应该是一种高度自主的教学形态,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威廉姆·多尔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③,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应从外在于学生转向与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只有当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学生的主体参与才能发生,学習的主动性和兴趣才能被充分激发。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呈金字塔结构,其中最高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现代哲学研究认为,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人们的存在首先就是他的实际生活过程”④。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⑤ 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体,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客观知识,也要使他们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形成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力;通过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及个性、特长的张扬,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升华出对自身精神价值的肯定和不断发展与完善自我的追求;通过与他人、社会、自然的交流而产生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定位,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从而自觉地使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3.教学要融入现实生活的内容,促进学生社会化。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的培养,使得学校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生活世界的教育本体价值和意义凸显出来,使学生能够透过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使其思想和情感共同融入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除了要通过传授文化知识这一重要途径来促进个体社会化外,还要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纳入到视野之中,打破教育与日常生活的隔阂。写作教学的改革就是要突出体验性,使学生的生命活动不断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全面建构。
4.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基础,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进而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但是,教师也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事实表明,一些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设计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教师不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⑥因此,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应尽可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1.课前10分钟演讲。课前让学生到讲台自由演说10分钟。可以是学生自由命题,即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或学习过程中的心得自由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生活认识、学习体会等;也可以是教师提供话题,学生在课下做准备。由于课前演讲的内容大多是学生的切身感受,或是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灵活,视野开阔,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都有明显提高,也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写作兴趣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爱好和特长,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写作小组,每组成员共同制订本组的阅读计划、写作目标、定期活动,教师随时检查、指导。要求期中、期末各小组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品在全班甚至全系展览。这样,教育目标和学生自身的爱好、特长紧密联系,写作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3.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灵活创设教学情境。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创建自己的博客,让学生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灵感的闪现写于网络上,既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又创设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又能够和师生之外的其他人进行自由沟通,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走近社会,融入社会。
4.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各种媒体形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作品物质化、公众化。学生作品是其心灵与社会生活相碰撞的火花,是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生命体验的流露。所以,使学生的作品物质化、公众化,是对学生写作成绩的最大肯定,是使学生确立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建立博客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创办刊物,推荐学生作品在报刊上发表等。
由于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写作课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首先,学生的写作兴趣极大提高,主动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既掌握了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写作技能,实现了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其次,实现了学生自我价值的确认。由于写作课教学过程突破了传统的讲授模式,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投入到写作活动中来,从而通过活动实现了个体价值。第三,突破有限的课堂空间,有效地融入社会,使学生学习活动实现社会化。
[注释]
①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0.
②相对于“前喻文化”,后喻文化强调前辈向晚辈的学习,前喻文化则相反。
③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73.
④⑤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3,140.
⑥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46.